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入研究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规律、机制,寻找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新视角、新途径,是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和急迫的问题.应该说,我国对于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是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的,但实际效果并不令人满意.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多样而复杂.  相似文献   

2.
让·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中提出了"约束的道德"和"协作的道德"两个不曾被人专门讨论的核心概念.它们分别具有以下三大特点:约束的道德是成人权威的体现,协作的道德则是儿童自主制订规则的道德;约束的道德倾向于惩罚性的公正;而协作的道德则追求平等的公正;约束的道德是他律的道德,协作的道德则是自律的道德.深入辨析"约束的道德"和"协作的道德",对于创新建立在成年人与未成年人良性互动基础上的道德教育具有明显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与以血缘及婚姻为基准的家庭代际关系不同,社会代际关系是一种社会秩序,也是一种社会结构,直接反映了社会利益在代际之间的分配状况.在人口老龄化和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代际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并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探究社会代际关系的实质、内容和特征基础上,从法律规则、行政规制和社会规范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我国社会代际关系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个体道德、群体道德与类道德三种道德样态中,类道德体现了人类实践行为的整体性,它蕴含着人与自然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双重伦理规定,既表达了人对自然的关怀意识,又体现了当代人对后代人的责任品质,它以一种整体性的道德品格促进环境代际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城市中代际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一个多维的关系体系,然而随着城市生活的变化,这一体系开始瓦解。与农村以及传统社会相比较,城市中青老代际之间的关系纽带减少,道德关系被突出出来,并且也面临着危机。 道德关系正在被剥露出来 在现代,城市生活方式有了更大发展,城市生活形成了一些特征并使青、老年人之间产生差异。第一个特征可以概括为“空间间隔”,指隔代人在  相似文献   

6.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必须加强出版工作者的道德建设 ,这既是我国图书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由出版工作者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所决定的。为此 ,应当大力加强对出版工作者的道德教育 ;严格规范出版社的合作出版 ,以出版社为关键环节 ,形成和强化道德建设的约束机制 ;切实实行奖惩政策和倾斜政策。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道德内化概念没有明确提出成年人与未成年人道德内化的巨大差异,没有把道德内化的逻辑层次、道德内化的现实发展、道德主体的身心成长过程进行明确划分,因而带来了一些理论上的问题,清理此概念及相关问题,有助于相关伦理学理论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代际伦理问题是现代社会的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也是现代伦理学应该给予充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有关文献中我们可以见到对代际伦理的零星论述,但对代际伦理的系统研究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代际伦理是相对于代内伦理而言的。代内伦理是指某一代在与其相适应的特定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保障领域的代际公平问题愈加凸显。通过与自由主义代际公平理论的对比研究,本文表明至少在中国当代语境下,孝道仍然是养老资源代际分配的一个重要道德依据和价值基础。对以孝道为基础的代际契约的重视,不仅给解决中国语境下养老领域代际公平问题提供了一种超越自由主义的理论视野,而且提供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制度资源。本文尝试从儒家家庭本位的社会正义观出发,通过重构传统伦理资源,探索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以应对老龄化背景下的代际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1月8日至9日,由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组和中国伦理学会主办、徐州市承办的首届中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论坛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同志、来自全国各地的从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汇聚一堂,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养成的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交流了当前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取得了广泛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代际伦理:一个新的伦理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际关系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它使社会关系的纵横结构更加复杂。蕴藏于代际关系之中并作为代际关系之重要方面的代际伦理也就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个新的伦理维度。代际伦理的各种问题已成为现代伦理学所面临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父母心理攻击:代际传递与配偶对代际传递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常见的父母严厉管教方式, 父母心理攻击是指父母通过言语的或象征性的攻击行为对儿童实施的心理上或情感上的拒绝。国外研究表明, 父母严厉管教表现出代际传递效应。选取793名小学生父母为被试, 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父母心理攻击的代际传递效应以及配偶对代际传递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母亲对男孩实施心理攻击的普遍性和频繁性显著高于女孩。(2)父母的心理攻击均具有显著的代际传递效应。(3)父亲对儿童实施的心理攻击对母亲心理攻击的代际传递具有调节作用, 母亲心理攻击的代际传递性随着父亲心理攻击水平的增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宋璐李亮  李树茁 《心理科学》2016,39(5):1137-1143
本研究利用“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调查数据,建立多水平Tobit模型分析老年人照料孙子女对农村家庭代际矛盾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照料孙子女与高水平代际矛盾相关,且高强度照料的影响更为明显。由于照料角色的性别差异,照料孙子女对老年父亲的代际矛盾有显著影响,而提供低强度照料对老年母亲没有影响。女儿与老年父母的代际矛盾水平低于儿子,且向女儿提供低强度孙子女照料显著降低了老年父亲的代际矛盾。上述结果支持了“角色负担”的理论解释,且性别偏好对家庭代际矛盾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代际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问题是一个现代社会日益凸现的问题。如果将公平问题放在“代”的语境中加以讨论和审视 ,则可以将公平分为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实际上就是一般所说的公平。代际公平可分为在场各代之间的公平和在场各代与后代之间的公平。由于对这两种代际公平未加区分 ,因此 ,人们在讨论代际公平问题时往往显得语义含糊。由于在场各代处于现实的关系之中 ,他们之间的公平是具有实践基础的。但是 ,对在场各代与尚未出场的人类后代之间的公平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其焦点在于尚未出场的人类后代与在场各代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现实的。为此 ,对在场各代与人类后代的公平进行权利论证明就是当前一个迫切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方面,既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道德养成教育理念、道德养成内容、道德养成途径、道德养成方法等诸多方面。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既有经济基础、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上的根源,又与思想文化背景等密不可分。我们应该根据时代的特点审视这些差异。既要吸收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发扬我国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中的优良传统,使二者优势互补,共同为我国当前的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与婚姻道德沈晓阳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要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婚姻道德是家庭美德的重要内容。而在现代条件下加强婚姻道德建设,必须把它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联系起来,从中找出建设的方向和目...  相似文献   

