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解读曼殊五部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曼殊是清末民初萃集革命与刨作于一身的“奇人异僧”。从革命的角度说,他意志坚定,积极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推翻清朝统治和袁世凯帝制尽心竭力;从创作的角度说,他多才多艺,以风格独特的诗歌、小说、散、翻译、绘画树帜坛,赢得生前和身后无数读的击节和赞赏;从身份的角度说,他是个亦僧亦俗、亦侠亦儒的革命和艺家。他曾获得的桂冠大体停留在不大反映本质的“诗僧”、“情僧”、“风流和尚”、“革命和尚”等一类称号上,然而随着这位传奇的历史人物的“真面目”越来越清晰呈现于世,而不再继续充当人们揣测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享有海内外盛誉的著名学者南怀瑾在《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中介绍民国名僧苏曼殊时说:“此外,在民国初年以迄现在,以章太炎先生与《断鸿零雁记》等而出名,行迹放浪于形骸之外,意志沉湎于情欲之间的苏曼殊,实际并非真正的出家人。他以不拘形迹的个性。  相似文献   

3.
王向军 《美与时代》2004,16(1):78-80
丁玲早期欲情小说是指她1927年到1929间年创作的几篇著名小说:<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暑假中>、<自杀日记>、<小火轮上>等.之所以将丁玲的这些以描写性心理的小说称为欲情而非爱情小说,是因为丁玲在作品中探讨的主题已超越了同时代新女性的"爱情自由"及"普罗文学"的"革命加恋爱"的旧套,试图在欲望与女性生命意义追寻这一更高层面上开展自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新小说”流派出现并逐渐风靡法国乃至世界文坛。作为这一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之一,米歇尔·布托尔在其力作《变》之中很好地为我们展现了他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叙述、形式等方面对传统技巧的继承与创新和对写实和心理描写折中运用的高超技艺。同时,小说中人物符号与城市符号的重叠,三角关系的架构、错落有致的时空交接等都为小说创作注入了活力。此外,小说在形式上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给了我们现实和生活态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程亮 《宗教学研究》2008,11(1):167-168
道教"贵柔守雌"的伦理思想主张男女平等,这一点对贾平凹继<废都>后的小说创作有着明显的影响,也委婉地导致了他的小说中女性角色的定位由误读回归到人格化塑造的道路.反映在小说中,则具体表现为道教隐士和充满道教意蕴的意象对女主人翁的感情与人格发展的塑造性的影响.本论文就这种隐性的创作转交作一梳理,揭示道教"贵柔守雌"思想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集中地论述了朱熹在理气论上的创造和贡献,这就是他是正式提出和全面系统讨论与解决理气关系问题的第一人;他比前人更清楚、更明白地论证了理与气的区别;他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发挥了前人的"理在气先"和"理一分殊"的命题,深刻地揭示了"理"的涵义和"理"的多层次性,着力地考察了"理"的"分殊"的一面,把"理一"看成是能动的、生生不已的、和谐的有机整体,并触及到一般和个别、本质和现象的关系问题;他提出的"阴阳者造化之本"的气本论思想,充满了辩证法气息.  相似文献   

7.
作为小说家,毛姆有着不同于专业批评家的文学观念.他坚持文学的娱乐功能至上,反对将小说视为道德宣传和教化的工具,这种观点在他的文学批评集《巨匠与杰作》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此书专注于作家生平,一个作家能写出什么样的书,取决于他是什么样的人.因此,他认为对十位小说家的性爱隐私、心理冲突、神经官能症等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让读者了解到经典作家不为人知的一面,对他们的作品(乃至小说这一文类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刘红林 《学海》2004,(6):120-122
长久以来,对杨逵小说是有争议的,其思想性得到人们的推崇,而对它的艺术性则多有微词,似乎杨逵文学的不朽地位全是由其作品所表现的“非文学”意义而建立起来的。然而,正是由于杨逵用他的小说形象化地反映了社会的真实,才能使它们具有“别样的吸引力”、“真情直逼人心”的力量。同时,杨逵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毫无矫揉造作,完全是放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加以刻画。正因为如此,人物性格随着生活的改变、认识的加深而有所发展变化,人物形象就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杨逵小说基本上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表现方法,但他并不墨守成规,而是能够借鉴和吸收中外现代文学的滋养,尤其注重以多种手法来丰富现实主义创作。  相似文献   

9.
程朱派与陆王派是理学内部势同水火的两大学派。这两派的分歧,与理学理论自身的矛盾是直接相关的。本文就两个题目讨论了理学自身矛盾与朱陆分歧的关系。一是"理一分殊"。这是理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单从理论上谈论一与殊的统一,也许还比较容易,但要从理学的实践要求上达到二者统一,就很困难,而且势必会导致程朱派与陆王派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二是心与理的关系。心与理是理学的两个基本范畴。总的说来,理学必须承认心与理具有某种统一性,但要合理说明二者统一,特别是要在理学实践中确立二者的统一性,则是十分困难的。在解决二者统一性问题时,极容易形成类似朱陆分歧的矛盾思路。  相似文献   

10.
包兆会 《天风》2017,(9):54-55
米星如(1900-?),安徽人,中国儿童文学的光驱者之一,民国时期西方文学和宗教翻译的积极推动者,他撰写基督教社论和教会讽刺小说,并根据圣经创作过多篇小说。他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先驱者之一;是民国时期西方文学和宗教翻译的积极推动者;也是一名基督徒,撰写基督教社论,创作教会讽刺小说,其改编的旧约圣经小说《长征》成为基督教文学的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