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人生价值观中,公私观处于主导的地位,人生价值观的性质集中体现为如何看待和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是主张“大公无私”、“先公后私”,还是主张“先私后公”甚至“自私自利”,抑或主张“公私两利”,历来是不同公私观点的标志.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人生价值观开始形成并逐步稳定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公私观特点将会对其人生道路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我国青少年的公私观念已发生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2.
●从只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不关注人的个人价值的人生价值观,转变为既强调人的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个人价值的人生价值观。 ●从只讲无私奉献、不谈合理取得的人生价值观,转变为既追求努力奉献,又讲合理取得的人生价值观。 ●从只重视人的政治价值或道德价值,不重视人的其他价值的人生价值观,转变为重视人的综合价值,强调人的专业价值的人生价值观。 ●从只强求利他、不讲爱己的人生价值观,转变为既要利他,也要爱己的人生价值观。 ●从把人仅仅作为手段或目的的人生价值现,转变为既把人作为目的也作为手段,目的与手段辩证统一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特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自编词汇选择问卷对639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是积极、进取和乐观的;少数大学生崇尚个人主义、消极退缩,一些大学生消极悲观;男女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总的趋势上相当一致,但一些具体项目仍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表现出广泛性和个体差异;必须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人生价值观是穆斯林群体的根本价值观,穆斯林群体把伊斯兰人生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按照它去立身处世。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探讨伊斯兰人生价值观问题,探讨其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人生价值观的核心内涵包括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人生价值现、孟子以"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和荀子以"礼"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这些人生价值观对当代人全面理解价值、道德价值和人生价值,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人生的核心价值现以及对人生修养和人生实践,都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6.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以及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青年的人生价值观是青年社会行为的源泉和动力,是青年成长的方向问题。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年,他们将成为21世纪的中坚力量,在世纪之交,其人生价值观上的选择不可避免地具有重要的历史内涵及影响。那么,在当今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应怎样对他们进行引导以在适应和推动时代发展的同时充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呢?  相似文献   

7.
李肃东在《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孔孟人生价值观从基本倾向上说,是一种忘我无私、积极奋进的人生价值观。孔孟以前,在原始宗教精神的笼罩下,个人内在的道德主体性未被揭示出来。孔孟从人生的正面进入,把人生从宗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人生价值观——现代化初期苏南人价值观研究之二李宁宁人生价值观在一个人价值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对其它价值观有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它的变化和发展将引起整个价值体系的更新,从而带来其它价值观念的革新和进步。因此,在对苏南人的价值观的研究当...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导向林德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无论在政治、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都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作为最敏感群体的当代大学生必然受到很深的影响,在人生价值观上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对于大学生人生...  相似文献   

10.
青年正处在人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人生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青年人生发展的方向、道路的选择。因此,从提高青年素质,培养“四有”新人,确保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战略出发,教育引导青年确立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是青年教育领域里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杨玉辉 《宗教学研究》2007,20(1):105-108
在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上,佛教主张人是由一种身与心的统一体;而道教则认为人是形气神的统一体。在人生价值观上,佛教强调人生万般皆苦,惟有学佛修道,明心见性,方能摆脱世间的痛苦;道教则强调人终有一死,惟有学道修仙,才能不死成仙。在修行观上,佛教认为人皆有佛性,通过八正道和戒定慧的修持,就可以明心见性,成就佛业;道教则强调人皆有道性,如果以外丹、内丹等养生修仙的方法进行修炼,就可以长生不老,成就神仙。  相似文献   

12.
由《人民日报》理论部、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教学与研究》、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委党校、《中州学刊》等单位发起召开的“改革开放与人生价值观”讨论会,于1993年5月4日至8日在郑州召开。30余人出席会议。这是继全国人生价值观多次讨论会之后的又一次讨论会。会上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人生价值观产生的变化。在充分肯定积极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在人生价值观方面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会议讨论了“人本主义价值论”或“需要价值论”问题。有的同志提出以满足人的需要界定价值是错误的。它将使用价值看成价值,有用即有价值。而价值指的不  相似文献   

