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信 《天风》2017,(9):4-5
纵观基督教传播历史,就是基督教不断民族化、在地化的过程。唯如此,基督教才能在特定的地区和民族中获得“生根建造”的空间。神学是“教会在思考”,这种思考绝非象牙塔中而必然是处境中的思考。而构成这处境的重要维度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先进文化。因此,中国神学的生长必须以中国文化为其母体。对此,三十多年来,  相似文献   

2.
纵观历史,基督教在中国经过了一个漫长的中国化探索过程,至今仍没有完全实现基督教中国化。尤其值得反思的是当时中国教会发生的本色化运动,虽然该运动当时没有实现中国教会真正本色化的任务,但产生了使基督教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各种主张和实践,为我们今天探讨基督教中国化问题提供了经验教训,以更好地透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交会,更全面地、深入地、有效地、具体地促进基督教中国化,真正建立一个有自己特色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荣神益人的中国教会。  相似文献   

3.
王雷 《天风》2018,(5):13-14
运用中国本民族的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来承载信仰、弘扬福音,使我国的教堂建筑逐步地走向中国化、本土化,这是福音本色化和神学处境化的具体实践和运用。走中国化道路是基督教在中国处境中安身并发展的必由之路。基督教并非"土生"于中国,却可以在中国"土长"。我们可以采取多种不同方式使基督教逐步融入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彻底抛弃洋教的帽子。  相似文献   

4.
傈僳族基督教是研究傈僳族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随着更多的英文、缅文与傈僳文相关记载与研究的发现,为对多国傈僳基督教在地化生存调适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资料。整合多种文字资料,并结合笔者多年田野调查,对傈僳族人口最多、信众人数最多的中、缅两国傈僳基督教与其对所在国政治、社会与文化从区隔、排斥到认同、交融的在地化过程的系统梳理,透视其在地化的背景、过程、表现与影响等方面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多重动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会领袖在50年代发起"三自"运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摆脱洋教形象,使中国基督教能够与中国文化相适应、适合中国人需要,而不是"在中国的基督教"。当年利玛窦的努力以及19世纪末开始的"本色化运动"都是这种文化努力。现存的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的基督教堂基本都是20世纪初的建筑,这既是"本色化运动"的成果,也是一些有远见的传教士对于基督教在中国需要结  相似文献   

6.
陈永涛 《天风》2018,(10):33-33
如前所述,中国基督教神学的构建,一方面需要基督教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以使在中国的基督教于形式与内容上都能成为真正的中国基督教,这是基督教中国化努力的核心和根本。另一方面,一个真正的中国基督教可以像中国的佛教那样,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并能更新中国文化,使其焕发生机,充满活力。因此,在处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时,既不是单纯的求同,也不是单纯的求异。  相似文献   

7.
中国基督教若谋求进步与发展就必须与现实相结合,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适应,以实际行动向本色化、处境化迈步。这种迈步是进步而不是让步,是与整个人类历史前进步伐的结合而不是分离。中国基督教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与时代相吻合、相适应的时代真理,不断地将基督教及其思想处境化,对自身所处环境的体认、参与、调试与重构,才能做到中国教会健康稳步的发展。加强神学思想建设就是相适应的重要举措,其目的就是要将基督教建设成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基督教,一个时代社会认为“美的”基督教。  相似文献   

8.
王鑫 《天风》2006,(11):36-38
中国的基督教圣诗音乐是中西音乐的融合体。从中西音乐文化的比较之中来研究基督教圣诗音乐的中国本色化是一条新的方法和途径。本文从中西音乐文化的背景出发,从文化角度对基督教圣诗音乐的中国本色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高明  王伟 《中国宗教》2017,(5):44-46
一、继承弘扬优良传统,发挥爱国力量引领作用 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是基督教自身生存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积极引导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任务,是基督教“三自”爱国原则历史选择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不仅具有许多特征,而且涉及面比较广。宗教的社会身份主要通过它在社会上诸如文化、经济、心理调节以及社会慈善等方面功能得以展现。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自然亦不例外。本文主要从基督教对世界、中国社会发展及文明进步所做的贡献这个角度探讨基督教的社会身份问题。中国基督教在今日处境中发挥好这些社会身份,不仅使自身得以更好存在和健康发展,而且也能充分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岳清华 《天风》2018,(4):10-12
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风尚。中国基督教在这新时代要一展宏图,就必须与新时代相互辉映,必须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基督教中国化包括中国教会牧养实践、文化实践、社会实践和价值实践,而基督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基督教圣乐中国化。  相似文献   

