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周易」的勤政、廉政思想崔波古代所说的“勤政、廉政”,实际上就是指努力从事治理国家的事业,能够做到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勤政、廉政的目的是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就是说让广大民众能在一个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并求得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提高。所以《论...  相似文献   

2.
晏子在劝谏景公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丰富的廉政思想,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晏子能够做到律人先律己,使其廉政思想具有鲜明的"节俭力行"的实践性特征。所谓实践性特征,就是晏子的廉政思想来源于其行政实践,同时又规范、指导其行政实践。它包含自律性、为民性、榜样性等内容,只有严于律己、"节俭力行",不汲汲于物欲的追求,才能廉政为民、勤政为民,才能在某种程度上遏制君主无限制的奢靡欲望,在潜移默化中为其他大臣树立可供效法的榜样。但是,如果没有外在制度的约束,单凭个人的力量,只能起一时的作用。既要强化廉政意识的教育,又要建立完备的廉政制度,才是廉政建设的必由之路,这就是晏子廉政思想的实践性特征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点,是以德治思想为主要内容,而廉政思想,则是德治思想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历史上,一些有远见的思想家。政治家都表达了对廉政的期盼并注意采取各种措施尤其是通过法律的手段约束官吏的行为,协调官民关系。尽管古代社会官吏贪污腐化、残害民生的事情屡有发生,但也不能否认,不少思想家、政治家为了争取民心  相似文献   

4.
论廉政法律监督汨钊一、廉政法律监督的概念所谓廉政法律监督是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和广大公民对廉政法律实施情况进行监察督导,从而保证廉政法律在全国统一执行的一项法律制度。其实质在于保证廉政法律能够得到普遍、正确、彻底的实施。从这一意义上说,没有廉政...  相似文献   

5.
论廉政的伦理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廉政属于伦理范畴和道德规范。文中从“廉”“政”的语义入手,阐述了“廉政”的伦理内涵,探讨了“廉政”伦理内涵的层次。  相似文献   

6.
福柯区分了司法型权力和规训型权力.他指出规训型权力建构了一个涉及社会各方面的严格"规范".人们在这种"规范"下,虽然看似有一系列的自由,但是实质依旧无法获得自主性.因此,我们需要重申古代精神.在古代的语境下,各个层级和身处不同年龄阶段的公民,对自己有严格的规范.他们表面上是被束缚的,但是在这种自我约束后,却是由于他们真正的自由.并能由此发展出一种健康的社会构架.  相似文献   

7.
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根据省委党建会议精神,从今年3开始,在全州八个县市的十八个单位和州直十三个单位进行了廉政建设试点。廉政建设的内容之一即强化监督机制。他们的具体措施是: 一、建立一支监督队伍进行监督。全州廉政试点单位,均建立了有党组织、行政、纪检、监察和群众代表组成的廉政监督队伍,共有专业和业余廉政监督人员150多名。这些人员尽职尽责,较好地发挥了廉政监督作用。今年来,龙山一中的监督人员共向上级和学校领导举报了18件违背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的廉政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秀的精神财富,在中国历史进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在当代的优秀文化价值及其局限性也一直是学界研究的对象。如何让儒家廉政思想在当代发挥作用,即如何完成儒家廉政思想的当代转化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试图通过从"虚"到"实"的路径,在清楚地了解其局限性和助益之后,探讨当下廉政建设的落实之处。  相似文献   

9.
正廉政,一个千年回响的话题,一个永不落幕的主题,一个历久常新的命题。包公铡美,陶母退鱼,海瑞罢官……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早已在我们的意识中竖起了古典的廉政标杆,这些廉者的经典形象,也时刻拨动着我们的思绪。读古人诗词对联,有不少是关乎廉政的。这些诗联不但言简意赅,遣词典雅,而且含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管子》所反映的“廉政”思想,比较系统和成熟。它不仅从地主阶级的立场,看到了为政清廉对于保证其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重要性,并且还从维护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提出了一些“廉政”措施。下面,拟就四个方面对《管子》的廉政思想,作些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11.
宫调是元杂剧曲辞安排在音乐方面的规范,元杂剧史著述往往运用“黄钟”“大吕”等古代乐学概念对其阐述,造成非音乐专业读者理解上的不便。本文试图运用现代乐学理论和古代乐学理论相对应的方法,较为全面、准确地阐释元杂剧音乐体制中的宫调问题。  相似文献   

12.
搞廉政建设以来,很多单位都建立了这样那样的廉政制度,这本是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可是,因为有些单位的廉政制度多了些“弹性”,廉政建设的收效还是不大。要真正搞好廉政建设,看来还得在消除廉政制度的“弹性”上作文章。 先看看廉政制度中的“弹性”表现: 只有量的限制:工作餐限于“四菜一汤”,这“菜”、“汤”可以是一般鱼肉之类,也可以是山珍海味,价码不定;干部住房按级别定面积,造价与装饰的标准呢?没明确,人家就钻空子了,提高造价,大搞豪华装饰。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古代刑法对佛道教实行宗教法律管理的相关内容、主要特点及原因,并说明在这样的法律规范外部环境下,道教只能走上心性化的道路,并日渐式微.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廉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廉政文化合理继承发展的结果。其中,对儒家德治主义的批判、吸收、发扬,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古代社会的家教凝结了封建社会各种生活准则、道德规范、行为要求,它是家长对子女所进行的有关道德、礼节、生活规范的教育。历代世家,名门望族和统治阶级思想家、文人学者都制订过有利于家门兴盛的教子方法,因此它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宣扬统治阶级伦理道德规范的。 首先,古代家教强调严格遵守封建伦理纲常,“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韩非子.忠孝》)。这“三纲”说的是做大臣  相似文献   

16.
性欲的本性     
我在一篇论述古代世界的博士论文中读到这样一段话:古代世界之所以灭亡,就因为男人对美少年的爱和女人对美女的爱,取代了两性之间的正常关系。假如读了斯维托尼的《十二位恺撒传记》,就不会对这个结论大惊小怪了。在我们的文化中,爱和性行为的许多形式,过去曾经被认为是不正常的和背离自然规范的;而今天看来,它们不仅是自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旅店的国家之一。在几千年的旅店发展史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伦理思想。它作为中国古代职业伦理的一部分,以其特有的方式反映着古代驿站、民间客店、迎宾馆、寺院旅舍、明清会馆等旅店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不仅成为维系旅店宾主关系、规范旅店经营行为的基本准则,而且还通过外国旅行者及其游记传至域外,对世界旅馆业和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发生着重要影响。今天,研究发掘并批判继承这份伦理遗产,对建设社会主义旅游伦理学、促进旅游观光和对外开放都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科学     
所谓法治,就是要给社会一个行为规范,大家无例外地都要遵守.这样一个规范,对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无疑是完全必要的.中国古代社会有以礼治国说.礼与法不同,但那要求社会生活遵守一定规范的想法,则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信”是人们对自己负责的伦理规范,强调的是个人与他人交往中信守自己的许诺,真心诚意地帮助对方。“信”之观念的演变一直维持了其普遍的适用性和较广泛的意义。现试加探讨。  相似文献   

20.
“敬业”在我国古代《礼记·学记》中就以“敬业乐群”明确的提了出来。宋朝朱熹说:“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敬业”是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德艺双馨、遵守职业道德,“奉献”为克己奉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造福于人类。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将“敬业”、“奉献”作为公民道德规范,用来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规范公民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并引出公民对待他人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