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海》2018,(4)
草原不仅供养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也是他们的心灵家园。作为甘肃河西地区的裕固族亦不例外。然而美丽神奇的草原正在不断退化,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退牧还草和禁牧并没能挡住草原退化的步伐,生态保护补偿没有改善牧民的生活水平。事实上,表面的生态危机实际上来自深层次的道德危机,牧民朴素的民族道德认知被来势凶猛的农牧业现代化所吞噬,迫使他们不自觉地成为进入全球化市场体系的牺牲者。新时代发展草原,建设美丽草原需要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弘扬民族道德的方式应该是从叙事中成就其道德责任,塑造道德特性,通过民族故事、歌曲、宗教和仪式中的叙事推动道德品性的养成,使牧民与草原互融共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信与命运     
红马家族祖祖辈辈居住在东域草原。东域草原气候干旱,水草稀缺,它们生活得十分艰苦。有的动物告诉红马家族,西域草原水草丰盛,美景如画。红马家族有一个梦想,就是到西域草原过崭新的生活。可是,去西域草原的路途遥远,需要通过许多关隘,可谓困难重重,险象环生。所以,没有一只红马能够成功地到达西域草原。  相似文献   

3.
陈阿江  王婧 《学海》2013,(1):55-63
1990年代以来,草场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试从草原生态系统及农耕生态系统之比较,解释草原环境问题.传统的草原游牧生态系统呈现大空间、水、草资源分布不均衡等特点,与此相应,牧民终年逐水草集体游牧.农耕生态系统平衡的维系,大部分可以在家户层面上进行,呈现小空间、家户组织的特点.土地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未对农耕系统的生态平衡产生根本性影响,但草场承包制对草原影响深刻.草场承包制将大空间的草原破碎为小空间的家庭牧场,网围栏则使游动之牧业固化在小块土地上,在“公地悲剧”式环境问题解决的同时却引发了“私地悲剧”式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现代化"为时代背景,从国家与牧民两个角度论述新疆哈萨克族牧民定居原因。"定居"不是草原现代文明的标志,游牧民族现代化的关键也不单单人口数量的增加,而是有一定比例的人口去承载游牧文化的发展。随着草原人口的迅速增长,人—畜—草原早已失去平衡,生态移民,控制草原人口数量势在必行。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适度定居",并对其内涵进行相关论证。  相似文献   

5.
王荣伟 《天风》2001,(9):30-31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白莲花,牛羊好像珍珠洒……”一首德德玛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不知引起了多少人对草原的神往!自从80年代初期听到这首歌,我就一直梦想能有那么一天,站在风景如画的草原上,遥望蔚蓝的天空,放眼绿色的海洋。2001年7月终于有了一次采访内蒙教会的机会,圆了在我心底深藏多年的绿色的梦!7月24日—8月1日我与摄影记者一起踏上内蒙大地,带着憧憬、向往,寻觅神在内蒙大地行的大事。  相似文献   

6.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用这种语言来表现草原马文化,是内蒙古特有的一种绘画表达形式。马作为草原上最有灵性的动物,已成为一种象征符号,通过"马题材"这一主题内容,能表达出草原文化的特征,更能深刻传达画者对人与自然抗争和共生状态的理解,水墨画《双骏图》的创作正是缘于此。  相似文献   

7.
草原情思     
也许是生长在大山的缘故吧,草原是我向往很久、梦萦情牵的地方。“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是我孩提就学会的歌,加上课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影响,使我对草原充满无限遐想,一直盼望能够早日见到真正的大草原。  相似文献   

8.
张倩 《学海》2013,(1):64-72
通过反思私有化或国有化这些简单化的方法管理自然资源的失败经验,基于社区的自然资源管理越来越成为发展实践者和学界认可的自然资源管理的核心策略之一.但在实践中,通过外界推动建立基于社区的自然资源管理多以行政单位定义社区,而忽视了社区与自然资源利用在不同尺度上的契合,导致其实际执行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本文基于对内蒙古荒漠草原一个嘎查的实地调研,分析该嘎查建立基于社区的草原管理的社会经济条件,针对奥斯特罗姆提出的公共池塘资源的多层次分析,本文提出由于自然资源在不同尺度上有不同的时空异质性,基于社区的草原管理在操作选择过程中也需要分层次制定占用、提供、监督和实施的规则,通过建立一个基于社区的草原管理等级框架,保证草原管理与当地气候条件和畜牧业需求相契合,从而实现可持续的草原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9.
《黑骏马》是张承志的成名作,以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回忆了自己的"知青"生活。从北京到内蒙、从红卫兵到牧民,地域和身份的转变中,张承志对草原的情感也在发生变化。他以一个牧民的身份融入草原生活,拥抱草原人带给他的爱和美。同时,他也看到了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并由此引发的矛盾和焦虑。张承志借《黑骏马》这部小说对自己的青春岁月进行了追忆,也对草原经历进行了重新思索。  相似文献   

10.
当代草原画派的概念确立自1981年,妥木斯在北京的画展时得到了艾中信先生的肯定和赞扬。当代草原画派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拥有了一批成熟的画家,绘画语言也已经成熟,在中国民族艺术的历史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总结当代草原画派的技法有助于深入研究草原画派作品,探析其中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