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文博先生是中国杰出的心理学家、心理哲学家、教育学家。作为中国理论心理学研究的先行者,精神分析研究的领跑者,心理学史研究的创新者,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集大成者,"类"心理学与心理学元理论建构的开拓者,理论心理学走向实际应用的率先垂范者和重要推进者,中国理论心理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活动家,他对中国心理学特别是理论心理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
车文博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为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推进了中国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是中国理论心理学科的奠基人之一;2) 推动心理学史的研究,在东、西方心理学史及比较史研究方面均成就斐然;3)重视心理学的实践应用,并积极推进了中国心理学的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车文博先生心理学思想研讨会4月11~14日在吉林长春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主办,吉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承办。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林崇德教授、国务院心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莫雷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乐国安教授、国际理论心理学  相似文献   

4.
7月 2 4~ 2 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哥分校召开了“纪念罗杰斯诞辰 1 0 0周年学术研讨会”。共有 2 4个国家的 36 0余名代表参加了该会 ,我国心理学家车文博、宋广文应美国心理学会邀请参加了此次会议。车文博教授代表中国在开幕式上讲话 ,表达了对国际心理学大师罗杰斯的怀念及对他学术成就的赞扬 ,受到大会的热烈欢迎。车文博先生还在小组研讨会上介绍了罗杰斯对中国心理学的影响及中国心理学界对罗杰斯的研究现状。宋广文教授在分组发言中介绍了罗杰斯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与会代表对这些论题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在该会之前 ,车文博教…  相似文献   

5.
车文博教授为当代著名心理学家,他是自潘菽、高觉敷之后我国理论心理学与西方心理学史学科的学术领头人。他坚持从类哲学的高度出发,以弗洛伊德主义为突破口,通过对心理学的理论、历史与应用三者的跨领域和多学科研究,系统阐发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高级活动的人学思想、人的意识与无意识两个精神世界思想、人由自我走向超我的天人合一的类心理学思想、建构中国和平统一的民心工程思想以及心理学应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等重要思想。他的学术成果在心理学乃至教育学、哲学、和精神医学等诸多学科均有相当大的反响。在车先生八十华诞来临之际,本刊特邀五位学者以笔谈的形式,重温他的学术作品,品味其思想的蕴涵与价值。在此,我们衷心祝愿他生命长春,学术长春,思想长春!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理论心理学研究是在较为困难的条件下展开的。早先,潘菽教授力主进行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不仅在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注意培养和扩大研究队伍。在潘老的带领下,车文博教授对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对许多重要的心理学理论问题都有精到的研究成果问世,尤其是关于无意识和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标志性的成果。车文博教授是继潘老之后的中国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旗帜性人物。两代领路人为今后中国理论心理学研究开辟了发展道路,这是我们后学者的幸运,也是对大家的激励。  相似文献   

7.
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车文博先生心理学思想研讨会4月11~14日在吉林长春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主办,吉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承办.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林崇德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乐国安教授、国际理论心理学协会执委暨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叶浩生教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盛会.大会共收到60余篇学术论文,沈德立、黄希庭等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心理学探新>等相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期刊以及吉林大学各单位共发来150多封贺信贺电.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先生对于无意识理论研究的重要贡献,并结合引证内隐学习、内隐记忆以及内隐社会认知等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呈现了目前国内无意识心理研究其理论与实证交融并共同发展的蓬勃景象。  相似文献   

9.
车文博教授的新著《意识与无意识》,最近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该书是国内第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地探讨意识与无意识的专著,也是他关于心理学哲学研究成果的选辑。作者在本书中根据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结合当代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以意识与无意识为主线,对有关的心理学理论和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里,我想主要谈谈本书开拓性的理论思想及其深层意义,可能对我国理论心理学的进一步构建是有益的。心灵的整体:意识与无意识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的确立,乃是一门科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国心理学泰斗,理论心理学奠基人潘菽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潘菽先生,意味着继承和发扬潘菽先生的心理学思想。从后经验主义理论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潘菽先生的心理学思想仍然具有当代性和启发性,特别是在强调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优先地位、强调理论对经验现实的建构作用、强调理论的实践品性、强调理论的历史性向度,以及强调理论研究的中国心理学归宿等方面,显示出卓越的远见。  相似文献   

