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叔同出家以前的书法大多显得凝重厚实,结构舒展开张,点画方折劲健,用笔多侧锋翻转,富于质感和力度,出家以后,随着环境和信仰的变化,弘一大师的书法风格发生了根本变化,日益表现出宗教所赋予的超脱宁静、不激不厉和恬淡蕴藉。弘一大师出家前后书法作品所呈现的不同层次美学意蕴,折射出了一代宗师的浓淡人生。  相似文献   

2.
尚荣 《学海》2011,(4):149-153
弘一大师是近代代文化艺术取得极大成就的典范性人物,本文对弘一法师出家之后的书法的创作和"弘一体"书风的形成原因、性质功能以及审美意蕴进行了一个分析梳理。弘一法师的写经书风,其外在表现形式上,对书法结体进行提炼和推敲,追求书法字体的理想形式;在内在审美意蕴上,超脱了一般的审美意境而追求和表现一种宗教与道德相结合的理想境界。以此述分析为基础,本文试图对佛法与书法的深层关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广场舞深受城乡居民喜爱,其中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它丰富的美学意蕴。首先,参与广场舞的个体能够获得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超越。其次,广场舞者在心灵上可以闹中取静。再次,它有助于广场舞者找到情感皈依。与此同时,广场舞的舞蹈形式不仅颇具意味,而且展现着广场舞者矫健优美的形体。总之,它可使广场舞者身体素质得以提升,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4.
中国钢琴曲作为具有中国风格和民族神韵的钢琴作品,不仅具有形式与主题的民族特色,而且更深层地体现为形式与内容相融的美学意蕴。中国钢琴曲的美学意蕴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国钢琴曲因此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并成为其表现形式之一。中国钢琴曲的美学意蕴可以概括为"水的意象"、"和的美学"、"善的追求"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成唯识论》的哲学本位埋设两大主题:法相与法果。在法相谱系中,以触为核心的一系列心所所表现的心理现象沾溉了与审美体验相类似的思维胚胎,具备可能萌发审美体验论的逻辑生长点。另外,法果的本质是一种绝对的美。审视法果就是审美,审视法果之美中涵摄两条根本线索:直观人的美和领略佛的美。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和美学意蕴,这种建筑风格和美学意蕴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结构、屋顶造型、色彩和平面布置等方面。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能给人极其特殊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7.
陈洪绶以其独具特色的白描技法和情感表现,在创作中融合传统与当下时代的元素,创造出深远意境,引发观者情感共鸣,引领观者超越现实的局限,实现艺术与情感的融合。深入探讨中国明代画家陈洪绶的白描绘画美学意蕴,通过对其作品特点、线条运用、构图布局、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其独特的美学观念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8.
李昌舒 《学海》2011,(4):143-148
南宗禅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具有生活禅的特点。本文主要从"意在目前"、"触目菩提"和"快乐无忧"三个命题出发,论述生活禅的主要特点及其美学意蕴,着重探讨"境"这一范畴。中唐时期佛学之"境"进入美学范畴,其中原因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本文尝试从生活禅的角度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9.
树木纹齐瓦当的生态美学意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当作为一种建筑构件,在古代宫廷建筑中被广泛采用,它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陶器烧造水平,而且它的纹饰图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特点。战国时期齐国树木纹瓦当的出现和盛行,不仅受当时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影响,而且折射出当时人们的生态审美趋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庸和合的人生观,美善相乐的审美观,以及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形成一种辩证和谐的文化精神。中国书法正是在这种文化精神滋养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绵延至今而不衰。它通过线条的移情变化,用笔的圆与涩,结构和章法的整体美,以及技与道的统一,将辩证和谐之美作为追求的最高境界,从而形成了中国书法独特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正>《周易》离卦的意思主要为附丽和光明,而且从卦形上看,离卦是对称的结构。离卦的内涵与这种形式特征和中国美学相关,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从附丽的角度看,离卦蕴含着柔顺、合宜的美学观念;从光明的角度看,离卦蕴含着人格美的思想;从卦形的角度看,离卦蕴含着并俪的思想。一、《离》卦释义离()为《周易》八卦之一。八卦是圣人观物取象而作,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1],即会通宇宙神妙变化的性质,比拟万物的情态。因此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2],乾、  相似文献   

