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高职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职业自我概念的关系。随机选取两个高职学校271名大学生作为被试,使用高职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和高职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量表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大三学生的学习策略显著高于大一,女生的学习环境显著高于男生;(2)大二学生的职业人际支持自我显著高于大一,女生的职业个性自我显著高于男生;(3)学习兴趣正向预测职业知识自我和职业技能自我,身心健康正向预测职业形象自我和职业个性自我,学习环境正向预测职业个性自我。高职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对职业自我概念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人的个性是最复杂的问题,也是心理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它的复杂性,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许多问题都没有定论。本世纪西方关于个性的研究,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和流派的产生,关于个性的观点也十分纷歧。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个性理论。是西方一个新兴心理学派的个性理论,近年来国内渐有所介绍,为了开展我国个性心理的研究,本文试图作一粗浅的评介。  相似文献   

3.
关于个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乃松 《心理学报》1984,17(1):4-10
(一)“个性”是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二)关于区分个性差异的标志。(三)对个性与行为关系的理解。(四)关于形成个性差异根源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早期职业不确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外有关青少年早期职业不确定性的研究进展,包括职业不确定性的认知和情感成分、早期职业不确定性与有效求职行为之间的联系;其次,进一步分析了影响青少年早期职业不确定性的各种主要因素,如个性差异、职业兴趣、人口学变量、早期工作经验和家庭环境;最后,对未来有关早期职业不确定性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自若干时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讨论中,把人的问题作为个人、个性而加以研究的倾向,愈来愈明显了。我国人民的职业哲学家和广大阶层,对这个问题的日甚一日的兴趣,首先要归因于人和他的社会周围世界之间的这种本质上是崭新的关系。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技术革命,对个人的政治和道德行为、精神和文化行为提出了要求:必须在哲学上和科学上解决这个问题。最近,关于异化问题的内容和关于克服异化问题的广泛讨论,同这些问题是有直接联系的。另一方面,关于异化的讨论,是意识形态的阶级斗争的焦点。资产阶级的哲学——它歪曲马克思的观点——竭尽全力把帝国主义国家里关于极端异化了的人的问题,转嫁到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上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一定的个性特点会促使人选择一定的职业,一定的职业也对就职者的个性特点具有一定的要求。反过来,长久的职业工作也会促使人形成一定的个性特点。不同职业者个性的特点的差异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甚至身高、体重等。研究者们曾用不同的方法对这些方面作过研究,罗夏测验(Rorschach test)是研究个性差异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个性与人们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选择与人格相匹配的职业锚,不仅有助于个体合理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而且组织也可以人员优化组合,从而提高组织绩效。本文以A型人格作为人格测量指标,选取“80后”大学生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深入探讨了A型人格与职业锚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A型人格与“80后”大学生员工自主型、创业型、技术型与挑战型的职业锚存在正相关,与挑战型和自主型职业锚有因果关系,其中时间紧迫感(CH)维度对挑战型职业锚有预测作用,竞争不耐烦(TH)维度对自主型职业锚有预测作用。具有A型人格的“80后”大学生员工非常适合创业和自主型的工作。B型较适合选择管理型与安全型的职业锚以发展自身的职业道路。本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对策,帮助“80后”大学生员工设计符合自身个性的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察职业呼唤、情绪调节、职业弹性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对479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职业呼唤正向预测工作绩效,情绪调节和职业弹性在职业呼唤和工作绩效之间中介作用显著;(2)情绪调节、职业弹性依次在职业呼唤和工作绩效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深化了人们关于职业呼唤关于工作绩效的作用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诸卫东 《心理学探新》1990,(2):29-29,28
人类虽然有共同的心理活动,但是具体表现在每个人身上,却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的心理活动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个人独特的色彩和风格,从而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是个性。个性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起一定社会作用的有意识的个体的特性。我认为,人的个性对一个人职业的选择起着很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在发展列宁关于对立统一的学说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这一原理的同时,又进一步提出了共性个性、绝对相对辩证统一的道理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学说。他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是互相联结而存在的,共性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这一共性个性、绝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分组职业声望测量方法,对掘港镇300个20y-65Y的居民对81种职业进行职业声望评价,调查发现,该镇居民对81种职业的评价总体上与以往对大城市的调查结果相似,但是共性之中还是存在个性的,有别于大城市的评价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根据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中关于“个性心理”的理论,对孔子的教学过程进行了“个性心理”方面的分析和整理。全从“智力差异、能力差异和性格差异”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评析。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自由个性"经典表述,可以从其存在论视界去理解:"自由个性"实则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自由个性"是指每一个个体在自由劳动、自主活动、自我批判基础上最终达到全面自我实现和个性自由的主体存在形态,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其内涵具体表现在生产力、交往力、解释力三个向度上。狭义的"自由个性"是指每一个个体的自由个性,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由的(特殊)个性""丰富的全面的个性""有个性的人""个性自由"。"自由个性"还应该与"个人全面发展"辩证看待。"个人全面发展""自由个性"实则是马克思关于人类更高存在形态的理想设计。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两部分,前部分是关于自我成长分析,探讨了坚强独立的童年时期,自卑敏感的中学生涯,突破自我的大学时光和不断成长的未来;后部分是关于职业行为分析,表明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是我的职业目标和人生理想,分析自己的职业优点和缺点,并明确为实现心理咨询师的目标所需做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自我意识是人的个性的重要特征,它对儿童个性发展起着调节制约作用,它是儿童进行自我教育的基础。了解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从而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以及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是我们目前学校个性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西方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但直到近年才有所进展。  相似文献   

