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别人的好意     
有一个女主人乔迁新居,屋子刚收拾完,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女主人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笃笃”的敲门声。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有一个重要的特点,这就是重视直觉体悟式的思维。什么是直觉体悟式的思维?我们举一个例子:《庄子·秋水》篇记载,有一次庄子与惠施游玩于安徽凤阳县北的濠水边。庄子说:“惠施,你看鱼游的多么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呀。”惠施反问说:你不是鱼,你又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回答:“你不是我,你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否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所以我不能知道你;同样的道理,你不是鱼,你也不能知道鱼是否快乐.”庄子对此的回答是;“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时,你就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才发…  相似文献   

3.
青史之钓     
正青史垂名的钓者,几乎都是业余的。也就是说,钓鱼本身,在史册上只简化为一个模糊的姿势,那些钓者,“意在钓,不在鱼”。有个王思任干脆说:空钩意钓,何必鲂鲤。鱼不鱼的,都是小事,你看那青山脚、绿水畔,蓑衣箬笠、长竿垂纶,一帧“钓”的剪影,就足以迷死人了。当然,垂钓背后的故事,恐怕一鱼篓子装不下。一个钓者,历史从来不是因他能钓多少鱼而记住他的。史册流芳的钓者,我敬仰的,不是姜太公,是严子陵。这人有风骨。他在富春江上悠闲垂钓那  相似文献   

4.
说潇洒     
有一句歌词:“女人爱潇洒,男人爱漂亮”女人爱男人的潇洒,是否是女士们的天性,“非鱼不知鱼之乐”,不敢妄断 只知男士们在潇洒上是肯下功夫的  相似文献   

5.
法国哲学家丹纳说过,有一种“精神”的气候,就是风俗与时代精神,它和自然界的气候起着同样的作用。每个民族,都在各自的“精神气候”中生活,创造着各具特色的巫术信仰、衣食住行、生产消费、商业贸易、人生仪礼、婚姻制度、民间游艺、岁时节令等方面的风俗事象。 各民族的风俗大体上可分为心理的、行为的和语言的三大类。心理的风俗主要表现在信仰上,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禁忌等。行为的风俗主要表现在祭礼仪式、婚丧嫁娶、祈禳驱崇以及岁时节日、游艺纪念等活动上,它是心理风俗的外化。语言的风俗表现思想的传承性艺术,包括神话、传说、诗歌、谜语、谚语、说唱、戏剧、行话及游戏语等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6.
《天风》1996,(8):48-48
港协进会帮助丽江重建受灾村庄、学校 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主办的“五饼二鱼”分享运动,已经有21年历史。最近“教会行动”救助云南丽江灾区重建,将动用人民币400万元,其中约200万元是由香港“五饼二鱼”和其他机构共同捐输。第一期救助行动在受灾中心区帮助重建17个村庄、8所小学和修建一个堤坝崩裂的中桥水库。  相似文献   

7.
“杯弓蛇影”是因臆想而致病的典故。据《晋书·东广传》里说,有一个人饮酒,墙上挂弓影子映入酒杯,洒杯移动弓影如同小蛇,那人疑为喝了有蛇的酒,吓得生了病。后来知道是挂在墙上的一张弓的影子照在杯子里,他的病也就好了。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类似“杯弓蛇影”的事例。有位中年女工,喜欢看书,上天文下地理知道不少,遇事也必须先从书本中找到答案。近年来,突然总觉身体不适,怀疑自己肝脏有问题,她爱人特意请了一天假,陪她到医院看病。挂号、检查、化验几乎折腾了一天,医生确定她没病。不久,她睡觉时无意中摸到乳房内有一小肿块,便又怀疑 得了乳房癌,急迫地催她爱人同她一道去妇幼保健站检查。医生告诉她,她摸到的是乳腺组织,没啥大碍。她还是不信,医生只好详细的为她解释:在成年女性中,乳房内的乳腺组织被脂肪组织分隔成15—20个呈  相似文献   

8.
吃鱼与吃鲸有个很想出名但又怕下苦功的青年,写给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这样一封信:“听说鱼骨含有大量的磷,而磷是补脑子的,看来要成为一个大作家,一定要吃很多的鱼。请问您吃了多少鱼?吃的哪种鱼?”马克·吐温回信说:“看来,您得吃一对鲸才行!”  相似文献   

9.
澳洲东部的珊瑚礁海域里,有一种神奇的小鱼叫做清洁鱼。“各种鱼都在不停地寻找食物,直到有朝一日自己变成食物”。在这样的一个弱肉强食充满竞争的海底世界,清洁鱼没有鲨鱼一般强壮凶猛的身躯,也没有墨鱼一样  相似文献   

10.
庄子《大宗师》篇借孔子的口说:“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同篇又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意思很清楚:人和鱼一样,要有一个合宜的生活环境,才能生活得幸福、快乐,其乐融融,以致与环境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所谓与环境融为一体,也就是与自然、社会融为一体,与天地融为一体,但庄子这里没有说“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天地”,而这个说法不论按古代的语言或庄子的思想看,都是一种很顺当的说法,但庄子却未用此说,而特别要说“人相忘乎道术”,那末“道术”在这里又如何与鱼的“江湖”相对应,成为人的快乐生活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澳洲东部的珊瑚礁海域里,有一种神奇的小鱼叫做清洁鱼。“各种鱼都在不停地寻找食物,直到有朝一日自己变成食物”。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充满竞争的海底世界,清洁鱼没有鲨鱼一般强壮凶猛的身躯,也没有墨鱼一样巧妙灵活的伪装,亦不似海蜗牛那般巨毒无比。然而,正是这小小的清洁鱼,从来不会受到其他鱼类的攻击和伤害。清洁鱼到底有何防身高招?  相似文献   

