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道与福柯都试图回归古代的修身哲学,以便为当代人提供一种生活模式。福柯认为哲学要不断地关心自我,因而注重精神性诉求;而阿道认为哲学是一种"生活艺术",从而揭示了"精神操练"的意义。他们两人都表示哲学的主题与精神性问题是融合为一的。然而,在福柯死后,阿道却撰文批判福柯的"自我修身"观念,指出福柯在修身哲学方面的种种过度诠释,以此表明自己的观点与福柯的差异之所在。但事实上,阿道在批判福柯的同时也存在某些误解,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澄清他们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在出版《雷蒙·鲁塞尔》后,福柯(MichelFoucault,1926-1984)开始追问考古哲学和批判哲学间的关系问题,并作了大量笔记。他原本拟撰写《癫狂与非理性》的续篇,但因癫狂问题与疾病问题在当时还未成为重大的理论和政治主题,所以福柯的《癫狂与非理性》、《诊所的诞生》和锡蒙·鲁塞尔》没有受到重视。这一客观原因使他改变了预定计划,不过这个预定计划帮助他转到了“符号问题”。阅读马克思著作、精神分析和符号学是当时法国知识界的热点。1963年11月在西班牙Prado参观Veldzquez油画《宫廷侍女》后,促进了他对符号问题的思考。12月…  相似文献   

3.
主体的释义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福柯在法兰西学院的课程(1981-1982)提要.福柯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探讨了自身的释义学.在古希腊、罗马,关切自身不仅是一个哲学原则,而且更是实践活动.关切自身与政治学、教育学和认识自身这三者密切相关.重要的并不是在主体中发现一个真理,也不是使灵魂成为一个真实话语的对象,而是使主体具备一个他所不认识的并且也不存在于他身上的真理,是使这个被领会的、被记忆的和逐渐被应用的真理成为一个最终统治着我们的准主体.对死亡的思考就是最高的操练和关切.  相似文献   

4.
阿多在《关于〈关怀自身〉的反思》中批评福柯混淆了斯多葛派快乐和喜悦的概念,并过多地关注了自我。福柯晚期思想受到西方古典哲学家阿多的深刻影响,但他是带着自己的视角,有选择性地误读斯多葛派哲学。福柯悬置了斯多葛哲学的超越层面,集中论述斯多葛派哲学家对个体行动性的坚持,从而引导人们从不同的视角思考自我。福柯的观点反映了他对多元的坚持,对个体价值的捍卫。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并非福柯的语汇。批判以笛卡尔、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主体哲学,是发生于19世纪中叶西方哲学近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福柯在《词与物》中通过"人文科学考古学"预告的"人之死"更是把批判的对象延伸至胡塞尔、萨特的现代主体哲学。无论是先验主体哲学,还是经验主体哲学,只要始于意识并把"人"作为研究对象,都是福柯话语考古学所要加以拒斥的。"人之生死"是"人文科学考古学"所揭示的既作为客体又作为主体的"人"主要在19世纪科学话语中所经历的命运。现代知识型之后并无后现代知识型。通过阐发福柯"人之死"在主体观、历史观、方法论和哲学观四个方面的哲学意蕴,本文坚持一个观点:《词与物》并非人们通常所说的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著作。  相似文献   

6.
"异托邦"是福柯重要的空间批判和现代知识批判概念,可以说这个概念和与此相关的批判方式影响了福柯的一生。通过分析了"异托邦"的六个基本特征,福柯开启了他将空间哲学与政治权力批判相结合的理论分析模式。他赋予普遍的空间现象以新的内涵,通过"异托邦"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哲学,也表征了他不同的哲学领域和哲学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7.
卡瓦耶斯的概念哲学及其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瓦耶斯 (JeanCavaill埁s,1 90 3— 1 94 4)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他依靠历史方法批判了数学基础问题上的逻辑主义、形式主义和直觉主义 ,进而把数学看作一种自主的、不可预见但又必然生成变化的。他在思考数学基础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概念哲学 ,用来反对笛卡尔、康德和胡塞尔的意识哲学。卡瓦耶斯的重要性在于他为巴歇拉尔、康吉莱姆、列维 -斯特劳斯和福柯等人提供了反意识哲学的思想养料 ,在于他在结构主义者们和福柯宣告主体死亡之前就提出一种反主体哲学和反意识哲学的概念哲学 ,从而导引了以后几十年法国哲学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即使人们承认马克思主义现在已经消亡,但它将来某一天肯定会复活。我所希望做的……不完全是为一种真正的马克思平反昭雪,但肯定是为了把马克思从党的教条中解放出来并还其本来面目,因为这种教条长期以来打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幌子而将其禁锢并僵化”(1994a,第457页)。福柯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①,但必须承认,福柯在自己的著作中真正谈论马克思的地方并不多。即使在这些著作中,对马克思的评论也是轻描淡写。事实上,福柯对自己与马克思的关系描写得最精彩的部分位于他在面对采访或在论坛中对所提出的问题的反应中。另外,福柯的某…  相似文献   

