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一位第一次进行胼胝体前部切开,第二次作后部切开的胼胝体全切断患者为被试,在第二次手术前后进行了Ⅰ。左右单侧操作检查,和Ⅱ。两半球之间感觉信息传递两类神经心理学实验。结果提示:后部切断前,左右侧操作没有明显的差异。同时,视觉和触觉的感觉信息的传递基本正常。在后部切断后,命名作业呈右视野和右手优势,图形临摹左手似乎较好,这时视觉和触党的感觉信息的传递发生了障碍。左视野和左手命名高于随机水平,讨论了这一结果与右脑语言的关系。方位比较等多个实验提供了支持两半球协同活动理论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两个实验探讨声调时长在汉语词汇识别中的作用。实验1从声学角度探讨了汉语四个声调的时长差异。研究发现,汉语四个声调中,上声调长最长,去声调长最短,阴平和阳平调长无差异。实验2采用词性判断任务,考察汉语上声调长和去声调长在词汇识别中的时长差异。研究发现,低频词条件下,上声词的反应时长于去声词的反应时。研究结论支持内隐韵律假说。  相似文献   

3.
内侧颞叶系统在知觉启动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l例内侧颞叶(MTL)损伤病人为被试,探讨MTL与知觉启动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被试依次完成学习颜色词、快速词命名和再认任务。在实验l的词命名中包括旧词、重组颜色词和新词,结果表明,MTL损伤病人没有表现出旧词的命名时间短于重组颜色词的现象,颜色启动效应受损,其再认成绩也低于正常被试。但是当用新颜色词代替重组颜色词后(实验2),MTL损伤病人读旧词的时间明显短于新颜色词,颜色启动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但他们的再认成绩仍比对照组低。这表明,当任务要求被试加工项目与其特性之间的关系时(词与颜色),MTL损伤对启动效应会有影响,提示MTL在一些形式的知觉启动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玉芳 《心理学报》1989,22(1):31-36
本文报告的实验用时长为100—500ms的汉语普通话元音yi和ao负载的一、二声和二、三声声调连续体作刺激,用一声和二声反应曲线和平均反应百分数作指标,研究了时长和元音音色对声调识别的影响。主要结果是:(1)从一、二声和二、三声连续体得到的数据都说明,时长对声调识别有显著影响。(2)一、二声连续体的结果表明,元音音色对声调识别无显著影响;从二、三声连续体得到的结果相反,元音音色影响声调识别。文中讨论了两组数据结果的差异,并与有关的文献报告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不同认知风格大学生在人工语法任务、序列反应时任务中的成绩差异性表现。结果表明,场独立与场依存者在两类任务中内隐学习量的差异性表现一致,均无显著差异。进一步比较两种认知风格大学生在人工语法范式下内隐、外显及内隐外显协同学习类型中的差异表现时发现,场独立者的协同学习成绩优于单独的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且优于场依存者的协同学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344个汉语单字词26名被试的平均命名反应时分析发现,起始音素不同的词的命名反应时之间存在差异,而且此差异在排除字频、获得年龄(Age of acquisition)、规则性、一致性、可表象性、笔画数、书面学习年龄、声旁成字频率等因素作用后仍然存在。起始音素为元音和浊辅音的字词比清辅音的字词反应时短,清辅音当中塞擦音反应时最长。讨论了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并对字词命名实验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穗清  张积家  肖二平 《心理学报》2011,43(9):1013-1025
采用图-词干扰范式, 通过2个实验考察了汉语口吃者的语义编码。实验1发现, 在基本水平命名中,口吃者与非口吃者均表现出语义干扰效应, 语义相关干扰词的命名时间显著长于语义无关干扰词的命名时间, 口吃者在语义相关干扰条件下所受到的干扰比非口吃者大; 在类别水平命名中, 口吃者与非口吃者的表现类似, 都表现出语义促进效应, 语义相关干扰词的命名时间显著短于语义无关干扰词的命名时间, 语义相关干扰词的命名错误率也显著低于语义无关干扰词的命名错误率。实验2发现, 在基本水平命名中, 当SOA为-200 ms、-100 ms和0 ms时, 语义相关干扰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在语义无关干扰条件下的反应时, 当SOA为-100 ms和0 ms时, 口吃者的语义干扰效应比非口吃者更加明显。整个研究表明, 口吃者的语义编码出现了延缓, 口吃者比非口吃者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排除语义干扰词的干扰。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关于口吃的多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8.
杨群  王艳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19,51(1):1-13
汉字的多音字数量众多, 种类复杂, 为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带来了困难。通过两个实验, 考察正字法深度对汉族大学生和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汉字词命名的影响。结果表明, 无论是命名单字词还是命名双字词, 维吾尔族学生的反应时均比汉族学生显著长。对单字词, 两个民族被试的命名时间均受汉字的正字法深度和词频影响, 被试命名多音字的时间显著长于命名单音字, 命名低频字的时间显著长于命名高频字。对双字词, 两个民族被试的命名时间存在着词频与正字法深度的交互作用:对高频词, 汉族学生对由多音字组成的词与由单音字组成的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 维吾尔族学生对由多音字组成的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对由单音字组成的词; 对低频词, 汉族学生对由多音字组成的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对由单音字组成的词, 维吾尔族学生对由多音字组成的词与由单音字组成的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整个研究表明, 正字法深度对两个民族大学生的汉字词命名的影响具有不同模式。所以如此, 与两个民族的母语特点、词汇获得年龄、语言熟练程度和语言加工方式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9.
