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天主教》2006,(6):47-47
教宗9月22日接见宗座平信徒委员会成员和出席委员会全体大会的人士,和他们谈了堂区生活的更新。平信徒委员会这次全体大会的主题是:重新找到的堂区。教宗说:“大家所期望的堂区更新,不能只由牧灵活动或桌上拟定的方案获得。堂区以宗徒大事录记载的初期教友团体为榜样……尤其是在圣体圣事中与基督相会时找到自己。堂区因着圣体的滋养,在教会的共融中成长,完全信赖教会的训道,并慎重地领会和分辨天主在他子民身上激起的各种神恩。”  相似文献   

2.
圣体圣事是吾主耶稣亲定的圣事,是教会中至尊、至大的圣事,是吾主耶稣的天主性、人性、灵魂、肉身、宝血真实地隐藏在面酒形内。圣体是全体基督信友的生命食粮。因为其它圣事只赋圣宠,而圣体圣事则赋圣宠的根源,即主耶稣基督将自己作为我们的生命食粮要我们去领受。领圣体一般都是在感恩祭中,教友们在主教、神父领圣体后,由同一感恩祭中领受主的圣体,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各教区主教、教区长: 为能深化教会所有成员对圣体圣事的认识,增进对"圣体圣事是教会生活和传教事业的源泉与颠峰"的理解;激发和巩固所有基督徒对圣体的敬礼和热爱,圣教会决定自2004年10月10日至2005年10月29日,为普世教会的"圣体圣事年"。 当今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说:"从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粮"(若6:51)是唯一能够满足各个时代和世界每一个角  相似文献   

4.
海外信息     
孟国教会圣体年活动强调加强平信徒参与(天亚社讯)在今年圣体年,孟加拉教会透过讲道、研讨会和明供圣体等活动,希望加强教友的参与。孟加拉天主教主教团助理秘书长德罗萨里奥神父对天亚社说:国内六个教区均推出特别活动,让教友以正确的方式认识圣体年的重大意义。他表示,教会鼓励教友今年到指定的明供圣体小堂和到教区或堂区的朝圣地祈祷。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宣布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为圣体年。主教团秘书长戈梅斯辅理主教1月24日向天亚社介绍了今年部分特别活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宗教》2014,(7):4-5
基督圣体圣血节是天主教的一个重要节日,由原来耶稣圣体和耶稣宝血两个瞻礼合并而成。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包括举行成立圣体圣事的弥撒庆典、朝拜圣体(祝圣过的酒和面包)、恭游圣体、感恩圣祭等。图为6月22日西安教区主教座堂庆祝基督圣体圣血节。  相似文献   

6.
圣体圣事是吾主耶稣亲定的圣事,是教会中至尊至大的圣事,是吾主耶稣的天主性、人性、灵魂、肉身、宝血真实地隐藏在面酒形内。圣体是全体基督信友的生命食粮,因为其它圣事只赋圣宠,而圣体圣事则赋圣宠的根源,即耶稣基督将自己作为我们生活中的食粮要我们去领受。领圣体一般都是在感恩祭中,教友们在主教、神父领圣体后,由同一的感恩祭中领受主的圣体,表达了对感恩祭的完整参与。所以,教友们所领的圣体应是在自己亲自参与的弥撒中所祝圣的,如没有什么阻碍,教友们应在参与弥撒时领受圣体。若有正当理由,弥撒外有要求领圣体的教友,…  相似文献   

7.
进入修院,第一件事便是爱上了圣体圣事。圣体圣事是教会生活的高峰与中心,及一切行动力量的泉源。自然也是,甚或更是修道生活的高峰与中心,及力量的泉源。每天的生活从参与弥撒礼仪开始,袭着聆听圣言,恭领圣体,汲取成长的营养和奋斗的力量。晚上以朝拜圣体结束一天的生活,在圣体前谦逊地反省自己的行为,将成败得失通通交托在基督的手中个人祈祷,也往往是在圣体前进行的,或默想圣经,或静坐默现,总觉得容易投入,且收获多多,圣体圣事是我生命的支柱。痛苦不堪时,总愿走进圣堂,跪在圣体前,一无遮拦地流泪,无所顾忌地抱怨,把…  相似文献   

8.
弥撒圣祭     
天主教教理告诉我们,基督的圣体圣血是基督徒信仰生活的泉源与高峰,因为藉领受基督的体血,基督徒不但能与天主的生命相通、分享他的生命,而且还能与天主的全体子民共融合一。因此说,基督的体血是天主在基督内圣化信友的高峰,也是信友在圣神内敬拜基督,藉基督敬拜天父的高峰,同时,基督的体血也是教会赖以存在与合一的有效标记。  相似文献   

9.
弥撒(Mass),又称“圣餐”(Eucharist),拉丁语missa的音译,为基督宗教纪念耶稣基督牺牲的宗教仪式。其形式虽从简朴到精致繁复不尽相同,但弥撒的核心内容却都是领受面包和葡萄酒(在新教教堂,则为未发酵的葡萄酒)。一般而言,历史上东西派教会的弥撒皆有其鲜明的特点。西派教会(包括后来的天主教)用拉丁语,圣餐用无酵饼,神父领圣体和圣血,信徒只领圣体;东派教会(包括后来的东正教会)则因地而异,圣餐用语为希腊语、古斯拉夫语或其他民族语言,圣餐用有酵饼,信徒则可同领圣血。“梵二”会议之后,天主教内部推行礼仪改革…  相似文献   

10.
美青年教友的信仰核心圣体圣事帮助弱小美国新近一项对青年教友的调查显示,青年教友大多持守教会的教导,相信基督临在圣体之内、认同教会应协助贫苦。这次调查由美国天主教大学社会学学者霍格、波士顿厄玛努耳学院约翰逊修女和其他学者联手进行,为要找出战后一代年青教...  相似文献   

