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周征服殷以后,用以统治中国的主要是其亲属,另外还有些功臣。统治集团中的亲属关系乃是一套宗法系统,周天子派出他的亲属至各地代其统治的任务,是为封建。在这样的一个系统中,周天子乃是天下之大宗,分封出去的诸侯,在其诸侯国内也是大宗。诸侯以下的卿、大夫、士,亦复如此。而宗与宗之间的权力授予的关系乃是“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  相似文献   

2.
山东高青陈庄遗址M35出土西周中晚期的引簋,其铭文记载了周王对"引"进行的册命,要"引"继承祖业,掌管"齐师"。陈庄西周遗址是齐国公族的采邑所在地,"引"的身份属于齐国国卿,该篇册命金文是关于周代命卿制度的重要史料。引簋、史密簋、师簋和五年师簋诸器铭文反映出西周中晚期周、齐之间的密切关系,当与周王朝对东方的经略以及周、齐由交恶转向联合的历史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3.
自商末周初巴人助武王伐纣,实为周代南北移民启其端绪,其后因为各诸侯及周王室的分封、迁都、戌边、征伐、出使等活动,致命南北移民未有绝续。而从史载周公、王子朝等士卿"出奔",以及老子隐楚、孔子适楚等情况考察来看,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南夷巴、楚之地就已广泛存在南北文化交流和移民流迁情况。因为战争及其他原因,南夷既有迁出之民,亦有移入之民,对于南奔的士卿,甚至得到楚国等诸侯国的重用为客卿。当然,周代移民状况的考察,有利于进一步论证民族共同体生成及南北文化交流史等问题。或许,这对于巴、蜀、楚等地域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的定性问题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汉人关于"获麟"的文化象征意义,集中于孔子的道德与学统;但孔子心目中的麟及获麟的象征意义与汉人并不相同。神兽"麟"的原型是麋鹿,是周代历法的象征,麟所表示的历法是一个朝代的象征,麟的失所与死亡,乃周代终结的象征,周代既然已经终结,像《春秋》这样的"尊王",也就是尊周天子,寓有褒贬大义的史书自然也不必修写下去了。这大约就是孔子获麟后"绝笔"的真正原因,也是孔子感到悲哀的真正原因吧。  相似文献   

5.
诸侯联姻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一个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而春秋时期(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齐、鲁两国的联姻现象,在纷纭复杂的诸侯联姻中,又具有很大的代表性,这大致上有三个原因:第一,齐、鲁两国为周天子同时分封的毗邻异性之国,具备联姻的客观方便条件;第二,鲁为宗周之诸侯,春秋时期,周天子的一统天下并没有完全实现名存实亡,这从政治上同时维系了鲁国的地位;第三,齐在爵位上虽然次于鲁,但自春秋初期齐桓公小白  相似文献   

6.
徐学琳 《管子学刊》2011,(1):123-126
高青陈庄西周城址是齐文化考古和西周考古的重大发现,其具有高规格的祭祀遗迹,可能为诸侯之社,其葬有齐之宗室、执掌军权之卿,应为齐国近畿军事重镇。综合陈庄西周城址具有浓厚的政治和军事色彩,可能是西周时期齐国的别都或辅都。  相似文献   

7.
师■钟、姬寏母豆铭文所反映师■和姬寏母的关系,近年为学界所关注,有同姓兄妹或姊弟关系、夫妻关系等说法。但从姬寏母称师■之父静公不加亲称的情况看,姬寏母与静公可能是同辈之人;联系师寏父诸器铭文,得见"姬寏母"之命字方式可能是以其夫师寏父之字为字,静公是师寏父、师■为姬寏母子辈的可能性较大。师■宗族为周初开国功臣师尚父后裔留相王室者所建,分析师尚父后裔所建宗族的发展情况,为研究周代宗法制度下分宗、立宗及建构国家的模式以及周代军事长官、异姓宗族参与周王朝政治提供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曹建墩 《孔子研究》2012,(3):93-100
上博简《天子建州》"天子歆气"章简文是论大飨礼的饮食礼规,为天子与诸侯以下贵族共食之礼。大飨礼中,天子至尊德厚,歆享食物之气嗅;诸侯位卑,德下天子,则礼节性地食用俎实、脯醢等"亵味";大夫地位又等而下之,有脯醢之荐而无俎实;士地位最卑,故仅能馂尊者之食余。简文反映了周代"至敬不飨味而贵气嗅"的饮食观念,体现出饮食礼别尊卑辨贵贱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尚书·盘庚》"凡尔众"之"凡"当为"同"字之讹。甲骨文"凡""同"字形相似,隶释时常致讹误。"同尔众,其惟致告"即"召集你们的族众并加以告诫"之意。《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旧释"商先世有典册图籍,记载着殷革夏命",添加了谓语"记载",属增字解经。"册""典"当为动词,指册命职事,"有"是语助,非"有无"之"有"。该段所述为周人简选商遗民任职之事,与图籍无甚关系。《洛诰》"王在新邑"一段可与卜辞相较,其中"祭"是专门祭名,非泛称;"岁"即"刿",是"祭"的具体内容;"祝""册"是两种求告神灵的方式;"惟告周公"指为周公求取福佑;"其后"为时间副词,单独成句。该段谓周王在新邑举行"烝""祭"等祭祀,并在"祭"中为文王、武王各刿割一头牛牲。王命作册逸进行"祝""册",向先王"告",为周公求取福佑。之后,周王傧导神尸入位,举行"杀""禋"之祭,神尸都到位了,周王进入宗庙大室举行祼祭。  相似文献   

10.
《周易》虽是占筮之书,但也记载了许多战伐之事,遍涉战争性质、出师名义、攻守情势、战略决策、战术选择、行军纪律、作战地形、军事技能、赏罚奖惩等方面,从而构成研究周代军事历史的重要史料。透过兑卦、比卦,反战、厌战情绪跃然纸上,远离战争、回归和平是《周易》最基本的价值要求。《师》卦是周代的一部兵法总纲。六爻卦辞分别讲述用兵打仗的规律,强调用兵须正,出师有名,点将、择帅也要正,这才是带领兵众克敌制胜之道。《同人》卦则是周代部族战争曲折过程的真实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