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素素嫁了永生之后一年,那是他们极其幸福的一段时间;阴历八月半,陈永生被刘牧师按手立了教会牧师的职务,阳历12月上旬,素素生下了她和永生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大胖儿子,一出世哇哇叫了几声,收生婆说就看见这血毛头咧开嘴笑了。永生刚刚走下讲台,走进房里,看见躺在床上的素素又听到那收生婆的称赞美言,他快活极了,不禁脱口说了一句:哈里路亚!素素一面用手抹抹脸上的汗,一面舒坦地笑了。这个冷天的中午,房间里真是满了温暖。永生忽发奇想:“就叫他哈里路亚吧,素素,阿好!”收生婆也是个异常热心的信耶稣的人,立刻跟上去说太好了,太好了,不过叫起来太长了些。素素温柔地说,意思倒是好的,作名字不合乡理。下午,刘牧师也来探望素素了,他了解了他们的心思,就  相似文献   

2.
吴邑人 《天风》2002,(7):64-64
素素嫁了永生之后一年,那是他们极其幸福的一段时间;阴历八月半,陈永生被刘牧师按手立了教会牧师的职务,阳历12月上旬,素素生下了她和永生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大胖儿子,一出世哇哇叫了几声,收生婆说就看见这血毛头咧开嘴笑了。永生刚刚走下讲台,走进房里,看见躺在床上的素素又听到那收生婆的称赞美言,他快活极了,不禁脱口说了一句:哈里路亚!素素一面用手抹抹脸上的汗,一面舒坦地笑了。这个冷天的中午,房间里真是满了温暖。  相似文献   

3.
吴邑人 《天风》2002,(8):64
三个月以后,刘牧师对永生、素素说,教会决定派他们去德城,那里一位长老年龄高,身体多病,叫陈永生接上去带领教会工作.刘牧师的话陈永生总是听的,素素早就觉得杭城天恩堂是个大堂,他们不配留着.现在好了,到个新地方去吧.  相似文献   

4.
昊邑人 《天风》2002,(8):64-64
三个月以后,刘牧师对永生、素素说,教会决定派他们去德城,那里—位长老年龄高,身体多病,叫陈永生接上去带领教会工作。刘牧师的话陈永生总是听的,素素早就觉得杭城天恩堂是个大堂,他们不配留着。现在好了,到个新地方去吧。永生一人先去一次德城,各样情况摸一摸,十天后,他们一家搬去了。  相似文献   

5.
吴邑人 《天风》2002,(12):58-59
可是,真是巧事,一位乡下信徒病已重危,旦不保夕,家里人奔来教会请陈牧师去为之祷告,但求救他灵魂,死活听主安排.永生立刻提了把遮阳伞随着报信人去了.在纷纷扰扰的蝗虫飞舞嘘声里,到了那一家.进门,蝗虫是少些,但仍旧无法安下心来祷告.  相似文献   

6.
吴邑人 《天风》2002,(11):55
这种情况,日子长些便使得汤贻臣这班人很不满意,他们一共七八个人,可是他们有财势,与社会上一些乡绅阔老都有交往,还与县衙门通气。终于发生了一件事,使永生陷入困境。汤某这天专门来教会,笑嘻嘻地对永生说:“陈牧师,上  相似文献   

7.
可是,真是巧事,一位乡下信徒病已重危,旦不保夕,家里人奔来教会请陈牧师去为之祷告,但求救他灵魂,死活听主安排。永生立刻提了把遮阳伞随着报信人去了。在纷纷扰扰的蝗虫飞舞嘘声里,到了那一家。进门,蝗虫是少些,但仍旧无法安下心来祷告。永生心里乱极了,这蝗虫不是和汤某那些人差不多吗?给教会带来的也是一场灾难,我永生给他们搅得日夜不得过平安日子,真要赶走这些蝗虫才好。想至此,他突然站起身来握紧手中的伞  相似文献   

8.
不记得是哪一位传道人在讲道时提到这样一件事。有兄弟两人吵架,彼此不肯饶恕。牧师得知后,到他们家劝勉兄弟俩要和睦,于是三人一同跪下祷告。老大祷告说:“主啊,今天我不应与兄弟吵架,这都是我的错,求你饶恕我。”牧师对老二说:“现在你应该祷告认错。”不料,老二却回答:“牧师,刚才我哥祷告说,今天吵架都是他的错,那我还有什么错?我不必祷告  相似文献   

9.
吴邑人 《天风》2002,(2):54-55
第一章素素出嫁这所学堂在姚城耶稣堂的附近,只有五六个房间,一间是女学生睡房,一间是教师办公室,一间是课堂间,一间客厅,还有一间堆放东西。共有十来个女孩,最小的只有8岁,常常哭,人倒是长得在这些女孩中最好看的,好像外国人,名字也与众不同,叫凯西。小朋友在一起都取笑她说你这名字不好,听上去好像是该死,她总是咬着牙忍着眼泪不作声,后来大家不说了,又后来不知谁起了头都叫她开开。她说不知道爸妈是谁,几年前就由洋人女教士抚养了。后来,凯西成了素素最要好的小朋友。在全班小朋友中,素素是年纪大的几个之中人  相似文献   

