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民间信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直被认为是"私人事务"。而民间信仰具有公共性的特征,一直是国家法治建设的内容之一。组织化的民间信仰改变了乡村社会力量结构,影响到乡村秩序的形成。尤其在"信仰危机"的背景下,作为社会信仰的民间信仰角色较为关键,民间信仰管理法治化势在必行。为此,必须要正确认识民间信仰,重视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强化科学理性的政府管理,积极创造民间信仰私人性和公共性的均衡点;加强法治建设,营造民间信仰管理法治化的氛围;加强乡村建设,构建民间信仰管理法治化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间来信,仰浙事江务省规积范极化探管索理开的展有民效途径,取得了一些经验。科学谋划、顶层设计,将民间信仰事务有效纳入政府管理范畴。一直以来,民间信仰管理职责不清。浙江省一些地区进行了一些探索,如2011年9月,温州市委、市政府率先制定下发《关于加强民间信仰事务管理的意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在全市范围全面铺开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工作,被国家宗教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浙江省结合实际,探索出一条规范管理民间信仰事务的新路子。主要做法是:一、高站位进行顶层设计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民间信仰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3年至2015年),重点是拆除违建,专项整治,解决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建设无序、  相似文献   

4.
正嘉兴市民宗工作部门坚持以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综合整治为重点,全面完成了全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分类管理工作任务,成为浙江省民间信仰生态和谐稳定的典型地区之一。鱼米之乡的嘉兴枕水而居、舟楫纵横,古老的运河积淀形成了浓郁的江南风情和独特的民间信仰,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文化习俗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在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浙江省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城乡单向度的人员流动加剧,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乡村传统秩序逐渐解体,新时期如何维持和发展乡村的稳定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民间信仰在乡村稳定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何运用和发挥民间信仰促进乡村稳定与发展是一个大有作为的课题。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民间信仰及其与转型时期的农村的关系,从多个维度论证了民间信仰对于转型时期的农村的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民间信仰的地域性与佛道教发展息息相关却又独具特性,民间信仰的区域化既是民间信仰地域性研究的核心问题,更是宗教社会学和宗教地理学的重要主题。本文以我国民间信仰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福建为中心展开研究。福建沿海与内陆地区民间神明信仰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别。南宋时期,福建沿海地区佛道教信仰式微,民间信仰取而代之,并在民间神明的敕封总量与信仰取向上与内陆趋向分异。沿海神明信仰的区域化进程相应展开,明清时期尤为显著,进一步形成与内陆分散化态势明显不同的体系化格局,而这一体系化又是在"高层—低层"之间形成地域层级的转换中逐步实现的。这不仅是地域社会变迁的深层反映,更隐含着地域社会与民间信仰的内在关联中经常被忽视却又是关键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性的建构中,民间信仰是一个应予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被20世纪现代性话语否定的中国传统民间信仰其实内含着一定的现代性因素,例如信众的主体性、理性及其信仰的世俗性等。在当代民间信仰的复兴与演变中,这些因素更逐渐增长、日趋强化。经由适当引导下的调整与变革,民间信仰能够完成自身的现代性转型,并为中国现代性的建构提供本土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8.
冯玉庆 《法音》2008,(9):48-49
唐宋以来.随着观音菩萨的女性化.其信仰在民间得到普遍的传播。陵川是晋东南地区佛教传人较早的地区之一.随着东晋后赵创修的崇安寺建成.观音信仰就在本地得以盛传.并且很快成为当地民间神仙信仰中不可缺少的一位。受唐朝皇帝李世民名讳之故.观世音菩萨简称为观音菩萨.在本地更是去掉观音二字,简称菩萨。对本地大多数老百姓来说,  相似文献   

9.
《中国宗教》2022,(3):43-45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民族宗教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民间信仰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广东实际,坚持“尊重事实、把握特点、规范管理、积极引导”的工作原则,持续推进全省民间信仰事务规范化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三平祖师原为唐代禅师三平义中,入宋以后被神化,逐渐形成三平祖师信仰,并由漳州地区的民间信仰发展成闽台和东南亚闽籍华侨华人的重要民间信仰之一。本文以文献史料、碑文记载、民间传说和实地调查相结合方式,以综合分析的方法,考析了三平祖师信仰的形成与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