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山上多有神庙,游览名山的游客和到神庙进香的香客经常是同路人。 有一次,我到一名山游览,跟随一帮香客上山。路边有一些盲人在那里喊:“请抽个签,算个命吧!”“你的面相好,能当大官的。”有一个不瞎的人向我打招呼。我应一声:“过时了。我都58岁了,还怎么能提拔?而且我也不想当官。”他没再说什么,我照样走自己的路。 走到庙前,看见很多人正在烧香。香烟缭绕,弥漫于松柏之间。庙前有几个妇女正在卖香。有一个妇女也向我兜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我国许多著名的寺庙宫观大都建在名山大川之中,庙宇由山扬名,山因庙宇增辉。但是,也有一些年代久远,在一定地域内顿有影响的古刹,默默无闻地隐踞僻静的山野峡谷之间。它的建筑虽比不上那些著名寺院之宏伟气魄,却以本身独特的乡土风格,以及顿有影响的名僧行迹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人。坐落于福建泉州南安六都仁宅玳瑁山的灵应寺,就是这样一座古刹。  相似文献   

3.
陈星桥 《法音》2005,(11):21-28,29
笔者在2000年和2005年的秋天两次参加在韩国召开的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大会,并参访了韩国佛教的一些宗派和名山胜地,感到非常亲切,这是因为,中韩文化和佛教同质同源,有许多共同的语言。其次,韩国的环境保护得好,看不到荒山,到处郁郁葱葱,尤其是金秋,树木呈现红、黄、紫、褐、绿等色,可谓万紫千红;名山古刹更是精美典雅,古色古香,与周边环境十分的协调,其建筑、雕塑、汉字匾额,让人感到时空倒流,仿佛回到中国古代寺院之中。参访日本的佛教名山古刹也有类似的感受。三是韩国为我国的友好邻邦,韩国民众和佛教徒对我们热情友好;韩国佛教的发展确…  相似文献   

4.
闽台宫庙间的分灵、进香、巡游及其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清代以来闽台宫庙间的分灵、进香与巡游活动,认为分灵与进香可能是中国家族祭祖仪式的转型,折射出台湾底层宗教信徒对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认同感。祖庙神灵巡游台湾分庙,类似于帝王巡狩国土,实际上是大一统思想在宗教信仰上的曲折反映。闽台官庙间的分灵、进香与巡游现象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根与叶、源与流的密切关系,从更高层面演示了闽台区域文化的历史同一性和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5.
“自古名山僧占多”,南岳就是我国著名的一座宗教名山!从古到今,无数虔信的宗教徒来到这里,栖山息林,耽饮鸠露,饱餐松针,吸纳清风,毕路蓝缕,开出一座座庄严古刹,延续了一个又一个文明。南岳的宗教名山之所以能够闻名遐迩,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离不开全山佛道教徒的努力。“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是全国人民的浩劫,更是佛教的浩劫。整个南岳全山的寺院毁的毁,破的破,损的损,千年来的佛教家业彻底毁灭,让人心寒。惟正法师正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走上了复兴佛法的领导岗位。1985年他担任了刚成立的南岳佛教协会会长,面对亟待修复的寺院、出家僧…  相似文献   

6.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团结一心防治“非典”,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佛教,似乎也正在遭遇“非典”的“袭击”。“封山”、“封庙”的消息不断地从全国各地传来,许多香火旺盛的名山、古刹顿时变得冷清多了。一座享誉世界,已经获得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佛教名山,往年在“五一”黄金周旅游高峰期间,来此度假的人不下十数万,但是这次由于“非典”的影响,来山的游客仅有4000余人。关注每一个众生的生命,安抚众生的心灵,维护国家、社会的稳定团结,一向是佛教的优良传统,也是佛教的重要社会功能。面对像“非典”这样危害社会和生命的重大传染病疫情,佛教…  相似文献   

7.
《法音》1986,(1)
本刊讯四川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亲临蛾眉山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妥善解决了峨眉山重点寺庙移交中存在的问题,受到广大僧众的欢迎。四川峨眉山是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既是佛教圣地,又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每年来峨眉山进香旅游的中外宾客达一百二十万人以上。过去,  相似文献   

8.
《文汇报》是一份历史较为悠久、在海内外有相当影响的报纸,过去曾发表过一些宣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比较实事求是地评介佛教的报导和文章。不料,在今年1月27日该报《笔会》副刊上竟登出一篇违背宗教政策、诋毁佛教信徒的文章,名曰《废庵之前》,且冠于《笔会》的头条位置,实在使人感到诧异。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一种高人一等、轻蔑鄙夷的态度对待佛教徒,对他们的人格和信仰进行不应有的嘲弄和讥讽。在作者笔下,佛教徒中有些是“可怜性愚昧”;有些“一有机会”便要“迎合”“我这无神论者”;有些“显示出虔诚无比的样子,是出于一种职业的需要”:总之是一些人格低下、愚昧虚伪的人。文中写到作者无意中经过一座名庵,主持尼是一个年纪七十多岁,海内外颇有名气的注经家,作者未进庵,更未见过此尼,却把她想像成  相似文献   

9.
《法音》1989,(2)
山因寺增辉,寺藉山生色。这是佛教名山与古刹相得益彰的一大特点。真如寺,位于江西省永修县西北约30公里处的云居山巅。背靠五老峰,面对匡庐。因其山顶常年云封雾锁,却有“天上云居”之称。真如寺的历史沿革,本刊1987年第四期刊有传印法师《云  相似文献   

