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诡辩是种技巧,自然,能玩诡辩的孩子特别聪明。不信,请细细思考以下事例。其一:爸爸对睡懒觉的孩子说:“快点起来,早起好”。儿子问:“为什么早起好?”爸爸回答:“因为小鸟起得早才能捉住小虫。”儿子反驳:“可是,如果小虫不起那么早,不就安全了吗?”爸爸哑然。其二:妈妈对兵兵说:“千万别跟丁丁玩.”兵兵问:“为什么?”妈妈回答:“因为丁丁是个坏孩于。”兵兵问:“那么,我要是听您的话,我就是个好孩子了,是吗?”妈妈点头:“是的。”兵兵又问:“那——是不是大家都应该限好孩子玩?”妈妈点头:“是的。”兵兵;“…  相似文献   

2.
耶稣的眼睛     
桂志文 《天风》2013,(11):37-37
眼睛就像针孔摄像头,因为有了她,世界都在我们眼里;因为有了她,我们也会“赤裸”在别人世界。这扇窗帮助了我们,也暴露了我们,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以为自己仅仅是世界的观光者,其实别人早己从我们这扇窗户里看到了屋内的风景,那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意念等。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保守你心。  相似文献   

3.
对于听故事,几乎所有的儿童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百听不厌。一个故事重复数十遍,儿童听时同样要注意力集中,眼睛凝视着讲述者的动作,眼神聚精会神,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儿童为什么如此着迷故事呢?首先,故事可以说是儿童认识世界的窗口,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过“对于幼儿,没有再比故事更为重要的了,因为孩子是这个世界的生客,这个世界对他是个无所知的世界。”为了使儿童认识世界,最好的手段就是讲故  相似文献   

4.
施雅敏 《天风》2003,(11):46-47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古老又耐人寻味的问题,我不知道别人为什么活着,我活着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爱。  相似文献   

5.
有些心理学将听话、顺从、乖巧、循规蹈矩的孩子归入不正常孩子之列。因为,一个绝对服从、循规蹈矩的孩子,通常是缺乏个性的。这种孩子对自我表现毫无兴趣,他的满足来源于顺从别人的意志而获得别人的好感。一般说来,这样的孩子将来是不能很好地承担创造性工作的,除非别人提出非常明确具体的要求。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听话、顺从、乖巧孩子是大受欢迎的。这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家长需要孝子,对“不孝之子”并给以严厉的惩罚。如果思想、行动、举止不跟在父辈后面亦步亦趋,就是不孝,就是坏儿子,就要绳之以族规家法。教师同样喜欢学习好、服从、听话的学生。“我们所施行的是什么方式的教育呢?连小小的角也不能有,否则大难临头,惟有兔子式的逃跑而已。”  相似文献   

6.
李爱莲 《天风》2012,(4):47-47
“孩子,为什么你希望以后我要帮你照顾孩子呢?” “因为你平常那么的爱我,我也愿意把我爱的孩子交给你。” “万一我太老了怎么办?” “没关系,我会一起照顾你和我的孩子。” 我一定要帮你带小孩吗? 多年前,4岁的加加正自得其乐地扮着家家酒时,爸爸问她:“你将来长大结婚生小孩后,我可不可以到你家去玩?”加加高兴地回答:“可以啊!欢迎您来。”爸爸再问:“那我到你家,你怎么招待我呢?”  相似文献   

7.
李爱莲 《天风》2014,(6):48-48
这晚,在孩子的泪水中,我们的心又再次紧紧地靠在了一起…… 大女儿柔柔在餐厅打工时,我和她聊起工作的状况:“你是新手上路,会不会给别人造成困扰呀?”只见女儿笑着安慰我:“妈妈,别担心,您别忘了我有一个专长——就是向别人说‘对不起’呀!”  相似文献   

8.
任职仅两年零七个月的河北蔚县教育局长葛祥近日自杀的消息,震动了舆论。他为什么会自杀?他又是怎么样一个人?“葛局长的死,对蔚县教育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一位在下面镇上教书的中年老师十分担忧,“我们老师都十分担心,这样一个实实在在干事的人走了,谁知道以后又是个什么样子。”“他太痛苦了,为啥别人叫他‘葛疯子’?那是因为周围的人都糊弄他,啥事都指望不上别人,煤炭、盖楼……只有自己亲自到处跑。”  相似文献   

9.
农夫的故事     
一个贫穷的农夫绝望地向上帝祷告:“我的生活为什么如此艰难?我为什么每天辛苦地劳作还是养活不了自己和家人?万能的上帝啊,请你把我变成一个富人吧。让我也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吧。让我的妻子和孩子吃饱穿暖吧.”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笔者在北京参加了一次关于心灵拓展的培训。期间,训练师问学员;“自己家孩子最好,别人家的什么最好?”很多学员答道:“老婆!”训练师训活道:“嘴馋!难怪你们进步得慢,原来整天就瞅着别人家的媳妇!”接着郑重其事地告诉学员:“不是别人家媳妇最好,是别...  相似文献   

