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第二章中提出的。恩格斯的这一提法及随后的论述,构成了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是我们哲学原理教学中首先碰到的重要观点。近十几年来,随着哲学理论界和哲学教学研究中对西方现代哲学众多流派的不断深入理解,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点的重新认识,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内容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哲学理论界在积极迎接挑战的态度下,正在提出种种修正的意见。本文打算结合自己教学和研…  相似文献   

2.
一 老子是我国古代一位重要的思想家。解放以来,我国学者对老子和《老子》一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广泛、深入的探讨。 五十和六十年代,哲学史界曾对老子的哲学思想进行过比较热烈的讨论。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各报刊发表了近百篇研究老子的论文,对老子、《老子》书以及老子哲学的性质等问题展开了“百家争鸣”。在讨论中,对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分歧不大。但对老子哲学基本上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老子》一书成于何时,它与老子的关系如何?《老子》书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等等,却看法不一,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相似文献   

3.
随着哲学史方法论讨论的深入,对历史上哲学唯心主义的评价问题,已经引起不少同志的关心和兴趣了。和以前那种简单化、绝对化不同,现在许多同志都肯定,对历史上哲学唯心主义的社会作用,应该作历史的具体分析。但是,就在哲学史研究中这种形而上学方法已经被冲破了缺口的时候,有的同志仍然坚持“唯心必反动”的公式,认为“唯心主义,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都没有、也不可能起进步作用。”(陈孟麟:《唯心主义能起进步作用吗》,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生存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降生于世,就遇到一个怎样生存的矛盾。古今中外的哲学家都曾对此作过各种探索,其中我国先秦时期的老子颇具典型性。他的哲学在本质上堪称人类怎样生存的哲学,统摄了对人的自然生存、社会生存和精神生存的三重思考。  相似文献   

5.
老子哲学体系是反映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的,为什么其中会有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体系是怎样反映它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的?这个哲学体系的历史作用和地位何如?本文即结合分析老子哲学——特别是它的方法论的特殊形态和春秋后期的社会背景,来阐明达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个时期,有几件事情值得我们注意:一件是各地普及哲学的工作正在扩展,不仅工农群众学哲学用哲学的运动在扩大,有的地方的中等学校甚至小学高年级学生也在进行哲学课的试点,据说效果很好。有的地方,一些自然科学工作者正在受“自然辩证法”的训练,他们已日益觉悟到要搞好自然科学工作也非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不可。再一件事是,在工农学哲学的队伍中,像“讲师团”、“理论教研室”这类形式正在出现,一批能讲会写的哲学界的新生力量正在成长起来,这十分有利于学哲学用哲学运动的巩固与提高。还有一件事,是有的哲学专业工作者组织的“学会”公开宣称要坚持群众路线的方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要使学会成为“推动群众学哲学的组织”。我们认为,这三件事部是值得我们欢迎的。  相似文献   

7.
当代一些学者据明《道藏》所收南宋谢守灏《混元圣纪》关于刘歆《七略》的记载,认为《老子》通行本上、下经章数(上经三十七,下经四十四)是刘向定著的。事实上,《混元圣纪》的记载有讹误,谢氏原书名为《老君实录》,与南宋董思靖《道德真经集解序说》所引一致,也即刘向划分的应是上经三十四章、下经四十七章。而今通行本上下经章数,可能出自河上公本。  相似文献   

8.
老子哲学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的問題,目前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見,因此,对於这一基本問题加以論述,並不是没有必要的。馬克思列寧主义的經典著作对於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界限有过極其明確的定义: “全部哲学的最高問題,即思維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的關係問題,也像宗教一样,其根源是在蒙昧時代人們偏狭愚昧的表象中。……依照这个問題是怎样被回答的,哲学家就分成了兩大陣营。凡主張精神先於自然而存在的,即歸根结蒂承認某种創世說的……就構成唯心主义陣营。凡認为自然是元始的,則屬於唯心主义的各种派别?  相似文献   

9.
由老子開創的道家学派,曾是中國二千年來哲学史上头等重要学派之一?献拥恼苎俏ㄎ镎摶故俏ㄐ恼摰膯栴},中國学術界迄無確定答案。本文依据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哲学史观點,对这个問題試圖給以初步底解决;並对不同的意見,略作必要的批評。是否正確,請求学術工作同志共同指正。在哲学史上,一切“最傑出的哲学体系,總是一元論的”。。老子的哲学,是一个以“道”为基本概念的“最傑出”的一元論体系;所以解决老子的哲学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論的問題,就是解决“道”是物質性东西还是精神性东西的問題。究竟老子用以構造自己的一元論哲学体系的“道”,是物質性的还是精神性的东西呢?我們的答復是精神性的东西碛扇缦?第一、老子的“道”,是“先天地生”(第二五  相似文献   

10.
一 从事一门学科的研究,首先要了解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但要真正了解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却又有待于对这门学科有系统深入的研究。这是一个辩证矛盾。所以,讨论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时,不能要求在定义式的规定中把这门学科的内容都说清楚。但是,这个定义式的规定,又必须反映出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殊性质和范围,特殊的研究方法和发展道路。 我以为这是在讨论问题之前,必须有的共同语言,否则便无法讨论。譬如在哲学研究对  相似文献   

