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生百科     
《中国道教》2005,(3):40-40
菠菜炒香干用料:菠菜300克,香干2块,色拉油、葱花、姜丝、精盐、味精、黄酒、鲜汤、香油各适量。制法:(1)将菠菜去杂洗净,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过凉,挤干水分,切段;香干切丝,备用。(2)炒锅上火,加油烧热,下葱姜煸香,放入菠菜、香干丝煸炒,烹入黄酒,加入鲜汤、精盐,用大火烧至入味,点入味精即成。功效:菠菜有敛阴润燥,下气通肠等功效,香干有清热解毒,润燥生津等功效。二者合食,可收润燥生津,通利肠胃,降脂降压之功。适应症:高脂血症。山楂肉丁用料:猪后腿肉250克,鲜山楂10个,花生油500克(实耗50克),料酒、姜、酱油、精盐、淀粉、白糖各适量…  相似文献   

2.
论《周易》中的"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是中国古代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周易》经传中有许多关于德的论述,例如盛德,指日日维新,与时俱行,所谓自强不息即是盛德。又如厚德,指包容万物,自求于己。另外还有至德、文德、懿德、崇德、居德、育德、俭德、龙德、君德、天德等,研究这些资料,对于理解《周易》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灶神,或称灶君、灶王爷,是中国百姓十分亲近的神灵。无论宫廷、民间,灶神信仰非常普遍。灶神来历,众说纷纭。据史书记载,灶神有炎帝黄帝、火正祝融、先炊老妇、种火老母、张单(张禅)、苏吉利等。目前,民间灶头所供灶神多为张单,黑面长须。灶神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原为主管饮食  相似文献   

4.
荷花,睡莲科,莲属,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学名Nelumdo mucifera,也称莲花。古称水芝、菡萏、芙蓉、芙渠、芙蕖、玉环、泽之。荷花原产于中国,通常在水花园里种植。莲长在中亚细亚、印度、中国、日本等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夏天开花,淡红或白色,单瓣或复瓣。荷花是印度的国花,是圣洁高雅  相似文献   

5.
友交五品     
培根说:"没有友谊,这个世界不过是一片荒野。"曾国藩说:"一生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可见,交友是必须的。但交友更须谨慎,因为事关人生成败。朋友有多种,最可交之友,当是益友、诤友、素友、信友、死友。益友是上品,即对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发展有益处的朋友。《晏子春秋·杂篇》说:  相似文献   

6.
包兆会 《天风》2014,(2):44-45
韦卓民:哲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宗教学家(1888—1976)韦卓民是全国基督教反帝爱国、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领导人之一。这位华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的老校长通晓古今,学贯中西。他早年留学美国,在哈佛获硕士学位。后又留英,在霍布豪斯门下就读,遍历欧洲著名的伦敦大学、牛津大学、柏林大学深造,历时数年,得博士学位。这位勤奋的学者仅外语就精通英、德、法、俄、拉丁文等。他一生潜心学术,笔耕不辍,为后人留下了近百种遗著,约八百万字。  相似文献   

7.
唐宋之际,随着道教的兴盛与发展,出现许多新的道派,如洞渊派、北帝派、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太乙派、东华派、净明派等。他们多以雷法为用,济世度人,安邦护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这里,仅就太乙派的历史、沿革、道法而论。一、由冯佑、刘浩然肇始的太乙派冯佑,平生好道,  相似文献   

8.
石佛寺,位于繁峙县城西南7.5公里处的五台山北麓,周围与五台山著名的圭峰寺、极乐寺、秘魔岩、净名寺相邻,是现存五台山佛乐的发祥地之一。石佛寺的规模不大,有东、西两院。东院有佛殿、僧舍、厨库等建筑,西院有圣母殿、戏台、龙洞、观音洞等。  相似文献   

9.
《上天梯》丹词虽无所谱,因只在发明丹旨奥妙,故有先天、后天、青龙、白虎、玉兔、金鸟、子午、黄婆、十月胎圆、九年面壁等等。由于丹词简奥,故浅释之,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原文)金虎吐铅,月之圆,存乎口诀。时之子,妙在心传。采先天之功,全凭戊己。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1月17日,中国无神论学会在国家图书馆会议室召开第三届理事会第一届理事长会议。任继愈先生主持会议。副理事长李申、张新鹰、申振钰、习五一、郭正谊、龚学增、段启明、杜继文先后发言,总结中国无神论学会2005年年会,讨论近期无神论的研究、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会议议定将组建三个专业委员会,分别负责开展学术、教育、联络工作。会议决定将召开若干座谈  相似文献   

11.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眨眼间,辛丑牛年的第一缕花香已扑鼻而来。"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2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这样揭示牛年的寓意:"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  相似文献   

12.
斗笠下的爱     
我这个人有许多喜好,烟、酒、茶、花、足球、诗歌,但这些都只能代表一种嗜好,一种行为,随时间、环境、心境而变化。真正刻在我记忆深处让我弥足珍爱、须臾不能忘怀的是一只斗笠。这只斗笠静静地栖息在我的书房里,显得古朴、深沉而凝重,被桐油漆过的竹丝和篾黄泛着青幽幽的光泽。斗笠其实编织着深深的父爱。那年,学校离家有三里地,每  相似文献   