16.
衣着与职业     
与其说穿着打扮能反映人的心情,透露人的个性,倒不如说,职业的需求与个人的生活习惯才真正主导人的外壳,尤其是上班的女性穿着得体,是来自于自我认知的正确。 智慧型:也就是要靠谈吐、内涵在职业场上获  相似文献   

17.
王红丽  李振  徐光毅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1):2405-2413
非体面工作是指那些维持社会正常运转所必需的, 但被社会公众所贬低或不喜欢的职业。非体面工作从业者身份认同过程较为复杂, 很难处于有意识的认同或不认同选择的两端, 他们对自身职业或多或少持有矛盾心理。然而, 现有研究关于从业者何时及如何形成矛盾职业认同尚不明晰。本研究拟基于悖论视角, 提出从业者矛盾职业认同形成机制的研究构想。预期研究成果有助于解决现有文献关于从业者要么职业认同要么职业不认同的研究争议, 指出矛盾职业认同在非体面工作情景中更加贴合实际; 实践上可以帮助和引导从业者构建有尊严的职业身份, 并为组织完善底层工作群体管理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8.
"人的个性"问题虽然日益引起学界的兴趣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仍需进行前提性反思。当我们深入思考和分析这三个问题时,就会发现其中隐含着一系列需要思考的前提性问题:究竟什么是人的个性?人的个性对于人究竟意味着何种意义与价值?人的个性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这些问题是研究人的个性需要首先回答的问题。真正理解和把握"人的个性"问题需要超越"抽象人性论"的思想局限。只有以马克思的"具体人性论"思想为指导,才能形成关于"人的个性"的合理观念。  相似文献   

19.
杨金梅  咸桂彩  朱镇 《心理科学》2002,25(3):366-366,362
双手协调性测试是测量个体注意分配经常使用的方法。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叫做注意分配。注意的分配品质是完成复杂工作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汽车司机不能同时把注意分配在不同的活动之上,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司机。对于其它许多的职业,注意分配都是一个很重要的个性心理品质。准确地获得个体的个性心理品质特点对于个体选择职业以及在岗位上的贡献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大五”个性因素模型在工作情景中的效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五”个性因素模型是目前一种个性分类理论模型 ,它以外向、情绪稳定性、责任意识、随和、开明性等五个因素来描述正常人群的个性特征。本文探讨了在工作情境中运用“大五”模型预测工作绩效 (个体 /团队 )的效度问题。大量的研究表明 ,责任意识能在不同的职业中用来预测个体工作绩效 ;“大五”因素能有效地预测周边绩效 ,但并不是所有的个性因素都能预测任务绩效 ;团队成员的个性组成对团队绩效有显著影响 ;个性与绩效间的关系受到缓冲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