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有一门真正考虑到自然语言特点的逻辑学,那就是语言逻辑。语言逻辑(又称自然语言逻辑或自然逻辑)主要是从自然语言的指谓性和交际性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逻辑问题的。从历史上看,虽然自然语言的历史长  相似文献   

2.
从70年代末起,我国一部分逻辑学家对自然语言的逻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专门组织了逻辑与语言研究会。经过近十年的探索这个研究会成员,发表了不少有关逻辑与语言方面的论文.虽然大家对什么是自然语言的逻辑(简称语言逻辑)的观点不尽一致,但是都承认存在一种自然语言的逻辑,并且认为研究自然语言的逻辑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前不久,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马佩教授主编的《语言逻辑基础》。这部书代表了一部分同志的学术观点,是逻辑与语言研究会出的第一本专著,这是值得我们庆贺的。  相似文献   

3.
一、语言逻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逻辑从它创立的时候起,就是同语言的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在以后的发展中,传统逻辑始终没有完全脱离自然语言。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传统逻辑是古典的语言逻辑。数理逻辑产生以后,一些哲学家用来分析自然语言,研究思维和语言的内在联系。五十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借助于类似逻辑的手段,创立了转换生成语法,引起语言学的一场革命。从乔姆斯基学派分化出来的生成语义学派,则更多地使用逻辑的方法研究语言。  相似文献   

4.
语言逻辑,也称自然语言的逻辑,是一门界于逻辑学与语言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对这门新的学科的具体对象与体系,目前尚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中国逻辑与语言研究会于1986年6月上旬召开了学术讨论会,进一步探讨了这个问题。中国逻辑与语言研究会是中国逻辑学会的一个分支,成立于1979年,会员中既有逻辑工作者,又有语言工作者。在1980、1982、1984这三年,分别举行过几次学术讨论会。最初,会员往往比较重视如何以逻辑方法(特别是传统逻辑的方法)去分析自然语言的语句,研究某些逻辑形式的语言(特别是汉语)的表达形式(如“只有……才”是否表达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语言逻辑(The Logic of Language)又叫自然语言的逻辑(The Logic of Natural Language),是以自然语言中的逻辑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逻辑是研究推理的科学,语言逻辑就是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推理问题的科学。它与一般逻辑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它以自然语言为研究对象,是自然语言的语形学、语义学、语用学三者的综合。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推理问题,既可以用描述的方法,说明推理的过程,阐述推理的机制;也可以用形式化的方法,构建形式系统和语义模型,证明形式系统的一致性和完全性。用前一种方法形成的语言逻辑可以称为描述的语言逻辑,用后一…  相似文献   

6.
语言、逻辑和语言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近年来有一部分逻辑学工作者比较注意研究语言逻辑的问题。这里所谓“语言逻辑”,实际上是“自然语言的逻辑”的简称。国外有称“语言逻辑”或“自然语言的逻辑”的,也有称“自然逻辑”的。对于什么是语言逻辑,语言逻辑在整个逻辑科学中究竟占据什么地位,用什么方法研究语言逻辑,提出这么一种语言逻辑究竟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逻辑界人士中还有不尽相同的理解。本文想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逻辑学东渐,启发了梁启超的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用西方传统逻辑研究墨家逻辑形成了梁启超研究范式,并影响着中国逻辑史的百年研究。在对其研究范式的肯定与否定的争论中,形成了三种主要立场:中国形式逻辑史、中国名学与辩学史、中国符号学史。我们认为,逻辑观的问题是解决中国逻辑史界论争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约翰·范本特姆(Johanvan Benthem)教授是当今最著名的逻辑学家之一,他的学术研究涉及模态逻辑、语言逻辑以及逻辑哲学等领域。从1970年代到现在,他撰写了6部专著和约300篇学术论文,主编了4部具有权威性的逻辑手册,其影响从学术界对他的著作的引用程度可见一斑。由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资助,2006年10月开始启动的"逻辑之门"项目旨在将范本特姆的著作翻译成中文,使汉语地区的读者更好地了解他在逻辑方面的研究成果。《逻辑之门》第一卷《逻辑、信息和互动》已经于2008年5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第二卷《逻辑、语言和认知》也于2009年10月出版。第二卷收录了他在自然语言逻辑以及逻辑与认知领域的17篇经典论文,这些论文写作的时间从1983年开始至今,时间跨度达25年,按照研究主题的不同被分成三个部分:"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中的量词"、"范畴语法与证明论"以及"逻辑、计算与认知"。参加翻译的都是国内年轻的逻辑学者,2008年10月项目第二期的翻译工作顺利完成。同年,由中国逻辑学会和阿姆斯特丹大学资助,翻译小组在清华大学举办了"Logic,Language and Cognition(逻辑、语言和认知)"的学术会议,范本特姆教授应邀做了"关于自然语言逻辑发展及现状"的主题发言,译者们结合自己的研究和所译的论文分别做了学术报告。此次会议的一个内容是著者和译者之间的互动,这一交流自由而广泛,涉及了自然语言逻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译者各自的研究兴趣和自身研究所面临的困惑,等等。我们现将作者和译者之间的对话翻译整理如下,与广大读者共享。刘奋荣问:据我所知,当您开始步入学术圈的时候,您是一个更倾向于数学技术的逻辑学家。从《逻辑之门》第一卷您关于模态逻辑的工作中可以看出这一点。您是如何对自然语言这个有点"软性"的领域开始感兴趣?我们都希望能通过跟您的这次对话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逻辑的对象     
麦考莱著《Everything that Linguistics have Alwaye wanred to Know about Logic》一书是中国逻辑与语言研究会重点翻译书目之一,该书第一章阐述了自然语言逻辑的研究方向,有相当的独立性。其内容深入,也较易懂。为了早日使看不到原文的会员和其他语言、逻辑工作者参考研究,我们特将丰华文同志译、王维贤教授校的本章译文分两次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逻辑和语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逻辑和语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限于篇幅,这里让我们把逻辑仅理解为形式逻辑这门科学,譬如指亚里士多德逻辑、中世纪逻辑、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并且仅从语言学和表述语言的角度理解语言:前者指围绕语言研究形成的一套关于语音、语法、语义的理论(本文重点指语法学),后者指人们日常交际使用的自然语言和专门科学使用的人工语言,譬如现代  相似文献   