10.
黄丹皓 《天风》2008,(22):13-13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很多人都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着。一个小女孩站在一所非常狭小的教会门外哭泣,因为教会的人多,她被挤了出来。教会的牧师看见后问她为什么哭,她带着眼泪说:“我今天没法上主日学了!”牧师看着这个衣衫褴褛、仪容也不整洁的小女孩,心中大概了解了个中原因,便拉着她的手,领她进入主日学的课室,好不容易才为她找了个座位,使她与大家一起上课。  相似文献   

11.
吴邑人 《天风》2002,(9):56
(二)就在永生、素素他们来到德城一个月之后的一个礼拜天,一顶轿子到耶稣堂门口停下,里面走出一个圆脸胖腮、发辫光亮、黑色长衫、灰色马褂、足蹬长靴的男人,走进堂来,信徒们见了都低头欠腰致意,他洋洋得意,大步朝前,忽然看到陈永生刚为一位信  相似文献   

12.
教堂幽默     
<正>"你别太累!"一位牧师去某地教会讲道,主办方要求牧师一天内讲三堂。中午,当地教会长老见到牧师,很客气地说:"牧师您日理万机,可要注意休息啊!身体是圣灵之殿,健康是侍奉之本……"牧师说:"太谢谢你了,我真有点累!商量一下,晚上能否请别的牧师替代我讲道呢?"长老一怔,马上说:"那可不行,神一定会给你力量的!"  相似文献   

13.
吴邑人 《天风》2002,(6):56
第一章素素出嫁那是个上半天,说是从海城来了两个衣着规矩的男人,找到哈教士要带走刘小姐。哈教士敷衍—会应付不了,喊刘小姐到客厅去。刘起初不肯出去,后来只得去。素素她们听得很清楚,原来刘小姐家在海城,因为不听父母之命,叫她嫁人,她不肯嫁给那个男人。她在杭城读过洋学堂,在杭城信了耶稣教。在礼拜日去礼拜堂做礼拜,不  相似文献   

14.
召唤     
孟基志 《天风》2012,(6):45-45
再厚重的石块泯灭不了种子长成大树的信念那是因为圣灵在召唤 再无际的大山阻挡不了使徒行十架路的心志那是因为圣子在召唤 再凶险的沙漠羁绊不了传道者传扬永生的脚步那是因为圣父在召唤 (阳春四月,昆明信望爱圣诗合唱团的弟兄姊妹探访了武定下长冲教会。听到该教会王志明牧师生前为主舍己奔忙的美好见证,我深受感动,写下这首小诗,敬献给王牧师)  相似文献   

15.
◎ 品味人生 女作家素素说:人生是一种缘。 我不相信缘分,但我知道:当母亲把我们捧给世界时,我们已经很幸运地拥有了一次生命、一段珍贵的人生旅程。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也不论你想走不想走,你都必须用自己的坚定抑或踉跄的步履走好人生的每一段历程。  相似文献   

16.
教堂幽默     
《天风》2020,(3)
正我有耶稣一位信徒与牧师见面,信徒说:"哇,牧师,好久不见,你怎么头发全白了啊!"牧师说:"是是,但我见你一点没变,尤其是头发,仍然黑而亮!看上去真年轻。"信徒不假思索地回答说:"那我不一样,我有耶稣!"于是,牧师站在风中凌乱……[提示]每个真信徒都有耶稣,只是上帝对每个人的带领安排有别。  相似文献   

17.
张培生 《天风》2011,(4):16-17
经文:约20:24—29……那些门徒就对他说"我们已经看见主了。"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耶稣时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我们已经看见主了",这是门徒们向多马报告主复活喜讯的一句话。主耶稣对不同气质的门徒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再造就、再呼召。门徒们看见了复活的主,并多次经历了复活主的同在,成为他们日后火热侍奉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吴邑人 《天风》2002,(5):56-56
第一章素素出嫁素素在这个学堂里生活,吃的、睡的、劳动作工,她并不觉得有多少苦,她本来是穷人家的孩子,是女孩子,现在的生活已经比以前好了,好在平稳了,不用愁吃穿了。她觉得的苦是好像进了一座牢房,不能跑出外面去,不能到山坡上去看野景。那时,她还不懂自由,连这两个宇也不认识,也从来未曾听到过这种新名词。可是,一直被关在里面,最多是在姨妈——就是哈教士雇来的学堂女仆的带领下到近地段后面那条小河边去洗衣裳、被单布时才可以外出。素素最喜欢到河边去洗东  相似文献   

19.
教堂幽默     
《天风》2019,(12)
<正>名字一次洗礼时,牧师按次序为人施洗。临到一个年轻姊妹时,牧师忽然忘记了姊妹的名字,想来想去记不起来,就悄悄问站在一旁的助手。助手指了指说:"口袋、口袋。"牧师便高声说:"口袋姊妹!我奉主的名,为你施洗。阿们。"从教堂出来,那姊妹找到牧师说:"牧师,我不叫口袋。我的名字条在我口袋里!"  相似文献   

20.
约翰·卫斯理(1703-1791)是18世纪英国国教会的一位牧师和神学家,也是卫斯理宗的创立者.他在圣公会传统的三个神学资源——圣经、传统、理性——之上,加上经验.这就是所谓的“卫斯理四边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