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气功热中的“宇宙语” 80年代开始,气功越来越热,据统计,仅北京就有二十多万人练气功,简直热得有点邪了。过去,祖国传统气功讲究练气功时应做到“以意领气”,如果练得不对劲,气不受意领,就会“出偏”,必须及时调理,以免“走火入魔”,用科学的话讲,就是防止诱发出精神病来。可如今却出现了一些奇怪现象,那些练得身不由己手舞足蹈,以至狂呼乱叫的练功者们认为自己不是走火入魔,而是达到了“高功态”。而近年来则又出现追求“通天眼、通天口、通天耳……”,认为达到了这些,就能超凡入圣。可是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我研究组关于年老心理学研究的总结。比较研究了20至90岁成年人各年龄组的记忆和智力活动,观察到明显的年龄差异,但不同的记忆或智力活动的年老变化是不同的。训练研究表明,经过训练的老年人的记忆成绩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未经训练的青年人,说明老年人的认知活动有一定可塑性。气功锻炼可以改善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记忆力。老年人的短时记忆搜索时间比青年人长,作业时心率、血容和皮电的反应性较低,表明其唤醒水平较低,而唤醒水甲又与搜索进间有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表明,成人记忆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减退。睡眠对于记忆有重要作用,也有大量资料报告了剥夺睡眠对记忆的有害影响;睡眠与记忆的关系也反映在记忆的日节律变化方面,有不少研究表明正常人的短时记忆在早晨和上午较下午和晚上要好,但直接比较睡眠前后记忆差  相似文献   

4.
关于前瞻记忆的ERP研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神经基础和认知加工机制。神经基础方面的研究发现:前瞻记忆诱发了两种特异性的ERP成分—— N300和前瞻性正波; 前瞻记忆与回溯性记忆的神经基础有相似又有不同; 老年人的前瞻记忆可能存在一种不同于年轻人的神经机制。认知加工机制方面的研究主要为前瞻记忆的预备注意加工和记忆加工理论提供了ERP方面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20059月6日《关于公布2005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的公告》中公布的145名院士候选人中有—位身份特殊的人物,他就是“国际严新气功学会”科学顾问佘振苏。作为院士候选人,我们感兴趣的是佘振苏对于严新气功这样的神秘事物的笃信。佘振苏笃信严新气功,是由他的《严新气功与人生事业——我的学功过程》透露出来的,这篇收录在《严新气功文集》亲历文章  相似文献   

6.
气功产生于古代的医疗卫生活动,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早在黄帝时代就有人用气功治病。在先秦就提出了“全生”概念。“全生”包括关注生命和修养道德两个方面。养己、养人、养物就是养生、修德和治世的统一,也是养神、养气和养形的统一。人的心与身、神与形是统一而不可分的:身是心的物质基础,心对身有调控作用。中国气功学认为,人的心神包括“元神”(先天的、内化的潜意识)和“识神”(来自感官的关于外物的知识和情感)。元神养护得当,识神就聪敏,而识神疲劳过度,会干扰元神对机体的调控能力。气功锻炼的关键在“调心”…  相似文献   

7.
1988年1月,新闻界掀起一股张宏堡热。1月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神奇的故事——气功大师张宏堡小记》;8日,《北京青年报》报道:《张宏堡掀起气功热》;22日,《中国电子报》报道:《张宏堡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办气功班》;31日,《天津日报》报道:《中华养生益智功风靡京城知识界》。 1988年1月,《武魂》杂志第1期,发表了张洪林“气功外气发放之我见”的文章。这是张洪林针对当时“外气”浪潮,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第1篇批评“外气”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张洪林首先批评了“内气外放”的观点,同时也指出所谓“外气”就是受暗示性  相似文献   

8.
国外基于拼音文字的众多实证研究发现有阅读困难的儿童可能存在语音记忆方面的缺陷,表现为对文字信息而非视觉空间信息的存储困难。然而,关于普通儿童汉语识字能力方面,虽不少研究探讨到了工作记忆在其中的重要贡献,但目前为止依然对语音与视觉记忆在当中的角色没有一致的定论,也尚未有一篇元分析研究整合过过往的实证文献。因此,本文尝试采用元分析的方法试图澄清两种不同的工作记忆在儿童习得汉字中的不同功能。结果发现,工作记忆与儿童汉语识字能力的整体相关为0.24;语音记忆与儿童汉语识字能力的相关是0.34,而视觉记忆与儿童汉语识字能力的相关仅有0.14。本研究的结果支持以Wagner和Torgesen为代表的"泛语音论"的推测,也符合Perfetti和Dunlap(2008)的普适性的语音原则的预期,表明汉语阅读中代表着语音加工技能的语音记忆依然是汉字习得的核心驱动器。  相似文献   

9.
Smith和Hunt于1998年首次采用DRM范式提出了错误记忆通道效应,即视觉学习通道较之听觉学习通道会降低错误再认或错误回忆,这不仅引发了一系列关于错误记忆通道效应的研究,而且提出了许多关于错误记忆通道效应产生机制的不同观点。本实验采用DRM范式,运用ERP技术,考察了视觉与听觉通道在提取阶段的错误记忆新旧效应,以从更深层面认识错误记忆的内在加工机制。结果发现,视觉与听觉通道在300-500ms和500-700ms两个时间窗都发现了ERP新旧效应,但在脑区位置以及错误记忆的新旧效应方面存在差异,这表明视觉通道与听觉通道在提取阶段的新旧效应存在不同的脑神经活动,不同学习通道在提取阶段的监测加工差异在导致错误记忆通道效应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斌 《佛教文化》1994,(6):43-44
我曾因迷信气功而走火入魔,幸得善知识引导学佛修行而走出魔境。其间,读到《佛教文化》、《法音》、《禅》等佛刊上不少谈及佛教与气功问题的文章,也读到许多大德论著中的有关论述,受益匪浅,并曾致函《佛教文化》请求刊登这类专题文章。  相似文献   

