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讯     
《哲学小百科》它是一部帮助广大青年读者掌握哲学基础知识的工具书。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50多位研究人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两位教授;主编为邢贲思。全书吸取了当代国内外哲学界研究的重大成果,充分反映和概括了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就,从哲学上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全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伦理学、美学、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哲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推动下,"中国管理哲学创新论坛·2009"于2009年10月2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全国部分高校的学者及一些著名企业家与会。论坛的主题为"哲学智慧与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3.
秦慧源 《哲学动态》2013,(1):108-110
2012年10月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百年哲学史研究回顾"学术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并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中国近百年的哲学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反思和展望。1.哲学研究总体概况回顾从1912年京师大学堂"哲学门"成立至今,中国的哲学研究走过了百年历程。哲学自身必须通过  相似文献   

4.
肖永奎 《哲学动态》2015,(4):107-108
<正>2014年10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与孔子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张立文教授执教五十五周年暨‘和合学与中国哲学创新""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召开。来自国内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和学术媒体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大会。会议肯定了张立文教授对于中国哲学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围绕着学派、和合学与中国哲学创新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6月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研究暨宋希仁教授从教五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  相似文献   

6.
<正>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世界哲学》编辑部共同主办的"欧洲近代政治哲学史"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6月25日—2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  相似文献   

7.
段海宝 《哲学动态》2008,(4):106-108
2007年12月1~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等单位承办的"国际儒学论坛·2007:儒家文化与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8.
白春阳 《哲学动态》2004,(10):23-25
肖前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体系的创立人和学科奠基人之一.2004年5月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教学与研究>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协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理论研讨会暨肖前教授八十华诞纪念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隆重举行.170余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大会.大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发展面临的困境、挑战和机遇做了深刻分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发展建言献策.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哲学界开展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关系问题的研究。从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包括哲学)的结合与发展整体化问题;哲学对自然科学发展的指导作用问题;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唯物主义哲学形式的改变问题。这最后一个问题,为许多研究者所注意。由于它直接关系到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所以,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是有意义的。以下就  相似文献   

10.
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哲学小百科》,是一部帮助广大青年读者掌握基础的、新颖的哲学知识的工具书。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五十多位研究人员和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两位教授、副教授合作编写的。邢贲思任主编。 该书吸取了当代国内外哲学界研究的重大成果,反映了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就,力图摆脱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2月1~2日,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与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在清华大学共同举办了"第二届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研讨会。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哲学研究》杂志、《教学与研究》杂志、《清华大学学报》等单位的专家与学者参会,主要讨论了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0月15—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的学术带头人和从事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学者160余人与会。本届论坛围绕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问题这一主题,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12月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高端学术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论坛召开之际恰逢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先达九十高寿,学者们围绕其新著《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以"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为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来自全国二十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十多家媒体单位,共计3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1.发哲学新声,立时代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刘伟校长在致辞中表示,陈先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6月16-18日,"第二届中国现代佛教论坛——尉迟酣(Holmes Welch)与中国现代佛教史研究"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学系何建明教授发起,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及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及广东东华禅寺协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台湾慈济大学、佛光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等海峡两岸的十多位专家学者提交了论文,就中国近现代佛教史的研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7月7日—8日,第十一届《哲学分析》论坛——"哲学:思想的前提批判"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哲学分析》编辑部与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吉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共同举办的“全国管理哲学创新论坛”,于2007年4月20日—22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外40所高校、科研单位、公司企业的近60名管理思想研究者和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管理哲学的问题领域、中国管理哲学的特点与意义、管理实践哲学、管理的伦理与价值、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管理哲学创新的视点与方式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思想交流与对话。在管理哲学的问题领域方面,与会代表认为,正确界定管理哲学的研究对象与问题领域,对于管理哲学创新具有清理基地的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刘…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12月17日,"陈先达教授从教6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陈先达文集》(14卷)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发来贺信,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莅临致辞。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分为"陈先达教授系列著作:研读与评价"、"陈先达教授与人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发展"和"陈先达教授的思想随笔:理解与反思"三个主题。来自全国四十余所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共计100  相似文献   

18.
<正>2009年12月18日,中央党校哲学部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在中央党校共同举办了中央党校首届"哲学与社会发展论坛(2009)"。围绕"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哲学:现状、挑战与机遇"这一主题,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同中央党校哲学部的专家学者一起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美国哲学协会大会上雅凯特对欣蒂卡的发言"哲学研究:问题与前景"所做的评议,认为就当代理论哲学而言,哲学的当今进程或未来方向都不存在任何焦虑。作者反对哲学目前处于方法论上的危机状况的提议,原因有三方面,第一是哲学涉及的问题是长期的概念难题,原则上不能通过任何自然科学充分解决;第二是对于人类价值观的恰当理解只能随自然科学对现象经验事实的不断完善的理论化和工程控制而增强并变得更为紧迫,而从不能被后者代替;第三是困扰哲学家的论题并未消失,它们对于每一代人都具有新的含义和特有的紧迫性。作者对欣蒂卡关于哲学现状的担忧补充说,哲学中过于狭窄的专门化趋势的确引人担忧。  相似文献   

20.
哲学和自然科学关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在学术界已讨论多次。这种状况表明,一方面,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是随着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每当哲学或自然科学发展出现新的情况,人们势必要对二者关系进行新的反思;另一方面,在哲学和自然科学关系中,至少还存在某些始终没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使得有关的讨论反复进行,却得不到明显进展。本文将提出几个这样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