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贝马斯在本文中系统评价了布兰顿在《清晰阐释》中所阐发的语言哲学,称之为理论哲学中的里程碑.哈贝马斯认为布兰顿在形式语用学与推理语义学之间实现了富有创新性的关联,清晰地阐明了自我理解.这里选录的两节首先在总体上描述布兰顿方法的特征,讨论了他将形式语用学和推理语义学的富有创新性的结合,其次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会对我们言说的内容要求客观有效性--此问题被布兰顿视为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
语言何以表现"实在",是哲学、语义学和认知科学争论最激烈的议题之一,它充斥着悬而未决的问题、谜题和悖论。在论述语言与知识关系的《克拉底鲁》中,柏拉图着重说明语言在认识"实在"中的中介角色和基础性工具地位;作为一种用于分离"存在"的工具,语言有客观上确定的结构,从一开始就同"实在"同构,并映照"实在"的结构。但在其他地方,柏拉图却基于"思想本身在结构和内容上是语言的"的原则,对语言的价值、意义、真理的本性,及语言与思想、"实在"的一般关系做出不同论述。通过对柏拉图相关对话录及其现代阐释进路的分析可知,与当今分析哲学将语言学哲学作为一门专门化的、应用于语言学的科学哲学来发展的主流思路不同,柏拉图并不认为哲学问题归根结底是语言问题,语言研究不能与对稳定"实在"的研究相提并论,尽管他深信词源学的力量,并利用它们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索引词普遍存在于每一种自然语言中,存在于我们的日常语言中,对索引词的哲学思考及逻辑研究既是语言哲学不可缺少的一个构成部分,也是自然语言逻辑以及语义学、语用学不可或缺的一个要件。弗雷格作为现代逻辑的创始人、语言哲学的代表人物,其关于索引词的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将通过"索引词"与"指示词"的用法入手,在论述弗雷格迷题的索引词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弗雷格关于"我"的不可交流的思想,并评说其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4.
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主要从语言的表述和交流方式方面对概念知识进行研究。它研究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试图从语言的结构中引出概念知识的结构。语言哲学不同于语义学,前者研究语言的一般特征,如意义、指称、真理、证实、言语行为以及逻辑必然性等问题,后者着重研究词和外物的关系。语义学是指号学的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语言哲学在许多重要问题上都产生意见分歧,例如:语言意义是什么?意义在哪里?意义和理解是什么关系?等等。这些分歧表明基本哲学观点是对立的。但在各种对立观点中间,根本的对立是什么?哲学家对此又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明显的对立如:实在论的直值条件语义学和反实在论的意向主义(intentionalism)、复现表象主义(representationism)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当代语用学进路的三种科学表征学说,分析表明科学哲学最近20多年来发生的重要变化之一,是在科学理论的语义学进路不断推进的同时,语用学进路在多条不同思想路线上兴起。在科学表征问题上,语用学进路不仅要回应"模型何以能够成为现实世界对象的表征"这类传统的语义学问题,还要分析理论建模(表征活动)的要素和环节,说明科学家是怎样运用模型来表征现实世界对象的。  相似文献   

7.
对于处理各种相互关联的议程,语言学和时下流行的主体逻辑颇为有用。语义学和语用学可以受益于一种内涵更为丰富的一般观点,这一观点涉及语言过程及其主体;而论述语言表达式的策略语义学和语用学,由于其与人类行为相伴随,并对之进行指导,则可以令各种主体逻辑从中获得良多教益。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语言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对后世也有多方面的影响,他对语言的理解中所包含的实践唯物主义、总体性和批判性精神,贯穿在阿多诺、佩舍、鲍德里亚、德里达、拉克劳、阿甘本等人的思想之中;而马克思关于语言交往实践的思想,也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中延续着。本雅明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传统中有其独创性的一面,本文对马克思和本雅明语言哲学中本体论层面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梳理,并分析了他们在总体性语言观上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9.
江怡  李红 《世界哲学》2005,(6):12-12
主持人的话:近十年来,分析哲学正在发生着“静悄悄的革命”。这种变化不是来自外部的批评,而是来自内部的反省,来自分析哲学家对哲学性质的重新认识。在思想渊源上,分析哲学从来没有被看作是与传统哲学完全背道而驰的哲学,但分析哲学家真正有意识地确认这种血缘联系,却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在这些哲学家中,罗伯特·布兰顿就是一个重要代表。作为罗蒂的学生,他强烈地意识到语言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内在关联,但他不是据此批判语言哲学,而是以建设性的思路改造语言哲学,试图依照语用学方法重建关于意义的语义学。他提出的“推论主义”及其理性…  相似文献   

10.
人们把一般形式语义学的起源追溯到弗雷格、塔尔斯基、蒙塔古和戴维森等哲学家。但是人们忽略了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在这本著作中提出了一种特定的关于语言、意义和世界的看法,它牵涉到普遍论、内涵指称论和组合原则等重要的哲学假定,而这样的哲学假定也是形式语义学先驱的著作中所假定的。因此,维特根斯坦的意义理论对于形式语义学的基本原则和哲学假定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斯托克霍夫教授的研究不是历史性的,而是系统地比较了维特根斯坦的意义理论和形式语义学的先驱的著作。  相似文献   

