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梁健俊 《管子学刊》2007,(4):106-109
本文从先秦档案文献典籍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形成、发展、演变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上,论述了先秦档案文献典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进化中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以及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作为一种自然的文化现象对社会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和维系具有的重要作用。先秦档案文献典籍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2.
在甲骨文、金文中,"献"出现多达100余例,表示进献或祭品、祭器,没有"贤"义,也不见一例用于通假。由于"献祭"为当时普遍性的重要活动,"献"字成为那个时代最熟知的专有名词和动词,其意义和用法都趋于稳定,其地位已不允许随便借作他用;其他先秦传世文献也基本上不见"献"用于通假。"文献不足故也"之"文献"与甲金文字、先秦典籍中可见的"宝献""玉献""膳献"等用法类似,为"名词+献"结构,其中名词表示类属;"献"表示献品,引申为价值高贵者。孔子首创的"文献"一语,指可为进献、存于庙堂的典章简册,即可信、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其意义沿用至今。郑玄注"献"犹"贤",于所在上下文不能解通,与"献"在甲金文字、先秦及历代文献中用例、语义均不相符,不可采信。  相似文献   

3.
《管子》四篇关于“气”的阐释,是中国古代气功发展基础理论的奠基石。这四篇文章释放出来的体育学信息,从体育生理学角度看,把“气”看作是身体内部的一种运动着的物质形态,认为“气”在人体的内部按照“道”的规律在运动变化;从体育心理学角度看,“气”是一种健身养生的方法,从体育运动学角度看,“气”又是身体内部的运动体。这一理论,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医学、保健学、体育学等学科的发展有着杰出的理论贡献,而且丰富和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古代体育的活动类型。  相似文献   

4.
墨子思想为代表的技能教育思想是先秦诸子教育思想中的别类,尤以军事体育教育见长。尤其对于技能训练和器械创制在军事竞技理论认识与实践运用,体现着显明的科技制胜意识,在中国古代的竞技意识当中闪耀着异样的光彩。我们今天认识墨子这一思想,有利于校正当前体育教育过程中一些行为偏差,深化体育教育过程中的素质拓展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刘璞 《中国宗教》2023,(3):78-79
记载着中国悠久历史的档案文献,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档案文献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作用,是不可再生的“集体记忆”,弥足珍贵的档案文献被称为“档案文献遗产”。早在1996年,国家档案局就发起成立“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委员会,2000年正式启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对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人类记录进行调查、抢救和保护;组织“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申报工作,建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6.
读《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史》马涛王永祥教授的新著《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史》(齐鲁书社1991年5月版),从同一思想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思想进行了新的梳理、研究,为我们研究、透视中国古代思想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角度。王永祥教授原先是专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同一观”的研究有深厚的功底和独到的见解,这为他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史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在本书中,作者对中国古代同一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和精到的概括。这里仅简略介绍一下王著对中国古代同一思想中发展观方面的论述。作者认为,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同一性思想的孕育、萌芽、产生、及其最初形态自身演变和发展的时期。在先秦,作为哲学同一性范畴的“同”、“和”、“一”等,是与哲学同时产生的,它们都是社会生产力和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实例到抽象概括的发展历程:最初形态的老子的“道”、“一”的同一性,阐述了两种对立物如柔与刚、曲与全、无为与有为等的同一性,它们都是以实例的形式出现的。孙武、孙腹所讲的战争基本矛盾(胜与败,攻与守等),军队素质自身的矛盾(勇与怯、强与弱等),战略战术中的矛盾(进与退、奇与正等),也都是一些具体的对立面的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历史也许不会太长,但是它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却能远泽后世、流芳千载。齐文化是以先秦齐国为中心而形成的一种优秀的地域文化,随着历史的潮起潮落,它既经历了自己的辉煌,也身受过某种尴尬。但无论沧桑如何变迁,齐文化毕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秦文化的核心和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与支柱”(王阁森等:《齐国史》导论,第6页)。因此,它所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也以其特有的深沉与厚重,对后世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清朝初年,以“生济南文献之邦,宦江左清华之地”(郑方坤语)的王士祯为…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雕塑与其传统文化一样以一种别具特色的方式延续流淌着。中国的早期雕塑艺术史中不像西方那样涌现出一批闻名于世的雕塑家。但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映照之下,中国的早期雕塑发展却有着极其明显的艺术风格,其中包括“古拙”的艺术精神、别具“趣味性”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与绘画相融合的“线”条的灵动性以及“虚化”的艺术处理效果,等等。正是这些别具特色的传统意象雕塑表现元素使中国古代艺术才能与西方艺术相媲美,以至于使得当今国际的许多学者及艺术工作者不得不感叹于古代中国意象雕塑的古朴、灵性、庸智与大气之美。  相似文献   

