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故乡的草垛     
正在乡村,草垛的存在就像炊烟一样普遍,是最自然,最淳朴的乡村标志。故乡的草垛是由麦秸秆堆积而成的,每一个在乡村长大的孩子对它都像亲人一样熟悉,每一个离开乡村的游子脑海里或多或少都有着对草垛的记忆。我的童年也有着和草垛分不  相似文献   

2.
一只萤火虫,在六月的夜空里盘旋着。那时隐时现的荧光,仿佛在提醒我,这应该是一个草垛疯长的时节。然而,在没有草垛的夜晚,那只孤独的萤火虫是否迷失了栖息之地?抑或像我一样备感失落呢?  相似文献   

3.
金币丢了     
有人去请教他的导师,智者与普通人会有什么不同。他的导师捋了捋胡子,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想从两个儿子中选择一个做王位继承人。就给他们每人一枚金币,让他们骑马到远处的一个小镇上,去随便购买一件东西。而在这之前,国王命人偷偷地把他们的衣兜都给剪了一个洞。中午,兄弟俩回来了,大儿子闷闷不乐,小儿子却兴高彩烈。国王先问大儿子发生了什么事,大儿子沮丧地说:“金币丢了。”国王又问小儿子为什么这般高兴,小儿子说他用那枚金币买到了一个无形的财富,足以让他受益一辈子。这个财富就是一个良好的教训:在把贵重的东西放进…  相似文献   

4.
正小时候,听妈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村落住着两户结有仇怨的人家。有一年春节,正月初一清早,一户人家打开家门,发现门口的石阶上放着一个用来装死人骨头的灰瓦罐。他蹲下来,往瓦罐里一看,里头放着一些松土,松土里散落着一些碎骨头。这人立刻明白:这是有人捣鬼——诅咒他的家人。换一个人也许会气得半死,说不定还会找仇家算账,但这人却没有。他把灰瓦罐里的骨头挑出来扔掉,然后往罐里再添  相似文献   

5.
86400     
想象一下,如果每天早上你的银行账户里都多出86400元供你用,会是多美妙的一件事情啊!不过要遵守两个条件:第一,若是这份馈赠在白天没用完,到了晚上剩下的部分就会消失。你不能做手脚,也不能把它存到另一个账户去,只能把它用掉,不  相似文献   

6.
法庭中被告的负面名人形象会对公众的量刑预期产生影响。研究者以一个负面形象的名人和普通人共同犯罪的案件为例,在审判前调查了192位公众对被告量刑结果的预期。结果显示,被告的名人身份对公众的量刑预期产生了负面影响,名人身份主效应显著。在主犯情景下,名人比普通人得到更高的量刑预期。在从犯情景下,名人与普通人的量刑预期无显著差异。在共同犯罪中,负面的名人形象对公众的量刑预期产生的影响发生在主犯情景下。  相似文献   

7.
至少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家所困惑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只有一些人能变得富有? 洛克菲勒、麦伦、福特,这些亿万富翁,最初是一个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和成千上万的其他普通人一样,有的是靠薪水收入的人,有些在起步时甚至一贫如洗。每一个人都是靠他自己的脑与脊梁站起来,成为不可一世的人。  相似文献   

8.
把筐倒过来     
有这样一个比方,说有的人经常挑着两个筐,前面的筐里装着别人的缺点,后面的筐里装着自己的缺点。这样他就会经常看到别人的缺点,忘记自己的缺点。时间长了,前面的筐子越来越重,担子越来越沉,在人生的道路上,步履也越来越艰难。如果挑筐人把筐倒过来,肯定会另一番模样。因为:把筐倒过来,你会经常看到自己的缺点,克服自己的缺点,从而使前面的筐轻些,再轻些。把筐倒过来,你会看不见别人的缺点,忘掉别人的缺点,不再背别人缺点的包袱,后面的筐也会轻些,再轻些。这样,在人生路上走起来,岂不更快更好?(编辑艾然仕居)把筐倒过来@王佑成…  相似文献   

9.
会走路的树     
南美洲有一种奇特的植物:卷柏。说它奇特,是因为它会走。为什么植物会走呢?是因为生存的需要。卷柏的生存需要充足的水分,当水分不充足的时候,它就会自己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让整个身体缩卷成一个圆球状,由于体轻,只要稍有一点儿风,它就会随风在地面上滚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地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安居下来。当水分不足,住的  相似文献   

10.
正问:我是信主多年的基督徒,一直在一个教会礼拜和服侍,但近来因种种原因,我不想在这个教会里呆下去了,思忖着换一个教会。可又生怕伤了一些牧者和肢体的感情,给教会带来负面影响。请问我当怎么办?姊妹:小芮答:小芮姊妹,谢谢你把心里的难处说出来,我估计有这样想法的人在基督教会内不会只有你一个。实际上,一个人在一个教会时间长了,总  相似文献   

