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近期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其内容丰富、完整,颇有针对性和时代感,值得人们关注学习和探讨。本文从“热爱祖国为荣”方面入手,结合基督教经典、中国的传统及现代文化,来谈谈基督徒的爱国观。爱国通常被人们认为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的一种最深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我国各宗教都有严格的组织制度,宗教徒都有自己的组织——宗教团体。目前,我国有中国佛教协会等8个全国性宗教团体;还有164个省级宗教团体,2000余个县级宗教团体。各级宗教团体积极引导信教公民在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下,独立地组织宗教活动和履行教务,参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宗教团体的性质,简言之,是我国各民族信教群众自己的爱国联合组织。爱国宗教团体的基本任务是:(1)协助人  相似文献   

3.
自从人类进入产生国家形式的阶段,爱国就成为被普遍认同的道德价值观念。爱国价值观源自人们社会化的生活方式,是公民与国家关系的集中表达。爱国价值观基于对于国家的归属感,基于对国家历史与文化的承载,基于国家的共同体生活。爱国价值观的内涵在于对于国家的忠诚,对政治体制、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对公民道德的持守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确立社会主义爱国价值观的伦理意义在于:爱国价值观是国家凝心聚力的重要纽带,是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培育公民美德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读古蘭经一卷二章126—129节的召示,我体会到穆斯林有四大任务: 一,培养自己。从穆斯林立場要真誠热爱主道,坚固信念,实踐念、礼、齐、課、朝五功,全面体现衣玛尼(信仰)、伊斯倆目(順主道)、依哈撒尼(行好)伊斯蘭三大要素精神。从人民立場要真诚热爱祖国,坚定意志,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学習国家政策法令,加强为国为民爱国守法观念,以增强祖国建设力量。二,齐理家庭。就是要使家庭中的全体成員由男到女、由老到少都要具有爱国爱教的观念,并有爱国爱教的表現。  相似文献   

5.
《天风》2020,(4)
正爱国爱教是中国基督教的优良传统,是每个基督徒的神圣使命,爱国与爱教,两者相辅相成。以下笔者将浅谈爱国爱教的教牧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一、政治上靠得住——爱国守法爱国源于人民对哺育自己成长的家乡、民族和祖国的深厚感情,逐渐升华形成一种维护祖国利益的行为准则与坚强信念。今天,我们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6.
正这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理论:我们生活在一个个社会角色中,而常常失掉了自己的"真我"。我们每个人真的有"真我"吗?这似乎是个问题。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曾说,当一个人向别人介绍自己:姓名、出生地、住址、职业、爱好,等等,总有一些东西剩下来——那就是自己的"存在",不能被思考和言说。这剩下的东西,或许就是"真我"?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  相似文献   

7.
我的几点浅见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吴江第一,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究竟哪些值得提倡和发扬,国内文化界讨论已有时日,大都从传统文化角度,列出一些条目(古训),这是必要的,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确实培育、积累了许多优秀传统和即使在今天也值得继承发扬的优良民族精神。继承发扬这些,不仅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而且有助于缔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但是,我认为,还不能仅限于此。我们还必须十分重视中国人民从19世纪中叶以后被压迫被欺凌的历史中所培育起来的团结御侮、热爱祖国、热爱国家统一、奋发图强这些十分可贵的精神。从林则徐到孙中山,这种精神我们都应该发扬。例如,中山先生说“统一之时就是治,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统一成而后一切兴芋乃有可言”。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立国之道。中国人自己闹不统一可以自己从长商讨解决,独不许外国人插手,若外国人插手就改变了事情的性质,就发生了团结御侮、抗击外敌、讨伐叛国的问题。从林则徐到孙中山到中国共产党,皆是如此,对于这种爱国民族精神和民族大义,我们理应取得共识,以利于中华民族之振兴。第二,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和体(虽以汉族为主体)。中华文化和我们称之为中华民族精神这东西,实由各民族在长期相互交融和团结合作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位天主教教友。我对天主教教义信、望、爱三德的具体理解,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友都应尽好自己的本分——恪尽职责、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力量,为祖国和人民多作贡献,以实际行动体现爱国爱教、荣主益人。我是1954年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口腔系本科毕业的,虽历经坎坷,但对祖国兴旺、民族昌盛的信心始终不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带来了科学的春天,焕发了我工作的活力。我先后发表了二十余篇专业文章,其中有六篇在全国专业会上宣读,我负责的科研课题有三项取得贵阳市科技奖。我执行我国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85-1986年的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为贵阳市创建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六年来,我为创建贵阳市口腔医院曾作过不懈的努力。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倡导精诚团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倡导的精诚团结,是以对真主的虔诚和敬畏作为核心理念和思想基础的。真主晓谕:“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绳索,不要自己分裂。你们当铭记真主所赐你们的恩典,当时,你们原是仇敌,而真主联合你们的心,你们借他的恩典,才变成教胞”(3∶103)。又云:“你们的这个民族,确是一个统一的民族,我是你们的主,故你们应当崇拜我”(21∶92)。穆圣训示:“信士与信士之间的关系,犹如一座完整的建筑物,其各个不同的部分互相加固。”又说:“穆斯林就是让其他穆斯林从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上得到安宁的人”。就是这种信仰与现实融为一体,以信仰为现实生活的基…  相似文献   