11.
车文博先生主编的《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通过"四方"文化比较,定义了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意义,进而建立了一个公正的文化视角下的心理学元理论体系。该书更进一步以心理内容为线索,站在"类心理学"的高度描绘了中外心理学范式竞争与演进的历史:古代"四方"文化范式呈现相互竞争的态势;在欧洲的科学革命以后,分析理性哲学范式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最后,该书中外心理学思想的交流是解决当前心理学范式困难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杨文登  叶浩生 《心理学报》2009,41(9):902-910
荆其诚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心理学界在国际上的代言人。他视野开阔, 是颇具造诣的实验心理学家, 也是功底深厚的理论心理学家。文章没有涉及他在认知与发展心理学方面所做的贡献, 只从理论方面分析他的国际心理学思想及实践, 找寻他对心理学研究所持的基本态度与价值追求。文章认为荆其诚在宏观把握心理学的发展逻辑后, 以“两个阵营的心理学”来界定心理学的现状, 坚信心理学的未来是一种国际的心理学。为了达成这一学术理想, 荆其诚不仅撰文将国外心理学介绍到中国、将中国心理学推介到国外, 还积极投身于国际心理学组织与实践, 长期担任国际心联的领导职务, 组织并主持召开了2004年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荆其诚的一生为彰显心理学的国际维度、促进国际心理学交流、将中国心理学推上世界舞台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Seligman先生开创了习得无助和习得乐观的研究领域。20世纪末他树立起积极心理学的大旗,将心理学引向探索和促进人类性格力量发展和美德完善的轨道,反转了20世纪中后期心理学过分关注人性的消极面和弱点的研究取向,界定了积极心理学三个明确的研究领域:积极的情感、积极的特征和积极的社会制度。他提出幸福的三要素原则,并运用幸福理论治愈抑郁和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近年来他致力于研究人类的美德和优势,并提出运用美德和优势治疗心理疾病的积极心理治疗理论(PPT)  相似文献   

14.
张耀翔是中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他把西方先进科学知识与中国古代文化相结合,为科学心理学在中国的确立、发展与普及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自幼对心理游戏感兴趣,早年赴美学习心理学,归国后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研究,创建了中国较早的心理实验室,并成为远近闻名的教学名师。他担任了中国最早的心理学学术组织中华心理学会的首任会长,并创办了我国乃至东方第一本心理学专业杂志《心理》。他的研究兴趣广泛,除在民意测验、中国古人变态心理和中国心理学史等领域做出开拓贡献外,还对心理学入门介绍、感觉与情绪心理以及儿童语言与思想等有精到研究。我们应充分认识张耀翔的学术贡献,恢复他在中国现代心理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东北三省心理学基本理论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八月十九日至二十四日在哈尔滨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心理学基本理论组的同志外,还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林方、李沂、李世棣同志,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沙连香同志,共七十三人。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梁志超、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滕健等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车文博等同  相似文献   

16.
东北三省心理学基本理论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八月十九至二十四日在哈尔滨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心理学基本理论组的同志外,还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林方、李沂、李世棣同志,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沙连香同志,共七十三人。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梁志超、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滕健等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车文博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20,(4)
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史悠久,自汉代至今已经发展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与南传佛教三大支系,且他们各自分化出许多宗派,其中蕴含了大量的心理学理论与现象,梁漱溟先生曾称佛教为"心理主义"。目前,佛教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最深,也是成果数量最多的宗教。中国佛教心理学,尤其注重对佛理内涵的挖掘,并对其加以心理学诠释或实际验证。此外,正念、慈心禅之心理训练方式,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总体而言,本土佛教心理学研究,仍在不断构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能够从对实证资料积累的追求中解放出来,转而注重学科自身的理论反思与理论建构,是心理科学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随着西方理论心理学的崛起,中国心理学理论研究也逐渐得到重视,出现很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但在心理学元理论和实体理论的建设上,仍旧过度依赖欧美心理学,原创性的元理论和实体理论几乎没有。在研究的规模、研究领域、研究水准、研究方法乃至研究从业者数量上的差距也使中国理论心理学发展显得步履维艰。然而,西方理论心理学的崛起却可以给中国理论心理学发展带来重要启示,在对中国理论心理学建构过程中,要积极对国外理论心理学的理论思维和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筛淘,加强原创性的理论建设,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引进与创新、反思和建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张明  刘幸娟 《心理科学》2005,28(6):1526
中国心理学年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于2005年7月11日至14日在吉林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的60余名代表和四家出版社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心理系主任张明教授主持,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希庭教授致开幕词,他阐述了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的我国心理学,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心理学人才、保证心理学的教学质量、提高本科教学水平等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自1994年以来工作重点的演化以及本次会议的议程。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忠、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马云鹏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车文博教授以及吉林心理学会代表等也到会致辞。  相似文献   

20.
<正>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黄希庭先生致力于人格心理学研究事业已有三十余年。先生不仅开展了大量的人格理论与实证研究,编撰了高水平的教材,还倡议创建了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在期刊上开辟人格研究专栏,提携、奖掖后辈,为中国人格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对人格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中既有纯学术性的探索,更有充满生活气息的"人之常情"的思考(先生认为人格心理学某种意义上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