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祖父今年八十岁了,他是一位在旧社会受了一輩子折磨、当了一輩子牛馬的人。在黑暗的旧社会里,他因为生活所迫,沒有机会上学,在幼年时期就担負起家庭生活的重担,流落在街头,白白地度过了他的青春。他一直过着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在漫长的岁月里,甞尽了人世間的痛苦滋味。解放后,我們受苦受难的人家翻了身,站起来了,我們有了政治地位,生活也改善了。在党的培养与关怀下,我和我的哥哥、弟弟都上了大学,我的哥哥去年从苏联学习回国,到生产崗位,直接领导生产。  相似文献   

2.
听了赵紫阳总理的报告,和大家一样感到十分鼓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极大地增强了信心。在今年很多省、区遭受严重水旱灾害的情况下,全国农业依然夺得了丰收。八亿农民的生活普遍得到改善。对于我这样一个曾经在旧社会从事过社会救济工作多年的人来说,这在过去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仅仅这一件事实就足够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过去一年的经济工作的成就是十分伟大而艰巨的。确如报告中听说:“这次进一步的调整,指  相似文献   

3.
念了半辈子經,在旧社会我始終认为当阿洪是高尚的,要高出常人一等,是人上之一;整天在寺内静养,坐吃供给,吃的喝的全靠群众,养尊处优,从不参加任何劳动,养成了好逸恶劳的坏习惯。解放后,由于党的领导教育,在思想认识上,我的觉悟虽有不断提高,但一谈到参加劳动,思想上往往就产生了矛盾:一方面认识到劳动光荣,剝削是可恥的;另一方面又觉得参加劳动苦,怕群众和别的的阿洪笑話。总之,顾虑多,犹凝畏缩的情绪重。这是我在1957年整风运动前的思想情况。經过伟大的全民整风、反右和向党交心运动,特别是在党的亲切关怀下,1958年底到天津参加了两个  相似文献   

4.
爱上苦丁茶     
在这个秋夜,我捡一些苦丁茶放入杯中,然后注入开水,于是,这杯散发着袅袅热气的茶水,就给了枯坐灯前的书生些许暖意。苦丁茶,名实相符,名字是苦的,味道也是苦的。品茶之前,就已经被提醒过了,它不是苦藤上结出的果实,而是苦藤本身。是否接受它的苦味,你自己可以选择。  相似文献   

5.
一个流浪汉找到智者,向他求教。流浪汉说道:“小时候,我家境富裕。父母叫我苦读诗书,长大后去考科举,我寻思,家里有的是钱,何必去吃那份苦?所以一拿起书本就犯困,书也就没念好。后来,父母又让我学一门手艺,我想,学手艺不就是为了赚几个钱吗?家里的钱财已经多得几辈子都用不完,为啥还要再去学手艺?所以手艺也没学。这样过了几年之后,父母都去世了,我就守着偌大的家产生活,倒也衣食无忧。不料一场大火从天而降,烧光了我所有的房屋、店铺,我只好四处流浪,沿途乞讨。大师啊,为什么我的命这么苦?您发发慈悲,告诉我该怎么做。”智者闭目静坐,默然…  相似文献   

6.
我的姥姥是一位慈祥可敬的回族老人,她的大半生都生活在旧社会。姥姥无常的时候享年84岁高龄。当时我还很小,朦胧中只记得,姥姥是一位满头白发体态瘦弱的老人。有关姥姥的故事,我是从母亲那里得知的。姥姥一生中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年轻时姥爷为了生计领上惟一的儿子下了关东,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一走就是几十年,后来才听说,姥爷父子俩都“无常”在了关外。姥爷走后,姥姥在凄风苦雨中将我的母亲和姨妈带大。再后来,姨妈嫁到了外地,家中只剩姥姥和还没有成年的母亲相依为命。后来,母亲嫁给了本村自幼孤苦的父亲。于是姥姥就成了这个新家庭…  相似文献   

7.
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上的柯尔克孜族青年男女的婚姻,解放前多半是由父母包办的封建买卖式的婚姻。有的还以指腹为婚。不论訂婚或結婚,男方都要給女方很多礼品,其中至少需要牲畜一“打”(駱駝一峰、牛、馬备四头),所以,在旧社会,有錢有势的人,可以娶好几个老婆,而一般穷人甚至一生也結不了婚。烏恰县黑孜葦公社有一柯族社員过了四十岁才結婚。他說,要不是解放,我得打一輩子光棍!这說明,长期束缚柯族人民的封  相似文献   

8.
1999年我毕业后被京城一家电子公司招聘做了雇员,天生丽质的我从进入公司的那天起,便吸引着众多异性的目光。 老板比我长20岁,他的分公司遍布几个省市,据说他插过队,吃过很多苦,完全靠个人奋斗起家。他对我的录用起初并无它意,然而公司内部人才济济,充满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周围那些打扮入时,观念先锋的女孩常讨论的话题是“做得好不如嫁得好”,我常常为这样的观念所迷惑,并幻想着寻找这样的机会。 在公司“我曾担任过几项工作,事实证明我的能力的确并不突出。有一次我处理一批软件,由于技术不过关给公司造成了损失。这件…  相似文献   

9.
我的爷爷     
马婷婷 《天风》2004,(12):49-49
我的爷爷已经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可是身体却很硬朗。爷爷这一辈子吃了不少的苦,可是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爷爷在晚年信靠了主耶稣,享受到了人世间的真爱…… 我常常听爸爸讲起关于爷爷的一些事情:那时候,爷爷家过得很清贫,爷爷到了27岁才成了家,奶奶是个聋哑人,她为爷爷生育了六个儿女,不过六个儿女  相似文献   

