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少年民族认同发展的三阶段理论模型和黑人民族认同发展模型的提出,为研究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少数民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发展与应付能力,自我效能感等因素有积极的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自尊,比如消极民族刻板印象的影响,增加心理归属感等。而且可以促发少数民族青少年亲社会态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民族冲突是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 其社会心理机制是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项目拟以我国西部地区藏族为例, 纳入社会威胁情境因素, 并整合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类别的心理本质论框架下的群际冲突研究。其基本理论命题是:民族冲突形成并不是单一因素所致, 而是基于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情境层面的多水平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本项目拟通过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的三个实证研究, 旨在考察少数民族关于“民族”的心理本质论对民族冲突的预测和影响作用, 探索民族身份延伸和社会威胁情境在其中的影响作用, 从而揭示民族冲突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 旨在为构建民族冲突的预警机制模型奠定基础, 为跨越民族界限、实现多民族和谐共处和完善民族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陈晓明  孙江文 《学海》2003,(6):10-14
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这是民族精神的基本特性和内在品格。要有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就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民族精神的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他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他要求我们:“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  相似文献   

5.
贵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对张国文等市人大代表提出在贵阳市设立“四月八民族文化艺术节”的议案十分重视,并广泛征求意见,多方听取举办这个节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建议。这不仅反映了我们地方党委政府对民族文化的重视,而且体现了我们在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树立文化形象,寻找文化支撑,整合贵阳人精神文化意识的信心。对此,我深表赞同。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军队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是走在全社会的前列的,军人民族精神如何培育?笔者认为:了解其基本内涵;分析其时代价值;掌握其根本途径是培育军人民族精神的根本环节,也是当前部队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社会,精神生活除体现自身一般特性外,相比传统社会的精神生活,还具有精神生活的现代性与传统性交融、精神生活的超越性与滞后性兼有、精神生活的层次性与起伏性交错的鲜明特征.研究这些富有时代性的特征,对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精神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之精神,可以归结为四个字:无私利他或利他主义。因为儒家的“仁”与墨家的“兼”以及我国现行道德总原则,大体说来,乃是同一概念:无私利他或利他主义。  相似文献   

9.
论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与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认同主要是指民族成员对本民族主体文化的归属意识。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与共识不仅表现为民族文化的精神、情感、规范和目标转化为民族成员内在本质的过程,而且表现为民族成员根据自己的内心、道德本性和特殊需要对本民族文化的群体价值进行整合的过程。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可与共识,是一个主体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与外界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  相似文献   

10.
宋紫 《伦理学研究》2005,(1):98-100
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精神理论创新和与时俱进的历史承担者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11.
民族振兴与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存生  宇文利 《学海》2003,1(6):5-9
回首人类诞生以来民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放眼当今世界现存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现实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任何富有进取和开拓精神的民族都追求实现本民族的振兴 ,任何敢于奋斗和抗争的民族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本民族的振兴。而在民族走向振兴的过程中 ,有一种伟大的力量 ,其地位不容小觑 ,其作用不可忽视。这种力量就是由民族精神产生的推动力。故此 ,民族振兴和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是极值得关注的。一民族振兴是民族的理想和目标 ,民族精神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和前提。要实现民族的振兴 ,必须有振奋的民族精神作支撑。民族精神的弘扬使民族…  相似文献   

12.
关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有必要从把握一些重要的、基本的关系入手 ,加深对民族精神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解决一些人们容易产生困惑的深层次问题 ,即 :宽与窄、古与今、旧与新、内与外、名与实等。  相似文献   

13.
十七大精神与社会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中八个地方专门提到公平正义的用语,并且明确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报告中从社会发展一般目标到具体的制度体制设计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正义的内涵和怎样达致公平正义的目标作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阐释,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精神救助与物质救助一样.是社会性突发事件处置中一个当然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现实国情下,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性突发事件精神救助在其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都会暂时存在较难逾越的屏障.面对社会接受和专业自身发展所表现出来的诸多限制,专业社会工作要成功地介入社会性突发事件精神救助,发挥其优势作用,政府重视是前提,社会工作服务的本土化是根本,专业队伍建设是关键,积极行动是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华民族对科学精神的艰辛追索中,对科学方法论的探求曾经是一个十分显著的现象。这是因为,在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学术的数千年发展中,虽然具备了论辩、证理等证明方法,但均未能达到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水平。古人在考察或证明一个理念或者观点时,往往是将现象与事实逐条罗列,进行简单类比的评  相似文献   

16.
道德精神是对道德的敬畏、向往和坚守的心理意识和精神态度,培育道德精神离不开社会资源的支持。其中,制度作为最基本的道德是道德的基本保障;文化资源可以为道德的坚守培土;风俗或风气作为社会道德的评判机制有助于道德权威的确立;民族事件是道德精神的集中体现,可以塑造对道德精神的崇高感。  相似文献   

17.
政府在培育社会慈善理念方面的作用与责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慈善理念是和谐社会内在的道德基础,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也经历了传承与断裂、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政府对慈善理念的培育,对慈善事业的支持、引导与协调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我国在培育现代慈善理念时应重视慈善文化建设与慈善政策法规建设中的政府职责,加强对我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宣传,促进传统慈善文化与国际慈善文化的融合;加快慈善事业基本法的立法进程,加强对慈善事业监督、约束的法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刍议恽代英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恽代英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它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爱国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和追求真理、发展真理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对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的升华,是毛泽东精神的组成部分,是21世纪中国人民继续奋发图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