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患者对医疗服务水平的更高要求,使得人文关怀在围术期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今,人们已不再满足于麻醉仅仅与手术相伴,而是更多期盼整个围术期都能够在无痛中完成,乃至精神层面上也要有尊严。但根据我国医疗现状,麻醉医生数量少,工作负荷重以及对人文关怀重视度不够等原因,麻醉医生常常忽视了对患者心理上的关怀。围术期患者之家和舒适化医疗理念的提出,使麻醉医生再次担负起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2.
青壮年患者因其在家庭、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其在治疗阶段情绪波动较大,而围手术期患者紧张、悲观、焦虑和恐惧等心理反应会对其生理功能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限制了对患者诊疗过程中配合,尤其是对围手术期影响明显。为了降低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应激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适应生理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管床医生在围手术期必须对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3.
从细节着手围手术期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文关怀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需要从细节着手贯穿始终的系统工程。作为麻醉医生,与患者的接触通常仅限于围手术期。除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麻醉外,还必须注意围手术期的各种细节问题。只有把术前、术中、术后各个阶段的各种"小事"做好了,才能充分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这既有利于患者的健康,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4.
人文关怀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需要从细节着手贯穿始终的系统工程.作为麻醉医生,与患者的接触通常仅限于围手术期.除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麻醉外,还必须注意围手术期的各种细节问题.只有把术前、术中、术后各个阶段的各种"小事"做好了,才能充分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这既有利于患者的健康,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5.
麻醉医生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围手术期倡导人文关怀是必须的,麻醉医生从技术至上走向人文关怀将成为现代医学模式在实践中转化的必要条件,具体表现在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麻醉医生只有富于人文修养,方能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6.
面对医学科技营养过剩,而医学人文关怀严重缺失的现状,倡导"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要求麻醉医生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应施以更多的人文关怀。这不但可以给患者心理安慰,减轻患者的不良记忆,更可有利于临床预后,改善医患关系。但是,年轻麻醉医生,理论知识欠缺,临床经验不足,需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麻醉技术的学习和理论知识的提高上,很多时刻忽略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笔者认为,人文关怀需深入到术前访视,麻醉等待区,手术室内,苏醒室内以及术后随访等各个步骤的细节之中。而且,临床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实施需要麻醉医师、外科医师、护理团队以及患者本身的协同配合,共同构建和谐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7.
麻醉科本科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必然面对众多的手术患者,我院欲将这些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德才兼备的医生,除了在实习期间指导他们掌握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外,更要加强他们对临床手术患者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往往影响麻醉管理质量,甚至预后;加强实习生对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的培养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围术期患者之家和舒适化医疗的理念为麻醉医生向围术期医生转变提出客观要求,围术期医学成为麻醉学的发展方向。但转变成为围术期医生,又受传统观念、体制、医生数量和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向围术期医生转变:尽量做好麻醉科普教育;推进麻醉门诊建设,加强术前访视;强化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细化围术期麻醉管理;强化多学科疼痛管理;进一步加强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探讨围术期镇痛管理中的护理角色,回顾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围术期对患者进行的全方位镇痛健康教育指导,突出了护士在镇痛治疗中的基础作用。护士参与围术期镇痛管理不仅减轻了临床麻醉医生的工作量,同时也优化了镇痛管理流程,使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镇痛服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并且围术期对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提供舒适化麻醉,术后加强镇痛随访,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极大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为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提供必要条件,同时提高了麻醉医生、外科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术前进行人文关怀式沟通和健康教育对肺癌手术患者全麻诱导后心理和生理的影响,将83例非同期别的肺癌手术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双腔管气管插管辅助通气)分成两组。观察组进行人文关怀式沟通,对照组采用普通沟通。判定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根据焦虑评分反映两组患者入院即刻及手术前的心理变化情况,监测全麻诱导即刻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5min患者平均动脉压(MBP)的波动、心率(HR)的变化,用两个时间段两个变量的差值来反映两组患者全麻诱导期发生心理和生理反应的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入院即刻焦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SAS评分两组患者较入院即刻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明显(P〈0.01);观察组患者MBP波动无统计学意义(P〉0.05)、HR波动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证实人文关怀式沟通和健康教育能够减轻肺癌患者在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对麻醉和手术产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给医学事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给广大的患者带来了实惠和希望的同时,也给医生的心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给患者人文关怀最终要由医生来完成.阐述了医生的心理现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了如何改变医生的不良心态,给患者文人关怀.  相似文献   

