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第一章的重心是"常道",疑难问题是"常道"为何不可说。本文在回应郭永秉与曹峰二位先生的基础上,对第一章进行全面解读,指出"常道"有四个特点:动而无死、生而无名、妙而可观、虚而可法。这四个特点可用现代哲学词汇表述为"非对象化"(non-objectification)。"常道"是主客二分之前的非对象化存在,而言说是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对象化行为,所以"常道"不可说。"不可说"指无法用一般性的名言概念去说。《老子》中的对象化的道是由非对象化的"常道"派生而来,即正反相成的"规律之道"、以柔克刚的"处事之道"与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之道",分别代表老子在认识论、人生论与政治论上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2.
有生命,便有生命之"患"。由于生命以"身"的方式存在,生命之"患"本质上便是身之"患"。生命之"患"来自于降生生命之"道"以及生命之身所赖以存在的"货"、"名","道"与"货"、"名"不仅是生命的守护者,还是生命的摧残者。生命对道的抗拒,对"货"、"名"的争夺,必然招致道的惩罚,造成生命之间的相互残杀。破除生命之"患",保全生命之"身",就在于顺从道的旨意,甘愿接受道给予生命的一切;根除生命生存之外、生存之上的欲望,摆脱"货"、"名"的纠缠,同时,效法天地,"无以生为"。  相似文献   

3.
陈兵 《佛教文化》2010,(4):14-17
<正> 一、禅宗之悟与修关于开悟,禅宗有解悟、证悟之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三说,由顿悟而渐修者,是就解悟而言;渐修顿悟、渐修渐悟、顿修渐悟,皆就证悟而言。"若因悟而修,即是解悟;若因修而悟,即是证悟"。是则宗密所言证悟,是指见道证果时的悟,即惠能所谓"证果渐中顿";解悟则指证果前的悟,即《楞严经》所谓"理则顿悟",惠能所谓"悟法渐中顿",只是悟心性之理,安心,得正见,非实证。以此为准则衡量,则达摩二入之"理入"(由修壁观安心)及《坛经》"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一悟即至佛地"等语,皆讲解悟,"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当指见道证果时的证悟。憨山《示参禅切要》对解悟、证悟的解释则有所不同: 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多落知见,于一  相似文献   

4.
在章学诚的语境中,"道"既不是经验性的"路",也不是先验性的"理",而是隐藏在时间背后成就一切有形之物的创造性的力量。章学诚把"道"与"道之故"(器)和朱子所言"所以然"与"所当然"对应起来。但是,他并不把"道"看成是先在于"器"的规则或范型,而是看成内在于"器"并使得"器"的世界得以生生不息的动力或源泉。道,这种隐藏在历史深处的无形无名的根本性的力量通过"象"向我们昭示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刑名新思潮对礼乐老传统的冲击和挑战动摇了周代政治的权力论证体系,新旧两套系统急需对权力-秩序体系进行重新诠释或建构,作为秩序建构的工具——"名"的问题就此提出。"名"可用来表征春秋中期以降的社会危机,对"名"问题的回应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诸子的"哲学突破"。从"无名"到"常名"揭示了《老子》对"道"的建构过程,即反对本质是"以智治国"的礼、法符号系统,并经由"无知"开启形上之"道"的建构。《老子》继承了"名"的秩序意义和"德"的话语,使"名"突破了作为权力符号的限制而成为一种普遍秩序,并将"德"的价值意味赋予"道",使之成为价值本体。至此,《老子》将西周以来"天命有德"的思想收束于"道",完成了对前"轴心时代"思想的继承式突破。  相似文献   

6.
船山认为,《大学》所言的正心与诚意即是《中庸》所言的存养与省察,两种功夫皆围绕着道来进行。正心之心,即是程子所言的志,正心即是持志,其所志者即是道;正心之功,敬以居持此道也。诚意之诚,如朱子所注,乃是一个实字;诚意之功,充实正心所持之道也。无正心所持之道,则诚无从以充实;无诚意之充实,则所持之道为空、为虚。充实者,即物、即物理以实之;道于正心诚意,一本万殊者也。由其一本,故非增益于所性之外;由其万殊,故充实有体熟用便之别。  相似文献   

