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创造力的构成要素所谓创造力是指在各个实践领域中、提供独特的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物的能力。创造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那种提供对于社会文化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的能力属于狭义的创造。例如科学上的发现与发明以及艺术作品,这种创造力是少数人才有的。那种提供对本人来说是新颖的,前所未有的,具有个人价值的产物的能力称为广义的创造力,如小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采用一种老师没有教过的方法解算术题,如用(8-3)来求7+7+4+7=?广义的创造力,除了智力落后者外,一般人都能有。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它使人们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设想,使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新成果。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有赖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培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来看,学前阶段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幼儿的创造思维正在萌芽,如果教育者重视并积极引导,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可以得到  相似文献   

3.
儿童创造性及其培养方案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造性(Creattivity)也译作创造力,是产生新颖的(如独创的、出乎意料的)和适宜的(如有用的,能随机应变的)工作成果的一种能力(Sternberg等)。有证据表明,早年生活对个人创造潜能的开发尤为重要;为了造就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音乐家、戏剧家、改革家和问题解决专家.科学的培养和提高儿童创造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刘奎林 《美与时代》2007,3(2):33-35
当前,全社会都在提倡培养创造型人材.而创造型人材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科学的重要内容,是创新、设计、创造、创作的主导因素.钱学森院士认为人类的思维规律除抽象思维外,还有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和社会思维.  相似文献   

5.
基于概念辨析的类比推理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从概念的辨析上着手,不仅可以在相似的多个概念上理清各自的异同,更重要的是分析得出,作为科学发现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类比推理(狭义类比推理),它有着不同于一般思维活动中的类比推理(广义类比推理)的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揭示其发生的规律,以利于更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试论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上,我们正面临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在国内,我们各条战线都迫切需要改革。而迎战取胜和改革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新的、首创的、具有社会意义产物的创造性活动的思维过程。例如:新机器的发明,科学中的新发现,文学艺术中的新创作以及各种改革中的新方案等创造性活动的思维过程,都是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科学创新的成果,而创新的成果源自创新的思维.法国数学家彭加勒在谈到创新性的思维时说过:"逻辑用于论证,直觉用于发明",并提出了创造性的科学思维活动的"三段式"理论.从"炸药"到"伟哥"科学创新的百年历程中,去验证和探究彭加勒的科学哲学思维,以及这个理论中包含的逻辑与直觉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问题在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更重要的要独创地解决问题,人们在活动中,要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都离不开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独创性是一个比较高级的思维的智力品质。过去对思维的创造性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以少数杰出的发明家和艺术家为研究对象。但是在近一、二十年来,研究者们认为:创造性或独创性是一种连续的而不是全有全无的品质。人人(包括儿童)都有创造性或独创性,都能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目前,在国外研  相似文献   

9.
医学创新中的灵感和想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医学创新活动是探索未知规律的创造性活动。任何一项医学上的重大突破,既是对传统观念和理论的变革,又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晶。在医学创新活动中,无论课题的确立、观察、实验的设计、科学假说的提出、新理论的创立,都是创造性思维过程。灵感和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基础,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从一般方法论的角度考察和认识医学创新中的灵感和想象,对于开发智能,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灵感在创造的过程中,新形象和新假设的产生往往带有突然性,人们把科学家和艺术家在创造过程达到高潮阶段出现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心…  相似文献   

10.
认识方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认识方法是指人们探讨人类认识现象时所使用的一些具体的方法,如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归纳与演绎等等;广义的认识方法是指人们说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方式。广义的认识方法与特定的研究对象、与相应的表述概念相结合,就构成认识模型,指导人们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规律和本质。在认识史上,一种新的广义的认识方法的形成,总要或迟或早地引起认识模型的变换,  相似文献   

11.
发明离不开灵感,有时一个灵感就是一件发明,发明到最后往往靠灵感来完成,原因是灵感具有自创造性。发明与灵感总是结伴而行。发明家除了形象思维发达外.灵感思维也比较发达。如爱迪生平均几天就有一个发明灵感。那么什么是灵感呢?灵感是灵感思维的结果感。灵感思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呢?灵感思维是自动思维、快速思维、自编程思维。  相似文献   

12.
理性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理性主义 (又称唯理论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就其广义而言 ,是推崇人的理性、反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宣扬信仰至上的经院哲学的理性主义哲学派别。如果狭义地使用这个名词 ,它是一个与经验主义相对立的近代哲学认识论的一派 ,是公元 1 6— 1 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反对经院哲学的产物。 (参见陈修斋 )可见 ,后者是前者的继续 ,是进步思想家在新的历史时期 ,在社会生产力提高、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下 ,使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系统化和理论化 ,对认识方法和认识理论进行深入探讨的结果。阿拉伯理…  相似文献   

13.
接受主体在解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其有目的的个性化的审美需要和审美愿望是依靠创造性思维活动来实观。从“康期坦次学派”尧斯、伊塞尔等人的经典学说到《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的若干论断,再到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续篇)等一系列惊世之语,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以创造性思维多与解读与鉴赏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如果把文学作品的创作称为“一度创造”,那么,审美鉴赏则是“二度创造”,而“二度创造”就是对“一度创造”进行“同质异形”的再创造,从而满足和实现受体解读的“心理期待”或审美欲望。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创造性思维之类比法在红细胞免疫系统假说提出及完善中发挥的作用,表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医学实践观察、理论研究及临床思维中是极为重要的.使我们认识到,医学认识目的的实现,需要创造和使用某种适当的认识手段.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我们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造性人才是我们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许多研究者认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可见,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创造性思维问题的复杂性和已有研究的多角度性,尽管以往研究已积累了大量资料,取得一定成果,但实际上离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和规律距离尚远。诸如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结构、年龄特点等,尤其是在实践中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与其他心理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绪体验。它与人的创造活动密切联系。求知欲、好奇心、怀疑感、自信感等都是理智感的不同表现形式。科学工作者在科学创造过程中产生理智感,同时理智惑对科学创造活动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旨在从定量角度探讨创造性思维与理智惑(求知欲、好奇心、怀疑惑、自信感)的相互关系,即创造性思维发展水平与理智感发展水平的相关(青年时代、中年时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生创造思维的测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活动中的思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思维活动,它是创造力的核心,是智能发展的高级表现形式。研究创造性思维是思维心理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近年来,随着对创造性活动研究的深入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要,开展对创造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不是文化?数学在什么意义上可以看成一种文化?数学属于什么文化?这一系列问题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分析,这就是数学的文化观念。 文化问题是随着19世纪下半叶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兴起才受到人们重视的。1871年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文化的经典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现在的文化定义也许有上百种。一般来说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与自然相对的概念,它是指通过人的活动对自然状态的变革而创造的成果,即一切非自然的、由人类所创造  相似文献   

19.
如果美(美感)取狭义--视觉美,只有动物与人类的视觉快感以及人类的高级思维觉快感对视觉的联觉作用才是美感;如果美(美感)取广义--包括味觉美、性觉美、环境美、心灵美等等,那么动物与人类的低级快感和人类高级思维觉快感及其对低级快感的联觉作用,就都是美感.  相似文献   

20.
意义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意义问题是问,在什么条件下一个语句(语词)是有意义的(所指的是认识意义)?这个语句(语词)的意义是什么?前者又称为有意义性问题,后者即狭义的意义问题,这两个问题不可截然分开,在有些哲学家(逻辑实证主义者)那里,它们可视为同一个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