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把库恩哲学视为后现代思潮代言人的观点在学术界颇为流行。本文通过辨析库恩的科学观,与尼克尔斯代表性观点展开争鸣,对此作出了否定性的回答。本文指出,库恩哲学虽然在客观上具有挑战传统科学观的作用,但其主旨并不具有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的立场和功能。以此为基础,本文具体探讨了库恩哲学与后现代思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张力",以期深化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深层矛盾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我国占卜算命可以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几乎到处都有.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揭露其不科学或反科学的实质,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命运观,以积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3.
在李洪志的歪理邪说中,他的所谓科学观,也是很有诱惑力的。“超常科学”、“博大精深的科学”,这是“法轮功”的基本科学观。李洪志的“超常科学”“博大精深的科学,,讲的不是科学,而是打着科学的招牌,讲的是“神学”“神秘学”。从科学的角度审视“超常科学’’和“博大精深的科学”,是最大的伪科学、反科学。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科学与后现代医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后现代中心主任格里芬等人提出“后现代科学”与“后现代医学”的理论,认为还原论的科学传统是造成当代世界诸多问题的祸魁,因而在后现代科学中重新强调人类以及自然的经验和意识,建构整体有机的生态科学观,并进而提出“心身相关”的后现代医学  相似文献   

5.
西方反科学思潮是人类文明史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哲学和文化思潮。它与科学相伴而生,又尖锐对立。西方反科学思潮在哲学层面激化了理性与信仰的矛盾;在文化层面,加剧了科学与宗教、人文的分裂。然而,要化解冲突,消除裂痕,圆融分歧,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便是返回中世纪,寻迹西方反科学  相似文献   

6.
德国反科学现象研究协会成立于1987年,现有会员670名,其中有科学家、医生、心理学家、物理学家、记者、教师、魔术师和对科学感兴趣的人。德国反科学研究现象协会的宗旨是:促进科学的发展,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反科学和伪科学;对伪科学的现象采用批判的思想;加强反科学现象的研究;传播科学和科学方法;与同仁、组织和研究机构展开合作。该协会目前由22名专家监管,专家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从天文学到心理学,从医学到哲学以及其他领域。德国反科学现象研究协会经常举办报告会、大型会议和研讨会,对反科学的做法进行科学的检测。协会设有自己的网站,通过该网站可以随时了解德国反科学和伪科学研究方面的情况和有关信息。协会欢迎大家参与反科学和伪科学现象的讨论,希望大家入会。会费每年60欧元,学生25欧元。家庭参加更加优惠。协会会员可以免费参加每年协会举办的会议。该协会目前与其他国际反科学和伪科学的研究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欧洲怀疑者组织委员会(ECSO)和世界怀疑者大会(CSICOP)。  相似文献   

7.
胡杨 《哲学动态》2003,(11):22-25
二 SSK的内部困境与强纲领的建构SSK内部的理论纠葛和流派分野 ,在强纲领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了 ,只是在SSK发展初期 ,所有的流派都需要从强纲领那里吸收相对主义的理论营养 ,从而使SSK内部的理论矛盾没有激化而已。早在 1983年 ,诺尔·谢廷娜 (Knorr Cetina)和马尔凯 (S .Mulkay)在《观察到的科学》一书中 ,就指出SSK大体存在着两种研究趋势 :一是宏观定向———相一致研究方法 ,如爱丁堡学派的利益模型 ;另一种是微观倾向———发生学研究方法 ,包括实验室研究和科学争论研究等。但“这些不同的方法并不相互冲突 ,而是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既是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的年代,也是地球村民们为这种迅猛发展而大喜大悲的年代。查尔斯·斯诺于本世纪六十年代挑起的“两种文化”之争,拉开了人们在现代意义上重新审视科学文化的序幕。在随后的运动中,产生了两股不利于科学的潮流,其一是来自知识界的非理性主义和怀疑主义,其二是来自公众的反科学思潮。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严重,反科学的呼声空前高涨起来。但这一思潮亦有其先天木足之处,即它主要是以伦理诉求为主旨,因而对科学来说还只是一种“外在的”评价。但就在ZO世纪即将结束之际,美国职…  相似文献   

9.
刘建洲 《心理科学》2005,28(5):1204-1207
在人才测评的理论、方法论以及具体方法的背后,隐含着科学心理学的范式取向。新时期人才测评理论与实践所遭遇的深刻危机,与科学心的理学范式影响有着密切关系。科学主义心理学与人文主义心理学两大范式的张力,与后现代思潮相互激荡,汇集成心理学后现代转向的潮流。心理学的后现代转向对新时期人才测评启发甚多,它召唤人才测评理沦基础、方法论及实践的创新,昭示着新时期人才测评的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0.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集体认识论和社会认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曾在《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与境分析》一文中,主张区分科学知识社会学(SSK) 学者的社会学抱负和哲学抱负。在我看来,一方面,SSK引入社会学维度说明科学知识,不 同于哲学家之处在于把一种建构论与经验主义联系起来,试图通过系统的经验观察和描述, 来代替先验的理性思辨,以经验社会学进路取代抽象哲学进路来回答某些传统科学哲学不能 完全回答的问题;而另一方面,从哲学角度讲,SSK是借助一种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对科学认 识论提出挑战,其真正的哲学抱负是张扬一种集体认识论和社会认识论。因为,在他们看 来,确立科学的知识本质,不能单纯地只靠对孤立个体的行为和信念进行哲学的或心理学的 分析,还需要考虑科学中的集体的和社会的认知行为。关键的问题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集 体认识论和社会认识论的真正意涵是什么,这种认识论对我们反思科学哲学有哪些重要的启 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