7.
采用哲学语义分析法,是厘清老子"自然"思想丰富义蕴的思路与方法。但此前学者们对老子"自然"的意义层级与类型的区分,存在着过于简化、概括不全的问题。本文将阐明,老子的"自然"存在着"四种主体,五个层级":"道法自然",是自因的"道"之自然;"辅万物之自然",是自在的"万物"之自然;"希言自然",是无为的"圣人"之自然;"百姓皆谓我自然",是自为的"百姓"之自然;而"莫之命而常自然",则是道之玄德"恒使万物自己而然"的"自然"。  相似文献   

8.
南宋杨万里的易学"引史"以"证经",辟宋代易学发展之新路,于其中颇有历史哲学之精神。他认为《易》与"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易》确立起大中至正的形上之道,"史"则将此形上之道贯彻、落到实处;人们以"史"为鉴,就能更好地按《易》道所确立的精神行动。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易》形天下无形之理、穷天下无穷之事"的观点,强调人们的历史认识具有客观的性质;"易道之用存乎变",历史的变化是必然的过程;"易道之体存乎常",历史的发展具有其自身的法则、规律;"易道之行存乎人",人在历史发展中居于主体的地位,从而构成其独具特色的易学历史哲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王船山晚年在《庄子解》中基于"浑天"的终极视域,提出了"物之自治者,天之道也"的重要论断,其含义是:民众依其天赋自然、差异不齐的本性本能即可自得自正,进而自发形成自安自善的生活秩序。以此为据,船山认为如果统治者罔顾民众天然各异的本心本愿,妄图以统一的名法强拢天下纷纭之物事于一律,或试图凭借一己有限的所知所能实现对社会事务的绝对管控,结果必将是贼民害物而成乱。以"帝王之道,止于无伤"为底线原则,船山进一步反思了专制政治中儒家仁义之道的异化现象和吊诡效应,指出唯有因任民众自在自足之"常然"和社会生活固有的"自然之序",仁义之道在政治实践中才具有正当性。  相似文献   

10.
王阳明的思想特色是"心学",但"心学"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源自解读经典,这正是"心学的经典化"与"经典的心学化"一体两面的过程。王阳明认为,"心学"与"经学"是一种"道"与"经"的统一关系,"心之常道"就是"经之常道",对"经"的宗旨及源流的考察须以"正人心"为本,孔子删述《六经》等也正是围绕着正人心、塑人伦进行的。一言以蔽之,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空谈心性、游谈无根的,而是对经典诠释的心学。  相似文献   

11.
<正>马宗军著,齐鲁书社2013年10月第1版。该书除《导论》外,凡六章,41.7万字。该项成果中有若干写作亮点和创新之处。(一)"三道由一"新解。作者敢于摆脱以往研究上的一些说法,认为《参同契》的"三道由一"的"一",既非"太易",也非"金丹",更不是"三道"的合一或"不死成仙之目的",而是指"生生不息之道"。指出这个"生生不息之道",即是太极、太虚、无极。所  相似文献   

12.
反思儒家文化的“常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上古时期的文化,并奠定了秦以后中国文化的"思想范式"。孔子所说中国文化的"因革损益",符合文化发展的辩证法。汉代儒学对先秦儒学既有相因的继承,又有损益的发展。自汉代以后,"三纲五常"被认为是中国文化所"因"的"常道"。本文解构"三纲五常"与"天道"的关系,否认"三纲"是儒家文化的"常道";进而反思五四时期"批孔"的历史局限,明确文化发展的辩证法。儒家文化的"常道"应该是指从先秦儒学到秦以后儒学所一以贯之、始终坚持、恒常不变、具有根本的普遍意义的那些道理、原则、理想或理念。以此为判据,儒家文化的"常道"应该是:崇尚道德,以民为本,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其凝聚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中华精神"。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5,(10)
<正>(十五)道生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生一"的"道"与"一",是一对统一的矛盾。就其超形象、超感觉而言,是"无",是"常道"的上帝。就其可名状、可感知而言,是"有",是"道",是"一"。"无",不等于虚无、空无。似无而有,此之为"道生一"。约翰称之为"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故,"道"是超形象、超感觉的神,"一"是可名状、可感知的那位神。对人类而言,不可名状、不  相似文献   

