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9年3月2日,费希特课题组在京举行这次座谈会,由梁志学主持,参加者除课题组成员外还有何兆武、薛华、吴元梁、李鹏程、张文杰等10余位学者。兹将发言内容简述如下:第一,康德与费希特的历史哲学的关系。康德认为,人类历史是按照一个先验合理蓝图,朝着确定...  相似文献   

2.
青年费希特关于历史的最著名的著作《纠正公众对于法国革命的评论》的问世,可以说遇到了特殊的机会:经历了处决路易十六时所流淌的滴滴鲜血。费希特反对死刑,主张流放,他不得不表态;这种处决方式的现实性(对此,康德在其《法权学说》中,希望看到国家的消亡),只是间接地涉及他。毫无疑问,令研究观念的历史学家遗憾的是,青年费希特站在处决路易十六这一重大案件之外,阐发他关于历史和革命的学说。他的学说,在德国资产阶级看来,不仅是无可辩驳的,而且肯定回避了对这一痛点的讨论,在这一事件中,他肯定只看到革命多数派的高潮,而对于可能受到谴责的革命本身,对革命的否定,他必然不去阐发,费希特是严谨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慕尼黑大学教授、《费希特全集》主编 R.劳特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邀请,在1986年11月18日作的学术报告。作者认为,费希特从推广与贯彻康德的先验感性论与先验分析论出发,建立了知识学辩证法。这种辩证法将主体与客体、自我的反思与物质的阻碍、自由与必然综合为一体,使理解社会存在成为可能,从而超出康德所见的范围,在最近两个世纪中开始了凯旋的进军。  相似文献   

4.
费希特耶拿时期的哲学是从自我的本原行动出发的,主体的绝对能动性是知识学用以说明一切知识的依据,由此确立的最高原则是人的自由原则。然而,费希特对人的主体能动性(尤其是在道德实践领域)的高扬是从"脱离了自然的精神"片面地出发的。在这一时期费希特的思想中,一切存在、客体都不过是意识的对象而由人的认识能力加以规定。费希特哲学思想的致命弱点也恰恰就在于此。在"无神论事件"及外界的批评下,费希特开始反思知识学的基础或本原,进一步探寻自我或本原行动的实在性的根据。这就导致了费希特哲学向宗教的回归。这在当时对德国哲学及宗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М.布尔  沈真 《世界哲学》2006,6(6):93-98
R.劳特(ReinhardLauth)教授从1957年开始编辑的《费希特全集》掀起了国际哲学界的费希特复兴。费希特体系的核心是要求哲学家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以理性塑造新的自我和新的时代。仅仅从黑格尔追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是教条主义的;只有从包括莱布尼茨和费希特在内的全部古典德国哲学出发,深究这一来源,才能克服这种弊端。  相似文献   

6.
18世纪末,发生了一场范围广泛、影响深远的关于无神论问题的大论战。1798年夏季,《哲学评论》主编费希特收到了一篇题为《宗教概念的发展》的论文,作者是K.弗尔贝格,曾在耶拿大学当过无俸讲师。弗尔贝格认为,经验和思辨都不能证明上帝的存在,因此,人们只需相信道德的力量,按照道德规律行为处事,而无需信仰上帝。费希特不同意弗尔贝格这种具有无神论倾向的怀疑论,打算对此文加些注释和说明后再予以发表。但是,弗尔贝格不同意这种做法。这样,费希特只得针对弗尔贝格的文章写一篇论文:《关于我们信仰上帝统治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历史哲学研究已经得到了史学界和哲学界的重视。《世界历史》及《史学理论》等一些刊物开辟了有关史学理论与方法论等方面的栏目,《哲学动态》从1988年开始系统地介绍了自维科以来西方历史哲学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本文现将近年来国内历史哲学的研究综述如下,并简单地谈一下目前研究中尚待注意的问题,以期有助于今后国内历史哲学的研究。一、历史哲学的涵义之争伴随着对西方历史哲学的介绍,国内学者存在的分歧首先表现在对历史哲学这一概念的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1月18—19日,清华大学哲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京联合举办了以黑格尔、费希特哲学翻译与研究为主题的德国哲学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名学者与会,并就文本翻译、基础研究和前沿问题作了专题报告和深入讨论。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德国哲  相似文献   

9.
康德的批判哲学旨在严格限制理性研究的范围,然而,他所确立的德国观念论传统却试图扩展这一范围。任何试图解决这一悖论的努力都必须首先研究费希特早期所处的哲学背景,从而使我们对费希特知识学的目的和方法给出更好的解释,并对有关康德哲学在德国观念论中的合法性困惑给出更丰富的解答。费希特的知识学标志着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转变,在回应关于康德哲学的早期争论和危机时,他把先验研究转变成辩证的范畴理论,这种理论展现出人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深刻统一。  相似文献   

10.
历史哲学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客观精神的重要内容,而且是黑格尔毕生关注的焦点。奥伊则尔曼指出:“黑格尔注意的中心始终是人类历史的辩证法。”R·S·哈特曼甚至说:“历史哲学是黑格尔体系的顶点。”R·J·兹伯特认为:“黑格尔是文明社会所造就的最伟大的历史哲学家,现代所有关于社会变化的哲学和社会学都打上  相似文献   

11.
费希特评传     
由康德创始到黑格尔而集大成的德国古典哲学,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德国的思想反映。康德反映的是法国革命前的德国进步思想,他的哲学流露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黑格尔在早期著作里表现了鲜明的革命倾向,晚年却与普鲁士君主制妥协,成了官方哲学家。唯独费希特代表德国资产阶级的最激进分子,用他含有辩证法的唯心主义哲学体  相似文献   

