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当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唐末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列为第九福地。道经说真武大帝曾在武当山修道四十二年,在山中留下了众多圣迹。历代皆有高道大德栖隐此山,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五代宋初的陈抟真人和元末明初的张三丰真人。明代曾数次大修武当山宫观,留下了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今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武当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武当道教历史、道教人物、道教音乐、道教武术、道教医药等各个方面。贯穿于其中的则是道教的精神。武当道教文化就是道教精神的具体体现。道教精神是以尊道贵德为核心的道教优良传统的凝结。…  相似文献   

2.
武当道教在明代走向鼎盛,武当道观成为"朝廷家庙"。与此同时,庆赏剧这一独特的戏曲样式悄然形成,并在深宫内院的戏曲舞台上大放异彩。明代庆赏剧摄取武当道教文化营养,一方面丰富了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迎合了明代皇室崇信真武、希求长生的心理。本文以杂剧《宝光殿天真祝万寿》为例,从艺术表现和思想内涵两个角度分析明代庆赏剧与武当道教文化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3.
胡军 《中国道教》2014,(2):34-35
正武当山喇万慧、吴理瀛方继权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艺传授给年轻道众,对武当乐的承何本灼等道长所传韵曲典雅清新、独具风韵,他们毫无保留地将道教经曲、乐武当道乐古老悠久、博大深邃,不仅具有中国道教音乐的共性特征,同时还独具"武当韵"的个性色彩,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20世纪80年代,《中国民族民间器乐  相似文献   

4.
第六届中国.苍溪梨花节暨西武当道教文化旅游周,于2008年3月19日在四川省苍溪县隆重开幕。苍溪素有"中国道教之乡"和"中国雪梨之乡"的美誉。苍溪,是道教创始人祖天师张道陵悟道、传道、炼丹及升真之圣地,巴山蜀  相似文献   

5.
武当山道教文化杨立志武当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位居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首。据文献记载,汉魏六朝时,修仙学道之士荟萃是山,唐末,道教称之为第九福地;宋代道经尊此山为真武修炼之地,武当道正式形成;元代武当宫观教团日益发展;明成祖大建武当山宫观祠庙,明皇室长期...  相似文献   

6.
武当山道教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有着深厚的道教汉调,又有秦腔豫剧。武当音乐受此影响,从而形成似南似北,南北无间的混融色彩。三是清幽典雅的古乐风韵。明代钦选道官乐舞生张道贤任武当山玄天玉虚宫提点后,武当音乐无疑会增加宫廷古典雅乐的风韵。人们发现“武当韵”中保存了唐代大曲和宋明古琴曲的某些旋律形态和曲体风格。另外,自南北朝至清代,武当道乐还吸收了相当数量的佛教文化因素,因而武当道乐又有佛道融合的宗教音乐风采。武当道教区别于其他道教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它有自己特定的信仰,即信仰“玄武”或“真武”。玄武信仰渊源于早期的…  相似文献   

7.
武当山是中国道教著名的仙山福地,历史文化积淀极为深厚。武当山道教官观都藏有各种珍贵文物,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御制"武当山玄天上帝圣牌"。该牌采用官窑五彩极品瓷烧制,  相似文献   

8.
武当山是中国道教名山,被称为道教第九福地。神秘深邃的玄帝信仰、如法如仪的道教科仪、缥缈空灵的道教音乐、结构精巧的道教建筑、颇具特色的道教医药、饮誉中外的道教武术(即武当武术),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绚丽多姿的武当文化。武当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不仅在祖国大  相似文献   

9.
武当山是中国道教名山,被称为道教第九福地。神秘深邃的玄帝信仰、如法如律的道教科仪、缈纱空灵的道教音乐、结构精巧的道教建筑、颇具特色的道教医药、饮誉中外的道教武术(即武当武术),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绚丽多姿的武当文化。武当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不仅在祖国大  相似文献   

10.
明初武当山全真道士丘玄清的生平极富传奇色彩,他不仅是明初复兴武当道教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也是明代武当山由道入仕的第一人,深得明太祖朱元璋以及张宇初、刘三吾等时贤名流的赏识和推重。围绕着丘玄清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好事者当然也包括利益相关者或附会其师承武当道士张三丰,或杜撰其力辞宫媛而自宫,既层累地完成了丘玄清形象的文化建构,又为其生平道履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这些广为流布的丘玄清传说,不仅提振了道教全真派的政治声誉,也扩大了武当教团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1.
明代武当山志既是研究武当道教渊源流变的基本文献,也是研究明史和中国道教史的重要参考文献。根据明代武当山志的记载,明世宗朱厚熄不仅虔诚奉祀玄天上帝,尊封武当山为"治世玄岳",还大规模重修武当宫观,巩固并充实了明皇室对武当山的一系列制度化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了武当道教在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影响。解析明世宗崇奉武当山玄天上帝的内在原因及其外在表现,探讨明世宗对武当道教的扶持政策和管理措施,为明世宗崇道问题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和一个新案例。  相似文献   

