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1月5日上午,由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陕西省道教协会会长、陕西楼观台主持任法融道长捐资修建的麦积区琥珀乡人饮解困工程一、二期工程,在天水市麦积区琥珀乡隆重举行竣工通水仪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陕西省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注解老子一书《道德经释义》韩文本 ,已由韩国金仙学会翻译出版。这是由崔炳柱会长和他的金仙学会与陕西省楼观台道观进行文化交流的成果之一。韩国金仙学会已出版三十余本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及道教修炼方面的著作。近几年朝拜和参访楼观台及大陆道教宫观 ,为促进中韩文化交流 ,弘扬道教传统起到推动作用。任法融副会长《道德经释义》韩文本出版@嗣传  相似文献   

3.
2004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海峡两岸纪念老子楼观授经祈祷法会、楼观台修复奠基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大陵山祭拜老子墓及临潼明圣宫开光庆典活动在陕西西安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道协副会长张继禹道长,中国道协副会长、陕西省道协会长任法融道长、台湾中华道教总会秘书长张柽先生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嘉宾及国内道教界人士300多人,国家宗教局外事司司长郭伟女士一行应邀出席了本次活动。陕西省人大副主任陈再生、省人大秘书长岳松华同志会见了张柽先生一行。省人大陈再生副主任和省政府原副省长徐山林…  相似文献   

4.
“蕊殿仙妹下界游,偶来税驾剡溪头;君看月里横枝影,尽是苍龙与翠虬。”——陆游《梅花诗》正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1989年元旦,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大师们云集古城西安,举行全国书画“金龙杯”大奖赛。在领奖台上有一位身着道服,神闲气静的老道长非常引人注目,他就是陕西省楼观台道士孙明瑞道长——墨道人。这次是以梅花获得大奖赛书画二等奖,可谓是“梅占百花魁”。  相似文献   

5.
去年暑假,我们学员八人,有幸参谒了仰慕已久的陕西省道教圣地——周至县楼观台。俗话说:“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里茸翠,以楼观为最佳。”我们一来到终南山北麓的楼观台,确实被这里的景色所迷住。但见山环水复,风光秀丽,竹木葱茏,真可谓神仙境界,洞天之冠。无愧夙誉为“天下第一福地”的美名。楼观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道教宫观。据《楼观本起传》所记:“楼观者,昔周康王大夫关令之故宅也,以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因以名楼观。即观之始也”。近三千年来,楼观台几经兴废,楼、台、殿、阁、塔、泉、洞、观、堂、池等,有文物古迹点五十余处,现仅存有“说经台”,“炼丹炉”、“宗圣宫”、“老子墓”、“仰天池”等遗迹遗址,都是古楼观很珍贵的文化遗产。楼观台历代屡有修葺或重建,现属国务院批准开放  相似文献   

6.
1998年9月29日至10月2日,以台湾中国崇道会理事长洪见文为团长的海峡两岸道教文化交流团一行71人,前来西安部分道观进行为期4天的参访与交流活动。参访团一行于29日和30日分别拜谒了陕西岐山周公庙和周至县楼观台道观。该团一行在楼观台受到任法融道长...  相似文献   

7.
很久以来,我们就向往着参谒陕两省的道教胜迹,特别对中国历史上第一座道教宫观——楼观台,更是怀有仰慕之情。一九八六年秋,为搜集编辑《洞天胜境》的资料,有机会参访了周至县古楼观、西安市八仙宫,华阴县西岳华山诸庙以及户县重阳万寿官,夙愿得以实现。虽来去匆匆,历时不过十天。胜境之壮观和道友们真挚的情谊,都深深地印在心底,至今不能忘怀。道教第一福地——楼观台在天高气爽,黄熟红笑的大好时节,我们来到了古楼观(亦称楼观台)。楼观台在终南山北麓,秦岭山峦叠嶂,古木参天,橡林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政协常委,省、市道教协会名誉会长、全真嵛山派第20代传人韩壬泉道长(道号仙明),于2002年3月11日凌晨4时10分在兰州金天观羽化归宗,享年90岁。韩壬泉道长1928年在兰州金天观出家修行,拜赵丰谷、靳地吉为师。1936年先后赴平凉崆峒山、陕西华山、西安八仙宫、楼观台等道教名山洞府参访学习,具有很高的道学造诣。新中国成立后,韩壬泉道长继续在金天观修道、主持教务,并发挥医道、救死扶伤,创办了医疗诊所,从事慈善事业。在1954年召开的中国道教协会第一次代表会议上,韩壬泉道长当选为常务理事,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相似文献   

9.
闵智亭会长视察楼观台等宫观在举国上下喜迎新世纪第一个春节之际,从北京赶回西安参加陕西省人大和西安市政协会议的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道长顾不上一路的疲倦,刚到八仙宫就驱车前往周至楼观台、户县重阳宫、临潼明圣宫、华山玉泉院等道观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走访和有关工作调研活动。走访期间,闵会长首先向宫观的道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并就所在宫观的管理、建设、政策落实等情况作了详细了解,尤其对华山玉泉院一年多来在宫观建设和维修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新世纪、新千年,希望陕西的道教工作,有新的进步,新的发展,为西…  相似文献   

