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文良:近两、 三年来,“文化力” 的概念提出以后, 很快引起了学术理 论界和经济界人士 的重视。我注意 到,还有个概念叫 “文化能”。实际 上,“文化力”就是 文化能量的释放和 表现,如果文化只 是作为能量,还是 潜在的,那就还没 有作用于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贾教 授,今天如果我们 能就“文化力”的几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历史上,灵感的火花曾经进发出多少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光芒,谱写了多少光辉灿烂的篇章!人类社会能有今天并能展望未来,除了众多的条件之外,和灵感也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周爱保  申莎蒋强 《心理科学》2017,40(6):1335-1339
示能性(affordance)概念解释了人的行为与物体功能之间互动、互补的关系。但是,有关示能性生理基础却很少被提及。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为示能性生理基础提供了可能的解释。文章根据研究将示能性分为结构示能性和功能示能性,探讨了不同示能性和镜像神经元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不同神经通路中的镜像神经元是示能性生理基础的结论。背-背侧分流中的镜像神经元是结构示能性的神经基础,而腹-背侧分流中的镜像神经元是功能示能性的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更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马克思和恩格斯肯定了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具有的最高意义的革命性地位,并从技术变革与社会变革关系的探讨中揭示了技术应用的意识形态倾向。更重要的是,马克思在针对“技术异化”现象的批判过程中对技术主体这一维度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反面”指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技术变革需要且应当具备的“赋能”价值,这亦与技术功能所指向的人类解放的目标追求相契合。新中国成立后在技术变革领域充分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其呈现出的科学技术大众化的“人民之路”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指向,这为探索社会主义技术发展路径作出了努力,也为今天的技术发展提供了镜鉴。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陈建文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4,27(1):182-184
社会适应性是人们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通过开放式调查和理论分析,构建社会适应性的维度: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性和心理弹性。据此编制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对1809名中学生的测量结果表明.社会适应性维度及其成分与社会适应性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6.
论坛荟萃     
刘宝三:论个体思维的社会化 个体思维总是具有社会性的,但个体思维的社会性不等于个体思维的社会化。个体思维社会化的涵义有两个方面:1、个体思维主体不断向社会思维学习,通过自觉的艰苦的努力,使思维活动具有发散性,同社会思维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2、个体思维社会化是个体不断把自己的思维成果推向社会,为社会所认同,所接受,并用于认识和改造社会,成为社会思维成果的组成部分。个体思维社会化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个体思维活动的社会化,对社会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个体思维成果的提高及其社会化,又能提高整个社会思维水平,推动社会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领导授权赋能行为的维度确认与测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辉  武朝艳  张燕  陈昭全 《心理学报》2008,40(12):1297-1305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中国企业情境下领导授权赋能行为(empowering leadership behavior)的维度及其测量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开放式问卷收集了877条领导授权赋能行为的描述,归类分析表明,中国企业情境下的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包括9个类别,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封闭式问卷。201份有效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领导授权赋能行为是一个6因素的结构,具体包括:个人发展支持、过程控制、权力委任、结果和目标控制、参与决策、工作指导。为了进一步验证领导授权赋能行为的结构效度,并考察问卷的信度和预测效度,在2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了420份有效问卷。验证性因子分析确认了领导授权赋能行为的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也表明,基于我国企业管理者的领导授权赋能行为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其对下属的心理授权赋能感、工作满意度和情感承诺等工作结果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社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正版的局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首次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扩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对于我们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同志,我们同样认为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推动和促进民族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差等原则是荀子分配正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在中国思想史上,荀子明确肯定以礼义为基础的差等分配原则的合理性与正义性。具体到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分配,荀子特别强调“德能”与“位禄”相挂钩。对于差等分配,荀子首先从“天秩”与“人秩”的维度作了理论层面的可欲性分析,同时又从礼、法、圣王的维度作了现实层面的可行性设计。依荀子,差等分配是一种公平正义的分配方式,只有实行差等分配,方能实现“群居和一”的社会理想。荀子的这一思想主张对于当今社会的资源分配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情态动词用法的"应当"和"能够"在舍勒那里以专有名词用法的"应然"和"能然"予以讨论.在舍勒看来,应然和能然各自奠基于价值之中,都与爱、人格等有着本质的联系,是德行成就不可或缺的因素.舍勒以价值伦理学为根基,对以往关于应然和能然的思想作了厘清和批判,形成了讲求应然能然均衡的德行成就论.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生活的生产实践表明,分工是交换的前提,交换是分工的实现,这就是现代社会活动的全部内容和过程。在此事实基础上构建的市场经济体制,其管理理念内含着丰富的伦理意蕴[1]。本文首先分析阐述了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建立是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揭示了“信用”是承诺者之间能量均衡与博弈的结果,既具有丰富的道德理性又具有明显的功利要求。文章进而通过对信用体系维护的动力因素及其与市场主体行为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研究后指出:政府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中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应把政府置于经济利益之外,使之具有超脱于市场各成员的地位;同时,信用体系的创立和维护并不必然由政府主导,而是市场经济环境中公共合意选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宗教认知科学从认知和进化的角度,对宗教信仰的机制提出新的解释.目前主要有认知副产物理论和社会适应理论.认知副产物理论认为,宗教信仰并不具有任何进化的适应性,而是人类自身认知倾向的副产物,是一种无害的噪音.社会适应理论认为,宗教信仰能促进群体的团结合作,是一个精巧的社会适应机制,有助于群体的自然选择.宗教认知科学发展了核心概念,建立了新的宗教理论,为宗教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创造型青少年学生个性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社会对人力资源的认识和开发,已大大改变了传统的观念。人力资源已不再是泛指人的劳动力,也不再是泛指人的一般智力,而是指人的创造能力。所谓创造能力,就是指能产生具有新设想的创造思维能力和能创造新产品的创造技能。当前,迅猛发展的四化建设和波及世界的新技术革命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要致力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根据对国内外有关创造型研究的资料分析,一般认为,中小学创造型学生最优化的结构是:一、合理的知识结构;二、良好的智能结构;三、积极的个性特征。本论文仅就创造型学生的积极的个性特征作一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由于放射性同位素具有特殊的性质,它能在衰变过程中释放出不同能量和强度的射线,很容易被探测器发现及定量地测定。因此能被用作原子的示踪。原子示踪技术在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加强公共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一是为公民个人品德成长培育良性的德育生态;二是减少或避免因公共生活摩擦而导致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三是能改造国民素质中的劣根性,培养国人的公共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6.