12.
费希特的知识学不仅仅是一种主体性哲学,它始终保持对存在问题的关注。主体哲学与存在问题的相互纠缠,构成知识学的复杂局面和内在困难。从早期浪漫派开始,对费希特主体哲学的攻击始终着眼于存在问题。为此,在知识学视野下理解存在的基本意涵,就成为重要课题。知识学对存在问题的理解不断进行更新。在耶拿早期知识学中,自我被确立为存在,非我的实在性来自自我的转移,但独立的非我始终没有从费希特体系中消除。绝对自我为存在奠基的任务也没有实现。到了耶拿后期,存在与非我等同起来,成为自我的产物,使存在对自我的从属性更加突出,纯粹的自我意识成为经验意识的先验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主张主体“创造”存在,毋宁说是主体是以实践的方式“塑造”存在。  相似文献   

13.
我的报告主要依据下列文献:(1) H.J.费威耶恩:《费希特研究的新视野》,载《唯心论研究》六,1976年,第118—159页;(2)W.劳特曼“作为人类学和现象理论  相似文献   

14.
历史哲学     
1.历史哲学家,至少是近来那些用英文著述的历史哲学家,主要关心历史陈述的意义和真实性,客观的可能性,以及解释、因果性和价值。他们的问题几乎与科学哲学中所提出的问题相一致;的确,历史哲学,无论在它的首批实践者中情况如何,按科学哲学类推,它今天很通常地被认为是一  相似文献   

15.
在德国古典唯心论发展史中,费希特是一位民主主义者和重要哲学家。在政治方面,他批判过封建专制主义,向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哲学方面,他把康德的二元论改变为主观唯心论,把康德曾经视为谬误逻辑的辩证法发展为合理的认识方法,从而为后来黑格尔建立哲学体系创造了条件。恩格斯写道,“德国哲学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是连贯的,合乎逻辑的,必然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589页)当我们用历史的观点考察费希特的思  相似文献   

16.
历史哲学     
受邀做一场讲座专门来纪念一位历史学家同仁,我感到极大的荣幸,因为她是那样地献身于工作,那样地富有人情味,她就是被残忍地从我们身边夺走的帕皮亚·高希博士。我深感遗憾的是,由于年龄和健康的原因,我不能亲自来讲,为此恳请大家谅解。  相似文献   

17.
R·G·克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wood,1989—1943年),英国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其晚年尤为侧重于探讨历史哲学,由于他在历史哲学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被认为是英语国家中最重要的历史哲学家。甚至有的学者认为“近几十年来分析的历史哲学的发展和成就,部分地要归于克林伍德”。他的著作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其少年时代的作品,《宗教与哲学》(1916),《知识的图式》(1924)。第二组包括《哲学方法论》(1933),《自然的观念》(1934),及《历史的观念》(1936)的大部分。最后一组包括他的《自传》(1939),《形而上学说》(1940),及《新利维坦》(1942)。《艺术原理》(1936)则部分地与第二组接近,部分地和第三组接近。②其中,他的学生和友人T·M·诺克斯整理的在其死后出版的《历史的观念》一书集中体现了他的历史哲学的思想。下面我们对克林伍德的历史哲学的主要观点作一简介,并综述一下对其历史哲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康德的批判哲学旨在严格限制理性研究的范围,然而,他所确立的德国观念论传统却试图扩展这一范围。任何试图解决这一悖论的努力都必须首先研究费希特早期所处的哲学背景,从而使我们对费希特知识学的目的和方法给出更好的解释,并对有关康德哲学在德国观念论中的合法性困惑给出更丰富的解答。费希特的知识学标志着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转变,在回应关于康德哲学的早期争论和危机时,他把先验研究转变成辩证的范畴理论,这种理论展现出人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深刻统一。  相似文献   

19.
费希特研究中的一项收获谭鑫田(山东大学哲学系)梁志学撰写的《费希特耶拿时期的思想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是在我国西方哲学研究不景气的情况下问世的,故而引人注目,值得一读。梁志学主持的费希特课题组,在编译《费希特著作选集》的基础上,开展费...  相似文献   

20.
费希特著作翻译与研究近况珍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费希特课题组于1993年7月27日举行了工作会议。应邀参加者,有曾经支持和帮助过该课题组的同行。课题组主持人梁志学就他们的工作做了总结。关于《费希特著作选集》五卷本的编译,卷一已经出版,卷二看了清样,卷三即将交稿,接着就要编译卷四(1800-1806)。编选的标准是有助于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和促进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译文要求做到准确性与可读性的统一。有些破题注写得还不很令人满意,需要今后努力改进。关于费希特哲学的研究,已经出版的是梁志学著《费希特青年时期的哲学创作》和谢地坤著《费希特的宗教哲学》,目前进行的是梁志学《费希特耶拿时期的思想体系》、谢地坤《费希特的政治哲学》和沈真《费希特在当代》,准备进行的是对费希特的知识学及其演变、道德哲学、法权哲学、历史哲学、教育思想和柏林时期的著述活动的研究;欢迎青年哲学家参加这项工作。工作程序是"先翻译、后研究",因为德语不是我们的母语,译过代表作与看过代表作的差别会在研究成果中明显地表现出来。与会者对费希特课题组的工作发表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关于这项工作的意义,董谊思说,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对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