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置心一处     
“心平百难散,意定万事吉。”心平气和,没有一种暴戾之气,什么灾难都没有了;意定,一切事都吉祥如意。  相似文献   

2.
多与少     
多不一定都好,少不一定都不好。多好还是少好,要依时依事依人而定。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一定的质量。这就是说,多应当被肯定。但没有质量的数量,越多越害人,越多越麻烦。这又说明,少亦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3.
林志华 《天风》2004,(5):18-18
感谢上帝,他带领中国教会进入了宗派后的时期,让中国教会从陈旧保守的旧神学框架中解脱出来,从传统的旧习俗中释放出来。但就是到了今天,还有某些教会的一些人,在传统礼仪上斤斤计较,互相论断。他们因循守旧,不是注重精意,乃是注重形式。他们随意论断人:“你这样做不合圣经”,“你这样做不属灵”,“你这样做不得救”。上帝没有定人的罪,他们先定了人的罪。福建教会近年夹按立了91位女牧师,她们在各地教会都有上乘的表现,深受信徒的喜爱。但个别  相似文献   

4.
朱永新 《心理学报》1996,29(2):201-208
中国古代的意志理论非常丰富,从志意概念、志意本质、志意关系、志意功能到志意的培养诸方面都有涉及。本研究着重讨论中国古代学者关于意志本质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宋代是一个"尚意"的时代,对"意"的追求与崇尚体现在各个艺术领域,不管哪个审美范畴,都是注重对"意"的一种追求,而象、境、趣、匠等都是达到"意"的一种手段和形式,而"意"从渊源来讲与老庄及禅宗哲学有关,其中老子的"道"、"无为"和庄子的"心斋"、"坐忘"思想及禅宗的"顿悟"说等都影响了"意"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义两说”句子是指表示同一意思而表面有相反、相对两种说法的句子。如: ①没有经验难免要犯错误。②没有经验难免不犯错误。从表面看①是肯定句,②是否定句,但都表达了“没有经验会犯错误”的意思。这种“一义两说”的句子,是两种说法都对呢,还是只有一种  相似文献   

7.
曹日昌 《心理学报》1959,4(4):56-61
心理学,顾名思义,是研究意識的規律的科学。意識的涵义很广,正如不是所有关于物貭的問題都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也不是所有关于意識的問題心理学都进行研究。心理学所研究的,大致是关于意識的下列三方面的問題: 1.意識的起源、发生和发展。物貭发展到什么阶段产生了意識?意識又如何由低級状态发展到高級形态? 2.人对客观現实的反映过程。人經由什么过程和机制反映客观世界产生意識? 3.人的意識活动的特征。人的意識活动有什么特征?这些特征是怎样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她为何心烦意乱?花季年华的小意本是个开朗活泼的女孩,她的生活日程总是安排得满满的。今天她安排自己去蹦迪,明天她想约几位好友去看画展,这星期她学着亲手织毛衣,下星期她又去参加好友的生日PARTY……无论何时何地,小意总是那么忙碌而快乐。可是,最近几天里,小意越来越觉得这一切都变得非常没有意思,她感觉心里特烦,好像被一种慵懒的倦意袭击了,她只想避开所有的事情,躲到一个见不到任何人、也遇不到任何事的角落,去宣泄自己心中似乎淤积已久的一团委屈、焦虑和麻木……小意的BF高峻兴冲冲打来电话,约她周末去一家新开业的网吧,告诉…  相似文献   

9.
面对痛苦     
“我实在厌恶我的生活,我要任 意苦诉我的怨情,倾吐我心中的酸 苦”(约10:1)。这是旧约中的约伯 在遭受一连串痛苦之后的表白,也是 一总遭受苦难者的心声。所有的人都 有考验和痛苦,连好人也在内。“你 曾留意到我的仆人约伯没有?因为世 上没有一个象他那样十全十美,生性 正直,敬畏天主,远避邪恶的人”(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说一切有部的观点出发,论述九定或等至与涅槃解脱的关系。"九定/等至"就是四禅和前三无色定,再加未至定和中间定。佛教认为,修行者只要依靠这九定中任何一定,断除三界烦恼,就可以获得解脱,而依靠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定并无能力断除烦恼,从而获得解脱的机会,因为在此定境中没有无漏道。另外,修行者只要获得九个等至的任何一个,如果没有断除烦恼,就会投生到与此定相应的天界中去,投生天界还是获得解脱,主要看修行者修定时是否能够断除三界烦恼。  相似文献   

11.
修行如莲     
佛教中讲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把错误的身口意调整为正确的身口意。很多人认为,修行是出家人到山里去,或是关起门来在寺院里才能修行。事实上,修行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生命中、意识中、行为中。  相似文献   

