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该实验以经典DRM词表为实验材料,采用简化后的联合范式来探讨注意资源对老年人错误记忆的影响。比较老年人和青年人在注意集中和注意分散条件下的错误记忆成绩。结果发现,老年组的虚报率显著高于青年人的虚报率,特别在注意集中条件下。更重要的是,老年人在注意集中条件下的虚报率与青年人在注意分散条件下的虚报率相比无显著差异,同时两种条件下的判断标准差异也不显著。结果显示,老年人相比于青年人有更多错误记忆的原因可能是注意资源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实验1和实验2分别探究在低难度和高难度进行中任务条件下是否存在TBPM的练习效应及其人格差异,结果发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实验组的前瞻记忆成绩均显著高于控制组,说明TBPM的练习效应稳定存在;A-B型人格类型与组别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说明A型和B型人格在TBPM的练习效应上没有差异;实验组在总的时间监控次数和后期时间监控次数上均高于控制组,时间差均低于控制组,说明练习通过提高时间监控有效性和总的注意投入量来提高前瞻记忆成绩。 相似文献
4.
实验1和实验2分别探究在低难度和高难度进行中任务条件下是否存在TBPM的练习效应及其人格差异,结果发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实验组的前瞻记忆成绩均显著高于控制组,说明TBPM的练习效应稳定存在;A-B型人格类型与组别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说明A型和B型人格在TBPM的练习效应上没有差异;实验组在总的时间监控次数和后期时间监控次数上均高于控制组,时间差均低于控制组,说明练习通过提高时间监控有效性和总的注意投入量来提高前瞻记忆成绩。 相似文献
5.
6.
智能设备的普及增加了学习者注意分散的机率,但有关注意分散影响认知加工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为探讨注意分散对记忆效果的影响,考察注意分散的边界条件,对检索到的45篇文献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元分析。在再认、线索和自由回忆的成绩上,分别生成了17个(1816人)、 12个(1642人)和29个(3802人)独立效应量。结果发现,注意分散显著降低了再认(g=-0.52)、线索回忆(g=-0.50)和自由回忆成绩(g=-0.87)。调节效应分析发现:线索回忆上,文本材料和内隐记忆的注意分散分别低于图片材料和外显记忆的影响;自由回忆上,编码阶段、内隐记忆的注意分散分别低于提取阶段和外显记忆的影响。研究表明,注意分散降低记忆效果,但受注意分散阶段、材料类型和记忆类型等因素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前瞻记忆是儿童独立性发展的重要表现,良好的前瞻记忆有助于儿童学习和生活。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时间性前瞻记忆受损明显,但事件性前瞻记忆是否损伤还存有争议。自闭症儿童前瞻记忆表现受前瞻记忆任务、进行中任务和个体特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中总结了自闭症儿童前瞻记忆损伤的机制及改善策略。未来需改进研究方法,注重前瞻记忆任务和进行中任务的差异,增加对同一样本中多种类型前瞻记忆的综合考察,并选取贴近日常生活的任务范式。而且,需注重样本的匹配性,尤其在性别、年龄、智力、症状程度以及动机等方面。其次,可通过脑成像等技术将前瞻记忆各加工阶段进行分离,进而揭示自闭症儿童前瞻记忆受损的认知机制。最后,需注重探究改善自闭症儿童前瞻记忆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9.
使用情绪图片作为背景任务刺激,通过两个实验来考察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时间性和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背景任务的反应时,在时间性前瞻记忆和事件性前瞻记忆中,情绪的主效应都显著。而对于前瞻任务的正确率,在两种前瞻记忆中,情绪的主效应都不显著。将两个实验的数据合并分析发现,对于前瞻任务的正确率,任务类型的主效应显著,即时间性前瞻记忆的成绩显著高于事件性前瞻记忆; 而情绪的主效应不显著。结果表明,背景任务中不同的情绪刺激会对个体完成背景任务的速度产生影响,而对前瞻记忆任务的执行不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分配注意与发音抑制对视觉工作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分配注意与发音抑制对视觉工作记忆再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阶段的分配注意与编码阶段的分配注意相比,对视觉工作记忆成绩影响更大;双任务条件下,被试正确回忆言语刺激时,视觉作业的正确率高,而错误回忆言语刺激时,视觉作业的正确率会降低;发音抑制与视觉工作记忆成绩无关. 相似文献
12.
分散注意条件下学优生与学困生视空间工作记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控制干扰刺激量 ,研究分散注意对学优生和学困生视空间WM的影响。实验一的结果表明 :在不同干扰条件下 ,学困生视空间WM均比学优生差 ;干扰任务不仅影响学困生视空间WM的加工能力 ,也影响他们的存储能力。这说明学困生不能有效抑制外界干扰可能是他们视空间WM存在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二的结果表明 :视空间WM有缺陷是各类学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于学优生来说 ,不同类型学优生视空间WM不同 ,语文学优比数学学优的学生的视空间WM能力更强 ,主要表现在加工功能上。 相似文献
13.
12-20岁个体前瞻记忆的发展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34名12~20岁个体为被试,采用两因素混合设计,探讨这一年龄阶段个体前瞻记忆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被试前瞻记忆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且在14~16岁发展最快;提高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负载,会使前瞻记忆成绩降低;前瞻记忆与当前任务的完成呈负相关。表明前瞻记忆是一种策略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14.
15.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前瞻记忆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从神经心理学角度对前瞻记忆进行研究,其中涉及较多的是正常被试与脑损伤患者之间的前瞻记忆比较。本文则针对目前关注比较少的精神分裂症这种特殊的脑损伤病人,通过对2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与30名正常被试在一定试验条件下进行前瞻记忆研究,试图发现其与正常被试在前瞻记忆的水平、影响因素以及自我评价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Heather Ward David Shum Lynne McKinlay Simone Baker-Tweney Geoff Wallace 《Child neuropsychology》2013,19(6):527-549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development of prospective memory using tasks based on the prefrontal-lobe model. Three groups each of 30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were compared on prospective-memory performance using ongoing tasks with two levels of cognitive demand (low and high), and two levels of importance (unstressed and stressed) of remembering prospective cues. The Self-Ordered Pointing Task (SOPT), Stroop Color Word Interference Test, and Tower of London were also used to assess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ospective memory and prefrontal-lobe functions. The children remembered fewer prospective cues than either the adolescents or adults, but the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membered equally well. This tren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the cognitive demand of the ongoing tasks increased. However, stressing or not str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remembering made no difference to prospective-memory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on the SOPT and Stroop Colour Word Interference predicted performance on the high- but not on the low-demand condition. These findings implicate the maturation of the brain's prefrontal reg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spective memor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