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教内丹学是独具中华文化特色的生命超越理论和修道方式,经过千百年来道教内丹家们的不断探索,在与儒佛的抗争与交融中,道教内丹学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完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工夫的“道教仙学”,它的主旨被概括为“顺凡逆仙”的“返本还源”之道。对道教内丹学中的“顺逆”问题的研究,就是对内丹学修道成仙的本体论基础的研究,它有助于了解内丹学成仙的可能性和它蕴含的对宇宙生命奥秘的洞见。本文详细论证了道教内丹学中“顺逆”问题的理论层级和丰富意蕴,从现代角度检讨了这一问题的理论效果,揭示内丹学本体论所可能蕴含的哲理意义。  相似文献   

2.
道教内丹学是独具中华文化特色的生命超越理论和修道方式,经过千百年来道教内丹家们的不断探索,在与儒佛的抗争与交融中,道教内丹学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完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工夫的“道教仙学”,它的主旨被概括为“顺凡逆仙”的“返本还源”之道。对道教内丹学中的“顺逆”问题的研究,就是对内丹学修道成仙的本体论基础的研究,它有助于了解内丹学成仙的可能性和它蕴含的对宇宙生命奥秘的洞见。本文从现代角度检讨了这一问题的理论效果,揭示内丹学本体论所可能蕴含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内丹学工夫论的一个重要的主题是"炼丹三要",即内丹修炼功夫的三个要素:炉鼎、药物和火候。本文综合考察内丹学文献中的相关材料,对道教内丹学"返本还原"理论视域下的"炼丹三要"做了具体的文献疏释与理论分析,是作者道教内丹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4.
《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中的批语虽然对"心"十分强调,但是其立足点并不是儒家心学,而是道教内丹学。批语的真正作者确实不是李卓吾,而是另一熟悉内丹学之人。  相似文献   

5.
道教内丹学的佛教观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教内丹学理论具有鲜明的融佛色彩.道教内丹家从内丹学角度出发,对佛教的宗派、成佛境界、修行方法等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其中有的看法明显与佛教本义不符,属于牵强附会;但有的看法也能够自圆其说,对专门的佛教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道教内丹学是道教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中国宗教、哲学、文学、中医等传统文化均有不容忽略的重要影响.对内丹学充分研究和认识,是正确理解中国文化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7.
论《庄子·天地》篇中“玄珠”与道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天地》篇中之“玄珠”本意是比喻道家的形上本体之“道”。由于“玄珠”渗入了神秘性内涵,因而道教对其进行了借用与发挥。在外丹术中,“玄珠”是水银的隐名;在内丹术中,“玄珠”是内丹的别名。道教内丹学是心性之学在其理论上的表现,随着内丹学的发展,“玄珠”又被看作心与性的代称。道教赋予“玄珠”以宗教与信仰的内涵,其对“玄珠”这个特殊概念的借用和发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庄子》对道教的深刻影响,以及道家与道教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道教内丹学揭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道教内丹学的发展历史和流派;从现代科学和哲学的角度剖析了内丹学基本理论的秘密。同时,对男子单独静坐的清修丹法、女子独自修炼的女丹程序,乃至男女双修的阴阳栽接丹法都作了剖析,初步揭示了这种在道教中师徒口诀秘传的内丹学的真相。  相似文献   

9.
道教内丹学的解脱观念有别于传统道教的“肉体飞升”之说 ,而以神气合一的阳神解脱为内丹修炼的目标。本文考察了佛道二教关于“神形”问题的争论对内丹学解脱观念形成的重要影响 ,并阐述了内丹学解脱观念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内丹学在宋代思想史上之意义为题.试图透过对宋代道教的时代特征的分析,以探索道教与时代的关系。文章通过“内丹学的思维特征”、“内丹之心统性命”、“内丹的自我超越”等三个命题的讨论,认为:道教发展至宋代,孕育出了内丹学。宋代内丹学不断地追求自我提升,以达到自我超越,复归于生命的真正本源,并自觉认识到与传统养生学及炼丹的区别。作者将此称之为“内转”,且指出它与宋代的文化趋势一脉相通。  相似文献   