12.
张彦远强调艺术家的"意"的作用,郭若虚的"气韵非师"的观点,都把气韵与人品、学养联系起来.但是,张、郭二人是从传统文人画的角度来解释"气韵生动"的.过分夸大学养对艺术作品的形成所产生的作用,没有能从更为深刻的绘画的形式语言层面去对待问题.  相似文献   

13.
意外之外     
财经大学所在的青山路,其实与青山没有一丝瓜葛,就像他获得会计学学士学位,却没有做一天会计一样。太意外了。当年,大学毕业后,都是国家分配,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专业与岗位对口,一纸派遣证定终身。而他,偏偏是个并不多见的例外。单位计财处满员,而宣传部却缺人手,领导看他在大学校报上  相似文献   

14.
度之韵     
度,是一个充满着禅韵哲意的妙词,蕴藉着丰富内涵的语境。 天有度,可以平阴阳;地有度,可以定生息;衡有度,可以量万物;人有度,可以明荣辱。度,犹如音乐的节奏,而节奏便是音乐的灵魂,不管长短缓疾,合律皆美。  相似文献   

15.
一字立骨法写文章讲究炼意、立骨。意不炼,不能深刻感人;骨不立,不能紧凑挺拔,炼意又立骨,则意深而文俊。文章的立骨之法很多,清人概括出的“一字立骨法”,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方法要求:通过一、两个字,把文章的“主心骨”树立起来,使文章的叙事、说理、描写、议论都有所遵循;文章的左曲右折,千变万化,都是为了把那个立骨之字写深写透。立骨之字写透了,文章也就成功了。据《史记》记载,年轻的张良在桥上遇一老者。老  相似文献   

16.
关于百家爭鳴,我听了好些意見。大家都一致地拥护它,都認为没有它学術研究不能活躍起來,研究計划也就很难实現。对爭鳴的目的和标准也沒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但是,对如何貫徹和掌握还是有些不同的意見。如何貫徹和掌握得有分寸的問題。主要是在放收之間。平原走馬,普通总以为易放难收,可是跳高跳远有时又易收难放。有些同志着重在放,認为我们不宜提出太多的清規戒律,有的着重在收,認为我們不能毫無限制。总的说來,我觉得我們还是应該我比較地偏重放。第一,解放以來,我們一直着重在收。这是很自然的。这个时期的重点是在学習。就  相似文献   

17.
正没有wifi,也没有浴室,四周都是丛林……这里曾是当地烧炭工人的住所,摇身一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瑞典生态旅馆,很多游客慕名前来参观游览。在瑞典卡尔马省的一个边远山区,这里有优美的自然风景,大块的原始森林。森林里,还有烧木炭工人,他们至今仍保持着住小木屋的习惯。一次,安德烈亚斯外出旅游,他没有跟团,无意中进了这片原始森林。天将黑定,森林中不时传来奇怪的叫声。他惊出一身冷汗,用  相似文献   

18.
原始佛教的心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颖 《宗教学研究》2007,(1):201-205
本文以四部汉译阿含经为主要依据,从心理学角度探索了原始佛教教义。原始佛教认为心性本净,被其执着妄动生出的有为心法染污,从而产生各种心理结构和心理机能,即由眼、耳、鼻、舌、身、意五根和触、受、思、念、意、识等功能构成人类有情的心理整体;根据这些结构和机能对修行解脱的作用,分为染污烦恼和善心净法两种,并以后者对治前者。修行者借助这些心理机能修习戒、定、慧,依靠止心、观心、勤修习心这三个原则,达到止息心念妄动,离欲解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菩提一叶     
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习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散。譬如借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佛垂涅般略说教诫经》这段话是佛陀在浸染之际对弟子们讲述的。要想把握住心,就一定要说到“定”。什么是定——禅定?后世的解释甚多。但佛阳在此处没有注重去谈如何修习,而是分三个层次讲到“定”的微妙。一是心态如果能处于“定”的状态。就能明了人世间一切现象生住坏灭变动不居。为什么?因为心态像一潭水,水不定时,波影寸断,任…  相似文献   

20.
郭象在庄学史上最早辨别《庄子》中之伪作,删定《庄子》文本。郭象删定《庄子》的依据在于"庄子之意"。郭象删定《庄子》的诠释学意义在于,郭象的"庄子之意"是指作为作者的庄子之初意,郭象的"庄子之意"与夫剔除不合庄子之意的篇章,删定符合庄子之意的文本,其间存有互为前提、递相促进的循环关系。由于《庄子》是包括庄子及其后学学派之作在内的一个文集,《庄子》除了庄子之意,还包括难以确定人数的其他作者之意,且"庄子之意"本是郭象理解和解释《庄子》的结果,如此郭象所认定的符合庄子之意的文本是否可以确定为庄子所作?郭象删除的那些不合庄子之意的部分是否就一定不是庄子所作?这些都是郭象文本所留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