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文瑞 《心理科学》2006,29(5):1230-1233
小学生学习中出现逆反心理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了解引发小学生学习中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对克服小学生逆反心理,提高学习效率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发现取消感兴趣的活动、过度要求、剥夺自主性,厌倦情绪都会明显引发小学生学习中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2.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高峰时期在多种社会因素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反应。在思维形式上,它往往具有求异和创新的特点,这正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但是,逆反心理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主流化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利用逆反心理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更注意对其消极影响的防范,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逆反心理属于情感范畴。逆反的人,看到外界无视他或她的“自我”的独立存在,于是产生了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去同阻碍他确立“自我”的外界作对的一种心理情感。这种逆反心理,在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当代大学生也毫不例外。本文试就大学生中逆反心理的若干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和同志们。一、大学生中逆反心理的表现、特点及其危害大学生中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的对领导批评某种不良现象,(如随地丢酒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叫逆反心理目前心理学界对逆反心理持有不同说法:①逆反心理是对一种主张、观点持相反的对立的论调和看法;②逆反心理是对某一人物和事件的宣传持有戒心、对立和反感情绪;③逆反心理是对方产生同当事人的意志愿望相对立的一种心理状态,或者说是与人的愿望相反的一种心理状态;④逆反心理是一种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⑤逆反心理是对某一事件的处理(批评或惩处)引起周围人们对被处理者的同情、支持,而对处理者的抵触、反感、对立情绪,有的表示同情,有的不服,有的公开为之辩护,等等。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工作者总希望说话有人听,教育能有效果。但是,应该看到,当前在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一种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动机相反的逆反心理现象,使理想教育不理想,形势教育走形式,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应。而且,逆反心理的消极因素,对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对齐心协力搞现代化,无疑是一种销蚀剂。那么,什么是逆反心理?这些心理在部分大学生身上有哪些主要表现?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什么?后果怎样?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来有效地预防和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对  相似文献   

6.
逆反心理是与正确思想和行为准则、规范反向的思想意识。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抗体,既有碍于培养“四有”新人,又有碍于青年的成长进步,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常感到棘手的问题。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条件。主观因素是产生逆反心理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政治素质差,缺乏理想和信念,不注意对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时事政策学习,放松思想改造,政治头脑简单;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没有辩证的、全面的观点,主观片面,目光短浅;对共产主义理  相似文献   

7.
童晖 《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240-242
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冲击了德育效果,一直是一中学生德育中的难题。本文分析了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的特点,略及诱发中学生在德育中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原因,并提出了消除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的几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园,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漂亮,玩得开心,就是脾气越来越犟。你让他干啥,他偏不干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其实就是幼儿产生了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个体心理中产生的与外界要求或愿望相反的逆向心理活动。学龄前幼儿,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的增强,对成人的要求和安排,常常掺进自我意识的成份,具有选  相似文献   

9.
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领导干部为政之德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政德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为政之德思想以及世界发达国家的为政之德思想,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为政之德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领导干部为政之德建设要建立统一的政德规范体系,加强领导干部自身修养,完善干部政德考核制度,明确德才兼备的选拔标准。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逆反心理是青春期孩子的普遍问题,主要特征表现于独立意向的盲目性和突出自我。导致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有青少年的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异时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等自身发展原因,也有青少年与上代人在思想观念上的代沟、学校教育中的不足等客观原因。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本文从分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实质出发,探讨了造成逆反心理的几大因素,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调适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逆反心理是高中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对这一现象的实质、表现和产生原因作了一个浅析,以期引起广大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逆反心理”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逆反心理”问题,近几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成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社会问题。不少同志对此问题都进行了关注和探讨,提出了一些颇有启发意义的见解。但我们认为,有些同志的研究只是经验的描述、总结或论证,未能触及“逆反心理”深层的东西;有些观点也是有待商榷的,如对“逆反心理”,定义的理解不尽深刻和周延,对其特点的认识不够全面,对其性质的分析有绝对化现象,对其如何克服有未达之意。究  相似文献   