11.
适中方为美     
上帝问三个凡人;“你们来到人世间是为了什么呢?”第一个回答:“我来这个世界是为了享受生活。”第二个回答:“我来这个世界是为了承受痛苦。”第三个答道:“我既要承担生活给我的磨难,又要享受生活赐予我的幸福。”上帝于是给前两人打了50分,给第三个100分。为什么呢?因为前两人的思维各执一端,认识偏颇。而第三个巧妙地将两者融合,运用适中的思维方式获得了正确的认识。当两个对立的观点相峙的时候,“适中”就是使两者“统一”起来、用公式表述:正确认识=既要A,又要B。有一位老作家,少年时就学私塾。有一天,乡里来了个戏…  相似文献   

12.
宽恕之道     
“那时伯多禄前来对耶稣说:‘主,如果有弟兄得罪我,我该宽恕他多少次呢?直到七次吗?’耶稣回答说:‘我不对你说七次,而说七十个七次’。”(玛18:21-22)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白,主耶稣所说的七十个七次,当然不能理解为四百九十次就可以了,而是要我们不断地宽恕别人。为什么要宽恕别人呢?因为主耶稣说:“如果你们不从内心宽恕你们的弟兄,我的在天之父也必将同样对待你们。”(玛18:35)为什么要不断宽恕别人呢?因为我们常常犯罪,也不断常常祈求天主宽恕我们。如果我们不遵照耶稣的教导,不断地宽恕别人的话,那么天…  相似文献   

13.
一、别人的家园去旅游,常常住在堪称“星级”的旅店中,环境幽雅、设备齐全,但那一份舒适中,又总溢出几分“好景不常在”的遗憾;又特别地想家,想那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宁馨安适的“家”;而宾馆,旅店总归是“别人的家园”,不是长久的栖身这处。学了佛教以后,感慨颇深:我们不都是住在“别人的家园”的匆匆过客吗?我们的婆婆世界四大皆空;我们的一切都在“成、住、坏、空”地迁移;连同我们的肉身,不也是暂时栖息灵魂的“别人的家园”?终有离散的一天;只有我们的真如本性是永恒而灿烂,只有西方极乐世界才是找们无比美好的永久“…  相似文献   

14.
天风博客群     
眼睛 记得小时候,我常常喜欢盯着妹妹的眼珠看得出神,因为妹妹的黑眼珠里有一个小小的我存在。我好奇,那么大个的人,怎么能装进人的眼睛里呢?  相似文献   

15.
前段时间,孩子拿回一本标有“天下奇书”字样的《厚黑孙子兵法》,封面上黑底白字,清楚地印着如下三句话:“牺牲别人成全自己,破坏约定违背诺言,利用上司遍植党羽”。翻看封底,亦是黑底白字,又有如下四句话:“踩在别人头上往上爬,说谎是保身的权宜之计,为达目的可忘掉原则,利用女色是永远的战术。”“著者序”云:“总之,我们主要的用意,是在研究古代中国人恶的智慧,以帮助我们在现今的社会中求生存。”这些话看来似乎不太顺眼。因为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智慧”一词总是与真的东西、好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现在却把它和恶联在…  相似文献   

16.
一有一个段子,我每见了新朋友都要给他们讲一遍。还别说,总是能收到不错的效果。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家里很穷,自己却又不肯面对现实,出去以后总爱充富。一天跟朋友在街上见面,朋友问,你今天吃的什么饭?其实他早晨吃的是糠菜团子,但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噢,我吃的是狗肉。中午和朋友一起会馆子,这位喝多了,吐了一地。别人问,你不是吃的狗肉吗?怎么吐出来的都是糠啊?他倒也机智,回答道,可能那狗吃得是慷吧!虚荣心让他遭遇了一个小小的尴尬,不过这倒也没什么,充其量给别人带来一个笑料。我始终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  相似文献   

17.
现年35岁的许铭是上海一家证券公司的普通职员,2001年,她在怀孕期间去医院做B超柃查,当从黑乎乎的屏幕上看见一个网圆的模糊影子时,她禁不住乐了:“这就是我的孩子吗?简直就是一只小番茄。”于是,她对在外面急于等待检查结果的老公喊道:“我们的孩子就像是一只小番茄。”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小男孩,一次从同学家回来,伤心地哭了。他想,怎么别人家脚踩的地方都远远胜过自己睡觉的地方?回到家里,他向母亲哭诉了自己的感想。母亲听完孩子的哭诉后,平静地说:“孩子,我们不必羡慕别人家漂亮的地板,再漂亮的地板也是被人踩的,只要我们活着,不自卑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任何漂亮的地板我们都可以把它踩在脚下。孩子记住,这世上只有一样东西叫人无法踩在脚下,那就是尊严。”  相似文献   

19.
两个故事     
故事之一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了一间旅店,早上出门的时候,一个旅行者带了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的时候,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会没事呢?” 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口答,而是问拿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摔伤呢?” 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  相似文献   

20.
麇鹿     
荆云 《思维与智慧》2008,(12):41-41
有一只麋鹿感到十分痛苦,因为它的角似鹿但它又不是鹿,头似马但它又不是马,身似驴但它又不是驴,蹄似牛但它又不是牛,所以大家都叫它“四不像”,这只糜鹿在森林里处处遭到其他动物的嘲笑。它痛苦地想:“要是我完全长得像鹿,或者像马,或者像驴,或者像牛,那么这些动物都会把我看做是同类的,为什么老天偏偏把我长成了这副模样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