在有多人同时说话的嘈杂环境中,为什么具有正常听力的人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听懂目标语句?研究这个著名的“鸡尾酒会”问题的一个新进展是将干扰言语的作用区分出了能量掩蔽和信息掩蔽两种成分。与发生在外周系统的能量掩蔽不同,信息掩蔽发生在心理层次并受到认知过程的调节。因此,主观空间分离、与目标语句节奏相关的视觉信号以及对目标语句某些特征的熟悉程度等知觉线索都具有去掩蔽作用。考察可减少信息掩蔽的知觉线索的交互作用及其高级认知调节是今后重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7.
肥胖基因 (obesegene ,ob基因 )的表达产物是一种脂肪组织源激素 ,被称为Leptin(该词源于希腊文leptos ,意为“瘦”) ,中文译名有“瘦素”、“消脂素”、“苗条蛋白”等。ob基因及Leptin的发现 ,使人们对体脂贮备及能量平衡机制的认识取得突破性进展 ,揭开了肥胖代谢研究的新篇章。1 Leptin选题中的系统思路195 3年Kennedy提出脂肪稳定学说 (Lipostasistheory) :脂肪组织能产生一种物质 ,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的代谢控制中枢 ,影响机体能量的摄取和消耗 ,以调节体脂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8.
每个文明社会都很重视通过民间传说和民间神话将其土著部族生活的概貌作为衡量文化的标准保存下来。部族不仅仅对我们的文化起一种陪衬作用,而且还证实它本身是存在的,并且能测量我们所确认的文明的发展和演变程度。这种相互依存具有重大意义:因为文明社会既然是建立在从各自的原始社会发展至今的历史距离上,那么,一个没有本部族历史的文明社会便会引起人们对其进步和演变过程提出质疑。所以,为了得到一个自我保存的论据,我们那样珍视我们的部族祖先在时空两方面发展至今的历程,那样  相似文献   

19.
纪丽君  吴莹  杨宜音 《心理学报》2023,55(3):421-434
时间知觉是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的映射,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意涵。本文聚焦时间知觉广度这一概念,探讨中国人的时间知觉广度及其对自我连续性和社会变化观等心理过程的影响。通过综合讨论诸多实验发现提出,中国人具有较大的时间知觉广度,包括具有显著的过去取向和未来取向。较大的时间知觉广度提升了中国人跨时间的自我连续性,并且影响着中国人看待世事变化的变化观,这些特点又进一步影响到其它心理过程,例如对苦难和幸福的解读,在股票市场中的决策等。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特点可能是中国人在应对不确定性和重大危机时表现出更强的心理韧性和复原力的心理基础。本研究还指出中国人时间知觉广度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包括整体性思维、过去现在未来互嵌互动和双向延展、与自我连续性和社会结构相关联以及具有道德属性等。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时间知觉广度的文化心理比较模型,并分析了时间知觉广度对自我同一性和文化同一性的影响结果。希望本文能为进一步研究“中国人应对历史危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叶颖  张琳婷  赵晶晶  孔风 《心理学报》2023,(7):1087-1098
感恩是一种重要的积极情绪,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表明,感恩与社会幸福感存在关联,但缺乏因果性证据。为此,本研究采用长期追踪法和日记法探讨感恩和社会幸福感的因果机制。研究1对482名被试进行间隔7个月的两拨次追踪调查,来探讨特质感恩和社会幸福感之间的相互预测关系。交叉滞后分析发现,前测的特质感恩能够预测后测的社会幸福感,前测的社会幸福感也能预测后测的特质感恩。为了减小回忆偏差,研究2对248名被试进行连续21天的日记法调查。结果发现,前一天的状态感恩能预测后一天的社会幸福感,前一天的社会幸福感也能预测后一天的状态感恩。本研究揭示了感恩和社会幸福感之间的因果机制,并提出感恩和社会幸福感的螺旋上升双向影响模型,这对培育个体感恩和提升个体社会幸福感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