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格智力(PI)是指个体在对人格及其相关信息推理的基础上,利用这些信息提高一个人的思想、计划和生活经验的能力,包括识别人格信息、形成人格模型、引导个人选择以及系统化计划和目标等相关领域。作为一种新兴的“热智力”,PI并没有像当年情绪智力(EI)那样受人关注。文章从PI的范畴、领域及其局限性等角度分析了这一新能力遭遇“冷落”的原因,指出了PI在整合以人为中心的智力过程中存在概念宽泛、界限模糊、测量的科学性及其形成与发展等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小学生创造力与智力和人格相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创造力与智力和人格之间关系历来众说纷坛,据我们对中国中小学生的相关研究后发现,创造力与智商有很高的相关,也就是说高创造力有赖于高智商.但两者间又不是完全同步,高智商者并不一定有高创造力.它显然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如兴趣,勤奋,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等等.创,造力与人格的关系被称为创造人格。据我们的研究,中小学生具有高智慧性,高乐观性,高敢为性和低忧虑性等创造性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艾森克和他的人格,智力研究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铁如 《心理科学》1998,21(5):472-473,461
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艾森克在走了81年漫长而又充满成就的人生旅程后,于1997年9月4日病逝于伦敦的家中。艾森克1916年3月4日出生于柏林。他年轻时因不愿意参加纳粹组织而被拒于柏林大学门外。于是他到了法国,后来又去了英国。他在英国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事业.他是英国伦敦大学精神病研究所和心理学系的创始人和主任。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事业中,他写了60多本专著和数千篇研究论文。所涉及的领域有种族、智力、人格、精神治疗等。艾森克被称为智力研究的先锋面盛名于心理学界。他经常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而成为最有…  相似文献   

4.
人格与智力是个体差异中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方面,人格随智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分化,智力影响了特定人格维度之间的相关。尽管人格分化的智力假设尚未获得一致性的证据,但它却暗示了智力对人格结构的潜在影响。由于人格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可能因受测者的能力水平而异,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在使用统一测量工具的基础上,尽量扩大被试的能力范围,采用多重评估或集合评定的方法,使人格测量真正独立于受测者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5.
整合人格与智力:个体差异研究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合人格与智力的关系是个体差异研究的一种新思路,该文重点介绍和剖析了三种人格—智力关系的理论模型,包括Ackerman的特质组合模型、Brand的“双锥体”模型以及Chamorro-Premuzic的交互作用模型.作者认为,人格与智力的整合研究必须从研究方法、理论层面和测量工具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必须揭示影响两者关系的中介变量和潜在变量,充分体现这种关系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6.
进化遗传学是现代遗传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文章首先对进化遗传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早期重要的研究进行回顾及简要介绍。进而着重阐述了当前该领域的三种主要进化遗传机制模型,选择中立机制、突变——选择平衡机制以及平衡选择机制,对个体智力差异和人格差异的解释,并列举一系列实证研究证据。最后本文探讨了进化遗传学研究对于解释个体心理差异的贡献与不足。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智力研究的早期,研究者们运用测量观的视角和方法对社会智力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随着研究的进行,传统测量观的发展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如不能对社会智力和学业智力进行有效的区分等。人格的社会智力观强调社会行为的背景具体化和行为的主观意义,主张探询人的一般化的社会认知机制,为社会智力的研究展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智力观--塞西的智力生物生态学模型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芳  李其维  熊哲宏 《心理科学》2002,25(5):541-543
美国心理学教授塞西在对传统智力心理测量学理论批评的基础上于1990年提出了信息加工取向的智力的生物生态学模型。这一模型主要有四个基本假设,即智力是一个多种资源系统;生物潜能与环境力量的相互作用;适宜的“最近过程”是智力发展的“引擎”;把“动机”整合到智力发展中。塞西智力的生物生态学模型为我们揭示人的智力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人格因素与抑郁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人格因素与抑郁症之间关系的许多研究,阐述了几种人格维度、人格特质与抑郁症的发病、症状、过程、及治疗反应之间复杂的关系,并指出了以往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及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智力超常学生人格发展特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70名普通学校中智力超常学生人格特点的差异分析,发现:①智力超常学生的内外向人格类型随年级的增高,愈来愈倾内向;②初中阶段不稳定的人格特点体现出独立与依赖、稳定与动荡的统一;③环境与教育要求是人格发展变化的最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