17.
德育良性互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新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未成年人道德建设中效益不佳的原因之一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道德互动不足,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合力凝聚不够。道德教育的良性互动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为此,要充分发挥三大德育领域中的施教和受教双方的“互动”机制,并做到与“三位一体”德育网络整体“联动”的有机结合;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以营造和优化道德互动的舆论环境;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并与整个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代与代之间的相互演替中进行的。同时并存的各代人之间的关系现状为人们所感受.便形成对代际关系的以识、判断及其态度,即代际心理。  相似文献   

19.
代际公正议题中的"代际公正"不应被等同于"代际正义",因为"公正"与"正义"实际上有不同的含义和所指,而且后者是前者的下属概念。代际公正议题的首要问题是该议题能否成立的问题。从以往学界的四种肯定性论证即罗尔斯论证、功利主义论证、道义论论证和共同体论证来看,它们都未获成功。但由于此后可能还会出现新的论证,因而仅从反面反驳还不能彻底解决该议题究竟是否成立的问题,就还需要从正面对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全球治理赤字是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和安全赤字的根源。完善全球治理的实践,构建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代际正义,需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厘清代际正义的本质、代际正义的分配对象和代际正义的责任。基于跨国跨代的特殊性,代际正义不可能是互利的正义,而只能是公平的正义;代际正义的分配对象不可能是功利主义的效用或福利,也不是某种可以比较的社会基本善,而只能是人类得以发展需要的具有内在价值的功能性活动的集合,即可行能力;根据自然义务理论,我们需要明确各代建立并促进代际正义的普遍义务,而根据获得性义务的自愿或主动性原则,我们要明确跨国具体的世代因为自身的具体行动而承担的特殊责任,尤其是相对弱势的未来世代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