9.
“天人合一”是一个以宇宙观为主体的涵义复杂的命题。“天人合一”自然观作为长期居于中国古代科技中心的观念或思想,使中国古代科技无论是在思维指向上,还是在理论建树上,走上了与西方科技发展完全不同的道路,表现出自身固有的特点。中国古代科技辉煌成就的取得,固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天人合一”自然观无疑作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对于孔子反对“樊迟学稼” ,应当作具体分析 ,不能简单视之为儒家鄙视农业科技的证据 ,而在事实上 ,孔子反对“樊迟学稼”并没有对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值得注意的是 ,儒家的民本、农本思想推动了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 ,儒家经典中所包含的古代农学著作以及农业科技知识不仅是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成为古代农学家研究农业科技的知识来源 ,从而推动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文化对抽象思想的建构与呈现中,音乐譬喻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最知名者即“金声玉振”。孟子用该乐喻表彰孔子的圣德,朱熹则以之阐发“致知在力行之先”的观点。俞樾重新掘发赵岐疏解,对朱注提出挑战,其说表明“金声而玉振之”是一句完整的引文,且具有另一种诠释的可能。竹帛本《五行》为俞说提供了支持,并从德性与德行、心灵与身体、工夫与境界、礼乐与社群等层面丰富了乐喻的思想意蕴。对“金声玉振”的诠释史进行考察,为管窥思孟学派的发展提供了独特视角,同时也有助于重审出土文献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2.
《管子学刊》2023,(1):F0003-F0003
《管子学刊》是综合研究齐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性刊物,重点刊发以下方面的文章:管子研究、稷下学研究、先秦两汉诸子研究、出土文献研究、文物与考古研究、“新子学”研究、先秦两汉史学研究、学术思想流派研究、兵学研究、地域文化研究、学术考辨、学术综述、当代学人评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武德”范畴,涵盖着一切与“武道”相关的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广义的武德,包括属于领域型道德现象的军事道德(亦即古代所谓“武备之德”),属于组织行为型道德现象的军队道德(亦即古代所谓“武旅之德”),属于个体行为型道德现象的军人道德(亦即古代所谓“武夫之德”)。狭义的武德特指军队道德,因为军事道德的领域是通过军队的道德实践所开创的,军人道德是军队道德在军人个体行为中的具体表现,军队道德则是贯通于军事道德和军人道德的中介和枢纽。中国古代的武德理论形成于先秦时期,其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14.
韩思艺 《天风》2024,(3):15-17
<正>中国古代天与上帝观念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在先秦文献《尚书》《诗经》《礼记》《吕氏春秋》等书中出现最多,往往与祭祀、礼拜、美德、罪恶、命运、吉福、灾祸等内容相关。在其中,“天”与“上帝”都是与人交往的位格性的存在。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中华文化中的天与上帝观念也发生转变,宗教性的色彩渐渐淡薄,自然哲学的意义日益明显,天与上帝的信仰逐渐外化为政治秩序,内化为道德良心。  相似文献   