12.
在台湾部队中,禁忌很多,迷信盛行。特别是空军中,禁忌更多。听起来,有的令人啼笑皆非。吃鱼不改“翻” 海军中最耳熟能详的禁忌就是吃鱼时不能翻过来吃。因为翻鱼的翻和翻船的翻是同一个字,据说,说了“翻”就预示着可能会翻船,因此“翻”这个字是海军中绝对禁用  相似文献   

13.
“授人以 鱼不如授人 以渔”,这 是国人耳熟 能详的一句 成语。然 而,即使是 在玩具世界 里,由按钮 和成品组成 的极易操作 的“高科 技”玩具, 究竟属于 “鱼”还是 属于“渔”               呢?从增减人的“动手做”能力的角度来看,上述玩具显然是“鱼”,而不是“渔”,极不利于儿童的素质教育。 有一位朋友最近出洋考察了美国的玩具市场,他发现,美国玩具商正青睐于新种类、普通价位的高品质手工艺套件——由此而引发起玩具业界的热门卖点。 具体地说,像蜡烛制作、香水制作、自制化妆品、时钟及庭园创作等手工…  相似文献   

14.
张柯 《哲学研究》2022,(2):97-108
海德格尔于1930年10月8日发表重要演讲《论真理之本质》,在与此演讲密切相关的次日聚会中,人们讨论了一个主体间性问题,即“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移置到另一个人的位置中去”。海德格尔为此解读了《庄子》“鱼之乐”(濠上观鱼)文本,不仅对该问题作出肯定回答,而且照亮了《论真理之本质》的晦涩旨趣。国际学界对这一事件有诸多解释,但既有解释都未解决一个根本难题,即海德格尔对“鱼之乐”的解读何以同时做到既回答了主体间性问题,又照亮了《论真理之本质》的晦涩旨趣。本文通过把《论真理之本质》的旨趣明确为“从存在领会到存在历事之转向”,首次解决该难题并重构海德格尔对“鱼之乐”的解读思路,进而揭示其中更深层的意蕴。海德格尔基于“历史性切近”立场对《庄子》文本的创造性解读,堪称东西方思想对话的一个历史性事件。  相似文献   

15.
最近看到一则故事:一座山中的寺院里住着一位禅师。一天晚上,他正在打坐的时候,一个小偷进来了。小偷看到禅师一动不动地坐禅,好像沉沉入睡,心里不由窃喜。他慢慢地摸到菩萨像的前面,从供桌上拿了钱,正要转身溜走,猛然听到禅师一声断喝:“站住!”小偷吓了一大跳,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上人们一直围绕着教育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展开激烈的讨论,“鱼”和“渔”何者为重,似乎毋庸置疑。,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罗杰斯把从事数十年的心理治疗方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应用到教育领域,在“鱼”和“渔”的选择上二者皆抛,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体现了一种“授人以筌”的教育理念。本文从其学习理论的提出、教育理念等方面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7.
所谓“钓鱼”是市中心一项新的游戏项目,每个鱼竿租费5元钱,不限时间,只要把池子里的鱼用空钩钓出,这条鱼就免费赠送。池子里鱼很多,也很大,每条都有两三斤重:再看那鱼竿,只是一根细细的竹子,哪能承受鱼的挣扎?许多人都只是围在池边看鱼,说着“这条鱼好大”之类的话。同行的小刘却跃跃欲试,  相似文献   

18.
鱼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文化史上光彩夺目的一章。汉画像鱼图像作为中国鱼文化的一个表现形式,其内容多样,变化丰富。汉画像鱼图像有六种组合方式:宴饮庖厨图像中的鱼图像、鸟啄鱼图像、鱼戏莲花图、鱼车图、鱼与铺首和熊、鱼纹边饰。鱼图像在汉画像中既有祭祀作用、生殖崇拜的现实意义,也有沟通天地、死而复生的神话意义,是汉代人们借鱼的形象表达对墓主及家族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9.
正《老子》中有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用在职场上,这提示领导者不仅要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更要教会他们做事的方法。根据美国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面7种境界是一个好领导不得不学习的,普通员工也可以从中悟出职场的为人之道。授人以鱼:给员工适当收入。一定的经济能力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管理者应以“模范者”的身份带领员工开拓业务,给团队带来丰厚的收益,也使员工获得与之劳动相匹配的收入。  相似文献   

20.
宋朝王安石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造诣颇深的文学家。他擅长作谜语,有年春节他就出了一个字谜让王吉甫猜。谜日:“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王吉甫听了这个谜语,稍稍一想,并不马上回答,他接着也作了一个谜语:“东海有一鱼,无头又无尾,更除脊梁骨,便是这个谜。”王安石听罢,欣然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