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郑和无论是在中国航海史、世界航海史,还是在中国回族史上都可以称之为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伟大先躯者,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郑和(1371-1435),回族,原姓马,名文和,小字三保,人称“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出生在云南昆阳州和代村一户虔诚的穆斯林家庭,其父、祖父都曾到沙特阿拉伯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故称为马哈吉。郑和聪敏勤奋、胆识过人,深谙兵法,“知兵习战”,有韬略智谋,因跟随皇叔燕王朱棣“北伐”、“靖难”有功,深得燕王朱棣的信任和器重。朱棣夺取政权后,晋升郑和为内官监太监,…  相似文献   

2.
明代的郑和下西洋是我国航海史上的辉煌历程,到目前为止,学术界有关郑和下西洋起因研究的相关结论还需要进一步推敲。本文通过对明成祖和明宣宗对郑和下西洋的“敕谕”或“敕书”的分析,借助明人有关“郑和下西洋”的笔记材料,以及国外对东南亚伊斯兰教史研究的成果,认为郑和奉使下西洋是承担着某种“特殊的朝廷使命”,这种使命包含有从海路探求到麦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二”和“两”都是表示数目的数词,它们所指的数目是相同的。但是,在使用上,“二”与“两”的用法又不尽相同。除表示数目外,它们还各自有一些另外的含义。下面,先扼要谈谈“二”与“两”的相同点。“二”和“两”用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面,是没有区别的。比如,说“二丈八”或“两丈八”都行,说“二斗米”或“两斗米”也都可以。还有我们常说“买了二斤菜”或“买了两斤菜”,这两种说法也并存不悖。另外,在多位数千、  相似文献   

4.
认识你自己     
古刹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地去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师父指教”。方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一下寺里的众僧吧。”第二天,小和尚又来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寺里的众僧我都认识了,下边该干什么了?”方丈微微一笑说:“肯定还有遗漏,接着去认识吧。”三天过去,小和尚再次来见老方丈,满有把握地说:“寺里的所有僧侣我都认识了,我想有事做。”方丈微微一笑,因势利导地说:“还有一人,你没认识,而且,这个人对你特别重要。”小和尚满腹狐疑地走出方丈的禅房,一个人一个人地询问,一间屋一间屋地寻找…  相似文献   

5.
周志斌 《学海》2005,(5):181-184
2005年是郑和七下西洋600年周年。随着气温的上升,全国各地纪念郑和远航600周年的活动也达到高潮。7月4-6日,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和组织,由国家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传承文明走向世界和平发展———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在六朝古都南京和江苏太仓召开。7月4日上午,“传承文明走向世界和平发展———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在南京钟山宾馆隆重开幕。江苏省省长梁保华主持开幕式,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致欢迎辞,国家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副组长…  相似文献   

6.
2005年春节前,在新华书店工作的老朋友依照惯例,给我送来了质地极其优美的新年挂历。互道了“色俩目”,老朋友告诉我,明年是乙酉年,金鸡报晓的好年头。听了这话,我油然闪过一个念头:60年前的那个乙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年头呀。不知不觉中,一个甲子过去了,历史老人的脚步真快呀。我能为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做点什么呢?正在冥思苦索,邻居家一个在北京《民族画报》当摄影记者的年轻人,摁响了我家的门铃,开门见山地让我给他介绍郑和下西洋的有关情况,他说今年是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因为郑和是回回人,是在中华民族的对外开放历史上有着重…  相似文献   

7.
名人与麻将     
在中国,最普及、最受人喜爱的游戏恐怕应该是麻将了。麻将被名人胡适尊称为“国戏”。因此,古往今来,我国有不少名人与麻将结下了不解之缘。郑和不但是一个知名的政治家、航海家,同时也是一个发明家。明宣德年间,太监郑和率船队直驶西洋群岛。十几日乃至几十日的海上生活,水手们感到无聊。当时的郑和在船上就设计了一种叫竹牌的游戏,以此来安排水手们的“业余生活”。这种所谓的竹牌游戏就是今天为广大民众所接受的“麻将”。据说维新派领袖人物梁启超在主编报纸时,报纸上许多社论、时评,都是由他在麻将桌上口授而成。他曾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8.
在荆州市沙市区最繁华的中心城区内,有一古刹高耸在“古章华台”上。章华寺因地处古章华台而得名。章华台又名章华宫,是春秋时楚灵王于公元前537年修建的行宫。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西汉贾谊《新书》云:“台甚高,三休乃至。”可见章华台非常高大,登上台,中途要休息三次,所以又叫“三休台”。台上筑有宫殿亭榭,金碧辉煌,豪华壮观。楚国灭亡后,章华宫就败落荒芜了,只留下楚梅和沉香古井,述说着昔日故事。隋末唐初,便有古德在章华宫遗址上结茅修行,并植下银杏树。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章华寺开山祖师悟开…  相似文献   

