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浩 《管子学刊》2016,(1):99-100
随州文峰塔M1出土的春秋晚期编钟记载了曾国的族源,其铭文所记王"遣命"的曾国始封君南公,可能并不是"左右"文武的伯括,而是代父就封的南宫括长子。叶家山曾国墓地M2曾侯谏夫人墓出土的斗子鼎中,曾国的初代封君曾侯谏即自称为"夭"。而这位自称为"夭"的曾侯谏,很可能就是清华简《良臣》中的"南宫夭"。  相似文献   

2.
一、往事如烟九宫山位于湖北通山县境内,因南朝陈文帝之子建造9座行宫而得名,后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败于此而广为人知。世传李自成结局有二:一曰力战而死,二曰因部众败散,于此地削发为僧,从此淡出历史舞台。对此二说,史家考辨论争,莫衷一是,至今也无定论。可以肯定的是,1645年,名噪当时的闯王李自成,于九宫山一夜消失。“庐山天下秀,钟灵属九宫”,九宫山西连衡岳,东接匡庐,广袤数百里,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已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地奇峰耸立,幽谷纵横,泉瀑奔涌,飞云荡雾,古木参天,竹林似海,百川挂岩,千峰竞秀,既有南国山峦之奇…  相似文献   

3.
有人这样推论说:四个现代化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当然也要现代化。这个推论如果成立,那就是说一切科学都要现代化。可是,我们实际上只可讲“现代科学”,却不能说“科学现代化”。“现代科学”是指现代产生或发展起来的科学,同“科学现代化”说的不是一回事。科学虽然也是发展,但那叫发展,而不叫现代化。比如,数学中的代数学怎么现代化?几何学怎么现代化?只要是真科学,不是似科学,它就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不存在什么现代化问题。四化建设所讲的“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针对我们国家目前的科学技术的落后状况说  相似文献   

4.
正清代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朝代,也是一个永远的话题。对于它好像不得不话分两头、各表一枝,才能说得客观公正、不偏不倚。清朝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封建皇朝,但它没能完美收官,而是最终将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末之辱,辱国殄民。明末天下大乱,李自成、张献忠揭竿而起,农民起义未给百姓带来任何益处,爆乱彰显出的人性之恶却令人发指。嗜杀与动荡,让原本倍受摧残的百姓生活变得更加苦难深重。清军入关挥师南下,打着  相似文献   

5.
幼儿对某几种复句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学前儿童对并列,递进、条件和选择复句的理解水平。被试为4、5、6岁儿童。结果表明4岁儿童基本上能理解带有“还”和“不是……而是”的复句,6岁儿童基本上能理解带有“不但……而且”,“只有”,“如果……那么”的复句。以“或者……或者”和“不是……就是”为连接词的复句,6岁儿童尚不能理解。理解的次序可能一方面取决于句子所表达的逻辑关系的复杂性和理解所需要的认知活动的困难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语言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藏有明代憨山老人德清手书《山居诗》(见本期封三)条幅一件,编号为“法字0242号”,系周叔弢先生生前捐赠之物。诗云: 形如枯木念如灰,雪满头颅霜满腮。不是老来偏厌世,眼中无处着尘埃。憨山法号德清,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文章道德,冠于一时,万历四十四年(1614),德清七十岁,结束了他在岭南二十年的放逐生涯,从曹溪至湖东隐居闭关。写《山居诗》  相似文献   

7.
一个演绎推理难题对心理模型理论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志雅  赵冬梅  郑雪 《心理科学》2003,26(2):370-371
1 问题与目的1.1 问题的提出有一些被称之为“老实人—骗子”的逻辑推理问题 ,人们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推论。如 :有一个老实人和一个骗子 ,老实人永远说实话 ,骗子永远说假话 ,有一天他们在下象棋 ,分别说 :“一些平局是黑方先行的”“所有的平局都是黑方先行的”问 :是否可能 ,所有的平局都是黑方先行的 ?从逻辑的角度 ,正确的答案是“否”。但是 ,实际上人们却常常忽略了骗子所说的话 ,单凭某个老实人的话做出错误的推论。如上述问题 ,假定第一句话是老实人的话 ,由于这句话和结论可以同时为真 ,如果没有考虑骗子说的话 ,就做出了“是”…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学界对湖南中部出土的商代虎食人青铜卣造型意义各执一词。受楚文化影响,湘中古梅山地巫鬼信仰盛行并延续至今,梅山文化圈至今保留有巫师信仰和巫师作法时戴虎头纹法帽的习俗。在以往文献、考古出土物像基础上加入现存宗教习俗现象的对比和考证,可发现虎卣图像并非虎食人、虎乳人或虎抱人,而是商代楚地巫觋在巫法仪式中着虎皮、操灵蛇形象的艺术化表现。虎卣上的人物很大可能是现今梅山师公的原型。虎卣定名为“神巫施法卣”或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9.
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 我并不是在叫喊着“我是得救的” 而是在低声地说“我曾经迷失过 所以我选择了这条路”当我说旬基督徒时 并不是因为我觉得比你高一等 而是承认我一直在蹒跚而行  相似文献   