13.
“逆反心理”是人对某类事物产生了厌恶、反感的情绪,做出与该事物发展背道而弛的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的抵抗心理,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教师的教育乃至所有的言行都持否定的态度,使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因此,教师一旦发现学生对自己形成了“逆反心理”,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疏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殷融  张菲菲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9):1637-1646
在集群行为背景下, 群体认同对个体的集群行为意愿既具有直接的动员作用, 同时也可以调节群体情绪和群体效能变量与人们行为意愿间的关系。政治认同、共同认同与双重认同等特殊形式的群体认同对集群行为的发生具有不同的影响。从动态性研究的角度看, 参与集群行为会强化个体对内群体的认同感, 而强烈的群体认同则会对参与者的行动产生持续影响。今后的研究应根据集群行为的不同触发情境、不同形式及不同发展阶段对群体认同的复杂工作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陈平  代艺  黄颖诗 《心理科学进展》2023,(10):1966-1980
测验模式效应(Test Mode Effect, TME)是指同一测验采用不同测验形式施测而产生的测验功能差异。TME的存在会对测验公平、选拔标准和测验等值等产生影响,因此对TME进行准确检测和合理解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TME的来源、检测(包括实验设计和检测方法)以及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全面展示TME研究的方法论。对TME模型进行进一步解释、对TME研究中的测验形式进行拓展以及将TME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的大规模教育测评项目,都是TME领域的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在企事业管理干部的选拔中,管理能力的鉴别是十分困难而复杂的。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优秀的科技人员未必能成为象样的管理人员;工作出色的管理干部提升后,未必能胜任高一级的管理职务。即使有经验的领导干部,也难以足有把握地预计下级的管理潜能和其今后能担当多大的责任。因而,如何客观有效地评价管理能力,已成为我国造就宏大的经济管理干部队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化大生产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所谓“逆反心理”,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作用下表现出来的一种反常的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表现为“你越要我学、我越不学”的心理状态,这种情况在差生中更为突出.学生的这种反常心理状态是怎样产生的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作假普遍存在于人事选拔各个阶段,并对最终选拔结果造成影响.研究者对于作假的内涵界定有较大差异,主要是由于研究者对作假结构、变异来源和作假水平有不同理解.根据不同作假定义可衍生出多种作假测量方法,常用的有基线差值法、认知模式法、嵌入量表法和行为模式法四类.从测量指标、次数和内容三个方面分析归纳这四类测量方法,其作假识别效用与选拔中作假测量的可行性各异.今后的研究应完善现有作假测量方法,开发作假动机测量工具,加强作假的过程性控制研究,并深入探索作假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9.
《学海》2015,(3):170-182
本研究论述的是建国初期(1949-1965)国营工厂从工人内部选拔技术干部的问题。自建国之始,共产党一直尝试着将政治忠诚的选拔原则植入到技术精英选拔的过程之中,努力改变"旧知识分子"对技术的垄断局面,使其能够掌握在共产党所信任的工人阶级手中,这种执政理念的代表性政策是从工人中提拔技术干部,实现技术领域的无产阶级化。但是,这一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阶段性的效果差异。本研究发现,影响工人技术干部选拔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内部党政领导权力关系的变化。出于意识形态等因素的考虑,政党主导的干部选拔工作,往往会由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再分配者向工农家庭及其后代在就业、职位晋升等方面提供照顾,表现为一种权力的授予关系。但是,注重阶级出身、政治表现而忽视技术能力的干部选拔,会对行政部门完成生产任务产生负面效应。企业党政领导因外部环境的制度变迁和内在的利益冲突所导致的权力关系变化,与技术干部提拔标准的阶段性转变存在因果关系,由此对工人和技术干部的个人生活机遇造成影响,从而进一步说明了"政治与经济"的二重话语在当代中国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逆反心理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逆反心理是被期望者对期望者的期望一概否定的心理对抗泛化现象,是对逆向行为之发生心理机制的一种总的概括。在青少年自我意识形成进程中,逆反心理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它对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当前教育实践特别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如何处理青少年逆反心理问题也日益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