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暖奈良花     
2008年5月上旬,国家主席胡锦涛前往日本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参访了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唐招提寺是日本佛教律宗的祖庭,天平三年(759)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大师及其弟子创建,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2.
圆仁(793~864)俗姓壬生氏,日本下野都贺郡(今枥木县)人.生于日本桓武天皇延历十三年,幼时在家乡大慈恩寺从广智法师出家.广智是唐鉴真大师东渡日本传法的第三代弟子,鉴真的弟子多长于汉学诗文,对古代日本汉学的发展很有影响,因此圆仁在出家以后就在间接地受到中日佛教文化的熏习.这些师承关系是圆仁后来在弘传显密教义能有重大成就的增上因缘.圆仁十五岁到日本佛教圣地京都府滋贺县比睿山师事日本天台宗(亦称法华宗)的开宗大师最澄,813年圆仁以"遮那照"得度.他在澄  相似文献   

3.
《法音》1992,(9)
中日两国之间有着长达两千多年的源远流长的友好往来历史。远溯隋唐时代的遣隋使、遣唐使、空海、鉴真;近至宋、元、明、清两国僧侣的彼来此往,借助佛教这个纽带沟通了两国间文字、语言、文学、艺术、医疗、建筑等各个领域的友好交流。二千余年的中日友好交流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日佛教徒友好交流史。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日本净土真宗有一位青年僧侣,他热情钻研昙鸾大师学说,追求净土  相似文献   

4.
思讬是追随鉴真大师成功东渡日本的唐代僧人,东渡以前先是住沂州开元寺,后入浙江天台山,734年至753年在扬州追随鉴真修行佛法。历经12年艰辛,于753年到达日本,积极弘扬佛法,受到日本各界的热烈欢迎,最后和鉴真一样埋骨他乡。作为鉴真大师的高足,思讬与鉴真不仅是一般的师徒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与鉴真寸步不离,二人关系非同寻常。真人元开与思讬都是鉴真的受戒弟子,思讬又是鉴真东渡日本前后的得意门生,二者交往自然密切。思讬一行东渡扶桑,为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事迹理应得到表彰。  相似文献   

5.
傅桂明 《法音》2000,(5):20-20
本刊讯4月19日,春和日丽,扬州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前绿树掩映,嫩草如茵,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20周年纪念法会在此隆重举行。 1200多年前,曾任大明寺住持的唐代高僧鉴真大师,应日本僧人的邀请,历尽艰辛,出生入死,于公元 754年到达日本。鉴真留居日本10年,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地弘扬佛法,对日本的佛学、医药学、建筑艺术、文学、书法和印刷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倍受日本人民的尊崇。鉴真逝世前,弟子思托为他塑造了一尊干漆夹塑像,后被列为日本国宝。1980年4月,在中日双方的努力下,鉴真大师像回国“探亲”,曾…  相似文献   

6.
《法音》2016,(8)
正本刊讯7月27日,学诚会长、演觉副会长在北京广济寺会见日本律宗管长西山明彦长老一行。学诚会长首先对西山明彦长老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对西山明彦长老今年4月当选日本律宗管长、总本山唐招提寺第八十八代长老表示衷心的祝贺。学诚会长指出,中日佛教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唐朝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弘扬中国律宗,对日本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招提寺是鉴真大师主持修建,为日本律宗  相似文献   

7.
《法音》2000,(11)
本刊讯 6月14日上午,扬州鉴真文化节在大明寺隆重举行。在大明寺栖灵塔前的广场上,100名中日佛教界人士及扬州市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了鉴真法师纪念法会。 扬州市副市长孙永如代表扬州人民对日本各界友人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今年是鉴真大师诞辰1257周年,我们在这里共同纪念这位中日友谊的缔造者、中日友好交流的先行者,缅怀大师的丰功伟绩,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大师的精神,为中日两国世代友好作出新的贡献。日本爱知县兔养山弘誓愿长安寺住持关登水在讲话时说,日本佛教和日本文化取得的进步和发展,与鉴真大师作出的贡献密不…  相似文献   

8.
卢江良 《法音》2022,(6):70-72
<正>在临海城内巾子山麓和灵江之畔,有一座距今近1300年历史的寺院。据载,唐代高僧鉴真第四次东渡扶桑弘法前暂住在这里。而随鉴真“四渡造舟,五次入海”“始终六渡,经逾十二年”的弟子思托,更是在这里驻锡了近十年。日本高僧最澄也曾在这里参谒天台九祖道邃(727-826)求学佛法,归国后创立了日本天台宗。这座佛教古刹,同时也是日本天台宗的重要发祥地,不仅在古代佛教“海丝之路”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更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桥梁,它就是龙兴寺。  相似文献   

9.
泉州古称“佛国”,历代高僧辈出。晋、隋以来,佛寺兴兴废废,不计其数。现有寺名可考的达400多座,尚存者215座。泉州佛教与海外各地的关系源远流长,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方面。早在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就有印度僧人拘那罗陀来到泉州,住在九日山翻译《金刚经》,现在九日山西峰一块盘石,据说是拘那罗陀当年翻经之处,人们称为“翻经石”。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法,跟随他去日本的18位弟子中,有一位是泉州超功寺僧,在日本担任戒师。  相似文献   

10.
昙鸾(476-542),是南北朝时代北魏的一位佛教高僧,号为神鸾。他根据中国的国情,把印度佛教的净土思想,进行解释、发挥,创造出中国的净土思想,为以后净土宗的形成奠定基本的理论框架。中国净土宗传到日本后,昙鸾被日本佛教的净土宗及净土真宗视为中国净土宗的初祖。  相似文献   