10.
《天风》1999,(5)
最近听有的信徒说:全国两会在修改圣经,新近出版的圣经是经过修改的。我听了觉得奇怪,圣经是可以修改的吗?经过了解,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原来新近出版的简体字横排本“串珠版”圣经与“简释本”圣经,把一些原来翻译得不太好的人名、地名进行了新译,譬如,原来的“尼哥底母”新译为“尼哥德慕”(人名),“大马色”新译为“大马士革”(地名)。这不是修改圣经,是对译文的重新翻译,而且这里只涉及少量专门名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民间收藏的明末还源教宝卷为依据,从题名、内容和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述。首次从刊记和内容两个方面提出了“六部六册”概念,认为这与称弘阳教全部经卷为“弘阳五部经”,称无为教全部经卷为“五部六册”相类,是明末还源教全部经卷的简称。“六部六册”包括《销释悟性还源宝卷》、《销释开心结果宝卷》、《销释下生叹世宝卷》、《销释明证地狱宝卷》、《销释科意正宗宝卷》、《销释归家报恩宝卷》。这是至今所知仅存的一套完整的明末还源教经典作品,它完整记述了还源教的教义内容,是研究明末民间宗教,特别是还源教情况的第一手珍贵历史文献。在民间宗教、明末农民起义和俗文学等研究领域具有很高价值。另外还介绍了在“六部六册”后夹附的用泥金绘制而成的佛、道、儒三教图册。认为这是当时善男信女诵习“六部六册”时的供物,是明末民间宗教活动的证物,也是现在仅存的一件明代宝卷泥金作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12.
禅宗主张“不上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中禅机禅意,本是“以心传心”,“微妙法门”,“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能说破的。于是,禅便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不过,历代禅师又都“老婆心切”,“不离文字”,方便说禅,接引学人。于是,禅之实际理地,便又有径可循了。这禅门途径,便是如来禅与祖师禅一线了。我们先来看一段禅宗公案。青原惟信样师上堂:“老借三十年前未参祥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者(这)…  相似文献   

13.
荀子人性论之形上学义蕴--荀、孟人性论关系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荀子所谓“人之性恶”是一个经验论的命题,在形上学的层面上,荀子并不是一个性恶论者。在荀学的观念体系中,与孟子所言之“性”相对应的观念并不是“性”,而是所谓的“伪”。也即是说,在荀子这里,具有“人之所以为人”之内涵与规定的概念是“伪”而不是“性”。所以虽然荀子有“人之性恶”的说法,但若从“伪”的角度说,荀子其实是个“性善论”者。  相似文献   

14.
在宋明儒学中 ,“无善无恶”之说有两义 :一是对本体“至善”之遮诠 ,一是指境界上的“虚而无执”。以此两义来衡量蕺山的思想 ,可发现蕺山具有丰富的“无善无恶”思想。虽然他有不少言论是批评此说的 ,但均未能切中“无善无恶”说的本义 ,而是在王学末流之弊的当下刺激下有为而发的 ,非称理而谈。因而 ,也就不能据此否认其有无善无恶思想  相似文献   

15.
沈德溶 《天风》2006,(24):20
经文:太5:27年轻时候,读这节圣经,觉得很容易懂,叫人分清是非,感到要照这节圣经去做,也并不难。几十年来,在社会中活了大半辈子,越来越感到主的话十分可贵,也感到要真正照主的话去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难就难在一个“说”字上。因为主的话不是只要自己分清是非就行了,而是还要“说出来”,对“是”要说“是”,对“不是”要说“不是”,这就很不简单了。试问:你在一个社会地位比你高的人面前,假如他对一件事说了个“是”或“不是”,而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他的看法却是不对的,这时你怎么办?背着自己的良心,跟着他说,还是明哲保身,不出声呢,是“王顾左右而言他?”还是坦然无惧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是”就说“是”,“不  相似文献   

16.
奉主名     
信徒祈祷完毕时总说:“奉主名求。”于是有人以为这好比是“盖公章”,只要末了说了这句话,任何祈求就必生效。 耶稣确曾说:“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约14:14)但这“奉主名”绝不是“贴标签”,而是  相似文献   

17.
沙漠中行走的骆驼,最可怕的不是漫长的路程,而是心无绿洲;海洋上拼搏的船夫,最可怕的不是无边的风浪,而是胸无斗志。对待人生,象对待困难和挫折一样,任何时候都要抱乐观的心态,任何时候都不要丧失信心,“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人生之途上,只要自己信念不倒,那么山压不跨,雷打不倒。  相似文献   

18.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自明天启三年(1623)在陕西省西安府发掘出土以来,从明末到本世纪初叶,西方学者争相译介与研究。该碑文不但是现知最早的中国基督宗教文献,而且也是早期世界基督宗教史上的重要文物。本文主要介绍了1625-1920年间的40种西文译本,以及西方学者的研究作品。从中既可以看到基督宗教传入中国的早期历史,又可以追寻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早期足迹  相似文献   

19.
释迎佛的“觉悟”是全部佛教教义的源泉,对其涵义、内容及其深层意蕴的阐释,是佛教哲学的任务。“觉悟”还被说成“法的现成”。故此,从事佛教哲学研究,可以说,就是献身于对“法”的追求,即探求万物的终极真实。因而所谓佛教哲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哲学,即不是一种思辩,而是一种  相似文献   

20.
江怡  李红 《世界哲学》2005,(6):12-12
主持人的话:近十年来,分析哲学正在发生着“静悄悄的革命”。这种变化不是来自外部的批评,而是来自内部的反省,来自分析哲学家对哲学性质的重新认识。在思想渊源上,分析哲学从来没有被看作是与传统哲学完全背道而驰的哲学,但分析哲学家真正有意识地确认这种血缘联系,却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在这些哲学家中,罗伯特·布兰顿就是一个重要代表。作为罗蒂的学生,他强烈地意识到语言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内在关联,但他不是据此批判语言哲学,而是以建设性的思路改造语言哲学,试图依照语用学方法重建关于意义的语义学。他提出的“推论主义”及其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