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笑天 《法音》2002,(4):37-44
根据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关于加强三国佛教交流的精神,由中国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联络委员会和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共同发起,由河北赵县柏林寺和日本日中友好临黄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三次中日禅僧互换交流活动,于2001年10月1日至10日在河北省赵县柏林寺举行,获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
蒋坚永 《中国宗教》2014,(10):26-31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战略构想。习近平总书记几次在国外演讲中都强调宗教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在新形势下,中国宗教要发挥独特优势,进一步走出去,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更好地发挥民间外交、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的作用。围绕中国宗教如何进一步走出去这一战略性主题,2014年9月26日至27日,  相似文献   

3.
中国南传佛教与南亚东南亚南传佛教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圈”,佛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公共外交中应充分发挥南传佛教民间外交的独特优势,使南传佛教成为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的“共同话题”,实现南传佛教“地缘优势”与“中国叙事”的良性互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传递中国声音,传输中国正能量,真正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囤家问的民心相通、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南传佛教与南亚东南亚南传佛教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圈",佛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公共外交中应充分发挥南传佛教民间外交的独特优势,使南传佛教成为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的"共同话题",实现南传佛教"地缘优  相似文献   

5.
日本代表团团长小林隆彰长老的基调演说今天,第一届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北京召开。三国各有代表三十名,与会者共六百名,会聚一堂。这次会议,对佛教徒今后的交流来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为此感到无比喜悦。这都是仰赖大圣释迦牟尼世尊为首的诸佛诸...  相似文献   

6.
《法音》2015,(1)
<正>历史上丝绸之路沿线各种宗教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了解。约公元一世纪起,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外来的佛学与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文化,历经近六百年的交融,到了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中国佛教文化。为了进一步深入探究佛教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探讨佛教文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当中的地位与作用,探寻丝路宗教对话的经验与世界文明前景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宗教》2017,(1):61-63
近年来,深圳弘法寺积极与东南亚、南亚各国佛教界开展高层次、高频率的交流。推动汉传、南传佛教融通合作。以佛教为桥梁,通过高层次的民间外交深化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友谊。  相似文献   

8.
佛教民间外交是中国佛教的传统之一,也是官方外交的拾遗补缺。本文系统地考察了佛教民间外交的发展,指出唐代以后,中国的民间外交开始发生变化,佛教向外传播成为后来的主流。在盛世大国佛教的背景下,宗教信仰市场决定了佛教民间外交必须走出去,文化输出作为佛教民间外交的一个最重要的表达方式。现在我们重新进入了盛世,大国中国的佛教民间外交再次有了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这次机遇,充分利用佛教民间外交的传统,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应中国佛教协会的邀请,日本立正佼成会“中国寺院体验修行团”一行13人于4月13日至22日来华访问。日本立正佼成会是“日中韩国际佛教友好交流协议会”的成员,以立足正法、广交朋友、共成佛道为宗旨,《妙法莲华经》是其宗奉的根本经典,目前共有信徒六百余万人。其创始人庭野日敬先生与赵朴初会长是老朋友,在长期友好合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该团此次是按照“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有关巩固和发展中韩日三国佛教黄金纽带关系的决议精神来华访问的,其成员中有五六十年代即与中国佛教界开展友好交往的日本佛教界老朋友的后…  相似文献   

10.
黄夏年 《法音》2012,(7):30-32
佛教具有对外交流的功能,这种功能主要以民间外交的形式表现出来。佛教的外交,除了个别朝代外,基本上就处于民间外交的状况下,其所发挥的功能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作用最大,有时甚至涵盖了官方外交。秦周之前,教化未开,交流仅限于神州之内。汉魏以后,眼界渐宽,人们为了追求汗血宝马、稀世珍宝之类而四处搜寻,逐渐开始向外武力扩张。但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佛教的交流才是仁义教化之旅的开始。信奉者为了信仰,不惜身命,寻找经典,派遣使节,例如传说中的后汉显宗孝明皇帝夜梦金人,遣郎中蔡愔、博士秦景等到天  相似文献   

11.
北京东岳庙的掸尘会道教民俗萌芽于元代后期,形成于明代,至清代与民国前期达到鼎盛阶段,在历史上持续传承六百多年,产生了广泛影响。而由于社会环境与宗教生态的变化,至今又出现了新的因素。返观历史,加强个案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社会当下种种色彩斑斓的宗教现象,对于探索与构建中国特色的宗教理论体系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2.
正一近年来,深圳弘法寺积极与东南亚、南亚各国佛教界开展高层次、高频率的交流,推动汉传、南传佛教融通合作。以佛教为桥梁,通过高层次的民间外交深化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为亚各国的友谊。(一)与东南亚、南亚各国佛教界、政府宗教部门开展高层次、高频率的互访交流。一方面,通过高频率的交流,促进汉传、南传佛教的相互理解。弘法  相似文献   