13.
西山万寿宫,坐落于江西省新建县境内逍遥山下。原名玉隆万寿宫,是净明道的祖庭,江南符道派四大宗坛之一,名曰净明宗坛。西山万寿宫的庙会,渊源很深。地方志籍及道教典籍中多见记载。主要源自于东晋道士许逊修道成仙拔宅飞升之典故。许逊,净明教祖,少好道术,二十六岁师事西安道士吴猛。后又与地理学家郭璞结为好友,遍求名山胜地,得逍遥山下金氏桐园为栖身修道之地。并时以“忠、孝、仁、慈、忍、慎、勤、俭”为垂世八宝(有的典籍作八极垂训,即又为“忠、孝、廉、谨、宽、裕、容、忍”)教谕教化世人,深为人民拥戴。关于许逊的传说,流传最广泛…  相似文献   

14.
彝族认为魂与每个人的生命休戚相关,不可或缺。魂是生命之源,魂脱离躯体久而不归,就会导致人的死亡,于是产生了一整套招魂仪式,通过喊、挽、唤、赎、找、招、引等方式让灵魂附体。鬼是致人生病、受伤、死亡的所有鬼怪的总称,彝族民间主要有自然界的鬼、祖先鬼、依病症命名的鬼、白鬼、凶死鬼及其他形形色色的鬼。对鬼,人们是既恨又怕,只能采取既祈祷讨好又控制驱赶,以求其庇护,不要作祟于人。  相似文献   

15.
斋醮科仪与神仙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斋醮活动内容殊广,主要有设坛、上供、焚香、升坛、画符、念咒、鸣鼓、发炉、降神、迎驾、表章、诵经、赞颂、宣词、步虚等等,并配以烛灯、禹步、唱礼和音乐等。通过各种仪式,祭告神灵,祈求消灾赐福、超度亡灵以及歌颂太上圣者的哲理——清静无为、和平自然的神仙意境。斋醮不仅是道士们的修持炼养方法,而且是用来团结信众、阐道布教和宣传义教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正9月19日,第四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在成都都江堰市青城山开幕。国家宗教局一司司长刘威,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黄信阳、黄至安、唐诚青、林舟、张金涛、张凤林、黄至杰、李光富,秘书长王哲一,四川省、成都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道教界、文化界、学术界、工商界代表共400余人出席。刘威司长、张继禹副会长在开幕式上讲话。开幕式由黄信阳副会长主持。本次文化节以"自然、生命、和谐、发展"为宗旨,以"道养千年·时代新篇"为主题,阐释了新的时代意义。其间举行了道教文化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17.
宋初以后,净土信仰不仅深深地扎根于民间,成为流布最广的佛教修持法门,而且渗入诸宗,变为天台宗、华严宗、禅、律宗等宗派兼弘的教说。无论是倡导止观双修的,还是主张性相圆融的,或者儒释合流的,在谈到死后的归宿时,莫不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心愿。由此而引出了许许多多的净土文,如礼赞偈、忏愿仪、发愿文、自信录、往生传、念佛疏、正念诀、安养赋、观经颂、净土咏、三昧诗,以及其他各种经注、论疏、序跋、记传、碑铭、诗词、偈颂、杂文等,体裁之广泛,内容之丰富,令人目不暇接。从而构成了灿烂的佛教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净土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教》1995,(1):55-56
北岳庙坐落在河北曲阳县城内西侧,是历代帝王祭祀北岳恒山之神和群众进香拜神的道教活动场所。 北岳庙规模宏大,堪为中国古建之精品。全店南北长524米,东西宽321米,总面积达17.4万平方米。建筑特色为典型的中国中轴线式,整个布局呈“田”字形,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垂直的中轴线上。其规制由南往北依次为:登岳桥、神门、牌坊、朝岳门、御香亭、凌霄门、三山门、飞石殿、德宁之殿、后宅门、望岳桥。错落有致,雄浑壮严。德宁之殿西有西昭福门、西进禄门。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德江傩面具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傩堂戏表演所应用的道具。德江傩堂戏中的傩面具,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内含、独特的地域性。在造型风格上与其他地方的面具截然不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特色。德江傩面具造型蕴含丰富的土家文化,傩面具在造型上重在刻画人物性格,随类赋形、意蕴深邃、生动传神。傩面具重视色彩的调配,色彩比较纯洁、豁达、庄重、和谐,注重整体效果。傩面具分为正神、凶神、世俗人物。  相似文献   

20.
正段天顺,1932年生,北京市房山区人。曾任北京市水利局副局长、民政局局长,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副秘书长、北京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委员、《北京志》副主编,北京诗词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北京楹联学会名誉会长。主要著作《燕水古今谈》、《京水名桥》、《燕水竹枝词》、《民苑集》、《新竹枝词集》等。主编《当代咏北京诗词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