11.
记忆中,有一首乡韵浓浓伴我成长的歌谣,依依袅绕在故乡的上空,那便是:炊烟。袅袅的炊烟,那是烟的舞蹈吧,那是流向天上的小溪吧。炊烟来自哪里?来自灶台。孩子们可能会一脸的陌生,灶台是什么?现在,恐怕只有民俗博物馆里才有吧,但半个世纪前,那可是乡下家家户户必备的做饭工具。贫瘠的乡下,烧煤是件很奢侈的事,做饭的主要燃料只能是柴草,而在林木稀少的平原地带,就连柴草的获得也并不容易。女儿相亲,有心人从对方门前或院内柴草垛的大小和齐整与否上,就能看出这户人家是否勤俭会过  相似文献   

12.
正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理论上讲,刀磨得越快,柴就砍得越多。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磨刀的样子:霍霍声里,刃越来越薄,磨刀者偶尔会停下来,以试刃,指头与刃相触的刹那,甚至听到“吱吱吱吱”的摩擦声,仿佛一只松鼠正跳荡在银亮的雪地里。接下来,只见那个手持利刃者,在柴林里大显身手,而那些没把刀磨快的人,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他把一捆一捆的柴火背下山去。如此说来,能把刀磨快,真的是  相似文献   

13.
滕吉菊 《天风》2004,(1):22-23
第一次听到“圣诞节”是在爷爷讲的故事里:许多许多年前,伯利恒的马槽里诞生了圣子耶稣,圣诞老人会在每年的这一天赶着驯鹿,拉着装满玩具和礼物的雪橇挨家挨户给每个孩子送礼物。小时候,爷爷总会讲这样的故事哄我睡觉,他总会说:“你乖乖睡觉,圣诞节的时候就会得到圣诞老人的礼物。”我从没见过圣诞老人,可是真的会收到礼物,于是,在儿时的记忆中,我十分的相信有那么一个身着红衣、胖乎乎的圣诞老人,他赶着驯鹿,拉着雪橇把礼物送到我的床  相似文献   

14.
赤·父亲 父亲,地道的种田人。 夕阳里,打着赤膊,掮着麦秸,阔步走在田埂上,一尊古铜色的雕像,很是健美;雨帘中,戴着斗笠,插着秧苗,弯腰踩在泥泞里,一幅湿漉漉的中国画,很是清新;蓝天下,举着木锨,扬着谷子,翘首高歌草垛旁,一曲醉了的歌,很是动听。  相似文献   

15.
在餐馆里我把伊瑞克放进一把高高的椅子里,注意到每一个人都在静静地一边吃饭一边交谈。突然,伊瑞克高兴地尖叫起来, 说:“嗨,瞧那儿。”他用他那胖乎乎的婴儿小手重重地拍打着那把高椅子的椅背。当他高兴地一边  相似文献   

16.
紫晶 《天风》2008,(22):30-31
教牧≠圣人我们在蒙恩得救的地位上是圣洁的,但在生活经历中我们是在走向成圣的路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教牧不能与圣人画等号。教牧是凡人,是常人,是普通人,是有限的人,是有犯罪倾向的人,需要自省,需要监督,需要约束。有时候把教牧人员不当普通人看,其实这并不是对教牧的赞美与高看,而是常常给他们带来伤害。自大、自义、狂妄、伪装、谎言、假冒、往往就会因此滋生。耶稣批评最严厉  相似文献   

17.
我心中装着两把尺,一把小我,一把大我。有时,我望着无际的星空,仿佛听见遥远的天籁之语,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我有多大,我有多小?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是一个怎样的大千世界,又是怎样形成的。如果说是逐步演化来的,从宏观到微观显露出来的秩序竟如此严丝合缝,奥妙无穷。如果说是上帝创造的,谁又见过上帝。上帝,到底在哪里? 于是想到我自己。形成生命以前,我是飘荡的一缕轻云。形成生命以后,我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普通人。无论我引以骄傲的,还是感到悲哀的,对于这个世界来说,都是过眼烟云。多我一个,少我一个,这个世界照样会如此。李  相似文献   

18.
有一阵子,每6周就有一本关于我的新书出版。这些书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这些书把我写成一个从不犯错误的人,好像我是一个神。与很多普通人一样,我也失败过许多次。人人都喜欢谈论成  相似文献   

19.
正看月亮,最好的地方是在乡下。夜静下来,月光像是一层薄薄的小雪,给原野披上轻纱,我们叫它"月亮地"。人家的房屋,零星的草垛,偶尔的犬吠,望一眼天上的月亮,你仿佛听到树木万物均匀的呼吸,它们刚刚进入梦乡,稍有惊忧,就会弄醒它们。一年有多少个月亮地?这个没法去数。月有阴晴圆缺。勿庸置疑的是,春夏秋冬的轮回里,各个时节月亮地各有特色。最美的当属冬天的月亮地。天早早地黑了,月亮挂在天上,或一弯新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某个关键时期,总会出现一个关键性的人物。这个人或许是你的父母,或许是你的老师或朋友。他所说的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却会让你牢记心中,永生不忘。普通人是这样,那些成功人士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