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主垂怜     
《天风》2020,(7)
正亲爱的阿爸父,求你安慰我、眷顾我、医治我,因我的身心灵极其软弱、痛苦、无助……父啊!你说:"坚心倚赖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为他倚靠你。"(赛26:3)你说:"因为主必不永远丢弃人。主虽使人忧愁,还要照他诸般的慈爱发怜悯。因他并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忧愁。"(哀3:31-33)亲爱的阿爸父,求你记念我的眼泪,求你怜悯我,求你照着你的话、你的应许,将生命和慈爱赐给我,也眷顾保全我的心灵。主啊!求你怜恤我,我相信你若愿意,在你没有难成的事!我深知我终身的事在你手中,能救人脱离死亡的,唯有你!主啊!你是活人的神!  相似文献   

2.
爱是上帝的属性,因为上帝就是爱(参约壹4:8、16)。上帝一切创造与救赎的行动都是基于他的爱。正如希伯来诗人所说:"耶和华……在他一切所做的都有慈爱。"(参诗145:17)"神啊,你的慈爱何其宝贵!世人投靠在你翅膀的荫下。"(诗36:7)上帝与人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他对人的爱。  相似文献   

3.
陈信 《天风》1998,(12)
在一个主日礼拜后,义工陈弟兄讲道后透露了一个秘密,说:“我已有了老伴……”这在信徒中掀起了风波,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讥笑,有的反对,有的赞同,也有的姊妹结伴赶到陈弟兄家,指着他的脸责问他:“你知道吗,主为什么要把你妻子提前接去?因为神要重用你。”陈弟兄听了这话,心如刀割!与他相处40多年的妻子离世已有3年,3年来,陈弟兄本不想再婚,但自己已是将近古稀之年,虽心扑在教会的事工上,但回家后还得自己料理一切家务。一个人在家  相似文献   

4.
严必林 《天风》2003,(1):25-25
嫉妒,往往产生于经常在一起,地位、身分差不多的人中间。 嫉妒是可恶的,因为“在何处有嫉妒纷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雅3:16)。下面几点克嫉妒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存心谦卑法。有的人喜欢自我表现,处处要高人一等,别人取得了成绩,便误解为对自己的否定,所以一看到别人比自己强,不服气的心理就油然而生:“你算什么?你不过是机遇临到罢了,其实你任何方  相似文献   

5.
说你教过孩子撒谎,你肯定会站出来为自己辩护。你会说你把《狼来了》的故事多少次反复讲给孩子听,一再叮嘱孩子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事实上,根本就不会有家长刻意去教孩子撒谎,起码在主观上是这样的。但是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实,因为你的一些不经意的语言,客观上起到了“教孩子撒谎”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上主,请示我你的道路,教给我你的途径。求你教训我,以真理指导我,我终日仰望你,因为你是我的救主。因为上主温良而公正,指示罪人应走的道路;引导谦卑的人履行正义,教训善良的人遵循坦途。上主对遵守他盟约和诫命的人,表现他的慈爱和厚道。上  相似文献   

7.
世界的光     
“耶稣又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使我深深认识到这是真理之光、希望之光,将照亮一切世人。(约8:12) 神啊,你的慈爱宽阔高深,你的慈爱永远并存,你的恩典是极为丰富的,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我为得着这恩典而作见证,我的最小儿子——钟兵,曾一度陷于恶魔的困扰中,难以自拔,是主耶  相似文献   

8.
伏永红 《天风》2003,(12):18-19
保罗在给提摩太的信中论到教会时说:“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用“神的家”来比作教会是十分有意义的,人们对家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家是人长久养生栖息之地,其中有天伦之乐,也有弟兄姊妹之间的手足亲情。 教会是神的“家”,神是慈爱的父亲,我们都是神的儿女,弟兄姊妹和睦同居,彼此相爱,这是一个多么温暧多么幸福和谐的家。使徒约翰说:“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神的儿女;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约壹3:1)  相似文献   

9.
母鹰与小鹰     
《天风》1998,(6)
经文:出埃及记19:4h 我背着你们,正像母鹰把小鹰背在翅膀上,把你们带到这里归我自己。 这是一幅又美又慈祥的图画,把上帝对人的照顾和慈爱都描述了出来。 母鹰为了要训练小鹰,它把小鹰背在背上。母鹰是多么有力地直飞冲天,在高处,它把小鹰抛在天空。小鹰翅膀还没有长硬,飞行技术也没有学会,翅膀稍微飞了几下就沉下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5,(9)
<正>经文:彼前3:8—18"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非常感谢今天能够受邀在此讲道。在三一主日,因着上帝的慈爱,我们藉着耶稣基督被圣灵带到上帝的面前。我们被拣选,是为了被差遣出去,给予和祝福,活出基督的样式。三位一体是一个团契,在爱心、接纳、给予和走出去等方面都完美无缺。我们在教会中也应该是这样的。这些都是对的,但问题是我们如何实现。如何实现  相似文献   