10.
“我把爱国爱教、两世吉庆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我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陈广元。”这就是今年70岁的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大阿訇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伊斯兰教深厚感情的最真挚的表述。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三个阶段的系统学习和平时的自学,使我对我国的国情、中国天主教的历史和有关宗教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爱国会职责、历史地位与作用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工作责任心,坚定了我爱国爱教、走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道路的信心与决心。下面我浅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提高认识,增强了坚持爱国爱教、走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五千年文明史和近代史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我国国情的了解,增强了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感情,尤其是通过耳闻目睹,更使我产生了强烈的民族…  相似文献   

12.
1920年代后期和1930年代初期,中国回族穆斯林学者在多种出版物中提出伊斯兰教和平本质的言说,受到基督教传教士、著名中国伊斯兰教研究者梅益盛(Isaac Mason)的批评,双方发生争辩。本文分析当时回族所处的中国社会环境,指出这场回耶冲突折射出辛亥革命后回族穆斯林在中国现代国家建设过程中对回族自身民族建设的新诉求:即不仅仅要被承认是多民族国家的爱国的公民,积极主动强调自己的国家认同,而且希望改变主流社会对其信仰的漠视、忽视和错识,希望被承认为是一个和平的宗教的信仰者。他们所借助的外来的关于伊斯兰教和平本质的言说,正是他们找到的构建中国回族伊斯兰民族-宗教面貌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反帝爱国老人马公相伯,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士;也是一位有民族自尊心和正义感的中国天主教徒。马老一生所经历的整整一个世纪,正是我中华民族倍受屈辱的一个世纪。公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见证人;还是以反帝救国为己任、身体力行的带头人。在当时,千万爱国人民都以他老人家“马首是瞻”,尊称他为爱国老人。马老离开人世间已经四十五个年头了。半个世纪以来,神州大地发生了惊天动地的  相似文献   

14.
攻克己身     
陈孝浪 《天风》2006,(10):34-36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9:27)。经文:林前9:27 刚才所读的经文,是当年圣灵感动使徒保罗写信给哥林多教会的时候,特别提到的这句话,保罗说:“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为什么呢?因为“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当时有许多人,虽然也在传福音, 但自己却被淘汰了,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肖邦是在斯拉夫民族音乐汇入欧洲音乐主流之前,第一位在自己的音乐中强烈地渲染和突出了斯拉夫民族因素的伟大作曲家。肖邦音乐中最精华的东西,就要把他的民族精神、爱国感情强调出来。  相似文献   

16.
合乎中道     
陈孝浪 《天风》2016,(2):10-11
正各位同工同道,使徒保罗曾被圣灵感动而写信给罗马教会的信徒,要求弟兄姊妹不要高抬自己,也不要贬低同工,对自己、对同工都要看得合乎中道。所谓的"中道",与中国传统里的中庸之道有相似之处,中庸的"中"有不偏不倚、中和正直的意思,中道的"中"有客观公正、恰如其分的意思。今天我要与大家共同勉励的题目就是:合乎中道。一、看自己要合乎中道——恰如其分保罗说:"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  相似文献   

17.
在我恭读《古兰经》和“圣训”时,无论在《古兰经》中还是在“圣训”中,都找不到“国家”、“爱国主义”这两个词。这是因为,公元7世纪初时的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刚刚在群众中传播。当时的首要任务是用伊斯兰教统一人们的思想,进而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伊斯兰教与爱国主义没有联系。实际上,传播伊斯兰教,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表现。爱国与爱教是一致的。伊斯兰教的爱国主义思想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  相似文献   

18.
提到圣召,人们总以狭隘的眼光去看,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圣召就是作神父、修女或修士而已。人们很少主动去探寻答案,因为他们以为与自己无关,而且从未想到自己也曾被天主召叫过。在我所接触到的教友或非教友中,对圣召的认识大部分都只是片面  相似文献   

19.
闲话与小事     
朋友对我说:“你太自我了,你的孤芳自赏和落寞是比较闻名的。”我说:“落寞是自己对自己说话,有什么不好;孤芳自赏是自己看重自己,自己欣赏自己,更应该得到人们的钦羡,少接触人是非少,这该有多好。”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体操健儿在国际竞技场上拥有较强的实力,在出征雅典前,也一直被人们所看好,被认为是能夺金最多的队伍。可是运动员在比赛中,一个个动作变形、失误,不得不将一块又一块的金牌拱手相让给他人,留下的是不尽的懊恼和哭泣。人们不禁要问:“这是怎么了?”有人说,这是缺乏大赛经验,思想紧张和压力过大造成的。其实,我认为无论是我们的领导、教练,还是运动员本身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太看重自己了,太在乎这些奖牌了。他们不是输给了别人,而是输给了自己。最近偶读一篇文章颇有感触,文章如是说:一位年轻的作家初到纽约,马克·吐温请他吃饭,陪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