11.
日本国净土门主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总裁中村康隆长老法鉴:接奉大函,备承关注,至深感谢。对函中所述,同感忧虑。自公元五世纪中叶,佛教从中国东传日本以来,中日佛教界已有长达一千五百余年的友好交流历史。鉴真、隐元应邀东渡,开辟了日本律宗和黄檗宗。最澄、空海入唐,荣西、道元入宋求法回国后创立了天台、真言、临济、曹洞等宗。法然上人虽未亲莅中国,仍尊善导大师为高祖;亲鸾圣人亦拜昙鸾、道绰、善导等为“七高祖”。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以来,一直积极致力于中日佛教友好交流。一九五二年十月,出席“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  相似文献   

12.
杨曾文 《法音》2003,(11):29-34
1250年前,即公元763年的年底,唐代著名律僧鉴真大和尚在经历艰难曲折的连续5次东渡失败之后,终于第6次东渡成功,开始了长达10年的传法授戒的生涯,为佛教戒律在日本的传播,为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交流,写下了光辉夺目的一章。今年既是鉴真大和尚成功东渡1250周年,又是鉴真大和尚圆寂1240周年,并且还是中日两国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5周年,可谓因缘殊胜,千载一时。在此时刻,重新回顾鉴真大和尚不惜身命毅然东渡传法的感人事迹,从中汲取为了实现理想而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是有重要意义的。一、鉴真东渡前的日本佛教:“有其法,而无传法人”日本自古…  相似文献   

13.
谢术福 《法音》2022,(1):52-55
"招提",梵文Caturdesa,意为四方[1],亦常指寺院。日本"唐招提寺"因我国唐代鉴真和尚而建,其寺名意为"大唐道场"。又因日本佛教如法授戒亦始于鉴真和尚,故而鉴真和尚被奉为日本律宗初祖。唐招提寺是日本最早的律宗寺院,由鉴真和尚亲自设计并带领日本工匠创建而成。[2]鉴真东渡作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不仅影响到日本佛教的发展,而且对日本当时及后世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作出了极其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华严诸祖传习《悉昙章》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述梵字母及其拼合法的《悉昙章》随佛教传入中土,并进而演为一门研求梵字音义的学科门类,崛起于唐代的佛教宗派中,各宗僧徒都对《悉昙章》有过不同程度的传习在此主要讨论华严诸祖对《悉昙章》的传习情形与特点,从二祖智俨开始,华严诸祖及其弟子即兼具了义理与章句并重,证悟与积学双修的学风,在推衍发展本宗学说的同时,还非常注重梵语,尤其是《悉昙章》的学习与探究。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7,(11)
<正>本刊讯10月30日至11月3日,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觉醒法师、湛如法师为名誉团长,副会长纯一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9人赴日本东京参加"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纪念,并在日中友好会馆举办"纯一法师禅海游逸艺术展"等活动。10月31日上午,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在大使官邸亲切会见了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程大使与纯一副会长共同回顾了中日两国佛教交流史,对鉴真大师、空海大师、大谷莹润长老、菅原钧长老、赵朴初先生等中日两国佛教界的历代高  相似文献   

16.
东渡     
陈晶 《佛教文化》1994,(1):52-52
“东渡”这一作品,是从鉴真东渡日本弘法的壮举得到灵感而创作的。鉴真是我国唐代律宗高僧,受日本朝野敦请,不畏艰辛五次航海,出生入死,第六次终于到达日本。踏上扶桑列岛时,他已因磨难坎坷而失明,但他的操行与智慧却如日月经天,照亮了日本佛教徒的心田。他在日本的弘法事业,体现了佛教普度众生的宏愿,也体现了中日人发自古以来一衣带水的兄弟情谊。鉴真的事迹不断被文学家、艺术家所表现,是佛教文学艺术中的重要题材。  相似文献   

17.
鉴真和尚与扬州大明寺能度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6周年。饮水思源,我们不得不提起我国唐代的一位著名高僧鉴真和尚。当年他应邀赴日本,出生入死,经六次东渡,方才实现。他留居日本十年,毫无保留地将我国的佛教及建筑、雕刻、文学和医药等传播过去。他的崇高道德和不...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07,(8):61-62
6月18日至24日,以扬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扬州大明寺住持能修法师为团长的扬州佛教代表团一行20多人.应邀对日本进行了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温家宝总理4月12日在日本国会演讲时两次提及了扬州大明寺和鉴真大和尚,鉴真大师矢志不渝、六次东渡,前后花去了12年时间,为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相似文献   

19.
印度佛教大师身边有一个整天喜欢发牢骚的弟子,一天,大师吩咐这个弟子去买些盐。待弟子回来后,大师让这个弟子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并叫他喝了。大师问道:“味道如何?”弟子咧着嘴说:“苦!”大师又让他再抓一把盐放进附近的湖里,等弟子把盐倒进湖里后,大师又让这个弟子再尝尝湖水,弟子尝后,大师问道:“现在味道如何?”  相似文献   

20.
印度佛教大师身边有一个整天喜欢发牢骚的弟子,一天,大师吩咐这个弟子去买些盐。待弟子回来后,大师让这个弟子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并叫他喝了。大师问道:味道如何?弟子咧着嘴说:苦!大师又让他再抓一把盐放进附近的湖里,等弟子把盐倒进湖里后,大师又让这个弟子再尝尝湖水,弟子尝后,大师问道:现在味道如何?弟子答道:很新鲜!大师接着问道:你尝到咸味了吗?弟子摇摇头:没有。这时大师对弟子说:生命中的痛苦就像一把盐,不多,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