11.
哲学的语百转向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误百来认识哲学。在世纪之交,认真审视语言哲学的语言观是分析二十世纪语言哲学得与失的关键。本文认为语言哲学的语言转向有两种模式;分析和解释。这两知模式基于两种不同的语言观:绝对所指论和相对所指论”。这两种语言观的差别在于对意义和指称的关系的看法。分析哲学的语言观基于绝对所指论,包括人工语言学派(即逻辑实证主义)的绝对指称论和日常语言学派的的绝对意义论,即认为只有确定性所指的符号和命题才有价值,由此产生了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解释学、解构学的语面观基于相对所指论,即默认了不确定性所指的符号和命题在哲学中的价值,因而他们的语了哲学旨趣在于解释语言和哲学乃至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本文最后提到在相对所指论的基础上将分析和解释统一起来的可能性,以便形成一种进取的而不是消解的语百哲学。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评价<语言·意义·指称>一书中的哲学观点,作者在该书中提出了一个与传统语义理论完全相反的语义理论,从区别语义学指称和形而上学指称开始,作者定义了语义学标记,对否定存在陈述、空名陈述、分析性等语言哲学的重要难题给予了全新的解释,但这一解释是否完全、一致、系统而且直观仍然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哈贝马斯1976年发表了一篇文章"什么是普通语用学"(Was heiβt Universalpragmatik).他在这篇文章中的第一个注释就指出,他的语言哲学称为"形式语用学"(Formalpragmatik)更合适.在其后的<交往行为理论>、<后形而上学思想>等重要著作中,他一般把自己的语言哲学称之为"形式语用学",它的目标是确定并重构关于言语可理解的普遍条件.  相似文献   

14.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以"划界与批判"为中心,其核心内容是由规范性语句及其阐释构成的,具有践言意义而非断言涵义。对践言意义的分析不仅能够凸显《逻辑哲学论》内在的践言冲突,而且能够深入说明这一类哲学活动的阐释性和规范性特征,为普遍性的元哲学思考提供有效思路。这种解读方式要求我们将语义学和语用学更为充分而有效地结合起来,批判性地反思哲学的表达方式,探明意义的界限,防止貌似深刻的"胡说"和呓语。  相似文献   

15.
围绕塔斯基真之语义学看法的讨论形成了语言哲学的核心内容。从塔斯基的T语句以及他的一些相关论述出发,不少人认为他与亚里士多德一样,是一个真之符合论者;也有人认为他为紧缩论提供了支持;还有人依据他的思想提出了去引号的真之理论。这些不同看法和讨论涉及语言层面与其所表达的事实层面之间的关系,涉及语言的句法形式和语义结构的特征之间的关系,等等。戴维森对这些不同看法以及其他一些看法进行了讨论,并且提出了自己多年来一些反复思考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中世纪语言哲学的普遍特征在于把语言现象置于基督宗教背景中进行考察,而不是在纯哲学意义上关注它。因此,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宗教语言哲学,富有浓厚的神学意蕴。任何企图通过抹掉中世纪语言哲学的神学底蕴去构建所谓纯语言哲学的尝试都不过是一种解构性做法而已,必将导致整个中世纪语言哲学缺失特质而遭受否定。托马斯宗教语言哲学代表了中世纪基督宗教语言哲学的典型范式,它在基督宗教视野下通过整合亚里士多德主义和奥古斯丁主义两种不同语言哲学传统,提出了对语言的独特看法。本文试图呈现托马斯宗教语言哲学的整体架构,彰显其基本理论的…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是发生于 2 0世纪前半期的“语言学转向” ,弗雷格、前期维特根斯坦、塔尔斯基、卡尔纳普等哲学家使用语言语义分析手段解决哲学问题 ,探讨科学命题的证实和意义问题 ;二是发生于 2 0世纪 70年代的“语用学转向” (Pragmaticturn) ,奥斯汀、后期维特根斯坦、塞尔、格赖斯、奎因、戴维森等后分析哲学家借用语言语用学成果来建构哲学对话的新平台 ,寻求交流和使用中语言的意义。这种哲学发展方向改变的最大后果是形成了科学逻辑向科学语用学转变的趋势 ,构筑了新的哲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语言之所以引起分析哲学家的兴趣,其主要原因在于,它似乎提供了研究一些主要哲学问题的一种有力方式。以语言意义理论的形式所进行的关于语言的研究,便构成对实在性质的研究。上述这个想法一直就产生很大影响,它是提出真值条件语义学的主要动因,是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的激烈争论的主要动因。在这一争论中,反实在论者论证说,标准的真值条件语义学所假定的那种实在论是无法接受的。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一种表示知识(思想)的符号系统。显然,语言只有通过表示知识(思想)来与客观实在(世界)发生联系,而不是直接联系。语言的理论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讨论由符号如何组成语言中的合式公式,这是符号间的关系问题,称为语法学(Syntax)问题。二是讨论语言中的合式成分如何表示知识(思想),这是讨论语言中合式公式与知识(思想)的关系问题,称为语义学(Semantics)问题。三是讨论语言的使用者对语言的一些实用性要求,比如使用的方便性及操作的效率优化问题等,这是语言的使用者与语言的关系问题,称为语用学(Pragmatics)…  相似文献   

20.
弗雷格的语言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学术界对于语言哲学虽然看法各异,但是有两种比较一般的、基本上可以接受的解释。一种语言哲学叫作LinguisticPhilosophy,它旨在通过分析语词的意义和分析语词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解决哲学问题。另一种语言哲学叫作Philosophyoflanguage,它旨在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语言的一些基本特征,研究意义、所指、真、证实、言语行为、逻辑必然性等问题。弗雷格被称为语言哲学的创始人,但是他既没有像语言哲学家那样研究语词的意义,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以此解决什么哲学问题,也没有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意义、所指、真、必然性等问题,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