10.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风光奇丽,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在青海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道教早就延续和传布,现在这里仍然有许多虔诚的道教徒和相当数量的信教群众。笔者最近去青海,有机会与青海道教界代表人士相聚,其中有乐部武当山杨诚泉道长、西宁主楼观喇宗静道长、涅中西元山李宗净道长、大通娘娘山任诚珍道长、乐都昆伦山马诚仁道长、贵德巨宗贞道长(坤道)等,以前了解一些青海道教的情况,现在直接与大家在一起交流,更使人深深地感觉到继承道教事业,弘扬道教文化更需要奉献精神。乐都武当山杨诚泉道长,他虽已年届68岁,但对…  相似文献   

11.
199+6年9月25日至30日,台湾省台中市道教界受宫一行45人应邀前来八仙宫访问,受到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西安市道教协会会长、八仙宫监院阔智亭道长及全体道众的热烈欢迎。访问团一行在闽智亭道长的陪同下,于26日拜谒了始祖轩辕黄帝陵,举行了盛大的谒祖仪式。受到了黄陵县县长及有关部门的热情接待。之后分别参访了八仙宫、楼观台、祖庭重阳宫和知山老母殿等处。访问期间,并于八仙宫内举行了隆重的祈福迎祥道场和海峡两岸学术交流座谈会。会上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并互赠了礼品。台湾省台中市道教界受宫应邀组团访问八仙宫@诚林…  相似文献   

12.
一慕名楼观朝山来,因访先生路徘徊。忽闻有客勤问唤,拾级已到说经台。二问讯先生到法堂,故人相见话短长。古稀道坛执牛耳,一点浩气在丹阳。三老子说经五千言,道法自然是真传。无为而治尚和谐,福失常态祸相连。四楼观千载荫福地,道德经中蕴玄机。访问归来日迟迟,一山紫云夕照里。楼观台夕照绿波荡飞檐,殿宇层峦。楼观亭台西照晚,银杏森森看鸣蝉,紫气东还。老子入函关,此山设坛。一篇经论五千言,福祸相依法自然,道传人间。楼观台访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先生@张津梁$中共兰州市委!书记~~  相似文献   

13.
<正>6月27日至7月4日,以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为团长,北京白云观管委会主任李信军道长为副团长的北京白云观参访团赴台参加海峡两岸三地道教友好宫观联谊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由"海峡两岸三地北京白云观、香港蓬瀛仙馆、台北指南宫联盟座谈  相似文献   

14.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论坛即将闭幕。在这难忘的六天里,我们见证了精彩纷呈的开幕演出,气势恢宏的万人诵经,庄严肃穆的楼观台法会,余  相似文献   

15.
任法融男,汉族,生于1937年6月,籍贯甘肃省天水市。1952年3月在陇县龙门洞出家,入道教全真派,师从王嗣琳道长。1955年春至今在陕西楼观台常住。1986年起担任陕西省道协会长至今;同时为周至县楼观台道院监院。1989年在北京白云观受三坛大戒。1989年被聘为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为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十届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1998年中国道教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当选为副会长。2005年中国道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选举为会长。张继禹男,汉族,生于1962年9月,籍贯江西省鹰潭市。1983年9月加入道教正一派。1983—1984年在北京白云观中国道…  相似文献   

16.
楼观台夕照     
绿波荡飞檐,殿宇层峦。楼观亭台西照晚,银杏森森看鸣蝉,紫气东还。老子入函关,此山设坛。一篇经论五千言,福祸相依法自然,道传人间。楼观台夕照@张津梁$中共兰州市委!书记~~  相似文献   

17.
楼观台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城东南十五公里的终南山麓,山水秀丽,风景优美,素有“仙都”之称。相传周朝函谷关令尹喜,来此修道,结草为楼,观星望气,所以叫做楼观。后来老子李耳,去周西行,过函谷关,尹喜迎他来到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15-19日,为期4天的中国道教协会(西安)第二届道教文化艺术周在古城西安曲江会议中心圆满举办。本次活动以"道济天下·德化人生"为主题,内容包括周至楼观台"祈祷国泰民安、世界和平大法会"、"丝路仙乐·长安古韵"第十七届道教音乐汇演、中国道教协会第九届玄门讲经、道教文化艺术展、"爱国爱教·正信正行"西安市道教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善慈善基金捐款仪式、万人  相似文献   

19.
杨辉 《中国道教》2012,(2):53-56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岁次乙卯。这一年的春夏之交,自命道号为一虚子的茅山道士朱象先自浙右来到楼观,①原意不过是为了却多年以来礼谒祖庭、拜会老君遗迹的夙愿,不曾想当他驻足于说经台之上,摩挲老子当年系牛之古柏,遍览太和真人尹轨所撰之《楼观先师传》及精思法师韦节、银青光禄大夫尹文操续书,始知楼观  相似文献   

20.
终南山自古为尘世仙源,汉魏以降,高人逸士多出其间。游其地者,喜其泉石之美,乐其林壑之幽。昔年访楼观台,缘识任法融道长,接谈之余,见其气歙神凝,抱朴涵冲,积学深厚,世人罕能测其量。近得其手著《阴符经素书释义》,行将付梓,远道邀为之序。此书以道教内丹之学,阐阴符之旨,备一家之言。尝谓《道藏》典籍,文约义丰。《道德经》五千言,或以用兵,或以治国,或以养生,或以炼神,或以体天道、参造化。见仁见智,各有攸宜。所见不同,所取各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