9.
福柯晚年对如下观点给予了特别关注:古代哲学可描述为一种生活方式;现代哲学何以变成了彻底的理论话语;基督教接续了古代的修身实践方式。然而,福柯的诠释有两点值得批判和反思:第一,他详述了斯多葛派所推崇的"自我实践",并视之为一种"自我技艺",过度强调了某种特定的"自我"观念,从而忽视了其所依据的宇宙理性;第二,他研究了"书写"的精神治疗价值,表明"书写"的目的是为了建构自我,但实际上并非"书写"建构自我,而是"书写"改变自我并使之上达普遍理性。总之,在"自我修身"的实践中,并不存在如福柯所言的单纯"自我关系",自我和宇宙始终是相合为一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对自己政治哲学或法权哲学研究作的自我总结,围绕法与民主制这一核心,他列举了自己在六大题目方面进行的工作。作者以概要的方式展示了现代政治哲学所面临的那些重大问题及他对这些问题的梳理、思考和解决。这篇文章因此具有双重价值,一方面可以使人了解和把握现代政治哲学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使人了解哈贝马斯怎样对待这些问题,在有关难题上做出了什么特殊的贡献,大体把握他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1995年11月25日星期一,再过几天就是埃马纽埃尔·勒维纳(Emmanuel Levinas)的90华诞了。然而就在这天的凌晨,他在巴黎的的博戎诊所去世了,在此前一天,他因严重的心脏并发症被这家诊所收诊。 这篇哲学传记试图探索他进行思考的动力的来龙去脉以及他在这种思考过程中思想的发展进程,从而对这位西方哲学大师、尤其是对话思想大师作出公正的评价。我特别要指出,作为思想家,勒维纳的个性中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实际上是个“犹太人”,另一方面,他又完全是个“西方人”。因此他经常在耶路撒冷和雅典这两极之间忙碌,或者说在预言和哲学之间忙碌(TI Ⅻ)。然而,他是一位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从来没有利用《圣经》或犹太教的经文作为某种反思观点的论据或证明,相反,他在大部分情况下总是设法阐明某种观点。这并没有贬低这一事实,即像每一位思想家一样,勒维纳朴素的体验(exp(?)riences naturelles),或者“前哲学体验”,也就是说他基本的犹太人体验,总是给他的哲学思考带来活力。在他典型的有关犹太人的著作中,他始终不渝地把犹太教的洞见和经文“希腊化”,换句话说,他毫无遮掩地介绍他们的形而上学、人类学和伦理学,并把它们变成在思想上易于传授的东西,但即使这样,他仍是一位哲学家。  相似文献   