11.
耶稣圣体瞻礼来到了,我们满怀着感激、喜悦、热爱的心情,欢庆这个圣节,纪念耶稣在受难前夕吃晚餐时所留给我们的一个无限伟大、神圣和爱人的厚礼——耶稣圣体宝血。圣教会文献关于至圣圣体奥迹教导我们说:“我们的救主,在他被出卖的那一夜,在最后晚餐中,建立了他的体血感恩祭献(弥撒圣祭),藉以永留十字架的祭献于后世,直到他再度来临(世界末日),并把他死亡复活的纪念,托付给亲爱的净配圣教会。这是仁慈的圣事、统一的象征、爱德的联系、逾越宴会,在此以基督为食物,心灵充满恩宠,赐给我们将来荣福的保证”。(礼仪宪章47)这一段话充分阐明了至圣圣体圣事的无穷奥义。  相似文献   

12.
因着圣洗,我已成为你的徒弟,因着坚振,我曾宣誓向你学习,因着和好圣事,我常借悔改纠正自己”。因着圣体圣事,我竟能与你更为亲密,因着祈祷默想,我已懂得天父旨意,因着崇高志向,我常希望能够像你。  相似文献   

13.
要把教会变成一个"同心圆"型的教会,在这个"圆"型教会模式中,以基督为中心,神职人员和教友虽然职份不同,却以和谐合作的关系,共同肩负起教会的责任和使命。一、平信徒的身份地位平信徒"指圣职人员及教会所规定的修会人员以外的所有信友。平信徒藉洗礼与基督结为一体,成为天主子民。以他们自有的方式,分享基督的司祭、先知及君王的职务。他们也肩负整个基督子民,在教会及世界上的使命"。这是梵二文献《教会宪章》对平信徒的描述,强调了教会是"天主的子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天主教》2006,(3):47-47
(梵蒂冈电台讯)宗座家庭委员会全体委员和顾问5月中在梵蒂冈举行年会,他们5月13日蒙教宗接见。教宗强调要维护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体制和价值,因为这样的家庭是社会的支柱,而且也是社会众人,不论是宗教信徒或非宗教信徒,都同样是关心的对象。5月13日是宗座家庭委员会成立二十五周年,委员会特别在那一天举行大会。教宗向与会者说:“家庭为各国人民的公益是决定性和不能取代的事实。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是人类的资产,是基本的社会体制,是社会的生命细胞的中流砥柱,不论宗教信徒和非宗教信徒对家庭都非常关心。每个国家对家庭都必须予以最大的重…  相似文献   

15.
玫瑰圣月是我们教友同圣教会一起,在每年公历10月份,以诵念《玫瑰经》的方式,向圣母举行的虔诚敬礼。这项敬礼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玫瑰月的来源教宗良十三世于公元1883年颁布通令,规定每年公历十月份为“玫瑰圣月”,昭令普世教会在此圣月中,每日明供圣体,公...  相似文献   

16.
陈永生 《天风》2008,(2):37
坐落于福建省宁德市的城澳教会,一直以来做了大量的关爱事工,效法了基督的爱. 城澳教会关怀老弱病残及困难的信徒.几年前教会接受了一个独自住山村无依无靠信主的70多岁的冯作金老人,教会供养他生活到被主接回的那一天.并为他举办丧事,教会的圣乐队及信徒百余人为他送葬.  相似文献   

17.
工作与侍奉     
张远来 《天风》2012,(10):8-10
常常听到信徒说:"侍奉神的人真有福!"感叹自己因着工作多、时间紧,天天忙于世界而不能蒙这福分。圣与俗真的如此水火不容吗?只有在教会里的服侍才是侍奉、只有读过神学的人才能侍奉神吗?工作中难道就不能侍奉吗?跟从基督的人当如何出世而又入世,在生活中展示自己对上帝的侍奉呢?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几位同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国际圣体大会起源于法国土兰地方的一位女士.她的名字是玛利泰米西尔(1834-1910)。由于她的敬礼耶稣圣体,她鼓励人们在有圣体奇迹的地方朝圣,例如亚味农、亚尔斯、巴黎和巴来利蒙尼奥等地。在一些神职人员建议之下和教宗批准,第一次国际圣体大会在1881年的6月底於里尔大学举行,当时参加的人数只有800人,他们来自比利时、英国、西班牙、法国、荷兰和瑞士等地。第一次在欧洲之外举行的圣体大会是在1893年的耶路撒冷城,从那时起,教宗或者亲自和派代表们参加此大会。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天主教》2002,(1):50-50
教廷基督徒合一促进委员会于2001年10月25日发表声明,承认东方教会安提约基礼的亚叙利亚教会及天主教迦洛底礼和亚叙利亚礼的信友,在找不到属于自己教会的神父时,可以在另一教会的感恩祭中有效地互领圣体,这项声明主要的目的是为回答,有关以及古老的东方教会成圣体祷词,在感恩祭中祝圣圣体是否有效的问题,教廷信理部经过极长时期精心研究,并虔诚祈求圣神光照后,于今年一月份作出结论表示可以视为有效。  相似文献   

20.
我们广州石室圣心堂已恢复两年多了。我是在石室圣堂恢复后的第一个圣诞节来圣堂听弥撒的。作为一个真正的天主信徒,十多年没有听弥撒,没有办告解、领圣体,心情是痛苦的。我们今天能重新过正常的宗教生活—望弥撒、领圣体,在弥撒圣祭中高唱赞美天主的歌,使我们的教会出现了生气勃勃的新气象。因此,我们衷心感谢天主,感谢党。现在,我谈谈自己在圣堂恢复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