15.
文献评价(刊评、书评)既是个人需要——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也是科技发展需要。目前医学期刊杂志上的文献评价、争鸣较为薄弱,大致分为四类:批评性评价、广告性评价、科技评论性评价、肯定性评价,各有其特点。近几年来,在引导和帮助读者识别杂志上的论文方面,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已成为一种重要手段;《中国内科年鉴》等医学年鉴则是了解文献评价的一种参考书。如果注意到文学评论对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则应大力倡导医学文献评论,译介国外的文献评论,使之成为科技的驱动剂、润滑剂。  相似文献   

16.
南朝梁僧祐编撰的《弘明集》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护法弘教的文献汇编,收录了东汉至南朝齐、梁五百余年间阐明佛法的各种护法论集57篇,在其“弘道明教”的佛教中国化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着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其中既有对先秦以来推类方法工作机制及功用性的认识,也有类似于先秦惠施有关推类的界定以及对于“譬”的方法论效用的的认识。不仅于此,在整部《弘明集》中对先秦以来的推类方法的认识和运用比比皆是。而在同时期的佛教文学作品《百喻经》中,也能处处看到庄子式的寓言说理的结构式和墨子式的因果性类事理联结词。在佛教传入中国的几百年间,它们所辑录的东汉至南朝齐、梁的各种护法论以及以寓言譬喻大乘佛法,无一不是在自然选择着传统政治伦理传播活动中的“谈辩–用辩”方法,表达着对先秦以来传统推类思想及方法的传承。对《弘明集》以及《百喻经》的推类思想及方法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在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宏观定位研究与微观个案分析互动融贯的基础上,继续发掘、扩展更多的文献史料;同时也可以为当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传统逻辑课程的教学讲授,在“大历史观”的背景下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案例素材。  相似文献   

17.
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器材,是体育运动的物质媒介。”体育器材及场地,是保障体育运动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体育器械在现代体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共识。它不仅是现代体育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美学研究的广阔领域。在体育运动中,人是通过场地、器材等环境、条件诸因素交互作用,而达到自身和谐的节奏、韵律、形体、姿态等,自由地或者说自动化地控制自身与场地器材的协调一致,以此获得体育美的感受和体育美的创造。体育器材,又通过体育美的创造,显示着它的功能、色彩、以及优良的品质,合理的设计等技术美的审美效应。它们之间和谐统一,相辅相成交融于一体。因此,在体育器材创造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体育美的创造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进行东西方哲学比较研究时,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以古希腊哲学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关注本体论,而中国古代哲学更加注重实际.事实上,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样,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关注本体论的事实.我们的祖先不但在古希腊哲学家之前就提出了“五行”的哲学思想,而且更在“五行”思想产生前,他们就已经在思索、研究“土”、“水”、“气”等元素,并朦胧地提出了它们是物质世界的本原的观点.古代希腊哲学家们对于物质世界起源问题的探索是没有间断过的,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中国古代探索世界本原的自然哲学则常常被以立身处世为目的的社会哲学所打断.  相似文献   

19.
任兵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76-177
中国与美国体育文化的差异源于价值追求,中国体育自古以来都强调的是“天人合一”,“和谐”,中庸的文化也一直影响着中国体育;美国因为建国时间短,发展迅速,受到几次工业革命的推进,体育文化的发展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用自然科学来衡量体育,有针对性的分析、运用身体各个部分的特点,达到整体协调的目的,突出个体的作用。通过对比中美高校体育文化,总结出了中美高校体育文化差异的根源,以及得出了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考古发现与先秦易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考古发现的一些才料,考证了先秦易学的若干问题.认为,古贞与鼎同字,贞亦训“定”,鼎是“定命”的象征.殷墟卜辞“卜王”与《周易》卦辞中的“安贞”同义。卜辞中有“由王事”,即“从王事”。《周易》爻辞中有“从王事”.《周易》卦爻辞中屡言“我”,取象与“从王事”全同.卜辞中有神名“(虫虫)”,指太一神。包山楚简中有神名“二天子”,应是伏牺、神农。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的“大帝”即为“易”.张家山汉简《盖庐》出现了“太极”的概念,是研究古代思想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