11.
关于玄学哲学基本特征的再研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晋玄学哲学的基本特征,一般人们都把它定作为宇宙本体论,以辩论有无问题为其 中。心议题。但除了何晏、王弼主张“以无为本、以有为末”的宇宙本体论外,玄学家嵇康、阮籍并不讨 论有无与本体问题,向秀、郭象更是主反本体论的。因此,用宇宙本体论来概括玄学哲学的基本特征 似有缺陷。我们认为玄学哲学的普遍共性,并不是字宙本体论,而确切地说,应是讨论的宇宙万物的 自然本性论问题,王弼“明自然之性”,郭象讲“自足其性”,阮籍谈“明于天人之理,达于自然之分”,皆 是围绕着探讨自然之本性而展开自己哲学的论说的。至于王弼玄学哲学的基本特征,则仍是可以用宇宙本体论“以无为本、以有为末”的思想来概括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有很多学者认为儒家哲学也是人类中心论,其根据主要有三个:一是儒家强调人的尊贵;二是儒家仁爱万物出自人类自身道德完善的需要;三是儒家主张差等之爱。实际上,这三点都不能成为儒家哲学是人类中心论的根据。儒家的生态智慧在价值取向和道德实践两个层面上都实现了对人类中心论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二者的超越,是中国乃至世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3.
朱葆伟 《现代哲学》2003,24(1):10-15
“恰当地提出问题”对于哲学甚至比对于科学更为重要,它体现出哲学活动的特殊性质。提问开放新的视域。使我们超出习见,进入思考和对话。着重于提出问题而非构造理论,在今天可以被视为一种研究哲学的方式。当今时代给我们提出了大量需要研究的课题,也要求我们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20世纪哲学的自我批判,不仅使哲学的一些基本范畴被重新审视,它的探索方式乃至其功能与合法性根据也受到质询。对问题的研究已成为把握时代和探索哲学发展途径的入手处。  相似文献   

14.
哲学的开端与哲学史的开端不同,哲学史的开端是学术史的问题;追问哲学的开端是追问哲学这门学问本身的根据。开端与根据相关,是因为开端总是一种设定,它规定着一门学问的对象、方法等。哲学没有特定的对象,其方法也不定于一格,这不是说哲学本身没有设定,而是哲学在其开端处的设定是最少的。作为常常为其他学科提供设定的哲学,其自身的设定又必须是最可靠的。对自身根据的追问是哲学这门学问的尊严。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从其各自传统出发对自身根据不断挖掘的历史。哲学的最终根据是唯一的,中西哲学在这里会面。哲学就是一再从生活的各种角度追问其最终根据,又将这个最终根据作为开端贯彻到生活中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一、老子之道是否实际的存在?老子之道究竟是实际的存在,或者只是概念上的存在?这个问题是由陈鼓应先生提出来的。他自己回答说:“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说,‘道’只是概念上存在而已。‘道’所具有的一切特性的描写,都是老子所预设的。”(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6页)这个回答恐怕并不符合老子作为一位中国古代先哲的思维特性。按这种说法,老子关于“道”的一切特性的描写,就仿佛一位数学家在随意构造、推导关于纯数学方面的定理,而不受任何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若是如此,这个“道”不仅“可道…  相似文献   

16.
关于混沌的哲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混沌概念的演化,简介了当前对混沌现象研究的主要成果,讨论了混沌理论涉及的三个哲学问题:有序和无序的统一,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牛顿力学的局限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老子是我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的“音声相和”与“大音希声”是其以哲学的慧眼,对音乐美的深刻推断,本文从音声相和-音乐美的哲学,大音希声-音乐美的境界,探讨老子的音乐审美观。  相似文献   

18.
正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尤其是英语世界翻译传播的角度看,《老子》当排名第一。关于《老子》在西方的传播,目前所知,西方较早的《老子》传本是比利时传教士卫方济(1651-1729)的拉丁文译本。1842年,儒莲在巴黎出版了《老子》的法文译本。1870年,维克多·斯特劳斯的《老子》德文译本问世。1884年,在伦敦出版的巴尔福的《道书》是《老子》较早的英文译本。至上世纪60年代,(《老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老子理想人格的哲学本质出发,将水性与人性相结合,论述老子对理想人格的哲学追求。以水之三性:柔、下、静,论及人之三性:意志、道德、涵养,以达到真、善、美人格层次的理想目标,展示了老子“道”的人格内涵,对现代人格的塑造,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老子生存论哲学辩证发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子的哲学思想, 就其理论框架和致思目的而言, 与中国传统文化主导之一的儒家思想并无多大差别, 它们似都可以用“道”、“德”两大命题来涵盖, 都落实在修身与治国两大现实主题上。但与儒家思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老子不像儒家宗师孔子那样主要从现实人伦关系即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去思考这两大主题, 而是从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这一宏观超越的视角来审视人类社会生存问题, 最重要的思想成果是揭示了存在于宇宙之中而又约制宇宙万物的恒常规律———道, 发现了人类与宇宙万物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同一性 (或曰“同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