10.
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佛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到一些名山古刹去。除寺院周围有少量古木、绿树成荫以外,一路上呈现眼前的多是大片裸露的山体,传说中的许多飞禽走兽不是迁徙便是死亡;一些江河的河床也常常大片裸露,枯水断流的时间延长,河水污染严重;大城市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一片,居于其中的寺院,空气也好不了多少;大部分城市被现代的各种垃圾和白色污染所包围,它们象传染病一样也不断侵袭着名山胜地。如果说名山古刹受过去政治运动的破坏还只是一时的话,而今天面临的人类对生态平衡与环境的破坏却是长期的,甚至是致命的。连山中古刹都逃避不了由于生态失衡和环境破…  相似文献   

11.
张明华 《法音》2007,(2):53-54
本刊讯2006年,普陀山佛教协会以筹办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为契机,以创建文化名山与平安寺庵、和谐寺庵为目标,加强寺庵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僧才培养,挖掘和弘扬佛教文化,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以法会友,广结善缘,僧尼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观音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弘扬,佛事和旅游业兴旺,成绩喜人。  相似文献   

12.
又是农历三月初三,春暖花开之际。风景如画的武当山盘山公路和大小宫观庙宇,朝山进香的队伍络绎不绝。进香队伍前有令旗,后有尾旗,令旗正中绣着“朝山进香”四个大字,下面写上某省某县某香会。令旗前有4名披金甲、身高相同的青年手执仪仗开道,令旗后设一绣幢,挂满写有会众姓名的小布条,俗称“万民伞”,伞内放着香炉,炉内有一个真武小铜像,绣幢后是供品和乐队及男女朝山信士,浩浩荡荡,高峰时每天有近万人。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寺名与建寺年代 黛螺顶是五台山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别具一格的一座古刹。历史上依次名为青峰顶、佛顶庵、大螺顶、黛螺顶。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92,(12)
正当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时候,1992年10月7日至10日为期四天的“南岳庙会”在湖南省衡阳市及其南岳区两地隆重举行。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这里山高地险,层峦叠嶂,寺观林立,僧道云集。在古代南台寺僧人希迁、福严寺的慧思、怀让,祝圣寺的承远、法照等人都是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山下南岳庙是一组宫殿式的古建筑群,供奉着受到历代帝王封号的南岳神,一般认为是炎帝神农氏,他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祖先,每年朝山进香和旅行游览的人络绎不绝,据1991年统计达139  相似文献   

15.
我们当地(山西东部地区)有一种叫“说白”的巫术形式。所谓“说白”,就是人在被神灵附体之后所做的以说唱为主的行为表现。以起到消灾避祸、预测吉凶、求福保平安等作用。到后来,既使没有特定的功利目的,会说白的人也会常常聚在一起,或轮番表演,或集体神灵上身,唱和应答,进行娱神或自娱的活动。 我们附近就有这样一些会说白的人。其中中老年妇女居多,多无职业,平均文化程度偏低,但能说会道,在他们活动的圈子里小有威信。说白多在某个说白者家中或在热衷于此的一般人家中。说白过程大致如下: 先在所请的神灵牌位前烧香磕头,而…  相似文献   

16.
6月10日,天师府内龙灯飞舞,锣鼓喧天,天师府道众热烈欢迎由台湾省高雄市林园乡汕尾村“嗣汉天师府”主持黄清河率领的一行20余人的进香团来道教正一派祖庭进香谒祖和迎请祖天师神像。上午,进香团首先在天师府道众和龙灯迎接下,由头门直接来到“天师殿”举行了进香谒祖仪式。接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91,(9)
山西隰县小西天寺院住持,县政协委员释性堂,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悉心护持名山古刹,积极捐资维修寺院,广积善缘,遍行功德,受到各界人士和众多游人的普遍赞扬。年逾七旬,精神矍铄的性堂法师,俗名秦过迷,晋东南长治市大辛庄村人。十七岁时,在洪洞广胜寺出家受戒。一九五九年来到历尽沧桑三百余载的著名小西天禅宗寺院担任住持,度过了三十一个春秋,法师是晋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为了保护环境,杜绝火灾隐患,展现佛门新风,“海天佛国”普陀山自2000年元旦起,规定除正常法会、佛事所需外,一律禁止在寺院燃烧蜡烛。通知下达以来,各寺庵已拆除烛亭,积极倡导文明进香、鲜花供佛,恢复了寺院的清净庄严,赢得香客的交口赞誉。同时,为了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根据《普陀山佛教十年发展纲要》的规划,普陀山佛协自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起,实行60周岁以上老人(含港、澳、台同胞)凭《居民身份证》和《回乡证》等有效证件,免收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紫竹林、大乘庵、南海观音、…  相似文献   

19.
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神窟仙宅”、“灵异之府”,倾倒了历代避世隐居之人、高蹈清修之士。他们向往这里的白云怡情、紫霞可餐,“乐泉石以逍遥,寄烟霞以肥遁”,渐次形成了“九宫八观七十二庵”的兴盛局面,使崂山同武当山、华山、青城...  相似文献   

20.
暑憩福严寺     
暑假上南岳山,在福严寺住一个月。这所六朝古刹、七祖道场有南岳第一古刹之称的“天下法院”,主建筑物修缮一新。殿宇嗟峨,气势恢宏,红墙高耸,琉璃瓦流光溢彩,映出万道霞光,腾腾紫气。寺内外香烟袅袅,观光、礼佛者留连忘返。寺里作为早课前奏的钟声在黎明前响起。扬播半空的108响钟声,或悠缓,或急促,舒紧有致,洪亮深沉,给人激励警策。在维那的大警指挥下,僧众依次进行晨课仪程,唱诵经文梵呗,历时时许。相传梵呗是曹植摹拟梵音音节,套上汉曲谱成。今天在寺庙里还能听到这支典雅悦耳的古老歌曲。令人欣叹不已!木鱼清答,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