11.
眼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人都希望健康长寿。所以,这些年气功活动蓬勃发展,热衷于气功的人日益增加。 然而,有科学就有伪科学。同理,有气功也就有伪气功。近年来,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把气功吹得神乎其神,可以呼风唤雨,可以包治百病,好像医院都可以关门了,由伪气功引发的各种离奇“故事”还真让人大开眼界。 让我们揭开伪气功的面纱,还其本来面目。原来,投机者的目的无非是——  相似文献   

12.
1999年7月22日以来,在中国大陆持续20余 年的气功迷信潮终于从其峰顶逐渐衰落,5年过去 了,气功问题是不是回到了科学健身的轨道,是一 个值得研究和深思的问题。浏览气功网站是研究当 前气功动向的一把钥匙。 气功及其相关网站知多少? 在Google检索中,输入"气功网站",选择 "搜索简体中文网页",只有0.13秒就显示有42600 项符合气功网站的查询结果。2004年11月13日 10点半,用同样方法搜索,0.3秒出现112000项符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94,(6)
(德法师在1993年9月出版的九华山佛学院院刊撰文指出,近几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不少所谓“禅法”,如练气修身禅、少年禅功、达摩禅功、科学禅等种种光怪陆离现象。在这些怪现象中,虽有的也沾上一点佛教的名相,但其中有佛教与外道的明显差异,佛教徒当可分辨。究其原因,由于社会上有些人出于个人私欲,应景产生“发财梦”,乃假借佛法名义,鱼目混珠,自吹自擂或请人撰文歌颂,号称其禅法气功能强身治病,延年益寿。使出种种招式,以假舌[真,传授所谓禅法气功,迷惑群众,诈骗钱财。结果,使不少人上当受骗,以致入魔而不知,身体反而受…  相似文献   

14.
关于气功真理性问题的哲学思考──气功真伪之辩皖南医学院(芜湖241001)蒋平,潘克恒气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展异彩。当希腊人只注重虎背熊腰的躯体,筋骨强壮的体态的锻炼时,中国人已进入“外炼筋、骨、皮,内炼一口气”的阶段,即不...  相似文献   

15.
噪声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是对人体危害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曾报道过噪声发生器产生的强噪声明显影响小白鼠脑的发育及条件反射的建立。俞大乾等的研究说明,短期连续噪声对小白鼠的记忆有直接影响。由于记忆和注意测验成绩可以作为人脑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因此,我们抽取南京织布厂等十个工厂的232名工人进行了测查,结果说明强度为95分贝以上的稳态噪声长期积累性的暴露对人体的瞬时记忆和注意均有明显的危害,表现为记忆能力差;注意集中短暂。  相似文献   

16.
大量研究表明,复习对正确记忆和虚假记忆有不同影响。对于正确记忆,保持量随学习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对于虚假记忆,目前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复习对正确记忆和虚假记忆不同影响的研究,并介绍了内隐激活反应假设和模糊痕迹理论对这一问题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一、楔子近年来,一股气功热传遍中华大地,各种功法纷纷出山,大都自称糅儒释道三家精华而自成一家。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儒之气功是什么?释之气功是什么?道之气功又是什么?这三家气功的精华各是什么?懦、道两家暂且不谈,这儿讲讲佛教之气功。佛教有没有气功?这就是个争论中的问题。“气功”也者,顾名思义,即通过呼吸吐纳,也就是通过所谓“练气”以求达到健体强身目的的一种办法。那么佛教有没有这种气功呢?否定  相似文献   

18.
记忆错觉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杜建政 《心理科学》2000,23(1):96-99
1前言 记忆错觉(memory illusion)就是指人们对过去事件的报告与事实严重偏离[1]。如同关于错觉的研究,可以为我们理解知觉加工规律提供大量的依据,关于记忆错觉的研究,也应极有助于我们真正了解人类记忆,因而,记忆错觉逐渐成为当前记忆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拟对记忆错觉方面的研究加以综述。2记忆错觉的早期研究 在 1964年版的心理学词典中,Drever对错觉(illusion)这一词条作了如下解释“在感知觉中,指对客观内容(或实际感觉材料)的主观偏离;在记忆中,指人们在回忆过去经验时由于增删…  相似文献   

19.
遗忘症内隐记忆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遗忘症内隐记忆研究述评王常生,杨治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0引言自Warrington等[1]率先对遗忘症患者记忆能力采用间接手段进行测量以来,有关记忆研究方面出现了大量采用各种不同间接方法对遗忘症患者和正常人的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报道,取得了一些重...  相似文献   

20.
引言任学良先生的《汉语造词法》在关于词的定义、关于造词法和构词法的关系以及造词法体系等许多方面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对于一些词的结构和意义也作了较好的分析。从某种性质上说,它是一部带有开拓性意义的著作。但是通读全书,发现它也有不少的问题值得商榷,下面仅就其中两个并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