12.
湖北中武当道观以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 ,努力探索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大胆引进先进的管理办法 ,实行全员岗位责任制。经省道协副会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道协会长、中武当道观管理委员会主任鄢金华道长提议 ,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的帮助下 ,制定了《长阳中武当道观全员岗位责任制》 ,从主持道长到一般道人 ,都有明确的岗位和责任。责任制对自我修行、服务旅游和学习道教知识、文化知识、法律法规做了明确的规定 ,从而增强了全体道人的工作责任心。中武当道观岗位责任制实施以来 ,道人的工作积极性和…  相似文献   

13.
正湖北是全国宗教工作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鄂东黄梅禅宗文化、鄂西武当道教文化底蕴深厚,形成全省"东禅西道"的传统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宗教工作的重  相似文献   

14.
博大精深的武当武术虽源于中国,却属于世界,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武当武术也将让更多的洋弟子实现他们对功夫的梦想。武当山不仅是道教玄帝信仰的祖庭,也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故乡,太极张三丰的故事家喻户晓,"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有口皆碑。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传统道教文化的复  相似文献   

15.
武当山博物馆位于武当山脚下,是一座以展示、收藏、研究道教文物见长的专业博物馆,于2008年4月23日正式开馆,总建筑面积5820平方米,分设建筑艺术、道教造像、武当武术、宫观道乐、仙山名人、武当民俗文化等8个展厅,现有馆藏文物2000余件,陈展珍品420多件. 走进武当山博物馆,浓郁的道教文化气息便扑面而来,拙朴的背景,悠扬的道乐,异彩纷呈的珍品文物,让人目不暇接.但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些质地不同、造型各异的神仙造像.武当山神仙造像以玄天上帝神系为主,涵盖其他道教神仙和历代武当高道,品类丰富,特色鲜明.这些造像的铸造时代从唐、宋、元时期一直延续到明、清和民国年间,质地既有金、银、铜、铁,也有玉、石、砖、木、泥、纸等,其数量之多、种类之全、等级之高、体量之大、工艺水平之精,时间跨度之长、文化内涵之丰富,皆为他处所罕见,堪称中国古代造像艺术的宝库,具有独特的宗教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祈福法会     
正5月10日上午,湖北十堰武当山玉虚宫内仙乐阵阵,海内外高道大德云集,主题为"护国佑民,平安吉祥"的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祈福法会如仪举行。在庄严神圣的武当道乐声中,海内外道教界人士分批敬献香、花、灯、茶、果五供。黄信阳道长宣读《祈祷文》。经乐师、高功法师依科演法,呈表祈福。祈福法会表达了道教界人士希望国家昌盛、人民安乐、世界和平的美好祈愿。  相似文献   

17.
<正>太极仙山,碧玉流翠,武当胜境,紫气充盈。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高道大德、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齐聚武当,开坛论道,可谓道缘殊胜,可喜可贺。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向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来自海内外的各位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良好的祝愿!国际道教论坛已成为全世界道教徒对话、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向世界展示道教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本次论坛以"道通天地、德贯古今"  相似文献   

18.
<正>武当山地处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又名太和山,明永乐十年被成祖嘉封为"大岳太和山"。提到武当山,首先就会想到真武大帝、道教文化和武当武术。岁月交替,日转星移,随着人文步履的崛起,武当山独特的建筑艺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武当山道  相似文献   

19.
由湖北武当山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国武当山道教文化学术研讨会”于10月5日至9日在湖北省武当山镇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教内外的研究道教与道家文化的专家学者近50人,还有来自意大利、日本、韩国的学者。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闵智亭道长,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李养正教授,武当山道协会长王光德道长参加了会议。郧阳地区和丹江口市政府、政协、统战、宗教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莅会祝贺并听取了学者们的发言。会上,教内外学者共宣读学术论文近40篇,涉及道教历史、经典、宗派、养生、艺术及武当道教等诸方面内容,其中有不少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5月12日上午,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太极神韵"电视论坛在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众晶国际太极湖酒店举行。知名武术家、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于志钧,武当太乙五行拳第十八代传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当武术传承人杨群力,养生名医武国忠等担任嘉宾。他们围绕太极武术养生、太极文化养心等话题,从"太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