9.
百丈禅师的一个弟子向老师问道:“如何才能成佛?”大师说:“放下!放下你的一切执著于成佛的念头,放下你的总是执著于成佛的那颗心。”  相似文献   

10.
佛学中国化之一果——禅,乃肇始于菩提达摩东来首倡“借教悟宗”,复经二、三、四、五祖,及至六祖惠能,方臻于完成。其“独来独往”之行风、“直下承担”之习法,幸得百丈(怀海)马祖(道一)等倡扬,进而导致其后禅之“五家七宗”的兴盛。因此,如果说,正是六祖惠能将天上佛教拉到现实人间,从而开创“五家七宗”繁荣新局面的话,那么,此“通天达地”之梯(当为桥),则非马祖禅莫属。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就没有中国今天的禅宗。  相似文献   

11.
马一浮轶诗     
马一浮先生系现代著名学者,学识渊博,且精研佛学,宗说并通,名闻海内外。当年灵隐寺方丈慧明、海潮寺退院楚泉、香积寺住持肇安,俱系禅门宗匠,丛林中甚有声望。先生时方弱冠之年,与诸大德为方外交。一日,晤谈次,慧明赞先生具有祖师相,先生笑问:“祖师岂有相乎?”慧明不能答。楚泉谓先生虽能通宗,亦只是“文字禅”。肇安听后,不以为然,说先生已泯祖佛之见,了明心源。先生随拈偈曰:慧明谓我祖师相,楚泉哂吾文字禅;  相似文献   

12.
吴言生 《法音》2007,(4):57-64
僧问百丈大师:“如何是奇特事?”——什么是禅修中的独特体验与受用?百丈大师回答:“独坐大雄峰。”(《古尊宿语录》卷一)“独坐大雄峰”这句禅语,蕴含着无穷的意味。其一,“大雄峰”喻圣境或本体界,以“独坐大雄峰”喻居  相似文献   

13.
印尼筹建“郑和清真寺”孔远志1995年9月14日,在印度尼西亚西爪哇伊斯兰兄弟联谊会主席慕阿敏先生的陪同下,我有幸到万隆西区素里阿尼街参观"圣战清真寺"。慕阿敏对我说:"95年10月,这一清真寺将全部拆建,新建的清真寺将以中国明朝著名的穆斯林航海家、...  相似文献   

14.
刘振华 《学海》2005,11(3):62-65
人类历史是由一组组现象构成的,而任何一个影响深远的历史现象实质上都是一种文化现象.郑和下西洋作为一个对世界航海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现象,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外交、贸易、航海等丰富的内涵.郑和以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不畏艰难险阻,创造了七次率领庞大的远洋船队下西洋的奇迹,体现了一个和平友好使者的形象.然而,在国外的郑和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诸如郑和下西洋是"侵略论"之类的"误读".通过对"郑和下西洋"现象进行文化解读,可以看出郑和远航在走向世界开展和平外交的过程中,以"共享太平之福"为宗旨,弘扬"和为贵"的精神,为传播中华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庆道 《中国宗教》2022,(6):44-45
清规是中国禅宗丛林组织的规程和僧众日常行事的规章,是唐代中期以来禅宗丛林创行的僧制。中国佛教从东晋道安首创“僧尼规范”以后,就有在戒律之外别立禁约的措施,例如,支遁创立“众僧集仪度”,慧远创立“法社节度”。唐代中期,禅宗盛行,百丈怀海于唐元和九年(814)创立禅居制度,成为新的丛林规制,世称“百丈清规”.  相似文献   

16.
贵阳市花溪苗姑娘的“牵羊带,,样式各异,有用一般布料做的,有用绸缎做的。做成的“牵羊带”有宽、有窄、有薄、有厚,有一丈多长。“牵羊带”是姑娘自己制作的,也有继承母亲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上海旧城厢的东北部、著名的豫园安仁街边门旁的梧桐路137号,是上海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所天主教堂。据清嘉庆《上海县志》记载,该堂原为四川布政使潘允端(豫园的主人)的私宅“世春堂”。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意大利传教士潘国光得徐光启第四孙女(圣名玛尔弟纳)之助,购屋后改建为教堂,取名为“敬一堂”,奉耶稣救世主为主保。堂为中国宫殿式建筑,高4.6丈,阔4.8丈,进深3.6丈。中筑“观星台”研究天文,台高2.3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风筝     
正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母亲。在她眼里,我们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妈妈时常辅导我们功课,尤其是算术。她不希望我们去搞文科,而要我们搞理工科。她明白理工科的基础,在小学里便是算术了。有一次,临近大考,她辅导我"换算"。她一定要问我:"一丈等于多少米?"我说:"老师只要我们知道一米等于多少市尺就行了。"可是,妈妈说:"万一有一道题目是一丈等于多少米,你怎么办呢?"她的逻辑是对的,我想不出任  相似文献   

19.
邱环 《宗教学研究》2003,(1):112-115
百丈怀海是马祖道一禅师的门下弟子 ,其地位其实并不像一些灯史说的那样是马祖门下“三大士”之一和禅宗九祖。不过 ,他确实是马祖所器重的弟子之一。他在对前人进行总结和发展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禅法 ,对后世禅宗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辜玉梅 《天风》2006,(14):13
在一次教会“青年团契”的讨论会中,我们有一个计论议题:基督徒的人生是怎样的人生? 有人说“是奉献、舍己的人生”;也有人说“是服侍人的人生”;还有人说“是传福音、荣耀神的人生”,这些都对。但根据约翰福音15章,耶稣要求我们过的人生是多结果子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