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古老的道教也获得了新生。在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鼓舞下,1956年,道教界著名人士岳崇岱、易心莹、陈撄宁等倡议成立中国道教协会。这一倡议得到了全国各地道教徒的积极响应。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1957年4月,中国道教界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正式宣布成立中国道教协会。与会代表受到了中央政府朱德  相似文献   

2.
正陈撄宁在主持中国道教协会工作期间,鼓励全国道教徒积极参加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助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开展道教学术研究,培养道教后继人才,带领中国道教走出了一条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陈撄宁,原名元善、志祥,道号圆顿子,安徽怀宁人,道教全真龙门派第十九代圆字辈传人。1961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他是中国道教界富有传奇色彩、爱国爱教的一位著名人物。  相似文献   

3.
<正>举办陈撄宁道教思想与养生文化研讨会,是结合安徽省道教实际,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探讨加强宗教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式。怀宁,地处安徽西南部,不仅是著名剧种黄梅戏的发源地,还因历代以来才俊辈出而声名远播。我国著名道教大师、仙学创始人、养生专家陈撄宁就出生于此。10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道教协会、《中国宗教》杂志社作为指导单位,安徽省道  相似文献   

4.
书刊信息     
《中国道教》1989,(1):63-64
中国道教协会道教经书简介一、《黄庭经讲义》作者:陈撄宁小32K本,约五万字《黄庭经》为道教讲述炼养的重要经典,分《内景经》、《外景经》二篇。我会已故会长、著名道教学者陈撄宁先生就《黄庭经》二篇义蕴,沉潜探索,择其精要,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分类诠释,使其词能解,理可通,便于读者理解和学习。《讲义》后附《道藏》本《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原文。定价:批发0.80元,另售1.00 二、《神经衰弱静功疗养法问答》作者:陈撄宁小32K本,约一万七千字本书为我国近代著名道教学者、养生学家、中国道教协会已故会长陈撄宁先生于1957年8月,应杭州市屏风山疗养院邀请讲学而编写的。  相似文献   

5.
应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之约请,王伟业同志撰写了“中国道教协会”、“陈撄宁”两条目的释文。现征得作者同意,本刊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6.
此稿是已故中国道教协会会长、著名道教学家陈撄宁先生1957年8月应杭州市屏风山疗养院邀请讲学而编写的,后又经陈先生修改,在中国道教协会1963年《道协会刊))第三期上公开发表。现根据读者和患者的要求重印,供阅读参考。陈撄宁(公元1880-1969年),道号园顿子,安徽怀宁人。清末秀才,毕业于安徽高等法政学堂,无意仕途,转而学道,历游各地名山宫观,寻师访友,研究仙道之学。从事道教研究六十多年,治学精勤,通晓道教内外丹法及养生修持之道。三十年代曾主编《扬善半月刊》和《仙道月报》,著释道书多种。1957年以后曾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会长,在道教界有广泛的影响和威望,为道教事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关于陈撄宁学派这个问题,前人鲜有论及者,张广保先生在《明清内丹思潮与陈撄宁学派的仙学》一文中似乎肯定陈撄宁学派的存在,他说,陈撄宁高举"仙学"的大旗,以《扬善半月刊》和《仙道月报》为阵地,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仙学",在他周围渐渐聚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道教协会成立60年以来,其道教文化研究工作经历了从坎坷到发展的过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既为发扬道教优良传统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贡献。一、道教研究工作的起步20世纪60年代初,时任中国道教协会代会长兼秘书长的陈撄宁先生提出道协应开展对道教文化的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央统战部和国务院宗教事务局的重视与支持。1961年3月22日,由全国政协宗教组出面召开  相似文献   

9.
<正>陈撄宁毕生从事道教学术研究,发展道教事业,为我国传统道教文化宝库增添了许多珍贵的遗产。深入研究陈撄宁道教文化思想,有益于弘扬道教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推进道教文化的现代转型,有利于促进道教医学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华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陈撄宁,这位中国近现代道教的杰出人物,一生致力于研究仙学丹道,宏扬道家学说,为复兴道教事业、重构道教文化的现代转型、振奋中华民族精神做出了突出贡献。安徽省怀宁县作为陈撄  相似文献   