13.
中日实践伦理学交流的新篇章──第七次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综述孙春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伦理学会和社团法人日本伦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七次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于1993年10月18日一21日在岳麓山下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举行。以日本伦理研究...  相似文献   

14.
评估宗教交流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建构中的功效后发现,"宗教因素"既是我国与丝路国家缔结友好关系的历史助力,也是我国与周边国家深化伙伴关系的现实动力;量化分析表明:"宗教因素"在我国周边外交中既是一个历史变量,更是一个现实变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宗教人口分布对中国周边国家宗教基本格局的影响是切实存在的,尤其是伊斯兰教的"去中东化"发展趋势,使得"一带一路"面临宗教极端主义冲击的可能性激增;将宗教交流纳入经略周边的新思路以助力"奋发有为地开展周边外交"的对策建言,旨在强调宗教资源转化为外交资源后,实际彰显了优化"一带一路"软环境的战略功效。  相似文献   

15.
包兆会 《天风》2018,(12):36-37
新疆古城阿力麻里城(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境内)在元代曾是景教活动中心之一,这里曾出土了十多件叙利亚文的景教墓石。20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工作者和群众陆续在这里发现了不少叙利亚文景教墓碑,有的收藏在霍城文管所和新疆博物馆,有的存放在伊宁市伊犁地区博物馆。这些碑刻的形制不仅与在中亚七河流域出土的六百多件景教碑刻相同,其十字架形制也与七河流域附近的克什米尔地区出土的粟特文、梵文景教十字架形制十分相似,都是希腊一马耳他混合型,十字架底座有个弧形托住十字架(见图1、图2)。另外,七河流域出土的文物有若干注明墓主籍贯为阿力麻里的墓碑铭文,这表示七河流域的景教徒与阿力麻里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元代,它们有可能属于同一景教区。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兴起的信仰外交中,印度的佛教外交尤为突出。印度推行的佛教外交,既不同于早期官方主导的佛教外传,也有别于民间自发的佛教交流,其受到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明等多个因素驱动。在地理上,南亚、东南亚和东亚等佛教传统领地,是印度佛教外交关注的重点地区。在平台上,涵盖了双边外交、多边外交和国内等不同层次。印度推行佛教外交,拥有地缘文化和历史资源等优势,也面临国内外诸多制约因素,成效有待时间检验。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蒙两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机遇,拓展了草原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内涵,草原丝绸之路沿线积淀丰厚的历史遗产和宗教文化,正在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基石和人文资源。就中蒙两国间的人文交流而言,宗教文化占据重要地位。由于藏传佛教格鲁派为蒙古国的国教,其重要性更为突出。在今后的中蒙两国交流中,中国公共外交借助佛教文化能有效促进中蒙人文交流。  相似文献   

18.
由于交流互动的历史更为悠久、参与更为广泛、影响更为深入,因此血缘宗亲及宗教信徒正成为一国公共外交战略体系中颇具特色的跨国社会资本。相对于本土宗教、传统宗教及其他外来宗教,基督宗教在东南亚华人族群中的传播尤为迅速,已成为影响力与日俱增的跨民族宗教和跨文化宗教代表。华人基督宗教社团在积极推进信仰沟通、族群认同、社会凝聚和共同发展的同时,还依托中国-东盟公共外交网络与中国本土民间团体进行跨境互动。我国应将华人基督宗教视为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当中的特殊资源,以期夯实中国-东盟公共外交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19.
徐以骅 《中国宗教》2014,(10):34-35
在2014年2月19日召开的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第一次理事会上,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指出,在对外交流中要讲好中国的故事,就必须讲好中国宗教的故事。宗教不仅能为中国公共外交提供重要平台和载体,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国人民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而且能为"和谐世界"以及"亲、诚、惠、容"等外交理念和实践提供深刻的思想基础和资源。在中国国家利益布局全球化、能源需求全球化(尤其是中东化),以及全球性(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宗教复兴的当下,  相似文献   

20.
由国际公教学生运动亚洲区秘书处和国际公教职工青年会亚太区秘书处组成的“亚洲教会青年中国访问团”一行七人于十月七日来广州访问,下榻石室招待所。该团在穗访问期间,恭听了弥撒,领了圣体;游览了六榕寺,并和我们举行了座谈。林秉良神父、陈嘉伟教友和访问团的负责人分别在会上介绍各自教会和青年工作的情况,相互交流了经验。林神父代表教会设宴招待客人。客人们对我们奉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