汉字的视知觉——知觉任务效应和汉字属性效应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发现:1.在三种非速示的特定知觉任务下,认知汉字反应时的长短依次是;识别汉字两个部件的反应时>识别整体字的反应时>辨认字的结构方式的反应时,在错误率指标上也获得了同样的结果模式。这表明,在汉字的视知觉中存在知觉任务效应,而这些任务标志着不同复杂程度的加工水平。2.对于左右和上下结构的字,在辨认其结构方式上无差异。3.在命名整体字中,汉字的表层属性,如结构方式和表音特点对整体字的识别没有影响,这表明整体字是正常阅读条件下的知觉单位。4.在知觉分解整体字和命名识别其部件中,(1)字的结构方式有相当大的影响:上下结构字的反应时远远长于左右结构字的反应时。(2)字的表音特点对部件识别也极有影响,如形声字的反应时和错误率都远远短于和少于非形声字。(3)在误操作中,存在着大量整体字的命名现象。以上表明的汉字属性效应,都是发生在汉字知觉的分解过程中,它们反映了整体对部分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不同ISI下异同判断的同反应启动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改变刺激对中的第一个刺激消失到第二个刺激出现之间的间隔 (interstimulusinterval,简称ISI) ,并控制呈现的刺激前后试验不重复 ,分别进行不同形状白色图形的异同判断实验和不同颜色圆形的异同判断实验 ,系统地考察不同ISI下异同判断的同反应启动效应 ,研究异同判断的加工机制。两个实验均采用 2 (前次试验类型 :异、同 )× 2 (当前试验类型 :异、同 )× 6(ISI :1 0 0ms、2 0 0ms、30 0ms、40 0ms、50 0ms、60 0ms)重复测量设计。被试为2 1名大学本科生 ,其中男生 1 0名 ,女生 1 1名。结果发现 ,在两实验中的每一种ISI条件下 ,同反应后的试验的反应时均显著短于异反应后的试验的反应时 ,即表现出显著的同反应启动效应。实验的结果支持异同判断的双过程模型 ,并表明双加工机制可能是序列工作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心理咨询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旨在加深对心理咨询含义的理解。首先对心理咨询的涵义做了探讨,进一步分析了心理咨询助人的含义,分别从心理咨询助人的基础,助人的方式,助人的目标做了阐释。最后探讨了咨询师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对心理咨询可能产生的影响。心理咨询是心灵层面的沟通,通过体验关怀,达到来访者的心灵成长。咨询师对心理咨询的本质理解以及不同的咨询价值观和方法论都对心理咨询起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自我描述问卷上海常模的修订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国鹏  朱晓岚 《心理科学》1997,20(6):499-503
自我描述问卷是一种在国际上被广泛运用的自我概念测量量表,为了使我国的教育和医务工作者也能使用这种测量工具.我们对其进行了引进和修订.并初步制定出上海常模,从试用的结果来看.对我国6-12年级的初高中学生非常适用。分数的分布里常态.对测验结果作各种心理测量学的分析,信度指标:a.全量表的内在稳定性各年级在.92-.96之间,各分量表的内在稳定性在.66-.9文之间。b.各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56-.75.效度指标:a.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较低,b.同质性很好,C.三个学业自我概念分量表与学习成绩间有很高的正相关,鉴于以上这些结果,该量表在中国中学生中使用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18.
汉字整体和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考察笔画在汉字认知中的作用,探讨了汉字整体和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1)和部件识别类似,笔画认知存在着显著的字劣效应:识别汉字中的笔画比识别单独呈现的笔画反应时明显地长,错误率也大幅度增加,显示了汉字整体对笔画认知的抑制性影响。(2)识别汉字中的笔画的反应时也受背景汉字笔画多少的影响。识别少笔画汉字中的笔画比识别多笔画汉字中的笔画容易。(3)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也有重要影响,频率高的笔画比频率低的笔画容易识别  相似文献   

19.
笔画复杂性和重复性对笔画和汉字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采用笔画识别和词汇决定的方法 ,对汉字笔画认知和笔画在汉字认知中的作用作了考察。实验一探讨了汉字笔画自身的复杂性对笔画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 ,笔画自身的复杂性对笔画认知无显著影响 ,识别简单笔画和识别复杂笔画的反应时与错误率无显著差异。实验二考察了笔画的重复性对汉字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 ,汉字认知中存在笔画重复性效应。笔画重复较多的汉字比笔画较少重复的汉字识别时间短 ,错误率亦低。整个实验结果支持笔画是汉字加工的基本单元的假设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