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炼养与科仪的关系,认为斋醮礼神仪式,是修炼养生的重要途径之一。作者叙述了当代台湾科仪的源流及各派科仪之概况,并侧重探讨了台湾全真科仪所体现的炼养又蕴。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道教最根本特点是把深奥的哲理与炼养的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并指出明清时代民间宗教的宝卷深受这种特点的影响,逐渐成为道教影响下层民众的中介物之一;此外还分析了道教与民间宗教在炼养思想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上清派是道教的一个重要流派,形成于魏晋时期,创始人相传为西晋女道士魏华存。该派以《上清经》、《黄庭经》、《真诰》等道书为主要经典,以存思、守神、行气、服食为主要修炼手段,对道学及中医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魏晋时  相似文献   

4.
正道教养生方术极其丰富,种类繁多,但多而不乱,多中有一,它们又有一些共同遵循的炼养原则:一是养神与养形相结合,以达至形神俱济、延年益寿的目的;二是"中和"的养生原则,先秦儒道两家都讲"中和"思想,并把"中和"原则当作宇宙万物的法则;三是养生与修德相结合的思想,即要把炼养生命与修养  相似文献   

5.
龙虎山     
道士身披鱼俄衣,白日忽上青天飞。龙虎山中好明月,玉殿珠楼空翠微。龙虎山@吴筠!唐~~  相似文献   

6.
本文完备地阐论了道教炼养学的哲学基础 ,从宇宙生成论、天人论到阴阳五行论、八卦九宫说四个基础理论出发 ,具体地剖析了道教炼养学义理的合理因素及其不足 ,为继承和发扬这一养生学宝库作了一次理论的整理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徐敏 《中国道教》2011,(4):53-56
李昌仁为清末著名养生家,生卒年不详,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自幼有出尘之志,常于释道二门寻师访道,觅玄寻理,后得遇真师指示真诀大略,再加以勤参苦悟,密修至道,八载功成。李昌仁有感于真道难闻、玄理幽深,于是将自己所悟所得整理成册,成《玄妙镜》一书,以期能为后学指迷解惑。该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名为"入道真诠",详解天地生人、人能成  相似文献   

8.
何道全为元末明初北派全真教道士,是当时为数不多的高道之一.本文拟就其养炼思想及方法作一阐述.认为其继承了全真教养炼思想及方法,并就佛教禅宗思想多有发挥.  相似文献   

9.
龙虎山道教     
正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境内,是闻名遐迩的"千古名岳,道教仙山",为道教发祥地、正一派祖庭所在地,《云笈七签》载其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中的第三十二福地。据《龙虎山志》记载,东汉时期,第一代天师张道陵率弟子游鄱阳湖,再经信江溯泸溪入云锦山修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从此,云锦山便更名为龙虎山。龙虎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大自然的亿载造化,成就了  相似文献   

10.
阅读龙虎山     
从江西鹰潭南行20多公里,便到名闻遐迩的 龙虎山。展现在我面前的仿佛一幅山水长卷,山势绵延,与武夷余脉争雄;泸溪碧澄,有桂林漓江之美。为什么称龙虎山?一说此山系由龙山和虎山等组成,呈龙腾虎跃之状;又说山以龙虎为名,当指水似龙游,山如虎踞;再一种说法,称第一代天师张道陵曾在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现”,故名之。遥想一千八百多年前张道陵为炼丹修道而建草堂元坛之时,“天星照应,地气冲凝”,山川原始,气象氤氲,自然是一方风水宝地。 我们被安排去泸溪泛舟、上山揽景。龙虎山有99峰、24岩、10多处自然…  相似文献   

11.
龙虎山宣言     
正道教(上日)在行道以立德,济世而利人。昔黄帝问道,太上传经,天师设治,重阳东行,莫不体大道之玄妙,行上德之至善。当今时代,科技昌明,人心思善,同时自然、社会、人文疑难倍增。为今之计,应立足当代,弘扬传统;凝聚道门,同畅玄风;互尊互信,存异求同;息纷止争,合作共荣!时甲午孟冬,天师祖庭,碧水丹山。海内外仙客云集,东西方群贤聚会,秉丁亥谈经之余韵,续辛卯论道之嘉音,闻至道于福地洞天,复玄鉴以澡雪精神。扬诚信之去伪葆真,  相似文献   

12.
对龙虎山嗣汉天师府的研究,是系统考察南方道教符箓派历史、道法的关键环节。据一些学者研究表明,早在五代,龙虎山张天师已经颇有名望。龙虎山张天师不仅成为百姓民间传说、民俗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也日益受到官方的推崇、敕封。在这样的背景下,龙虎山张天师往往成为宋元明清时期雷法道派实现正统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13.
在萨满教的各类巫术活动中炼火术使用较多。在各民族的萨满仪式中往往有某种形式的制火巫术,以此来显示萨满本领的高低。有训练的萨满是不怕火的,他(或她)能够有效地控制火势,在火堆中跳神不被烧伤,吞掉火炭不被烫伤。炼火术虽然是各民族萨满教仪式中所共有的具有普遍性的巫术活动,但其内容和形式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以道院为纲目,条分缕析,分别考述了道院与法派的关系,龙虎山三大法派紫微派、虚靖派和灵阳派的创始人、创派时间和法派传承,初步厘清了龙虎山法派的一些传承关系,并勾勒出龙虎山法派传承的大略。  相似文献   

16.
17.
走进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 ,便能听到悠扬悦耳的道教音乐 ,使人仿佛进入超凡脱俗的神仙境界。尤其是在做科仪法事时 ,奏出不同情感的道乐 ,或肃穆庄严 ,或剑拔弩张 ,或清静无为 ,或祈福求愿……天师道音乐 ,又称天师仙乐 ,发端于我国历代天师世家———嗣汉天师府 ,距今有 15 0 0多年的历史。天师道音乐作为民族音乐的一脉 ,在漫长的历史道路中 ,其传承、流变与民间音乐的联系十分紧密 ,它不仅与江西地方民歌、小调、赣剧、弋阳腔有关 ,而且更广泛地吸取了昆曲、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南方民间音乐的精华 ,其乐曲在编制过程中 ,恪守“道不离…  相似文献   

18.
诸官私书目著录历修龙虎山志,既多疏略,且诸说相互扞格。本文系统考索各家所录,参稽载籍,就各修山志的作者、内容及版本予以辨析,以期厘清历修山志的原委梗概。  相似文献   

19.
正一观坐落在道教称为三十二福地的江西鹰潭市龙虎山脚下,它座东朝西,背山面水,风水奇特,是道教祖师张道陵当年炼丹得道之地。据《龙虎山志》载:汉和帝时张道陵携弟子王长游淮入鄱阳,登乐平雩子峰,溯信江入贵溪云锦山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真人...  相似文献   

20.
仁靖真人碑,由赵孟頫奉诏撰书,由张留孙弟子玄教嗣师吴全节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奉诏而立,迄今670余年。碑刻高2.30米,宽1.60米,厚0.39米。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