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共产党领导必然会发生腐败”吗?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我们要走历史必由之路,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必须由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通晓历史发展规律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来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的领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方向是什么?或者再将此变换成这样三个问题:我们的过去是什么?现在走进什么?未来走向什么?这恐怕仅仅靠实证的知性反观是无法达及的。我主张以一种历史性的深度批判理性来考察。实际上,这还是源于马克思的客观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 依我之见,我们正在实行转轨的那个40年的社会主义发展构架,实际上是在一个十分落后的物质生产力水平之上建立的变形和虚假的计划体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从“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基本路线”等方面,来探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教育哲学的影响和意义。 一、“发展生产力”主要地决定着我国教育的本质。发展生产力,这是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先进生产力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关系做了分析。指出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直接受着道德素质的决定和制约。社会主义道德在社会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科学技术要成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 ,也需要依靠社会主义道德来保证。  相似文献   

5.
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五四运动,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最终形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得以传承并创新发展.中国革命道德创新发展的百年历程呈现出鲜明的规律特征,为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历史借鉴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6.
赵朴初一生致力于佛教建设,在他看来,人间佛教是佛教中本有的思想,并在中国得以体现和发展。结合当代社会,赵朴初提出适应社会主义制度与契入社会主义文明来建设人间佛教的思想。他关于建设人间佛教的思想,无疑会促使人们思考:在社会主义语境下建设人间佛教如何可能?即在社会主义文化结构中,如何于社会主义核心政治理念与佛教思想之间找到契入点以建设人间佛教,并消除现代性对人性的桎梏,健全人格、和谐社会,从而丰富社会主义文化新内涵,复兴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这是当代人间佛教建设从"可能性"转向"现实性"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中国面临着多种发展可能性,多条道路的竞争,其根本的原因是由于中国现在还是一个二元结构的中介过渡型的社会,如传统生产力与现代生产力、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和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共存等。但是,在这多种可能性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获得胜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中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人以全新的视野和无畏的勇气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人类历史空前的伟大实践基础上,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我们党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是坚持理论同实践相结合、不断理论创新的结果。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法宝之一。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就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为此,我们就必须认认真真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力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而不能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生产力发展有什么规律?怎样认识和驾驭这些规律,我们才能尽快地跻身于现代化生产的前列?这是摆在我国人民面前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但是,在这些问题上,目前我国理论界还存在着分歧。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些看法,就教于理论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是邓小平同志根据现代世界经济形势、科学技术发展和在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际而提出来的。这一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这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综合判断,它涉及一般政治经济学、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以及唯物史观等重要理论。这一论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江泽民同志最近提出,“要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指出:“十四年来,我们从事的事业,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7,(3)
<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其实,宗教也不例外。宗教要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宗教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新形势下,宗教文化如何实现和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如何利用新兴媒体传播宗教文化?中国佛教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2017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做客人民网,围绕"新形势下如何推进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唯物论特色有:尊重规律,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理论精髓;尊重实践?以实践是检验和发展真理的唯一标准;尊重群众,以群众路线为开展各方面工作的根本路线。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从历史必然性角度对原始积累这个十分重大而又长期被人们忽视的问题的尝试性探讨,试图对以下问题作出初步回答: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特有现象,还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一般规律?“资本原始积累”是原始积累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实现方式,还是原始积累的唯一形式?原始积累尚未完成而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是否同样面临着必须完成的原始积累任务?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否发生了原始积累,结果如何?我国“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任务是否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与变迁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从理论上阐明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长期以来由于忽视对生产力的研究,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在理论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或者只知道斯大林关于生产力的定义及其二要素论,或者把马克思关于劳动过程三个简单要素的观点当作生产力的定义及其构成,这就难免造成思想混乱,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出现种种偏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摆脱了教条主义和个人迷信的束缚,生产力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就超过了解放以来的任何时期,取得了可喜的新进展,并产生了一门新学科,即生产力经济学。本文试图对其新进展中的某些主要方面作一粗浅的评述。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问题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课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社会主义理论呈现出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态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对生产力问题相当关注;邓小平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又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如何才能正确地把握生产力标准?我们认为,关键是要进一步弄清生产力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十年来,我国学术界提出了多种生产力理论,但并没有完全解决生产力的实质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十年来我国生产力理论的发展线索考察十年来我国生产力理论的发展线索,可以概括为以下若干层次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在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和商品经济与道德关系的问题时,必然要涉及如何确立评判道德进步的尺度问题,而道德评价尺度的确立,又离不开对道德本质的认识。对此,目前理论界有如下几种看法: 一、生产力标准以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衡量道德进步性的尺度。即: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行为在道德上应给以  相似文献   

19.
如何正确理解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如何理解社会发展中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因素的关系?这既是社会主义实践和当前正在进行的全面改革中提出的无法回避的哲学问题,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从最近两年发表的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文章所反映的问题看,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的认识,特别是加强对社会主义社会客观  相似文献   

20.
关于生产力发展阶段的超越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是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课题。由于不发达国家首先面临的是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因而正确认识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可超越性与不可超越性是解决这一课题的关键点之一。本文就此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