11.
正陪朋友逛金店,被一款色泽闪亮、造型别致的铂金项链吸引了,因为前不久过生日的时候才犒劳了自己一条价格不菲的项链,我犹豫要不要买下眼前这一条。售货员看出我的迟疑,用清甜的声音告诉我:"人一定要善待自己,舍得为自己花钱才不枉此生。"在她的鼓动之下,我忍不住试戴了一会儿,越看越喜欢。售货员见状,立马又拿出一根手链,说跟这条项链特别搭。我嘀咕:"是不是太奢侈了?""一点也不奢侈,  相似文献   

12.
人的性格可以从多个层面表现出来:言谈、行为、动作……但有时你也很难断定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看一看你喜爱的是哪种动物,或许可以由此判断你有什么样的性情。%喜欢狗的人热情、自信,而且诚实、直爽。自古以来,狗就是人类最忠实可靠的朋友,喜欢狗的人自然是被狗的优良品质和憨厚的外表所吸引。但偏爱小狗的人通常有胆小、谨慎的弱点;而偏爱大型犬的人则有当独裁者的愿望;偏爱纯种狗的人通常相信权威,渴求安定。性情特征:喜欢狗的人做事一般比较有主见,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能很快被人接受,并且会因热情爽朗的性格而成为众人的中心。喜欢狗…  相似文献   

13.
逆向的思维     
白居易有一句话“长安居,大不易”,说明居住在大城市里物价昴贵,生活的不易;后人也有说:“居人间,大不易”,慨叹着人与人的往来酬对、进退拿捏、维护生存的不容易。既然我们生活在这人间,离不开周遭人群。如何把这门“人间学”读通读透呢?以下有四点方法参考: 第一、穷途时禾忘初心:人生路上,我们有时会感到穷乏困顿,好象走到了末路穷途。好比有的人为了事业冲刺,到后来却觉得困难重重;有的人发奋读书,最后实在苦不堪言,读不下去;也有的人为了爱情结婚,遇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才感到现实生活的折磨。无论在那一种艰难困苦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不要忘记当初是怎么样发心的。例如你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傅真 《天风》2002,(5):38-39
雅各和以色列家的人都要听:你们出生以来,我就照顾呵护你们;直到年老发白,我还是这样地怀抱着你!我造了你,必定照顾你;我扶助你,也必定拯救你(赛46:3-4)。“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诗23:1-6)。教会是神的家,也是我最亲爱的家。我从小生在教会(河南信阳鸡公山),长在教会,我读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是教会办的学校,我是在教会的  相似文献   

15.
乐河赞歌     
黄幸平 《天风》2010,(5):61-62
<正>序曲耶和华啊,你的慈爱上及诸天,你的信实达到穹苍。你的公义好像高山,你的判断如同深渊。耶和华啊,人民、牲畜,你都救护。神啊,你的慈爱何其宝贵!世人投靠在你翅膀的荫下。他们必因你殿里的肥甘得以饱足,你也必叫他们喝你乐河的水。因为在你那里有生命的源头,在你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05,(7):40-40
十条诫命的道德命令显然是以神的慈爱和公义等属性为基础的。十条诫命的头四诫是关于我们与神的关系及对神的责任,后六诫规范了人与人之间当有的合宜关系与职责。圣经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基于人与神的正确关系上的。  相似文献   

17.
孙金 《天风》2005,(6):34-34
神就是爱(约壹4:16),这是上主永恒不变的属性。也贯穿着整本圣经。这位爱的上主他的慈爱不但在《新约》圣经中彰显,在《旧约》圣经中他的慈爱照样已经显明。我们可从《何西阿书》中来看上帝的慈爱。当以色列民悖逆神的时候,他们随从外邦人拜偶像,在“米斯巴”和“他泊山”敬拜假神。他们离弃了他们列祖的上帝。然而作以色列民“丈夫”的耶和华上帝,却要用仁义、公平、慈爱、怜悯聘他们为“妻”。  相似文献   

18.
郑汝榕 《天风》2005,(2):44-45
"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 每个人蒙恩的经历也许不尽相同,但信靠神的人却都是有福了。每个神的儿女都会如数家珍般地将神对他的恩典或说与别人听或珍藏在心中。 十几年前,神以他奇妙的爱拯救了我,我为自己感到羞愧,又为自己感到庆幸,主耶稣在我身上显出了他的莫大的能力和慈爱。 以前,我的脾气很急躁,往往片面性地看待问题处理事物,常常使自己和家人都很不愉快。为此,母亲说:"你还是去教堂信上帝  相似文献   

19.
在教会中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有的人认为自己是属灵的,指斥他人都是属世的;另一种人是自己在灵性上不追求,反而批评那些在属灵上追求的人,认为他们都是假冒为善。  相似文献   

20.
雪花的启示     
赵明冬 《天风》2006,(5):43
“人的脚步为耶和华所定;人岂能明白自己的路呢?”(箴20:24) 人生活在世上,谁也不知道自己会遇上什么样的事情,是苦?还是乐?更不知道自己的寿命能有多长。但是,人们却可以有自己与别人不同的生活态度:有的人喜欢看重一切,有的人常常看淡一切。有的人喜欢开开心心,有的人不免悲悲凄凄。有的人想做自己的事,有的人想为别人做事。有的人忙碌一生,结果都不知道为何而忙碌。有的人具备着良好的思考能力,他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