14.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以传播学为解读视角,可窥见其全新面貌。要言之,老子认为,作为传播行为的发出者,传播主体面对"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传播内容和"莫之令而自均"的受众,借助"名可名,非常名"的传播媒介,要达到"太上"之境和"上士"之行的传播效果,就必须做到"慈""俭"而"不敢为天下先",从而更好地完成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15.
关于荻生徂徕的思想渊源,"荀子祖型论"几成定论。徂徕本人却强调孟荀皆为"一偏",此即暗示荀子不能单独成为徂徕思想的祖型,亦提示有必要重新梳理徂徕对孟荀的看法。我们于《孟子识》中可以见出徂徕虽不满孟子以言争胜和"脱略礼乐",却从孟子的思想中提炼了以"习熟"为中心的仿效论,此为徂徕之古文辞学成型的关键;从《读荀子》的"荀子大见处"出发,在突显徂徕沿袭荀子之天、道、礼之关节点的同时,亦可见出二人侧重点及思维方式的差异。而在交织着孟荀因素的人性论中,徂徕所重并非不可变之"材性",而是"习善则善,习恶则恶"之"习性",而且"善移"之"习性"在未发的起点上还保留着"相亲相爱相助相养"之"善"端。可见徂徕并非简单的"贱孟扬荀",只有以统合孟荀的视角重新分析其思想中的孟荀成分,才能更为恰切地理解徂徕所言"思孟者,圣门之御侮也;荀子者,思孟之忠臣也"。  相似文献   

16.
纪明明 《美与时代》2005,(11):46-47
"大音希声",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为老子所提出,语出<道德经>:"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又说:"听之不闻名日希."老子认为最美的音乐是自然无声之乐,而非人为的部分之美,这与他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见解以及他的"无为自化"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4′3″>是20世纪美国先锋派音乐中心人物约翰·凯奇的一部重要作品,颇符合"大音希声"的境界."大音希声"与<4′33″>似乎是有着一种相同的艺术美学构思,但从哲理内涵的角度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5,(10)
<正>对于东方文明之象征——儒、释、道的精髓,有人概括为"生命之学",有人概括为"和文化",有人概括为"包容精神",有人概括为"内求修身、克己谦让"之理念,如此等等,都有启人哲思之益。比丘本性今拟以"大善"来统合东方文明,尤其东方文明中的伦理与道德,即东方文明是教人舍恶从善之道,是关于善的追求与实践之道。在东方文明中,善,是天地宇宙之理,是人性人心之本,是一切人生存生活的立身处世之基。善,是东方文明的核心精华,是东方伦理道德的制  相似文献   

18.
《孟子·告子下》篇"人恒过,然后能改"之"恒"当读为"极",是说人困于过,为过所困,才能改正错误;《离娄上》篇"思诚者,人之道也"之"思"当读为"使",是"做到"的意思,而不应该训为思想或追求;《尽心下》篇"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当作"仁也者,人也;义也者,路也:合而言之,道也","人也"下脱去"义也者,路也"5字。  相似文献   

19.
子夏之学基本特征是:在现实上表现为求成效的事务主义,在学术上表现为穷经的章句之学。这种特征可用小人儒名之而与君子儒相对,君子儒盖指"内及于性,外达于天"之儒,为思孟学派之特质,得孔子之道的正宗者。孔子之后,能绍述之者乃曾子,其后的子思与孟子俱依此而弘教。子夏与曾子并为孔子后期开坛授徒之弟子,但子夏德行存养上的"弱"使子夏之学沦为了小人儒,故其"内不能及于性,外不能达于道",而形上之道缺焉。子夏之儒的事务主义在后世为荀卿所继承,其流变为法家;而其章句之学在汉代则流为家法传经。二者俱远离孔子之道的真精神。  相似文献   

20.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作为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全方面的深刻影响.汉语中有关"道"的词语或说法比比皆是,沉积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道教思想 "道"是道教思想的核心.在道教看来,"道"是最高的哲学范畴,是世界的最高实体,"道"具有超时空性,既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宇宙万物存在和变化的最终依据和普遍法则.老子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形象生动地表达了道教对世界的认识.其中"道法自然"一词,意即道以自然为法则,效法、遵循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