13.
生死问题与价值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 4月 ,针对一些地区殡葬活动中封建迷信腐朽价值观回潮现象 ,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和精神文明学会在广州市联合主办了“深化殡葬改革、促进社会文明学术研讨会”。会上 ,学者们指出 :生和死是辩证的统一 ,不能正确对待死亡 ,人生价值观是不完整的 ,也不会有完美的人生。以往人生价值观的研究和宣传教育中 ,对死亡价值观问题有所忽视 ;今后 ,应把树立科学的生死价值观列为哲学价值观研究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切实加强研究。这篇文章是作者提交研讨会的论文 ,会后作者根据会上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做了修改和充实。现发表 ,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4.
儒学和佛是几乎同时在公元前6—前5世纪产生的思想学说。儒佛所探讨的对象都是人,都对于人生价值的一系列问题作出了独特的说明。两家思想的核心都是人生价值观。儒佛的人生观表现出现实主义与出世主义的鲜明对立,在人生价值观方而的差异是: (一)对于人的地位高下看法不同。他们所取的参照系不同。儒家是就其他“物”尤其是一般动物的比较而论人在天地间的意义。佛教则主要就“佛”而言人在世间的地位。 (二)对于人的生命——空有观点的对立。儒家认为人是生物,人的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实体的,且在天地间有重要地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与人生价值观”研讨会简介乔法容由《人民日报》理论部、《高校理论战线》、《教学与研究》、河南省委党校、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与人生价值观”研讨会,于5月4日-8日在郑州召开。与会者近40名,主要围绕下列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一、对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历史反思有同志提出,道德领域也存在“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问题。建国后相当长时间里,在伦理道德的一些问题的研究和宣传上,存在脱离实际、忽视和蔑视个人正当利益的现象。同时,也有右的错误,主要表现在极少数人反对在道德领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宣扬资产阶级价值观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在人生价值观基本理论研究方面也存有不足。如1.重视个人正当利益不够,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结合得不好。2.不承认价值观的层次性、先进性与广泛性、公正与效率、竞争与互助、先富与共富结合得不好。3.政治价值、理想价值、职业价值与生活价值结合得不好。有同志还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影响,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外来的价值观、价值理论的接纳和摒弃方面,都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研究。=、人生价值观的现状与评析有同志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整个  相似文献   

16.
消费主义价值观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主义价值观是把消费看成是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标的价值观,消费主义价值观提倡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对于经济发展以及人的价值的实现都有负面影响.我们需要在经济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提倡健康适度的消费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青年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内涵深刻,意义深远。其奋斗向上的人生观,是“恰同学少年”上下求索、矢志追求的主体力量。其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奋斗观,是对湖湘文化优秀传统的传承与弘扬。其“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的革命初衷和理想诉求,是人生与社会的至高境界。其艰苦奋斗的价值观,是革命者和革命精神的政治本色。青年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不仅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仍然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可分为青年时期和后青年时期两个阶段。青年时期毛泽东基于对个人地位和个人自我价值的充分肯定,强调个人的主观道德修养,并将此称之为“精神的个人主义”。随着毛泽东在党内领导地位的确立,以及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毛泽东形成并发展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观。两个不同时期的人生价值观,其中一以贯之的东西是以解决中国向何处去、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民谋利益及与之相适应的种种奉献精神为最高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孔子人生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孔子思想典籍中,没有出现“人生价值观”一词,但是,围绕着“人”的问题所进行的探讨和论述,却时时涉及到个人对社会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实际上阐述了现代意义上的人生价值观。对于这部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仅限于“批判地继承”这样一句抽象的口号已经远远不够了,现实要求我们用当代人的眼光去审视传统,用理性的思维去分辨其中的良美,用现代意识去汲取其精华。(-)人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确立怎样的人生价值目标。所谓人生价值目标是指人在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所确立的行为指向。一般说来…  相似文献   

20.
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青年都喜欢探讨人生的价值,使自己不虚度年华,这是可喜的现象。鲁迅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看看他的人生价值观,对千百万青年的成长,是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