11.
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7月17-20日在贵州省毕节市举行,来自18个单位的6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主办,毕节学院逻辑与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语言文学系承办,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邹崇理代表中国逻  相似文献   

12.
逻辑和自然语言是两个不同的符号系统:逻辑抽象严格,自然语言生动丰富;逻辑和自然语言是密切相关的,逻辑的精确化特性对分析自然语言的句法语义问题来说具有方法论的作用。在这个视角下出现了下述研究模式:(1)基于自然语言自身的句法构造来考察自然语言的语义问题;(2)用基本属于逻辑的方式来表现自然语言的语义规律。如对汉语句所有人是会死的,第二种模式对此抽象成逻辑公式(H→D),而第一种模式则基于该汉语句的句法生成,并行推演出其语义表达所有(人,会死的)。本栏目三篇文章前两篇属于第一种模式,第三篇是第二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语言逻辑研究所谓自然语言,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日常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又被称作日常语言。世界上各国的语言例如汉语、英语、俄语、日语等等都是自然语言。与自然语言相对应的是人工语言,它是由人们特意制定的人工符号所形成的系统,例如数学语言以及某一具体学科中的特制的符号。我们一般所说的语言是指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相比,自然语言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优点,那就是它的灵活性。自然语言丰富多彩、曲尽幽微,使用起来往往妙趣横生。同一个意思,神  相似文献   

14.
周礼全自然语言逻辑思想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礼全先生是我国传播现代逻辑的主要逻辑学家之一 ,他不仅从事现代逻辑的基础理论研究 ,而且一直关注和思考现代逻辑的应用问题 ,提出形式逻辑要结合自然语言 ,是我国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的开创者。自然语言逻辑 (或自然逻辑 )是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在现代逻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自然语言中的逻辑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目前自然语言逻辑还处在草创阶段 ,但却是逻辑领域中很重要和很有发展前途的一个分支。由于自然语言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现代数理方法的多样性 ,自然语言逻辑出现了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的思路 :如格莱科夫 (G Lakoff)…  相似文献   

15.
一逻辑学在 2 0世纪获得蓬勃发展 ,提出了构造形式系统和语义模型的技术手段。而自然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特定的符号形式系统 ,能够接受语义模型的解释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 ,自然语言的内在基础就是逻辑。另一方面 ,高度发达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要求人们在逻辑的框架内去描述自然语言的特征。在机器的自动句法分析、以逻辑公式为中介语的机器翻译以及计算机的自然语言理解等领域 ,逻辑方法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 ,近 30年来 ,逻辑的应用范围从数学和哲学扩大到语言学和计算机人工智能科学等领域 ,形成了所谓逻辑、语言和信息计算等学科的交叉…  相似文献   

16.
英国逻辑史家齐亨在六十多年前(1920)说过:“在近一百二十年里语言科学的长足进展也造成了机缘,使人们深入地去研究逻辑思维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事实上这些研究从许多方面推动了逻辑。”(见王宪钧、吴允曾等《逻辑史选译》第163页) 我们知道,语言逻辑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对自然语言的指谓性和交际性(当然也有符号性,不过主要是前二者)的系统分析。从这方面讲,文艺复兴到近代的逻辑思想家们也还未达到此一水平。虽然如此,然而历  相似文献   

17.
现代逻辑视野中的语言与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与思维及其相互关系,这是一个讨论已久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因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试图在现代逻辑的视野中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一何谓语言?从逻辑的观点来看,语言是由基本符号、语形规则、语义现则三部分组成的一个特殊的、复杂的符号系统。语言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比如,可以有口头语与书面语之分,也可以有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之分。应该说,现代逻辑所侧重的是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之分。所谓自然语言,又可称日常语言,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一定的语言范围中所使用的某种民族语。英语、汉…  相似文献   

18.
八月上旬,中国逻辑学会逻辑与语言研究会在成都举行年会。来自全国二十个省、市、自治区的八十多位逻辑与语言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同志认为,开展逻辑与语言研究,探讨自然语言中的逻辑问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它对于丰富和发展逻辑学、推动语言学的研究,提高全民族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水平,搞好四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广大读者要求,从本期起设立《语言逻辑文献资料选》栏目,以开阔眼界。欢迎赐稿,欢迎建议,欢迎批评。稿件请自留底稿。本刊限于条件不退稿。语言逻辑是自然语言逻辑  相似文献   

20.
宁莉娜 《哲学分析》2023,(6):3-11+190
金岳霖是现代逻辑在中国得以研究并传播的奠基者,他将现代逻辑方法引入中国哲学体系的反思与重建之中,开辟了一条创新性的学术发展路径。从金岳霖逻辑思想的展开方式看,无论是关于逻辑与哲学、逻辑与自然科学、逻辑与社会生活之间关系的阐述,还是承载逻辑教育使命的现代逻辑知识体系的呈现,都表现出其逻辑思想具有鲜明的融通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特征,这也使得充满现代逻辑意识的中国逻辑学研究成为世界逻辑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