11.
清代先后出现过六家以金丹之道评点小说《西游记》的评点本,论者往往以一句金丹之道概括后,就弃之不论。本文就此进行分析,以获得对少有论述的这一问题的清晰认识。六家评点本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过程。《西游记》各评点将道教内丹修炼的要旨一一指出,批驳内丹学之外的一切旁门左道,借助五行和《易经》的义理和卦象阐释金丹之道,将《悟真篇》等内丹修炼的诗歌广泛运用于评点之中。这构成了《西游记》道教评点本金丹之道评点的主要内容。《西游记》小说回目和文本中大量的宗教术语和诗词,是使评点者以宗教眼光看待和评点《西游记》的最表层化的因素;中国文人以文证道的思维模式,是其更为深入的内在原因;评点者身份的改变及其思维的进一步道教化、非文学化,是《西游记》评本道教化的内在动力;《西游记》内丹学的阐释也是清代道教总体衰微,而内丹学却特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中文化发展甚为辉煌的时代,儒释道三家文化在这一时期进入乃至达到高峰阶段。与佛教的禅宗、儒家的心性之学相似,道教文化精髓内丹学蕴含着大唐文化开放与包容的时代特征,这种文化的开放与融合精神主要体现在内丹学与佛、儒的融通,内丹学与道教外丹学的融通、内丹学与通俗质朴的时代文风的融合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储华谷<周易参同契>注运用<周易>的卦爻象和"河洛之说"来解释道教内丹修炼的原理,提出了"药之与物,二八河图.五贼运火,皇极洛书.法象羲<易>,按爻摘符"的道教易学思想;认为<易>的"河洛之说"及"卦爻之象"揭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这对于道教内丹修炼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注用<周易>"河图"、"洛书"等理论,对道教内丹学中最重要的药物、鼎炉、火候等问题进行了说明,强调内丹术要循天地自然之道而行,法天地人三才之道才可以论还丹,并以<易>理来统摄天、地、人三才之道,从而增强了道教内丹术的理论性和系统性,为将道教内丹术转为道教内丹学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内丹学理论中的信仰主义明扬一、天界之信仰传统的内丹学是在宗教内部发展起来的,是为宗教目的服务的。从历史上看,道教内丹学与道教神学两者的建立几乎是在同时;《太平经》与《参同契》差不多都出世于汉桓帝时,虽然在修炼方术上这两本书的主张在相互水火之处,但在神...  相似文献   

15.
正闵一得(1758-1836)是清代著名内丹家,全真龙门派第十一代宗师。他是清代道教龙门派在江浙地区盛传期间,道教著作最为丰厚者;同时,他开宗创派,振兴金盖山龙门一派,成绩卓著。他在秉承全真传统丹法的同时,又吸收西竺心宗的秘法,兼采道教符箓派的"云篆"与佛教"真言",提出"中黄直透"法,对清代道教内丹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古书隐楼藏书》是闵一得的重要著作之一,被誉为"清代最有影响的一部道教内丹学丛书"1,流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分析了陈致虚道教易学的内丹学思想的理论特色。陈致虚以《周易》之理来建构其内丹学的思想体系,提出了“易只阴阳两件物事”、“易之道道数也”、“易之道统乎天心”等三条道教内丹学的原则。认为道教内丹修炼是法天地阴阳造化生生之理而进行的,天地造化就是太极或道的展开过程,修道即是要回复到道本身。而天地造化之功不离阴阳两件物事,所以,内丹修炼不离阴阳。“阴阳”为道之纲纪,向道复归的路径为“逆”,“天心”即天地造化生生的节度和有序性,内丹修炼通过调和“阴阳”,以“逆”的方式法“天心”而施功,便能参赞天地之化育,以论还丹。陈致虚通过“援易入道”,在对本体之道的理解、修持的原理、证道的方法等内丹学的重要理论问题上作出了具有特色的阐述,为宋元时期成熟的道教内丹学的理论体系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内丹学的核心奥秘在于真阴真阳的交媾。真阴真阳的交媾如何可能?沟通先天世界的关键何在?这都离不开“玄关一窍”的作用。玄关一窍是真阴真阳交媾的发生地,是沟通先天一气的门户,是进入先天元神的机关所在,可谓是内丹学奥秘之中的奥秘。内丹学有关玄关一窍的诸种说法,是否有其内在的理路可寻?如何在内丹学整体修炼思想中给予玄关一窍以准确的定位?探索玄关一窍的真实意义,不仅是道教内丹学“阴阳交媾论”的重要论题,也是整个道教内丹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更是我们探索人体生命奥秘的重要途径,对于今天继承内丹学的养生方法与生命智慧,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对修习道教内丹导引之术非常重视,其《年谱》中多有记载。内丹本为一种养生延命之学,王阳明却使之成为“致良知”说的组成部分。王阳明如何将道教的修为与儒家的心性学说紧密结合在一起呢?这里拟作一点粗浅的探索。 1 当然,能够产生内心神秘体验的并非仅仅是道教内丹,佛家与儒家也都有类似功夫。但是究阳明一生,他似乎独钟情于道教内丹之术。  相似文献   

19.
魏尧与赵避尘是民国时期有影响的内丹家。面对西方文化强势挑战,魏尧坚持以道融摄儒佛的传统,融合道儒佛三教性命思想来诠释内丹性命论,提出"先后天五行"性命论。而赵避尘除了坚持以道融摄儒佛的传统外,着重援引西方生理学、解剖学等来诠释内丹性命论,主张道教内丹学之精气神论是精气神生理学。但魏赵二人的内丹性命论实质上背离内丹学之性命思想。这对今日道教文化的现代阐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周冶 《宗教学研究》2003,(3):105-108
本文以上阳子陈致虚为考察对象 ,依据其著述探讨了陈氏的内丹思想 ,试图以此管窥道教内丹学赖以成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