12.
高明 《中国宗教》2023,(1):44-45
<正>基督教中国化的根本是神学思想的中国化,只有实现神学思想的“自我”,才能成为真正的“中国基督教”。近年来,山东省基督教两会不断加强基督教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步确立了“以圣经文本研究为基础、以两千年教会历史为借鉴、以齐鲁文化为表达、以回应新时代教会与社会需要为目的”的齐鲁神学体系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用的基督教中国化概念,旨在立足于学术的立场来更客观、更理性地探讨基督教何以能够融入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通过中韩基督教史比较、当代中国宗教生态和国际宗教对话动向三方面的思考,笔者力主如下结论:社会实践是检验宗教信仰的唯一标准;就当今中国国情而言,基督教中国化的必由之路在于,为当代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发展进步做出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张远来  姚红岭 《天风》2012,(5):10-12
教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留给社会什么样的形象。基督教在唐、元、明时期曾几度来华,一度红红火火,但最终都黯然逝去,甚至我们依旧很难肯定,今天的基督教在中国,是否就已经扎根于中国文化?其背后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历史上三次基督教来华都未能在那严峻的冲击来临之前,在中国建立起能适应中国文化土壤的教会文化。或者说,他们徒有中国化的基督教,  相似文献   

15.
卓新平 《天风》2007,58(3):34-37
基督教传华历史有着社会政治层面和中西文化交流层面的卷入。在社会政治层面,基督教传入中国有着帝国主义侵华和殖民扩张的历史背景,其在华立足和传教成功乃“鸦片战争”及其导致的“不平等条约”之结果。为此,中国教会兴起“三自爱国”运动,形成独立发展。但在中西文化交流层面,基督教在华传播历史也是中西文化交流历史的重要构成,“政治冲突”和“中西对抗”只是这一历史的一部分,而不是其全部。因此,中国基督教也有参与和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和作用。本文将从上述两大层面来展开分析,以揭示中国教会“和风西送”、积极参与构建“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之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华基督教文社是本色化运动的产物,它于1924年在上海成立,至1930年解散,仅存在七年,但它在中国基督教本色化运动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迹.它不仅是中国基督教文字事工本色化最为积极、立论最多的一个团体,也是中国基督教徒对高涨的民族主义的一个反应①.本文论述其发展历史及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的向世界传播,来讨论宗教的普世性与地方化,对于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讨论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即以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为视点,重点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从外来宗教与本土文化相碰撞所引发的各种问题中来回顾佛教的中国化历程及其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发展。(2)探讨中国化的佛教如何既坚持佛教的基本信仰与教义,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表现出了中国的特色,从而获得了在中土的成功传播与发展。(3)探讨基督教的普世化与本土化问题,认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处理好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关系,特别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基督教两会于2012年4月25日至2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基督教堂举办了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培训班,来自四川省31个市县基督教会的53位教牧同工参加了培训。培训旨在提升教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意识,提高教会服务社会的工作质量,更好地发挥基督教的优势,在社会公益事业与文化建设中做出实际贡献。培训邀请到了重庆师范大学社会学刘斌志教授主讲“基督教与社工基本理念”;福建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岳清华博士讲授“从基督教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看教会社会服务”、“从宗教政策变迁看教会社会服务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张进 《中国宗教》2018,(10):52-5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不仅是新时代党和政府的殷切期望,也是中国基督教会自身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承载着历史悠久的齐鲁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化的神学体系要面向未来,弘扬中华民族和基督教文化的优良传统,面向未来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趋势,面向未来世界基督教文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