10.
汪维藩 《天风》2011,(7):60-61
(七十九)主爱深沉1950年前后我还年轻的时候,弟兄姊妹中间传唱着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歌,它的首句大意就是"蓝天作纸,沧海为墨,难书我主大爱"。全诗我已忘记,但这深沉的第一句却深深铭刻在我心头。1982年,基督教全国两会征集赞美诗新作时,我想起了描绘主爱深沉的这一诗句。特别是历经20余年坎坷之后,对这一诗句的感受更深。  相似文献   

11.
曾想在刊物上开个专栏:我的101个穷朋友。最终未能如愿, 有人批评说,这个年代,标榜贫穷,没出息。实际上,我已有一批很好的穷朋友,其中一个是忘年交,50多岁了。他曾阔过,也做过大老板, 后来在生意场上跌了一大跤,至今已穷了近6年,就在这期间,我认识了他。  相似文献   

12.
<正>年轻、漂亮的美芳一坐下就开始向我大吐苦水。"我的命可真苦啊,当初我不顾家人反对嫁了大雄这个男人。可是没想到他非常暴力,动不动就打、骂我和儿子小华,让我们过着恐怖的日子。两年前,他因醉酒驾车,撞了人,被判入狱。我动用了所有的关系和积蓄,把他保释出狱。我实在无法忍受和他一起生活,咬紧牙关离了婚,但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四年三月二日《天津日报》以《叛逆者的泪水》为题,报道了曾经一度当过天津市合成纤维厂副厂长的崔金华,从厂长到罪犯的演变过程。 崔金华出生在汉沽镇一个赤贫的家庭,小时当过童工,解放后才由资本家的奴隶变为新中国的主人。他既吃过旧社会的苦,又尝到新社会的甜,这样的家庭  相似文献   

14.
一晃儿,我自己带着女儿已经过了将近5年。其间的滋味一言难尽。若问苦不苦?谁苦谁知道。 我们是协议离婚的,上大学时是同学,毕业之后我进了国家机关,她进了一个市级单位。参加工作一年后登记结婚,再一年有了女儿,女儿稍大一点儿就送进了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的部机关幼儿园。 按理说,我们这种家庭是当今中国最稳定的模式,一不必担心下岗,即便机关精简裁人,但我俩都是搞计算机的,也裁不到我们头上;二是住房劳保都  相似文献   

15.
正我生孩子的喜悦姥姥是第一个知道的。孩子有病的消息姥姥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不想让90岁的姥姥再替我分担这份苦难了,尽管我无论如何是支撑不了的。姥姥把人类不可避免的灾难称之为"天黑了"。姥姥从前说过:"天黑了就是遇上挡不住的大难了,你就得认命。认命不是撂下(放弃),是咬着牙挺  相似文献   

16.
船行一夜,4月25日晨至丰都,天才麻麻亮,大队人马就急匆匆下船登岸,几乎是鱼贯而行地上了平都山,鬼城就在平都山上,也不怕在此碰到鬼!其实我不信有鬼,70多岁了,愣是没算过一次卦。不过小时候下河洗澡病了,母亲曾拖着我的衣服到河边叫过魂。当时我还纳闷,魂怎么会掉在河里呢?这是我记忆中唯一的一次迷信活动(上坟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为什么在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利己主义的思想和行为呢?除了从旧社会脱胎而来的不可避免地带来的旧社会的遗迹,以及受国外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着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或他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存在就可能在某些人头脑中自发地产生利己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居住在河南南阳的回民有3,395戶,15,330人,由于解放前大多是半商半农,故多集中在集鎮和交通要道,現在分散在这个县的十个人民公社里。十年来回故人民的生活变化十分巨大,同解放前对比起来看,对人有很启发和教育。这里的回族人民在旧社会和汉族人民一样,长期遭受着反动统治阶級的压迫剝削,在政治上沒有什么权利,經济上半商半农,一方面終年遭受高利貸盘剝。另方面人多地少,土地又不好,商业农业兩头不得一头,生活很是貧苦,終年吃糠嚥菜,忍飢受凍,朝不保夕;总是提心吊胆过日子。解放前一年,县属的五里堡142戶回民中,揚青麦的就有113户,占80.7  相似文献   

19.
旧社会受欺压,生活不如牛和马,新社会作主人,农民也能当专家。一个真正感激党的人,必定会踏踏实实地、創造性地为党工作,为人民造福。現任河南禹县郭連公社肥料厂技术主任、回族“土专家”赵忠信就是这样。“忠信革命干勁大,衷心向党把誓发,科学文化双跃进,一年炼成土专家”——这是1958年大跃进期間广大农时群众对他的贊揚。他在进了肥料厂一年多的时間里,勤学苦钻,冲破了重重难关,創造了化肥制造工具50余种,试制成功农药多种,仿制了工具多种和化肥17种。这一系列的发明创造,对郭連公社1958年的农业大丰收起了促进作用,也鼓舞了广大群众和他自己。  相似文献   

20.
一种反省     
孔夫子说四十便已不惑,五十该知天命了。但我五十岁还为好多俗事苦恼,足见自己没有出息,不过也许是现代人更苦--心苦?苦就苦吧,何必还要道出来呢?小时候,能够任意耍赖,放声大哭,这算是"任情任性"的阶段吧。长大后,拖着人生的重负,尽着自找的责任,心灵疲惫,步履艰难,人到此时,反倒是欲哭无泪,止于无言了。我最近刚从普陀山回来,那天我看见观音圣像,不知为什么想大放悲声。坐在大士的像下,面对大海,我反省了自己微不足道的多一半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