12.
围手术期的情况决定了患者的安全、手术效果,日后的生活质量及预后等.手术医生注重手术的顺顺利利,达到手术期望的效果;麻醉医生注重手术过程的顺利和安全;患者、家属注重手术效果、日后长期的生活质量.对于年轻患者、单一病变,外科、妇科等手术科室医生常常能够做到手到病除,彻底治愈疾病.但是面对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高龄患者的日益增多,多脏器受损的患者比例越来越大,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均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即围手术期的风险增大,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患者受到伤害,同时患者、家属不满意,甚至打闹、上诉,医生赔款,医院赔巨款,影响医院秩序,更造成当事医生较长时间的郁闷焦虑,遗憾甚至愧疚,严重影响工作动力.  相似文献   

13.
当前麻醉应用过程中存在困惑,表现为:麻醉知情告知与患者接受存在矛盾;麻醉应用费用支出与患者经济节约构成冲突;麻醉风险意外出现与患者期待绝对安全冲突;麻醉要求与外科医生要求冲突。当前麻醉应用困惑的解决在于将告知沟通贯穿治疗全程,体现人文关怀;提高麻醉质量,提高麻醉安全系数;加强麻醉医生与外科医生沟通配合,共同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围手术期的情况决定了患者的安全、手术效果,日后的生活质量及预后等。手术医生注重手术的顺顺利利,达到手术期望的效果;麻醉医生注重手术过程的顺利和安全;患者、家属注重手术效果、日后长期的生活质量。对于年轻患者、单一病变,外科、妇科等手术科室医生常常能够做到手到病除,彻底治愈疾病。但是面对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高龄患者的日益增...  相似文献   

15.
急诊科倡导人文关怀是非常必要的,当代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从而更重视对人的关怀,急诊医生每天面对的是急危重症,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临危不乱的心态,同时在治疗抢救过程中还要有一颗仁爱之心,生命至上的信念,应当突出“人本思想”,体现“人文关怀”,尊重生命,关爱健康,减轻痛苦,尊重患者的权利和隐私,体现人道主义精神。急诊医生只有富于人文修养,方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急诊科倡导人文关怀是非常必要的,当代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从而更重视对人的关怀,急诊医生每天面对的是急危重症,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临危不乱的心态,同时在治疗抢救过程中还要有一颗仁爱之心,生命至上的信念,应当突出"人本思想",体现"人文关怀",尊重生命,关爱健康,减轻痛苦,尊重患者的权利和隐私,体现人道主义精神.急诊医生只有富于人文修养,方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麻醉应用过程中存在困惑,表现为:麻醉知情告知与患者接受存在矛盾;麻醉应用费用支出与患者经济节约构成冲突;麻醉风险意外出现与患者期待绝对安全冲突;麻醉要求与外科医生要求冲突.当前麻醉应用困惑的解决在于将告知沟通贯穿治疗全程,体现人文关怀;提高麻醉质量,提高麻醉安全系数;加强麻醉医生与外科医生沟通配合,共同提高手术效果;细化优化现有法律规定,平衡医患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8.
日间手术麻醉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间手术,指患者在一个工作日(24 h )内完成住院、手术及出院。由于其不受医院住院病床的限制,可以减少患者的候诊时间,手术室资源利用率增高,同时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成本。随着日间手术的日益开展,对于麻醉安全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麻醉医生需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严格掌握日间手术患者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患者,遵循麻醉流程及提高麻醉技术,抓好麻醉工作的各个环节。本文将结合围麻醉期的众多方面来探讨如何保证及提高日间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MDCT诊断大肠癌的价值较高。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越来越要求医生在诊断及治疗疾病的同时,从患者心理及社会角度体现人文关怀。完成整个大肠癌的检查及诊断过程需要医生及患者与家属的共同努力,医生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对患者的疾病关注,而且还要体现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与生命的关怀,社会角色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男科临床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化和男科学诊治技术的发展,在男科临床工作中应该注重树立人文关怀理念和强化人性化服务意识。实施人文关怀的方法包括:重视心理应激,应用心理疗法;关注患者生活,有效预防疾病;营造人文环境,提供人性化服务;遵循最优化原则,做到适度医疗;关心老年人健康,关注社会特殊群体。在男科临床工作中应提高人文关怀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