12.
传统美学思想的精神实质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善"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不同的精神实质.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外来文化与思潮大量涌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遭受着强烈的冲击并发生了转变.在这样的状态下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袁俊伟 《法音》2020,(2):41-45
<正>印光大师(1862-1940),终生弘扬净土法门,自行化他,晚年指导兴建了苏州灵岩山寺,使之成为十方专修净土道场,且大力主持创办弘化社,刻印流通广大善书,使之成为佛教公益事业典范。从中国佛教史而论,他被尊为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十三祖,为净土宗集大成者。同处民国佛教界,他又同虚云和尚、弘一大师、太虚大师并称民国四大高僧。净土因弥陀净土信仰及称名念佛的修行法门,普利三根,修行简捷,在民间赢得了广大信众,成为了中国佛教最有影响力的一支宗派。印光大师作为净土宗祖师,打破了学术界佛教思想与人生实践的形迹剥离,佛学即佛法,以  相似文献   

14.
《新人间美学》强调的不是个人,而是人间;不是情感,而是新人类与大人格;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艺术,而是与大生命互补互动的大艺术。这种大艺术的无限时空和无限对象,就是由天、地、人建构的大生命或曰大生命网本身。  相似文献   

15.
美是无法言说的,美学却是要去言说的。现代美学要走出古典美学的本质主义的陷井。手指指月而手指非月,美学要说好那些可说的,让人去通过所说领悟那些不可说的。  相似文献   

16.
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伟大的艺术遗产,是中世纪美学思想和神学追求的集中体现,有深刻的美学意义。文章通过探究哥特式建筑的设计外观与结构,并以该风格建筑的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为例,分析哥特式风格建筑的美学意蕴及内涵。  相似文献   

17.
舒斯特曼由分析美学转向实用主义美学的宗旨就在于,让关学发挥对日常生活的指导价值,让身体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中心。因此,实用主义美学关注身体的目的在于(1)是身体而非理性与语言是我们通达源初世界的途径,通过改善和提高身体意识达到对世界的本真性了解;(2)纠正人们在对待身体现象上偏向外在表面的矫饰行为,而主张建立身心合一的新身体观;(3)反对把身心分离为手段一工具的二元论思想,而主张建立手段与目的相互依寓的身心一体的身体观,重视身体在人类行为中的基础性价值;(4)反对身体的禁欲主义主张,从身体出发对于身体合理性欲望予以充分肯定。舒斯特曼建立身体美学的目的就在于,恢复鲍姆嘉登遗漏的“身体”,重置了“身体”作为美学学科的本体性地位。此外,本文勘比了这一身体关学思想与中国古典身体美学异同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13年是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诞辰90周年。不久前,全国各地很多学者聚集上海复旦大学,纪念蒋先生并重温蒋孔阳先生的学术思想。学界一致公认,蒋孔阳先生对中国当代美学界做出了可与朱光潜、宗白华相媲美的杰出贡献。他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一、实践论审美理论的哲学思考;二、创造论文艺美学的精微探索;三、西方美学译介与西方美学史研究;四、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研究;五、美学研究的现实关怀和文艺批评实践;六、美学研究新领域的拓展;七、美学学术史研究、美学文献学的资料整理和学术刊物的创办;八、美学人才的培养和复旦美学学派的溉沃;九、美学的践履:散文创作、美学的人生化与人生的美学化;十、一代大师,泽被整个中国美学学界。蒋孔阳先生的美学研究兼收并蓄、自出机杼、文风清新,达到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值得我国美学后人认真钻研和学习。  相似文献   

19.
邱环 《法音》2013,(8):27-34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修持方式、生活方式及制度的层面上,一直随顺着外面的因缘条件而改变着、调整着,显示了佛教自身广阔的创造空间。而禅宗,这个最具中国特色的、充满创新活力的宗派,在禅学思想、禅修方式、禅居方式上,至道信、弘忍时期,又有了一次新的转变。其最重要者,是  相似文献   

20.
<正>在《坛经》中,禅宗的六祖慧能提出了烦恼即菩提的思想,从这一命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坛经》的思想精髓,即慧能运用中道观的方法巧妙地处理了凡尘妄念与真如佛性的关系。在此境界中,从禅者自身的思维方式所具有的直接性和非理性特征,人心与万物的不违不离的自由关系及整个境界所彰显的澹泊自然的心境这三方面都使烦恼即菩提这一命题所贯穿的禅宗思想通向了审美之域,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