12.
M.福柯  于奇智 《世界哲学》2005,(1):28-32,41
福柯明确把康德启蒙运动观视为自己随身佩带的徽章与护符.在启蒙运动问题上,我们看到了哲学研究方式的一种最初表现,这种表现已经具有两个世纪的漫长历史.我们可以从19世纪至今日来考察这种方式的轨迹.福柯指出,"什么是启蒙运动?什么是法国大革命?"这两个问题是康德提出他自己的现实性问题所依从的两种形式,从而认为我们目前的哲学选择是我们要为批判哲学作出的选择,进一步研究这种选择所建立的反思形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伊里因科夫(1924-1979)在苏联哲学界属于后起之秀。他从1953年获得哲学副博士学位并到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以来撰写了许多著作,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发表了许多精湛的见解。伊里因科夫一生研究的中心课题是唯物辩证法。他从不回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些尖端而又难度极大的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回答,观点明确,前后一致。他的著作和观点往往成为争论的焦点,一再受到伊利切夫等人的点名批评,但也受到哲学界前辈罗森塔尔和凯德洛夫等人的支持。他的著作和文章曾被译成18种文字。他的第一部著作《马克思〈资本论〉中抽象和具体的辩证法》,使他一举成名。这本书被认为是在把辩证法当作逻辑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加以深入研究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著作。罗森塔尔为该书所写的前言指出,这本书“研究了辩证方法的最本质和最有趣的方面之一,即马克思所说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该书被誉为“整个一代哲学家学习马列主义哲学的参考书”,成了“推动在这个方向上开展一系列研究的强大动力”。(苏联《哲学问题》1979年第6期)此书共五章,下面的译文是该书第五章《马克思〈资本论〉中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中的第一节。  相似文献   

14.
格拉尼埃的整体论哲学是一种深入分析当代核心问题的哲学,一种涵盖历史、思辨和存在的具有三重性的哲学:首先,它的建立使虚无主义哲学东山再起;其次,他思考并诠释了异常难解的问题(本体论、人类学、形而上学、伦理学、艺术、真理等);最后,他提出了一种针对我们生活的管理方法和一些管理原则。整体论哲学主张创建自己的有别于科学的哲  相似文献   

15.
后结构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福科:结构主义及其超越总结福科的思想是件极为棘手的事,部分原因是他的风格,部分原因则是他有意采取的策略的结果。在福科的所有著作中,他的思想不断改变,力图打破现存概念的局限,不停地变换其重点、意图和方法。至为重要的是尽管结构主义思想使他的著作带有活力,近来他却一直竭力使自己疏远结构主义,试图创建一种新的历史方法。象我们到目前为止讨论过的所有  相似文献   

16.
晚年福柯思想发生了一个转折,从权力谱系学转向了伦理谱系学和主体谱系学,从对现代社会的权力关系的分析转向了对古希腊罗马的自我技术的分析。在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中,自我关切的伦理处于一个核心的地位,自我认识总是服务于自我关切的目标。自我关切的伦理建立了一种主体与真理之间的关系,它拥有一种完全不同于现代认识论的客观真理观的真理概念,它也界定哲学作为一种精神操练,一种生活方式。"笛卡尔时刻"之后,古代的真理观和哲学观都被遗忘了,福柯的真理谱系学和哲学考古学则致力于恢复这种古典的真理概念和哲学概念。  相似文献   

17.
一、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双重自觉面向现实和坚持学术,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积淀的宝贵经验。哲学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和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面向现实生活是哲学的天命。任何真诚的哲学思考不仅深入自然、  相似文献   

18.
该著主要收录了伊斯兰哲学家阿尔法拉比一些篇幅相对较小的逻辑学著作,主要内容是其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精深细致的解读。阿尔法拉比被他的同胞称为“第二导师”,而“第一导师”在阿拉伯人那里就是亚里士多德。作者对亚里士多德的解读看似漫无边际,但在枯燥和繁琐论证中所关联与指引到的核心思想对理解他的注疏及目的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托玛斯·兰根曾经在圣路易大学,现在是印第安纳大学哲学系的成员,他写了一本这样名称的书,因为,他认为海德格尔的著作是当代哲学史中最重要的事件,并且觉得这个国家对他的著作几乎是毫无所知的。兰根在撰述他自己的著作时说,对于海德格尔的著作,只有一种片断的翻译,而且只有不多几位著作家关心过这位哲学家。确实,  相似文献   

20.
在哈贝马斯的理论著作中,两种主要的思想倾向实质上汇合在一起,这两种思想倾向一直是两个哲学学科——先验哲学和哲学人本学注意的中心,它们对哲学中主要问题的兴趣是根本不同的。首先,人们往往以为,先验哲学一开始就指出可能认识的先天条件,而哲学人本学则力图确定人的本质。哈贝马斯虽然恢复了先验哲学反思的名誉,但他拒绝不加改变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