10.
《中国道教》1990,(1):8-9
全国政协宗教委员会和中国道教协会,为了纪念中国道教协会前会长,近代道教著名学者、全国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陈撄宁先生仙逝二十周年,于1989年9月5日在北京白云观隆重举行纪念会。出席纪念会的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张声作,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任务之,全国政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宗怀德主教,全国政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安士伟阿訇,全国政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11.
近日笔者在《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中所发现的陈撄宁先生的几篇重要佚文,在现有的所有有关陈撄宁的研究与陈撄宁仙道文献集成中,都未曾提及和收录。这几篇重要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相似文献   

12.
《法音》1989,(11)
黎遇航会长和诸位道长、先生: 陈撄宁先生是我的乡前辈。解放前,他在上海住了多年,我也在上海,但一直没有见过面。由于我见闻闭塞,当时在上海发行的《扬善半月刊》,没有见过,自然也就没有读到陈先生在那个刊物上发表的文章。直到五十年代,陈先生来到北京,担任中国道教协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近代著名道教学者陈撄宁及其追随者的内丹思想,认为陈撄宁学派所谓“仙学”是明清内丹思潮发展的结果,构成民国道教发展的一种新型。式对内丹内含的科学因素及其理论,通过对陈撄宁学派之介绍作了新的评析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道教协会第一次代表会议于4月8日在南京隆重召开,正式成立了江苏省道教协会。江苏省人民政府陈必亭副秘书长,中国道教协会谢宗信副会长以及江苏省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四大宗教的代表到会祝贺, 会议历时两天,与会代表认真听取并审议了省道教协会筹备组的工作报告;通过了江苏省道教协会章程;制订“江苏省道教协会关于道教散居正一派道士管理试行办法”和“江苏省道教宫观管理试行办法”;选举了江苏省道教  相似文献   

15.
事有凑巧.1880年,华夏大地上诞生了两位人物:李叔同和陈撄宁.作为佛教的大德,弘一法师李叔同因其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世人闻之如雷贯耳;而陈撄宁先生,作为道教以及中华摄生、养生学术的集大成者,学问精博而深奥,却一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6.
<正>王沐(1908-1992),河北乐亭人,著名道教内丹研究学者,曾任中国道教协会理事。王沐先生研究内丹学60余年,对道教内丹诸派功法作了全面的考察,并结合自己的内修作了平实的叙述,堪称以学术态度对待道教内丹术的开拓者之一。对内丹学的整体认识王沐先生继承了陈撄宁先生对于内丹学的认识,肯定了内丹学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陈撄宁仙学的内涵,探讨了其仙学独立论、仙学实证论、仙学救国救世论以及仙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出陈撄宁在道教衰微的困难条件下,弘扬了道教文化的精华——仙学,以一种极为特殊的方式促成了道教学术的复兴。  相似文献   

18.
事有凑巧。 1880年 ,华夏大地上诞生了两位人物 :李叔同和陈撄宁。作为佛教的大德 ,弘一法师李叔同因其传奇般的人生经历 ,世人闻之如雷贯耳 ;而陈撄宁先生 ,作为道教以及中华摄生、养生学术的集大成者 ,学问精博而深奥 ,却一直鲜为人知。陈撄产先生自幼随父学习 ,至 6岁时 ,已读完《三字经》、《四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7岁至 11岁 ,读《诗经》、《尚书》、《易经》、《礼记》、《左传》。 12岁至 14岁 ,学做诗文。先生的少年时代 ,已打好了关于中华文化的坚实基础。有学者认为 ,“先…  相似文献   

19.
中国道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于1998年8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选举闵智亭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为此,本刊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闵智亭道长。记者:祝贺您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您觉得这次代表会议与历届代表会议相比,有什么特点?闵智亭:这届代表...  相似文献   

20.
<正>6月21日至23日,中国道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多位代表人士,精诚团结,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会议的各项议程。会议总结了中国道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以来的工作,提出了今后的工作任务和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